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下單了一套兒童廚具,快遞到家才發現,并不是玩具,是可以做飯的。”廣東深圳的馬女士說,她將剛購買的兒童廚具鎖在柜子里,擔心孩子用起來不安全。
近幾年,勞動教育越來越受到學校和家長的重視,兒童廚具這種能鍛煉孩子動手能力的產品受到不少家長追捧,各大電商平臺熱銷。
不過,這些袖珍廚具的安全性令人擔憂,存在電線老化、涂層脫落、重金屬超標、無防燙傷保護等風險。
兒童廚具不是玩具,業內人士指出,廚具可以袖珍,安全性不能“打折”。
兒童廚具銷售火爆,尤其在電商平臺上體現最為明顯。《民生周刊》記者搜索發現,兒童廚具這類產品多為套裝售賣,一套廚具包括鍋、碗、盆、鏟、爐灶等,如打蛋器這樣的配件也一應俱全,填滿一個“兒童廚房”毫不費力。
“一套下來,幾十元到幾百元,買的家長很多,一直都很好賣,每天都有200多單的量。”某電商平臺玩具專營店主陳先生說。
“孩子和成年人不一樣,遇到突發情況未必能夠妥善處置,兒童廚具質量有沒有問題,安全性如何,這些都應該引起重視。”
兒童廚具是兒童玩具,還是袖珍廚具?這個問題曾給馬女士造成困惑。“孩子才5歲,作為廚具,并不適合這個年齡的他。”馬女士說,兒童廚具是縮小版的廚具,不是玩具。
北京的翟先生近期也給孩子買了一套兒童廚具,“孩子才4歲,插上電讓他做飯,大人怎么能放心呢,萬一燙到了怎么辦?”翟先生說,他不會在孩子玩的時候通電,只教做飯的流程就可以了。
在電商平臺及各直播平臺上,很多商家宣稱兒童廚具是廚具,真煮可食,并演示做飯、做菜食用的視頻。
有店鋪負責人稱,兒童廚具和成人廚具一樣,都是真實廚具,一樣可以做飯、做菜,可放心食用。
互聯網經濟專家高揚表示,在各大電商平臺熱銷的兒童廚具,不像一般的兒童玩具,因其兼具烹飪屬性,使用者是兒童,應該在成年人監護下使用。
近年來,消費者反映兒童廚具質量問題的情況并不少見。
“孩子和成年人不一樣,遇到突發情況未必能夠妥善處置,兒童廚具質量有沒有問題,安全性如何,這些都應該引起重視。”高揚說。
近期,江蘇省消保委聯合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開展了兒童廚具的比較試驗。
工作人員以普通消費者身份在電商平臺采樣,共購買10批次不同品牌的樣品。經檢驗檢測,10批次中有7批次存在不符合相關標準要求的情況。

某電商平臺展示的兒童廚具。圖/于海軍
被檢測產品中,部分電器性能不符合相關標準要求。檢驗發現,4批次樣品電源連接線和外部軟線不符合標準要求、1批次樣品輸入功率和電流項目不符合標準要求。
產品使用的電線太細,容易發熱,熱量的積聚容易導致電線起火燃燒,易引起火災。
不僅如此,部分兒童餐具的制作材料也存在問題。檢驗發現,10批次樣品中1批次不符合標準,鉻嚴重超標,鉻超標會對孩子的生長發育產生較大危害。
此外,有專家發現,兒童廚具尺寸過小,抓取距離也變得更近,兒童在抓取過程中近距離接觸蒸汽,易燙傷。
記者梳理發現,市面上使用的廚具都需要遵循《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制品》等標準,然而,我國目前沒有針對兒童廚具的標準。
廣東惠州某電器生產廠負責人徐先生坦言,有些廠家只是按照成人廚具的規格進行簡單的縮小,成人操作、使用沒有問題,卻不能保證孩子用起來也安全。
他強調,如果兒童廚具被當作玩具一樣生產,那么安全就更沒有保障。
浙江臺州某電器企業負責人孟女士表示,相關部門應加強兒童廚具的監管,明確兒童廚具并非玩具,盡快建立產品標準,讓廠家有據可依,確保產品質量,確保產品安全。
孟女士認為,廠家也應加強產品的設計和生產管理,確保兒童廚具產品的質量安全可靠,并提供詳細的產品使用說明和安全指南,提醒家長和兒童正確使用產品,避免意外發生。
某電商平臺家電產品負責人岳先生表示,當前兒童廚具產品主要在電商平臺銷售,為保障所銷售產品安全可靠,平臺建立了嚴格的產品質量檢測制度,要求商家出示質量合格證明,對相關產品備案,并定期安排買手采購抽檢,對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產品進行下架處理,避免存在安全隱患的產品在市場上銷售。
對于消費者而言,產品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
高揚認為,烹飪不是“過家家”,兒童廚具使用安全并非“兒戲”。
“兒童廚具不只是成人廚具的迷你版,必須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進行設計。比如,鍋具的防燙、刀具的防切傷,廚具裝配應防脫落,廚具材質成分應安全可靠,以及是否食品級或醫用級材質、甲醛和重金屬是否超標等,廠家要遵守兒童產品的生產規范。”高揚說。
不僅如此,高揚還強調,家長為孩子選購產品不能一味圖便宜、看外觀,更要仔細查看產品的功能與安全性,并通過正規渠道購買,選擇符合安全標準的產品。兒童廚具不是哄娃神器,使用中必須做好看護和引導工作,指導孩子正確使用廚具,避免發生意外傷害。要培養孩子安全用電、用火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