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北京市密云區婦幼保健院,北京 101500)
搶救車是臨床工作中存放搶救藥品和相關物品的專用車具,在搶救中具有及時、準確、方便、易取的特點[1-2]。患者病情危急時,醫護人員可通過搶救車直接取用急救藥物,以爭取搶救時間、提高搶救成功率[3-5]。藥品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其使用的合理性以及質量的可靠性直接影響著治療效果。然而在實際的工作中,搶救車藥品管理存在諸多不足,比如:藥品貯存條件不合理、未按照先進先出原則取用、不同藥品混入一個藥盒里儲存等。這些問題的存在給藥品的安全帶來了隱患。本文主要針對本院2022年1-6月門診搶救車檢查情況,針對檢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匯總,提出整改方案,要求相關科室限時整改,并將整改結果進行匯總。現將門診搶救車藥品安全管理的具體實施方案報告如下。
1.1 資料 我院門診共有9輛搶救車,包括門診注射室、放射科、產科門診、計劃生育門診、口腔科、外科、體檢科、防保科、發熱門診9個科室。數據來源為2022年1月-6月本院門診質控檢查中這9輛搶救車6個月內存在的問題,將檢查結果進行整理匯總,反饋到相應科室,并與2022年7月-12月門診搶救車整改后的數據進行比對。
1.2 方法
1.2.1 資料收集 藥劑科每個搶救車都有一名質控專員,每月會定期到各科室檢查搶救車的藥品養護情況,并將問題記錄在問題清單上(見表1)。收集2022年1-6月各科室質控問題清單進行匯總。

表1 門診搶救車藥品問題清單
1.2.2 方案制定 對2022年1-6月各門診搶救車存在的問題進行匯總,依據匯總問題清單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
2.1 搶救車內藥品與藥品目錄不相符 某搶救車目錄中記錄基數藥品數量為5種,而該科室搶救車中實際存放數量為4種。搶救車養護人員應該嚴格按照藥品目錄中藥品的品種數量進行認真養護,缺少藥品要及時補充齊全,以防搶救時無藥品可用,造成嚴重的后果。
2.2 藥品標識不完整 由于各科室領用基數藥品都是零散領取,很多藥品沒有原包裝盒,因此,存在對特殊藥品未做特殊標記的情況。例如:地西泮注射液作為“精二”藥品,由于沒有留存原包裝盒,放入其他藥品盒里貯存,但外包裝并未在明顯的位置注明“精二”標志。
2.3 藥品記錄不完整 ①個別科室搶救車養護人員養護記錄不完整,對于近效期藥品未能及時記錄在養護記錄中并做出特殊標記或未及時更換,已經過期的藥品未及時處理。這樣很容易造成藥品養護漏洞,出現過期藥品,一旦用于搶救,后果不堪設想。②當科室養護人員發生人員變更時,沒有及時記載搶救車的藥品及注意事項交接記錄,造成藥品及養護流程交接不完整的情況發生。
2.4 藥品儲存條件不符合規定 個別科室搶救車養護人員未嚴格按照說明書中規定保存藥品。例如:鹽酸腎上腺素注射液保存條件為:遮光,密閉,在陰涼處(不超過20℃)保存。而在質控檢查中發現:個別科室將藥品直接放在搶救車中,而當時室內溫度計顯示溫度遠高于20℃。這樣貯存藥品會降低藥品的療效甚至可能導致藥品失效,如果遇到搶救使用了此藥品,將造成嚴重的后果。
2.5 藥品存放不規范 ①搶救車內有些藥品沒有原包裝盒,藥品存放與其他藥品混入同一個藥盒中,這些藥品的外觀極其相似。例如:鹽酸多巴胺注射液、硫酸阿托品注射液、鹽酸洛貝林注射液、尼可剎米注射液等,這幾種藥品都是存放于透明的安瓿瓶中,且安瓿瓶上印刷的字體特別小,同時將這幾種藥品存放于一個藥盒里,在急救時很容易拿錯,造成搶救事故。②新領入藥品未按照“左添右取”的規則擺放,造成不同有效期、不同批號的藥品隨意擺放于同一個藥盒中,最終在使用藥品時不能做到近效期先出、遠效期后出的使用規則,導致藥品過期,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2.6 高警示藥品擺放不合理 個別科室搶救車藥品未按照高警示藥品分級擺放,A級的藥品擺到B級的高警示藥品中。例如:利多卡因注射液與鹽酸羅哌卡因注射液共同存放于同一儲存格中。
2.7 搶救車養護人員知識儲備不足 由于搶救車養護人員學歷不同,導致知識儲備參差不齊,有些人員對于藥品認識不足,不能清楚地知道藥品的儲存條件以及藥品的分級等相關知識,給養護工作帶來了難點。
2.8 管理、監督不到位 ①各科室質控人員未嚴格按照規定時間檢查各科室搶救車是否按時做了養護。有時候2個月才去檢查一次。②各科室搶救車的養護員未按照每月逐支進行藥品養護,存在養護漏洞。
3.1 完善制度 制度是藥品管理的基礎,如果沒有科學的管理制度,那么臨床藥品管理則沒有依據可言[6]。根據《藥品管理法》、《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定》完善本院關于門診搶救車藥品安全管理的制度。①嚴格按照說明書中所示藥品貯存條件儲存藥品,對未按照規定貯存的科室應落實到具體責任人,給予警告批評,限期整改。②不同藥品要求分開擺放,最好保留原包裝盒,對未保留原包裝盒的藥品要在貯存藥盒上標注醒目的藥品名稱、規格、有效期、貯存條件等關鍵信息。③藥品應該按照“左添右取”的規則擺放并在醒目的位置標注,確保藥品的先進先出、近效先出的原則,避免藥品的過期浪費。④對于距有效期6個月以內的藥品要在質控記錄本上做好記錄,最好用紅色筆標注,提高警惕,避免使用過期藥品。⑤藥劑科各部門質控員每月定期檢查搶救車藥品,針對此次檢查出現的問題要現場記錄,質控員與搶救車養護員應在檢查表上雙簽字。⑥對于特殊藥品最好保留原包裝盒,若無法保存,應在保存盒外醒目位置標注。例如:地西泮注射液藥盒外面應貼明“精二”標志。⑦各科室應該嚴格按照藥品清單備齊基數藥品。⑧各科室及藥劑科應該選擇有責任心、藥品知識較豐富的人員擔任搶救車養護員及質控員,確保搶救車藥品每月按時檢查。⑨各部門搶救車內藥品近效期3個月前,需寫出書面近效期要求替換申請交給藥庫,藥庫聯系采購部門詢問廠家是否可以更換效期長的藥物,再由藥庫做出書面答復。因無法更換而過期藥品統一交回藥庫作報損處理,但必須附有藥庫3個月前無法替換效期長的藥物的簽字說明,方準予報廢。如果科室沒有提出書面申請,過期藥品費用由所在科室負責,并與科室績效掛鉤。在到效期需要報廢前要做好該藥品新效期藥品的替換,保障急救之用。
3.2 加強人員培訓 責成藥劑科每年定期舉辦高警示藥品專項培訓,對于有需要的科室,可以按照相應的實際需求安排小講課,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培訓方式,增加養護人員的藥品知識儲備,做到養護藥品心中有數。要求各科室定期進行考核,以提高養護人員對此工作的重視程度。
3.3 加強監管 ①基數藥品、搶救車藥品日常督導檢查由藥劑科指定專人負責,要求科內每個月至少督察一次,督察結果有書面記錄。本院藥品質控專項負責人,每月不定期到門診藥房抽查各個質控專員的檢查記錄,對于沒有按時完成檢查的專員,責任到人,督促其按時完成質控檢查并記錄。對于屢次不改者,更換相應科室的質控專員。②醫院藥品質控檢查組由醫務科、護理部、藥劑科組成,至少每季度核查各部門的急救及基數藥品一次,進行三級督導,對核查中出現的相關問題,由藥劑科統一匯總并將整改報告單交于護理部主任,護理部責成各科護士長限時整改并將結果進行通報。
臨床各科室根據藥劑科質控檢查中提出的問題,按照整改內容進行為期6個月的整頓,對比2022年7-12月與2022年1-6月門診搶救車藥品管理情況。結果如下:2022年1-6月檢查門診搶救車共計9輛,檢查次數共計6次,其中藥品儲存不符合說明書規定3例;不同藥品混放于同一個藥盒中共計1例;藥品未按照“左添右取”規則擺放共計4例;近效期藥品未在養護記錄本上及時記錄共計3例;特殊藥品無原包裝盒未在貯存盒外面特殊標注的共計4例;搶救車中藥品與藥品目錄不相符的共計1例;質控員或者搶救車藥品養護人員未及時記錄養護記錄的共計4例。2022年7-12月檢查門診搶救車共計9輛,檢查次數共計6次,其中藥品儲存不符合說明書規定1例;不同藥品混放于同一個藥盒中共計0例;藥品未按照“左添右取”規則擺放共計1例;近效期藥品未在養護記錄本上及時記錄共計1例;特殊藥品無原包裝盒未在貯存盒外面標注的共計0例;搶救車中藥品與藥品目錄不相符的共計0例;質控員或者搶救車藥品養護人員未及時記錄養護記錄的共計0例。
搶救車管理的目的是保障危重患者的搶救工作順利進行,提高搶救效率。搶救車的藥品安全管理,可減少和杜絕因藥品問題而造成的糾紛,確保患者安全[7]。
5.1 完善管理制度 針對2022年1-6月質控中發現的問題,我院完善了相應的質控管理制度。通過半年的實施,發現之前存在的問題已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5.2 加強人員培訓 通過現場指導、科室學習、考核等多種方式,不斷加強科室質控員及搶救車養護員的藥品知識水平,使其能夠更好地管理養護搶救車。
5.3 加強監管 通過每月不定期抽查質控檢查記錄,每季度聯合醫務科、護理部三級監管并將檢查結果進行通報,使各科室在思想上引起重視,有效減少了搶救車養護不當等問題的發生。
通過此次對搶救車藥品安全管理的整改,門診搶救車藥品的儲存條件、藥品混放、近效期養護、特殊藥品的標識等一系列問題均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有效保障了搶救藥品的質量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