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霞
(張家口市宣化林場 河北 宣化 075100)
1.1 造林面積大,意義深遠。近些年來,在張家口市各縣區主要道路兩側、重要景觀節點,到處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植樹造林場景。尤其在2018 年,省下達目標任務600 萬畝,三年任務一年完成,史上最大規模的造林綠化攻堅戰在張家口打響。“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張家口打造綠水青山,建設金山銀山的根本落腳點。張家口把造林綠化作為建成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為冬奧會提供良好生態環境、向世界展示中國形象的基礎性工程,堅決打贏了造林綠化這場硬仗。張家口造林綠化近年來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為推進首都兩區建設,完成三大歷史任務交出了優異的答卷。
1.2 張家口造林綠化堅持因地制宜、注重實效的原則。造林綠化本著因地制宜、突出重點、注重實效的原則,從實際出發,不搞急功近利,不搞急于求成,不搞亂喊口號,不搞流于形式。各地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和實際情況,既符合林業發展的總體目標,又從當地實際出發,注重實效的制定規劃,真正把造林任務落到實處,切實做到工作重點突出、方向明確?,F全市林木綠化率由43%提高到了50%。
1.3 造林綠化涉及面廣、管護難度大。必須盡快建立以政府督導為主、社會廣泛參與的長期持續穩定的綠化管護機制,依靠全社會的力量,采用多渠道、多形式,切實加大管護。
2.1 造林管護觀念差,群眾生態意識薄弱。俗話說“三分造,七分管”。一定要強化造林管護觀念,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充分發揮各林業部門之間的作用,積極應對管護中出現的困難,廣泛宣傳,使群眾認識到造林成果的重要性?,F在農民只顧眼前利益,怕樹木影響到自己田間地頭作物的生長,林下養殖,牲畜隨意破壞林木樹皮,影響樹木健康成長。說到底是因為他們沒有了解到造林對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因此,需要政府部門加強宣傳,提高群眾的生態意識。
2.2 忽視林業生態效益。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只顧著經濟利益的增長,發展林業經濟效益不如種地收入快,毀壞林木擴充耕地面積的現象屢禁不止,造成了“年年種樹不見樹”的局面。
2.3 忽視管護重要環節。人們認為只要樹木成活了,靠著大自然的雨水就可自然生長,不用管護,造林后缺乏撫育管理,而幼林的撫育管護是提高樹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必不可少的措施。張家口地區干旱少雨,氣候特殊,必須科學管護且技術到位才能見成效;造林以后放任不管,林地內雜草叢生,那么苗木生長就會受到影響,嚴重時苗木就會死亡,所以任何一個撫育管護環節都不能少。
2.4 管護責任范圍劃分不具體,對管護的監督力度不夠大。林業的發展一定要持續健康發展下去,造林成果管護區一定要劃分明確,誰的范圍誰承擔,政府要加強監督,做到獎懲分明。
2.5 病蟲害防治工作重視程度不高。森林病蟲害號稱是不冒煙的火災,它能導致樹木生長不良,造成樹木整株死亡,更為嚴重的會使得大面積的森林受到威脅,毀于一旦。近幾年來,張家口營造了大面積的人工林,但因為撫育措施不當,對病蟲害的重視程度不夠高,導致幼樹病蟲害發生嚴重,影響了林木的生長及林業的健康發展。所以要加強林木病蟲害防治,做到“預防為主、綜合防治”。
2.6 管護資金匱乏,管護成本較高。張家口地區經濟薄弱,財政資金收入不高,隨著這幾年造林面積的不斷增加,人力、物力、資金匱乏與今后的撫育管護矛盾日益凸顯。荒山造林地自然環境惡劣,交通條件不便,澆水、運輸物資及人工所需成本較高,今后的管護資金缺口大,對鞏固造林綠化成果極為不利。
2.7 林業專業技術人才少,人才斷層。近幾年來,沒有新生力量的增加,林業專業技術人才隊伍老化,所需人才沒有及時補充。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較少,在指導林業技術生產上力量顯得薄弱,與林業的持續發展形勢不相匹配。
2.8 森林防火任務艱巨,群眾重視程度不高。防火管護措施不到位,需要進一步完善。
3.1 宣傳教育,提高認識。充分利用村廣播、宣傳車、發放資料等方式,廣泛宣傳林地凈化環境、造福后世的深遠意義和后期管護方法,引導教育群眾愛林護林,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營造出良好的育林環境。樹立管護工作的群防群策意識,提高廣大村民管護樹木的主動性、自覺性。
3.2 科學管護,技術到位。張家口地區干旱少雨,針對春季多風、溫差變化大、樹體內水分消耗大等影響樹木成活的問題,制定切實有效的管護方案,要求進行定期澆水,及時松土封坑,減少水分蒸發,增加土壤透氣性和滲透性。同時及時做好林木病蟲害防治工作,對新補植苗木進行有效防護,提高成活率。
3.3 落實責任,強化監督。由各村支部書記擔任責任人,全面負責本轄區管護工作,同時苗木管護公司安排管護人員積極配合,做到“樹有其主,主有其責”,形成“人人肩上有擔子、人人心里都重視”的局面。同時,加大對后期管護工作的監督力度,組織專業林業人員對管護工作進行督促檢查,把造林質量放在首位,嚴格按照造林規程實施管護,及時制止和處罰毀林行為,真正實現“栽一棵成活一棵,造一片成林一片”。
3.4 堅持“封、造、管”并舉,加大依法治林的力度。要建立健全護林隊伍,把林業資源保護和管理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切實做到依法治林。完善護林制度,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建立健全林木采伐審批、毀林案件查處、火災報告、病蟲害防治等制度,制定村規民約和護林公約。加大林業執法力度,健全管護隊伍,嚴格封山育林,本著“養山先養人”原則,進行全面落實,配備完善防火、滅火、病蟲害防治設施,切實加強對現有林木植被和林地資源的保護管理,嚴格控制林地征用、占用,堅決制止侵占林地現象和對重點防護林進行商業性采伐。嚴厲打擊亂砍濫伐、亂占濫用林地等違法案件。
3.5 強化栽后撫育管護,持續跟進管護,加強補植補造,鞏固造林綠化成果。切實做好禁牧和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強化圍欄、邊溝等封護設施建設,加大檢查巡護力度,采取有力措施保護造林成果。
3.6 創新造林管護機制,積極爭取籌措,努力解決建設資金難題。各級各部門積極爭取國家項目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做好預算安排,強化資金管理,不斷強化各級財政資金投入保障,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注重市場化運作,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采取“以獎代補”“先造后補”等形式,引導個人、社會組織、集體、國企、民企、外企等參與造林管護,吸引社會資金投入。同時將造林綠化管護情況納入市對縣區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
3.7 加強人才引進,吸引林業大專院校的優秀畢業生來張家口基層工作。加強基層技術人才培訓,強化林業技術隊伍,加強技術指導,充分發揮林業基層人員的專業技術。
3.8 加強防火宣傳,做到家喻戶曉。將防火工作列為全年工作計劃,并將防火工作作為考核領導的一項重要工作,管護單位建立防火措施,建立防火組織和制度體系。人工幼林多處于人為活動比較頻繁的地方,因此,幼林防火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除建立與健全防火護林組織、訂立各種防火制度、嚴格控制火源外,搞好森林防火養護管理設計,把設計和管護有機結合起來,在管護的同時開設各種防火線。在林內的制高點架設瞭望塔,加強巡視,及時發現火警,并配齊必要數量的專職營林員負責護林防火工作。根據森林防火實際需要,在林木較為集中、森林面積較大的地塊和易發生火災的區域設置防火隔離帶。防火道作為防火隔離帶能起到防止火災蔓延和方便救援的作用,是森林防火的一項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