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曉慧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盆底與泌尿婦科主治醫師
指導專家/吳桂珠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盆底與泌尿婦科主任
65歲的王阿姨組建了一支老年舞劍隊,可是最近她都不去舞劍了:“最近半年我下面有東西掉出來,還小便次數多,尿不干凈,都沒有活動的心情了。孩子是兒子,我也不方便說……”后來,王阿姨還是耐不住困擾,在兒媳的陪同下來到醫院就診。經過一系列的查體、超聲、核磁共振等檢查,發現王阿姨是盆腔器官脫垂。醫生為王阿姨選擇了最新的微創盆底重建手術,達到了理想效果:持久且恢復了正常的解剖及生理功能。三個月后,王阿姨矯健的身姿和爽朗的笑聲又出現在了舞劍隊中。
子宮脫垂多是由于妊娠及分娩損傷、產后過早參加體力勞動、老年后雌激素低、盆底支撐組織萎縮退行性病變等因素引起,從而導致支撐功能發生障礙。另外,營養不良、咳嗽、便秘、經常重體力勞動等長期慢性增加腹內壓,也會加快或加重子宮脫垂。
輕度脫垂患者如果沒有發生不適情況,可以繼續觀察。而重度脫垂患者或者有明顯主觀癥狀的患者常伴有下墜感、排便排尿困難、便秘;有的患者存在殘余尿和漏尿,易并發尿路感染、腎積水,甚至影響腎功能;外陰脫出物有的能自行回縮,有的患者經手也不能回納,暴露在外的宮頸長期與衣褲摩擦,可導致宮頸和陰道壁發生潰瘍出血,如感染則有膿性分泌物,時間長了可能發生宮頸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