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隨著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欽北區紫膠林場桉樹大徑材培育工作的開展,為探尋桉樹大徑材撫育管理的有效方式,在欽州市欽北區紫膠林場場部工區12林班46小班內選取立地條件相較一致的7年生桉樹人工林作為試驗對象,采用單因素隨機區組設計,設計處理1、處理2、對照組3個區組,3次重復,處理1采用人工農藥滅灌除草的撫育方式,處理2采用人工割灌除草+塊狀撫育措施,對照組除施肥外不采取其他任何撫育管理措施,并調查各組樹高、胸徑、單株材積及各生長指標的增量。結果顯示,處理1、處理2與對照組樹高、胸徑、單株材積增量均差異極顯著(p<0.01),且處理2與處理1的樹高、胸徑、單株材積增量均差異顯著(p<0.05),處理2的單株材積增量與處理1相比增加13.8%。采用人工割灌除草配合塊狀撫育措施時,桉樹的樹高、胸徑、材積的增量最大,能夠有效促進桉樹生長,提高桉樹產量。
關鍵詞 撫育方式;桉樹;大徑材;生長量;廣西欽州市欽北區紫膠林場
中圖分類號:S725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0.030
廣西壯族自治區作為我國木材生產主要產區之一,2022年廣西全區木材生產總量4 864.97萬m3,占全國生產總量的45.5%[1-2]。桉樹大徑材的培育對我國木材產業以及工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此外,對優化我國生態環境、改善空氣質量等具有重要作用[3]。2021年廣西林業局印發了《廣西科學發展桉樹工作方案》,通過科學經營管理措施,增加中大徑材比例,提升桉樹林地經營效益。隨著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欽北區紫膠林場(以下簡稱紫膠林場)桉樹大徑材培育工作的開展,急需對中齡林采取科學合理的森林撫育措施,以優化森林結構,提高森林質量。因此,筆者通過不同撫育措施對桉樹大徑材生長量的影響展開研究,以探尋有效的桉樹大徑材撫育管理措施。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紫膠林場地理坐標東經108°246′30″~108°53′6″,北緯22°13′10″~22°44′30″,西與靈山交界,東臨欽南區。屬北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夏濕熱,冬干暖,年均日照時間1 704.2 h,年均氣溫21.8 ℃,年降水量2 110 mm,年蒸發量1 639 mm,平均相對濕度81%,全年無霜期長達362 d。林區地貌以丘陵為主,海拔多在100~300 m,坡度10°~35°,土壤為赤紅壤,土層較薄,地形和氣候條件十分適宜桉樹生長。
1.2 試驗材料
在紫膠林場場部工區12林班46小班內選取立地條件(包括土層厚度、植被、坡度等)較一致的7年生桉樹人工林,造林時間為2012年3月,造林品種為東門尾巨桉DH32-26,初植密度為133株/667 m2,即株行距為1.25 m×4.00 m。造林后連續撫育和施肥3年。2018年6月對造林地間伐,間伐完成后,于2019年3月對7年生桉樹林進行初始調查,保留密度為55株/667 m2,即株行距為3 m×4 m,平均胸徑和樹高為18.49 cm、21.09 m,造林地的林下植被包括鴨腳木、桃金娘、崗松、野牡丹等,其中藤本植物主要有懸鉤子、玉葉金花、酸藤果、野葡萄等,草本植物主要有鐵芒箕、五節芒、東方烏毛蕨、狗脊等。
1.3 試驗方法
采用單因素隨機區組設計,根據不同的撫育管理措施,選取立地條件相一致的地塊并設計處理1、處理2、對照組3個區組,重復3次,共9個試驗小區,每個試驗小區300 m2,每個試驗小區桉樹數量為25株。處理1:采用人工農藥滅灌除草的撫育方式,即選擇在無風多云的天氣用打藥機對桉樹林下雜灌、雜草噴灑草甘膦除草劑,其主要成分為41%草甘膦異丙胺鹽水劑,按照1∶50的質量比兌水配成藥液噴施,單次施用量為100 kg/667 m2。處理2:采用人工割灌除草+塊狀撫育措施,即以桉樹為中心,在其2 m×2 m的范圍內,利用割草機或砍刀將林地內的雜草、藤本、雜灌木全部砍除,砍除后集中放在樹蔸四周,伐根高不超過10 cm,并松土,深度為20 cm。對照組:除施肥外不采取其他任何撫育管理措施。撫育措施均于每年的5月和9月各進行1次,連續撫育3年,即分別于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各進行2次撫育措施。對處理1、處理2、對照組采取相同的施肥和病蟲害防治措施。
1.4 調查指標和方法
2019年3月對各試驗組桉樹的樹高、胸徑進行初始調查。此外,分別于2020年2月、2021年2月和2022年2月對處理1、處理2、對照組進行每木檢尺調查,測定樹高、胸徑,并計算出單株材積。樹高:采用紅外線測高儀進行測量,精度為0.1 cm。胸徑:采用胸徑尺在樹干離地面高度1.3 m處測量,精度為0.1 cm。單株材積參考平均實驗形數法計算,公式如(1)所示。
v=f×G1.3×(H+3)(1)
式中,v為單株材積,m3;f為桉樹的實驗形數,取值為0.4;G1.3為胸高斷面積,m2;H為樹高,m[4-5]。
樹高、胸徑、單株材積的增量的計算:2020年2月、2021年2月、2022年2月的調查結果,與前1次樹高、胸徑、單株材積的結果之差即可得出各指標的增量。
1.5 統計學方法
對4次測量的樹高、胸徑等指標數據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進行統計整理,并采用SPSS 25.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并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進行比較,多重比較采用LSD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撫育措施對桉樹樹高增量的影響
如表1所示,2019年3月,對處理1、處理2、對照組初始調查結果的平均樹高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進行比較,處理1、處理2、對照組的平均樹高差異不顯著(p>0.05),數據具有可比性。
2020年2月,在第1次樹高增量結果中,對處理1、處理2、對照組樹高的增量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處理1、處理2、對照組樹高的增量差異顯著(p<0.05),對處理1、處理2、對照組樹高增量采用LSD法多重分析比較,處理1、處理2兩組與對照組的樹高增量差異顯著(p<0.05),但處理1和處理2的樹高增量差異不顯著(p>0.05)。
2021年2月和2022年2月,在第2、3次樹高增量結果中,對處理1、處理2、對照組樹高的增量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處理1、處理2、對照組樹高的增量均為差異極顯著(p<0.01),對處理1、處理2、對照組樹高增量采用LSD法多重分析比較,處理1、處理2兩組與對照組的樹高增量均為差異極顯著(p<0.01),且處理2與處理1的樹高增量差異顯著(p<0.05)。
2.2 不同撫育措施對桉樹胸徑增量的影響
如表2所示,2019年3月對處理1、處理2、對照組進行初始調查結果的平均胸徑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進行比較,處理1、處理2、對照組的平均胸徑差異不顯著(p>0.05),數據具有可比性。
2020年2月,在第1次胸徑增量結果中,對處理1、處理2、對照組胸徑的增量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處理1、處理2、對照組胸徑的增量差異不顯著(p>0.05)。
2021年2月,在第2次胸徑增量結果中,對處理1、處理2、對照組胸徑的增量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處理1、處理2、對照組胸徑的增量差異極顯著(p<0.01),對處理1、處理2、對照組胸徑增量采用LSD法多重分析比較,處理1、處理2與對照組的胸徑增量差異極顯著(p<0.01),且處理2與處理1的胸徑增量差異顯著(p<0.05)。
2022年2月,在第3次胸徑增量結果中,對處理1、處理2、對照組胸徑的增量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處理1、處理2、對照組胸徑的增量差異顯著(p<0.05),對處理1、處理2、對照組胸徑增量采用LSD法多重分析比較,處理1、處理2與對照組的胸徑增量差異顯著(p<0.05),且處理2與處理1的胸徑增量差異顯著(p<0.05)。
2.3 不同撫育措施對桉樹單株材積增量的影響
如表3所示,2019年3月對處理1、處理2、對照組進行初始調查結果的平均單株材積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進行比較,處理1、處理2、對照組的平均胸徑差異不顯著(p>0.05),數據具有可比性。
2020年2月,在第1次單株材積增量結果中,對處理1、處理2、對照組單株材積的增量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處理1、處理2、對照組胸徑的增量差異不顯著(p>0.05)。
2021年2月和2022年2月,在第2、3次單株材積增量結果中,對處理1、處理2、對照組單株材積的增量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處理1、處理2、對照組單株材積的增量均為差異極顯著(p<0.01),對處理1、處理2、對照組單株材積增量采用LSD法多重分析比較,處理1、處理2與對照組單株材積增量均為差異極顯著(p<0.01),且處理2與處理1的單株材積增量差異顯著(p<0.05)。
3 結論與討論
通過試驗發現,處理1的樹高增量與對照組相比增加28.2%,處理2的樹高增量與對照組相比增加36.3%,處理2的樹高增量與處理1相比增加6.3%;處理1的胸徑增量與對照組相比增加17.1%,處理2的胸徑增量與對照組相比增加29.5%,處理2的胸徑增量與處理1相比增加10.6%;處理1的單株材積增量與對照組相比增加29.8%,處理2的單株材積增量與對照組相比增加47.6%,處理2的單株材積增量與處理1相比增加13.8%。
綜上所述,無論采用人工農藥滅灌除草的撫育方式,還是采用人工割灌除草+塊狀撫育措施,均對桉樹大徑材的生長有促進作用,能有效增加桉樹大徑材的材積。人工割灌除草+塊狀撫育措施與人工農藥滅灌除草的撫育方式相比,增加了時間和人工成本,但其對桉樹生長量的增量最好,因此在桉樹大徑材實際的培育過程中,可綜合實際情況采用相應的撫育措施,以提高桉樹大徑材經營質量和效益。
參考文獻:
[1] 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廣西調查總隊.2022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N].廣西日報,2023-03-31(5).
[2] 國家統計局.中華人民共和國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N].人民日報,2023-03-01(9).
[3] 黃小梅,譚建榮.廣西桉樹大徑材培育技術研究[J].山西農經,2019(10):93.
[4] 陳少雄,李志輝,李天會,等.不同初植密度的桉樹人工林經濟效益分析[J].林業科學研究,2008(1):1-6.
[5] 歐陽林男,蘭俊,陳少雄,等.一次間伐對速生桉樹大徑材增長影響及經濟效益分析[J].桉樹科技,2021,38(3):1-10.
(責任編輯:張春雨)
收稿日期:2023-04-09
作者簡介:周建華(1973—),男,廣西欽州人,本科,工程師,從事林業技術推廣。E-mail:62679663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