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柔李文芳
(1.豫章師范學院,江西 南昌 330103;2.江西軟件職業技術大學,江西 南昌 330041)
在鄉村振興戰略全面落實前提下,鄉村建設成為戰略目標得以實現的關鍵所在。鄉村美代表著中國農業大國所具有的獨特美,必須對鄉村旅游景觀設計規劃工作做到足夠重視,借助傳統場所文脈的延續和鄉土符號的使用等多種方式讓鄉村旅游景觀設計與規劃水平全面提升,構建出生態景觀良好的新型鄉村,讓農民生產環境得到全面改善,也使得各城市乃至世界各國友人獲得休閑游樂的新場所,推動鄉村經濟進一步發展。
傳統“景觀”起源于歐洲,即土地,是對土地與其上部空間的總稱。鄉村景觀即在鄉村范圍內的所有土地,同時也包括土地上部分所有空間,是一個具有復合特點的系統。鄉村景觀是指具有鄉村特色的景觀。鄉村屬于村民生產生活場所,形成了既有人文景觀又有自然景觀的特色。景觀主要是為了滿足人類的生理感受。人類喜歡在景觀中看到什么元素,景觀的設計就應該涵蓋這些元素[1]。在鄉村景觀中涵蓋文化、鄉村建筑、水體與農田等多種景觀。
鄉村旅游即一種故鄉情懷,是城市環境當中所沒有的那種質樸。各城市游客能夠在鄉村環境中真實地體驗農事,也可以欣賞農村獨有的風光,融入農村環境并感受到當中的質樸,嘗到新鮮的農產品。在體驗經濟發展前提下,城市居民為緩解日常工作與生活壓力,對觀光景觀建設提出新要求,助推鄉村旅游景觀的發展。
在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環節,堅持科學原則將鄉村旅游資源潛在價值做到最為充分的發揮,使得鄉村振興戰略得以全面實現[2]。為此,在具體規劃與設計過程,相關管理人員必須謹遵以下幾個重要的規劃設計原則,為鄉村產業振興帶來有力推動。
1.3.1 因地制宜
鄉村景觀規劃設計需要將自身的特點融入其中,避免直接復制其他地區設計樣本,使得村落獨有的文化得到大力傳承,也可以讓地域特色與民族文化得到全面展現,也能夠保證旅游景觀設計與環境發展變化相符合,提出景觀的經濟性。
1.3.2 持續發展
在鄉村景觀規劃設計中,生態環境保護一直是重點[3]。綠色可持續發展原則在設計規劃中的融入可以將生態環境與農村資源過度開發的問題有效解決,減少工作化元素的融入給鄉村生態資源帶來的破壞,找到鄉村經濟與環境共同發展的平衡點,增強規劃設計的生態性。
1.3.3 村民參與
由于鄉村景觀的規劃與建設勢必需要當地村民的支持與理解,必須對當地村居參與積極性做到全面調動,將其潛在積極性與主人翁意識激發。在鄉村景觀設計環節,相關管理人員一定要堅持村民全員參與原則,采納村民有建設性與創新性的意見,落實以人為本,讓規劃設計能夠服務于人,確保村民與游客需求得到及時滿足。
在鄉村振興視域下,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為鄉村地區各階段文化與經濟等相關產業的持續發展帶來最為有力的推動,使得鄉村經濟得以成功盤活,農村收益將持續提升。在此前提下,鄉村生活環境發生變化,鄉村居民帶著美好愿景參與各時期的鄉村建設,助推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同步提升[1]。
生活環境的持續改善是增強生活幸福感的關鍵所在。國家大力支持鄉村旅游發展,力求將鄉村基礎建設整體水平全面提升,為農民提供切合實際的公共服務。現階段,環境保護意識全面落實,全員環保意識得到不斷增強,加快鄉村振興下鄉村旅游景觀設計規劃工作的開展[4]。在此形勢下,鄉村景觀荒蕪的現狀得到有效改善,鄉村旅游景觀設計工作秉承著因地制宜與持續發展理念,讓景觀設計能夠發揮出多種作用,對鄉村人居環境改善帶來有力推動,成功打造新時期下具有鄉村文化特色的宜居環境[2]。
鄉村旅游發展可以增強農村居民的環保與家園保護意識,有利于部分就業問題的及時解決。部分已走入城市尋求發展的村民能夠帶著熱情返回土生土長的農村進行創業,增強農村發展的活力,打造出具有創新性的新鄉風。農民精神風貌也在鄉村振興視域下的鄉村旅游景觀設計規劃工作開展中得到全面改善,助推鄉村風貌與產業發展的同步進行。
在鄉村振興視域下的鄉村旅游景觀設計工作中,有部分設計師自身的生活經驗不足,面對鄉村旅游資源并不能合理運用。與此同時,部分設計師未能積極與村民進行深入溝通,忽略村民提出的一些建議與意見,沒有將村民所具有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出現鄉村旅游景觀與村民生活、當地文化、種植習慣等不相符,具有較為強烈的違和感[5]。由于部分設計師將自身想法強行融入鄉村旅游景觀規劃設計環節,未能與農村實際情況結合,勢必影響鄉村旅游景觀設計的持續發展。
鄉村旅游對城市居民具有一定吸引力,大量城市游客紛紛走入鄉村體驗生活,致使鄉村旅游開始走入商業化與人工化,如景觀裝置與設計千篇一律,而且娛樂活動形式大同小異,同時景點小吃也只重視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提升,忽略鄉村傳統文化融入,未能將傳統文化所具有的質樸感與真實感全面展現,凸顯出極強的商業化。在具體的設計規劃中,相關管理人員經驗不足,忽略生態效益的擴大化,有可能給鄉村環境帶來破壞,而這些破壞往往具有不可逆轉的特點。
自鄉村振興大力推行以來,建設者與設計師投入鄉村旅游景觀設計規劃工作。部分建設者與設計師僅考慮到旅游景觀設計規劃建設腳步的加快,未能結合農村發展情況與傳統特色完成設計規劃,而是照搬多城市的成功經驗,過多參考優秀的規劃案例,導致鄉村旅游建設缺少個性化,走入同質化[3]。
在鄉村振興全面推進前提下,鄉村旅游景觀設計規劃工作開展力度不斷加大,重視鄉村內生活力全面激發。在具體的落實過程中,鄉土文化一直是建設與規劃的靈魂所在,特別是鄉村旅游景觀設計規劃必須對不同的鄉土文化做到極大程度尊重,融入特色文化凸顯出鄉村的個性化并增強鄉村魅力,才能將鄉村旅游景觀設計規劃的潛在作用充分發揮。為將村莊內生活動全面激發,應從幾個方面入手,對鄉村場所文脈大力延續,激活村莊空間活力。
4.1.1 在旅游景觀設計規劃環節融入鄉村文化
如,可融入酒文化,使得城市居民與農村后人可以對農村原有的精神內涵與物質生活特點做到全面了解,提高其文化素養,感受到農村建設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關鍵。又如,結合鄉村景觀所展現的歷史來完成設計,也對現存的老建筑進行科學修繕與有效維護,將其改造成為村史館。在此前提下,歷史建筑所具有的原貌得到合理保留,可以完成村史介紹和講述發展概況,更能夠記錄村委大事[4]。
4.1.2 建立鄉土遺產景觀網
對中華民族民間信仰做到全面保護,實現景觀、土地與空間等元素之間的有效增強。基于歷史建筑的修繕與保護,設計規劃人員有意識地建立起村史館,將村莊獨有歷史文化進行真實展現,講述黨領導下農村各階段變化情況。如,通過鄉土遺產景觀網讓旅游人員看到建筑的功能性與實踐性,參與文化體驗,感受到鄉村居民風情,也能夠看到農村發展歷程,實現村落文化全面展示與大力傳承。
在鄉村居民生活中,鄉村文化是一種精神財富,記錄著鄉村發展全過程,也承載著村民的希望,體現著村民的美好愿景。在振興視域下,鄉村旅游景觀設計規劃工作必須以“品”為中心,合理運用各種鄉土符號,確保打造出極具特色的鄉村景點。
4.2.1 鄉村原生景觀的融入
鄉村原生景觀必須融入鄉村旅游景觀設計規劃,減少給農村原生環境帶來的過度干預,保證鄉村旅游景觀設計規劃不再商業化,將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成功落實。在原生景觀元素融入下,村民潛在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將得到極大程度增強,積極參與其中并支持鄉村旅游景觀設計規劃與建設工作的開展。借助景觀特色對歷史村落文化進行展示,講述鄉村發展過程中獨有的故事,使得特色旅游景點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時農民對長期生活的鄉村也產生一種“地方感”,更加熱愛自己的鄉村,助推鄉村振興深入落實。
4.2.2 鄉土文化符號的合理運用
在鄉村發展過程中,不同地域會形成具有自身特點的鄉村文化景觀。這些景觀具有一定的競爭性,也凸顯出極強的品賞價值。振興視域下的鄉村旅游景觀設計規劃必須注意挖掘出鄉村文化潛在價值,依托風俗與文化將該區域所具有的特色文化元素進行科學提煉,融入景觀設計,使得文化景觀設計規劃具有一定獨特性,彰顯出獨有藝術性。如,融入曬秋習俗,讓農耕文化與古村形象結合,形成具有“曬秋”特點的景觀符號[5]。
鄉村景觀可以讓游客感受到濃厚與獨特的鄉村氣息。鄉村旅游景觀規劃設計需要注意農業體驗感的增強,使得游客對旅游經歷有深刻記憶,也獲得新奇和有價值的親身體驗。為此,在鄉村振興視域下鄉村旅游景觀設計必須注意鄉村風貌的融入,將其與產業發展有效結合。在具體的設計規劃過程中,相關人員應做好以下幾個環節的工作,借助農業體驗打造出新穎的農田景觀,增加旅游景觀互動性。
4.3.1 重視農田觀光景觀打造
正常來講,農田景觀涵蓋農作物、耕地、溝渠、林地與田坎等元素,與城市景觀大不相同。在農村發展過程中,農民分析氣候變化特征與地理特點,根據物種選擇完成農耕,保證農耕技術與種植需要相契合。在鄉村旅游景觀打造過程中,設計師需要對農田原有樣貌做到全面保護,考慮到農田景觀應具有多樣性,注意地景藝術巧妙融入。在任何元素的融入過程中,設計師均要保證不會給農業生產帶來過多影響,確保農業生產正常進行,再考慮增強農田景觀的多樣性與觀賞性。
4.3.2 打造體驗式互動農田景觀
游客能夠參與到農耕活動中,通過動手勞動的方式體驗農趣,對農業知識進一步了解,也獲得農耕實踐經驗,讓農田發揮出自身勞動實踐基地的潛在作用,讓游客與農田互動,助推農耕文化的傳承。
4.3.3 組織多種農業文化傳承活動
多種農業文化傳承活動不僅讓農田景觀具有可觀賞性,還要增強農田景觀互動性,體現文化傳承性。如,組織農業插秧與種植等生產活動,鼓勵游客與農村特色動物進行有效互動,體驗生產勞動的熱烈與激情,對農業文化做到大力傳承。
現階段,國家積極推進鄉村振興,加大鄉村旅游景觀設計規劃工作力度。在此形勢下,鄉村旅游景觀設計規劃應重視農村原本地形與植被的保護,根據實際情況完成旅游景觀設計與環境改造升級。
注意鄉村水體景觀設計規劃,運用魚塘、水庫與溪流等多種水系,保證發揮出依水而居的特點。在規劃過程中,設計是考慮到圍繞水體完成設計,打造出特色漁場,設計湖邊垂釣等,使得游客可以在觀賞同時獲得真實體驗,感受水美鄉村的舒適與愜意。
設計鄉村創意景觀,發揮出鄉村文化載體的作用。設計人員要注意鄉村與城市之間差異,也要考慮鄉村之間差異,減少惡性競爭問題的出現。如,增加戶外露營體驗和放松體驗,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開展劇情探險,讓鄉村旅游項目所具有的吸引力增強,打造出鄉村創意體驗景區。
鄉村旅游景觀設計規劃是鄉村振興工作開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為鄉村經濟全面發展帶來有力推動,也能夠實現自然生態合理保護,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為此,振興視域下的鄉村旅游景觀設計規劃必須結合鄉土建設特點,融入傳統鄉村文化,助推鄉村旅游與產業鏈的融合,通過生態宜居環境的不斷打造讓鄉村景觀設計規劃建設可以在振興前提下持續發展,有利于鄉村振興成果的全面鞏固,拓展鄉土文化傳承空間,打造獨有的生態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