黎巧雅 張奕航
摘要:劇本殺源于19世紀的英國派對游戲《謀殺之謎》。20世紀,柯南·道爾、阿加莎和多蘿西·塞耶斯培養了人們對于推理的興趣,《謀殺之謎》隨之廣泛流行于歐美中產階級家庭聚會中。由于玩家的參與,《謀殺之謎》通常被視為一種互動的文學或戲劇形式。當今,劇本殺行業的整體規模不斷擴大,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劇本殺雖然具有極高的商業價值,但依舊存在許多問題。文章通過發放大量調查問卷、走訪多個劇本殺實體店、親身體驗劇本殺三種方式,分析劇本殺行業的發展現狀、文本創作、行業風險,以期提出行之有效的問題解決方法,為文學創作和生活戲劇化提供創新性啟發。問卷調查對象是至少體驗過三次劇本殺的劇本殺愛好者;劇本殺實體店的走訪調查涉及一線、二線、三線城市的大大小小的實體店,把握其中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使研究結果更加全面客觀;親身體驗劇本殺創作,對于創作流程和結果反饋更加明晰,能以參與者的視角體會劇本殺的文本側重點與戲劇化特質。
關鍵詞:劇本殺;戲劇;行業
中圖分類號:G8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15-00-03
0 引言
劇本殺是一種真人角色扮演游戲,全程以劇本為核心,由主持人引導,玩家通過多輪搜證、討論、推理,破解兇手的作案動機和作案手法,最終票選出誰是真兇,并由主持人公布真相[1]。由于玩家的參與,劇本殺通常被視為一種互動的文學或戲劇形式。在劇本殺開店熱潮和疫情反復的大背景下,劇本殺店如何生存和經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1 劇本殺市場現狀分析
1.1 運營模式
1.1.1 線上APP運行
(1)建立初期。設計開發APP,并且根據試玩用戶的反饋不斷完善網站內容和展現形式。
(2)發展中期。繼續開發微信小程序,依靠前期積累的經驗以及人脈拓寬業務范圍。增加“小黑板”功能,玩家可以針對自己扮演過或者喜歡的人物留言。同時開展廣告業務,針對需要在APP中投放廣告的商家進行相關的植入或劇本定制。可進一步包裝優質劇本,如打造成“XX大學/城市限定”,在道具、裝修上體現相關大學、城市的特色。
(3)發展成熟。隨著平臺用戶規模的擴展,平臺功能持續豐富,可以開發相關的文創產品,并且平臺將充分利用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根據用戶的劇本記錄、地理位置等信息,開展深度劇本殺,與更多商家合作,利用旅游劇本殺、民宿劇本殺等交互性強的產品,進一步擴大市場。對于一些商業價值較高的劇本,可以積極與影視公司、游戲公司合作,推動影視化、游戲化進程。
1.1.2 線下實體店運行
線下運營內容如下。
開店培訓——項目特殊介紹;開店準備內容;客戶接待注意事項;項目運營技巧。
專業術語使用教學——游戲涉及相關專業術語的教學及話術的掌握。
游戲指導培訓——游戲主持人的職責、任務;主持人正確指引和操作。
辨識和掌握游戲劇本訓練——不同劇本的識讀及掌握。
道具使用——附加道具的使用說明介紹。
節日活動策劃參考及訓練——增強運營者的活動策劃組織能力。
個性化店鋪運營經驗培訓——協助運營者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最優運營方式。
1.2 目標人群
劇本殺有很強的互動性、社交性,沉浸感強且參與門檻較低,是許多年輕人社交娛樂的不二選擇。目前國內數量龐大的大學生是劇本殺的主要受眾群體。教育部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高校應屆畢業生數量達到909萬人,他們是劇本殺主要的活躍用戶。鑒于此,劇本殺線下店主要分布在大學、城市商圈附近。
1.3 高校教育下的劇本殺
作為一個文化娛樂項目,劇本殺在嵌入黨史內核后,可以定期舉辦“高校特色”“城市限定”“傳統文化精粹”“紅色紀念”等主題劇本殺劇本創作大賽,以鼓勵大學生傳承紅色基因,賡續革命精神,感悟時代生活的美好。以劇本殺的形式響應時代號召,讓大學生在休閑娛樂中汲取文化知識,滌蕩精神與靈魂。
在劇本殺投入使用后,商家也會根據主題和劇本的火爆程度開發限量版周邊。產品設計和產品內容相得益彰,塑造品牌價值。APP“百變大偵探”與廣東共青團聯合出品的紅色劇本殺《百年芳華》,正是以黨史為材料創作的。
2 劇本殺創作文本分析
2.1 改編的交互性
對于劇本殺文本很難進行準確的定義,因為一套完整的劇本殺文本包含每個人物的個人劇本、操作者手冊、道具文本,甚至一部分文本還會以音頻的形式呈現。同時,個人劇本更像是一種第二人稱敘事文本,與傳統意義上的劇本大相徑庭。當然,劇本殺的戲劇化決定了它難以擺脫“劇本”的性質,同時在一些不適合出現“殺”的情況下,劇本殺又被稱作“演繹本”。
目前市面上大熱的劇本殺《年輪》已經出售了影視劇改編版權。與網絡文學相似,劇本殺也十分注重創新性、趣味性,在此基礎上進行的影視劇改編和基于網絡文學的影視劇改編有相似之處,改編效果呈極佳和極差并存的兩極分化狀態。
一方面,新作者在為創造出精彩的“核詭”而絞盡腦汁;另一方面,許多其他領域的“大神”也開始進軍劇本殺界進行降維打擊。代表作為《死亡通知單》系列小說的著名懸疑作家周浩暉創作的科幻題材劇本殺《2026》宛如一部內容浩繁的小說,光是主持人手冊就有150多頁,游戲的結局也超過50個。除卻容量,作者的文筆和知識儲備也令一般的劇本殺作者望塵莫及。出生于揚州的周浩暉在揚州創建了隱證劇本工作室,擁有商人、作家雙重身份的周浩暉創建的隱證劇本工作室對揚州甚至全國范圍內的劇本殺行業發展都有參考價值。
城限本,指的是在某座城市內僅有固定數量(1~3)的劇本殺店擁有此劇本。眾所周知,劇本出品方會通過出售“城限本”賦予劇本神秘感,而店內擁有的“城限本”數量也成為劇本殺工作室的宣傳要素之一。自產自銷式的運營方式使隱證劇本工作室擁有了眾多“城限本”,甚至是未全面發行的“國限本”。這也為劇本殺創作和運營提供了新思路。
著名作家如馬伯庸、劉慈欣等人創作的IP故事,也走上了被改編成劇本殺的道路。曾參與《唐人街探案》系列的編劇北辰在作為專職編劇之余,更是深入劇本殺行業,身兼監制、發行、多家劇本殺店老板等職位。
2.2 形式的兼容性
在電影《揚名立萬》的影評中,常常出現“簡直是大型劇本殺”一類的評價。這部電影可以說是一個關于影人兇手共聚一堂的劇本殺,兇手早已揭曉,但要探尋的是兇手的身份、犯罪動機和行兇過程。從劇情來看,《揚名立萬》最大的特點便是像極了線下劇本殺。一群人圍著一張桌子,角色分明,任務明確;在挖掘真相的過程中,每個角色背后的秘密也被迫呈現。與最基礎的“找兇手”型劇本殺略有不同的是,影片一開始就告訴了觀眾誰是兇手,而角色們的任務則是弄清兩個問題:殺人動機和殺人方法。
從阿加莎時代的偵探小說開始,讀者在思考過程中要么跟著作者的思路走,要么就是以上帝視角縱觀全局,而《揚名立萬》則以劇本殺的邏輯將大家帶入。除了電影文本外,劇本殺還多次和劇場聯動。在杭州大劇院的“燒腦懸疑劇系列”中,劇院聯合“腦花Club劇本殺”推出年度燒腦懸疑劇《福爾摩斯與莫里亞蒂》×本格系列劇本殺游戲聯票,消費者可以通過購買劇票參與劇本殺,獲得專業演員NPC的體驗。開心麻花出品的舞臺劇《醉后贏家》也因其劇情酷似劇本殺,以“舞臺上玩劇本殺”作為宣傳語。
在后疫情時代和影視寒冬的雙重壓力下,許多戲劇影視行業專業人士選擇轉行跨界。而同屬文化娛樂產業的劇本殺,近年來卻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其行業準入門檻較低,又存在較大的專業人才缺口,自然成為大量轉行專業人士的選擇。當然,除了現實的無奈之外也不得不承認,隨著行業的發展,玩家對劇本殺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簡單的推理互動,其對游戲過程中的參與感與觀賞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沉浸式劇本殺應運而生,這種將戲劇表演和推理游戲融為一體,且兼具互動性、參與性、觀賞性的新型劇本殺,堪稱劇本殺2.0版。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沉浸式演繹劇本殺更符合市場主要受眾渴望自我表達的消費心理需求。
3 劇本殺行業風險分析
3.1 商業模式層面的風險
近年來,劇本殺在年輕群體中掀起熱潮,成為眾多年輕人娛樂放松的熱門選擇。然而,隨著“00后小伙沉迷劇本殺”“劇本殺內容血腥恐怖”等負面新聞頻頻涌現,劇本殺的內容質量問題引起廣泛的社會討論和關注,行業發展受阻,亟須創作能夠進行正向引導的劇本殺。
劣質低俗的劇本殺內容給消費者造成了負面的精神影響,達不到釋放精神壓力和娛樂放松的效果,影響高校劇本殺內容創作的口碑。同時,線下劇本殺店鋪的不斷增加勢必導致消費者分流。如果消費者對劇本殺不滿意,或者因為劇本殺體驗不佳而需要投訴退款,就容易和店家發生矛盾沖突,最終導致客戶流失。
3.2 文化現象層面的空虛
“劇本殺是一種生活戲劇化,享受角色扮演的戲劇化快感不僅僅存在于劇本殺中,用種種時髦的符號將自己的生活戲劇化的潮流早已深入當代的生活”[2],在劇本殺多姿多彩、波瀾壯闊的角色人生里,人們能夠收獲什么依然是一個謎。在生活奇觀背后,是現實意義的渺茫,人們難以準確指出劇本殺的文化價值。在更深層面,這是劇本創作與商業運行的妥協,當劇本需要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并且必須高效生產時,便很難避免文化與精神上的空虛。
4 解決方法
4.1 優化行業監管與規范
新興事物的發展要經歷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過程,而處于發展階段的劇本殺行業亟須進一步規范。目前,從劇本殺行業上游來看,主要存在劇本殺劇本創作質量與版權問題、行業領域歸類問題、實體店銷售問題等。
劇本是劇本殺行業發展的重要動力,行業規范的第一步應當規范劇本殺創作與保護劇本殺劇本的版權。只有在一開始規范劇本創作和保障原創作品的版權,才能實現劇本殺行業的良性發展。除了劇本之外,還需要優化線下實體店的營業環境。許多劇本殺實體店的經營者往往會租賃破舊的居民樓作為營業場地,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由于缺少具體規范,一些劇本殺商家之間存在惡意競爭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影響了劇本殺行業的良性發展。對于上述問題,需要出臺相關的行業規范。
4.2 劇本創作精品化與從業人員專業化
由于創作者的水平參差不齊,部分劇本邏輯混亂、劇情狗血,甚至包含低俗、色情、暴力元素,劇本殺玩家的體驗大打折扣。作為新興、小眾行業,劇本殺也在不斷探索邊界,將自身推到主流視野之中,可以嘗試在各個行業尋找銜接點[3]。近期,有許多劇本殺的劇本創作融入了黨史材料,引導當代年輕人維護國家利益,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團隊意識和協作能力。劇本殺的劇作家要賦予作品正向的意義和內涵,寓教于樂,發揮劇本殺的教育功能。
劇本殺行業的良性發展不僅需要優質的劇本作為推動力,還離不開專業從業者的支持。劇本殺行業需要大量的專業人員經營,從專業的創作者到劇本殺主持人(DM)等,都要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所以,需要不斷提高劇本殺從業人員的職業能力,促進劇本殺行業良性發展,為消費者帶來更優質的娛樂體驗。
4.3 改良劇本殺行業經營模式
結合劇本殺行業的發展現狀和發展困境,劇本殺行業的經營模式還需要不斷改良。劇本殺行業準入門檻低的特點雖然加劇了市場競爭,但也促進了行業的蓬勃發展[3]。傳統經營模式和新興行業相遇,必然能實現一些新突破。
目前,影視行業逐漸與線下劇本殺店合作,各大娛樂綜藝節目IP入駐線下實體店,與專業主持展開合作。劇本殺行業的發展前景廣闊,當其與科普、黨建、影視、文化、教育等多個領域接洽,便有望形成交叉新業態,擔負起更多時代責任,產生更廣泛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5 結語
劇本殺行業作為新興娛樂產業的典型代表,如果想要走上正軌,首先要規避行業管理不規范、產業監管政策不完善等問題。還要重視積極引進高質量的從業者,利用好準入門檻低的特點,在把握好機遇的同時,創作出更吸引人、更具時代特色的作品,努力營造文明與創意共生的娛樂產業經濟發展環境。劇本殺行業如果能契合時代發展需求和時代發展趨勢,將實現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美奇,崔麗.“劇本殺”對自我形象管理與人際交往的影響:基于擬劇理論的質化研究[J].傳媒論壇,2022,5(8):14-17.
[2] 葉青.扮演、戲劇化及其空虛:劇本殺作為文化現象[J].藝術評論,2021(11):136-147.
[3] 謝宛霏,孟佩佩,張楨楨.讓年輕人“上頭”的劇本殺產業該如何走向“正軌”[N].中國青年報,2021-11-30(007).
作者簡介:黎巧雅(2002—),女,江蘇南京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文學與戲劇、文化經濟。
張奕航(2002—),女,江蘇宿遷人,本科在讀,研究方
向:戲劇電影與電視藝術。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22年度揚州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當代高校戲劇社團研究——以江蘇地區為例”成果,項目編號:C202211117004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