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嬋,馬黎紅,蘆建華,曹慧文,黃東曉(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無錫人民醫院,江蘇 無錫 214023)
顱腦損傷在急診科臨床上屬于常見的一種外科疾病,病情 發展快,且病程急驟,大多伴全身多發傷,具有較高的致殘率與致死率,所以該疾病相關并發癥較多,且臨床護理工作難度較大,已經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與安全[1-2]。相關臨床研究[3]顯示,顱腦損傷患者較早接受有效治療與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其預后質量。病房與手術室銜接護理屬于一種新型的急診救護護理模式,該模式能夠為患者提供全面系統無死角的優質護理服務,在提高急救護理質量、改善預后方面效果突出[3-4]。鑒于此,本研究對部分顱腦損傷患者行該模式干預,內容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通過數字雙盲法將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間在本院治療的90例顱腦損傷患者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45例患者。納入標準:①確診為顱腦損傷[5]。②患者GCS評分3-8分,受傷昏迷6h以上或者受傷后24h內精神意識狀況惡化而再次昏迷,昏迷時間超過6h。③患者親屬了解研究內容后自愿加入。排除標準:①存在其他原因腦部疾病、心肝腎等器官具有嚴重功能障礙者。②有精神疾病及手術相關禁忌者。③基礎資料不全者。對照組男女比例25∶20,年齡均值(41.50±2.10)歲,BMI指數(21.50±1.30)kg/m2,研究組男女比例26∶19,年齡均值(41.20±2.00)歲,BMI指數(21.70±1.60)kg/m2。患者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院倫理委員會已批準此次研究。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接受常規急救護理。給予患者院前急救、入院后急救護理、手術后護理,保證患者呼吸道暢通,監測其生命體征變化,使用相關藥物與措施干預,做好引流管護理,做好腦疝防治等工作。
1.2.2 研究組接受病房與手術室銜接護理,流程如下。
1.2.2.1 實施前準備工作。①查找問題。病房與手術室查找過往銜接不暢的原因。使用自制問卷與訪談方法,病房與手術室各自選取3名年資高、工作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配合調查,首先對自己科室與對方科室溝通交流的問題展開訪談,對訪談中共性問題實施問卷調查,統計分析問卷調查結果,找出銜接不暢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深入探索,發現絕大多數原因是雙方科室溝通交流工作不及時,很多時候都是各自獨立進行救治工作;工作交接不詳細,導致交接患者過程中發生問題。②處理解決問題。圍繞銜接不暢的原因,由2個科室共同制定針對性處理措施,以便解決處理問題。
1.2.2.2 病房與手術室銜接護理的實施。①同病房責任護士完成無縫隙銜接。篩選出工作經驗豐富的神經外科病房護士前往急診手術完成顱腦損傷急診手術相關知識學習與培訓工作,學習培訓完畢后,腦外科護士成立病房護理小組,并與手術室護理小組進行無縫隙銜接,成立病房與手術室無縫隙護理小組,小組實施責任制護理干預。②入院急診就診。接診患者后,嚴格遵循“有效維持呼吸循環、控制出血及安全轉運”原則,完成院前簡單急救工作,患者入院之后,立即評估患者傷情,評估內容為APS、CPS、APACHEⅡ,患者病情根據評分結果進行評定,正常情況下,如果評估系統中的CPS分值改變較大,提示多數是顱腦外傷,患者會出現程度不同的神志改變情況,本組納入研究的患者腎臟改變多為中重度,所以評分數值較高,需要仔細進行排查,避免潛在病變影響患者,導致錯失最佳治療時間。然后各護理小組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展開呼吸循環支持干預。呼吸循環支持小組與處置組完成各自工作后,病房與手術室銜接護理小組負責和患者親屬、病房進行溝通,將患者轉入病房中。③同病房完成無縫隙銜接。開放急救綠色通道,盡量在患者床旁完成X線檢查、B超檢查等項目,情況如果不允許,則提前與影像檢查科室聯系,前期準備工作必須做好,并聯系會診科室,保證溝通工作及時,最大限度減少科室會診時間,患者轉入病房時聯系聯絡小組,院內轉運前評估患者病情,仔細填寫相應單據,將轉運風險詳細告知患者親屬,轉運時將相關急救器械攜帶好。負責院前急救工作的護士必須全程參與院內急救護理工作,并負責對患者急救護理單等資料進行填寫與登記,和病房進行口頭與書面交接后確認簽字。
1.3 觀察指標
1.3.1 對比患者救治情況。救治情況:院前急救花費時間、急診搶救花費時間、相關項目檢查時間、受傷到實施手術時間。
1.3.2 對比患者急救護理質量。急救護理質量從患者預后情況(疾病治愈率、住院前死亡率、住院后死亡率)、轉運意外事件(心臟驟停、窒息、休克)兩方面展開評價。
1.3.3 對比患者護理效果。參考顱腦損傷疾病相關標準進行評價,病癥全部消失則評價為痊愈;病癥好轉情況明顯,大部分病癥已經消失則評價為顯效;病情同治療前比較,有一定好轉則評價為好轉;病癥未見任何變化,病情甚至加重則評價為無效。以(痊愈+顯效+好轉)/總例數×100%計算護理有效率。
1.3.4 對比患者并發癥情況。并發癥:肺部感染、低血氧癥、電解質紊亂、低血壓、高熱、重殘或者死亡。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應用SPSS22.0進行分析,其中急救護理質量、護理有效率及并發癥情況進行χ2檢測,以(%)表示,救治情況進行t檢測,以()表示,P<0.05表示有顯著差異。
2.1 對比患者救治情況 研究組院前急救、急診搶救、相關項目檢查、受傷到實施手術各時間段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救治情況比較(,min)
2.2 對比患者急救護理質量 對照組疾病治愈率(66.67%)、住院前死亡率(11.11%)、住院后死亡率(22.22%)、心臟驟停(8.89%)、窒息(8.89%)、休克(6.67%)與研究組疾病治愈率(95.56%)、住院前死亡率(2.22%)、住院后死亡率(2.22%)、心臟驟停(0.00%)、窒息(2.22%)、休克(2.22%)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急救護理質量比較[n(%)]
2.3 對比患者護理效果 對照組護理有效率(77.78%)與研究組護理有效率(97.78%)組間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χ2=8.389,P=0.004),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n(%)]
2.4 對比患者并發癥情況 對照組并發癥率(33.33%)與研究組并發癥率(8.89%)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8.073,P=0.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比較[n(%)]
導致顱腦損傷的原因較多,如建筑工傷、運動損傷、交通意外、銳器傷害等,大多數顱腦損傷患者還伴有其他多發傷,屬于一種較為嚴重的病癥,病情發展快,病程急驟,具有較高的致殘率與死亡率[3,6]。此外,顱腦損傷患者臨床治療期間極易受到體溫、血壓、腦血流、腦灌注壓、電解質、顱內壓力改變等情況的影響而發生二次腦損傷,從而加重原發腦損傷,對臨床治療效果與預后造成影響,疾病殘疾率與死亡率上升[5,7]。因此,顱腦損傷患者除去積極有效的急救治療外,還必須輔助以全面系統的有效護理干預,以保證救治效果,改善預后[8-9]。
病房與手術室銜接護理屬于一種新型無縫隙護理模式。本次研究顯示,研究組院前急救、急診搶救、相關項目檢查、受傷到實施手術各時間段均短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質量及并發癥各指標優于對照組(P<0.05)。結果提示,該模式在縮短救治時間、提高急救護理質量方面效果突出。分析認為,該護理模式中首先組建病房與手術室銜接護理小組,將病房與手術室醫護人員專業技能提高,這些提高的技能主要為急診救治技能、臨床??谱o理技能,從而保證臨床急診護理工作能夠更好地應對各種類型疾病,保證護理工作質量;同時,在臨床急診救治護理工作中按照不同系統科學合理地對護理小組進行分組,使各小組之間可以更好地協調與均衡,將各自救治優勢充分發揮,使救護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各護理小組之間在各自完成自己護理工作的同時進行合作,根據急診救治工作流程展開相關工作,從而有效縮短救治時間,提高急救護理質量。急救護理過程中建立以各個系統為主題的職能護理小組,各小組中實施崗位責任制,將責任劃分到個人,在日常工作中學習與實踐,以便進行較好的磨合,從而保證急救意識、工作職責、專業技能更加專業化。而兩個科室之間的銜接護理干預能夠更好地提高急診科室與病房的??茀f作,從而有效保證急診救治工作的時效性,所以,該模式可有效縮短院前急救花費時間、急診搶救花費時間、相關項目檢查時間、受傷到實施手術時間??偠灾?,病房與手術室的銜接護理工作通過縮短救治搶救時間,為患者贏得最佳治療時機,以提高急救護理工作質量[2,10]。
本次研究還顯示,對照組護理有效率為77.78%,研究組護理有效率為97.78%,組間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并發癥率為33.33%,研究組并發癥率為8.89%,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提示,病房與手術室銜接護理模式在提高護理效果、減少并發癥發生方面效果理想。分析認為,該模式對患者全身器官使用APACHEⅡ評分系統進行評價,將患者生命體征、血液檢驗作為護理干預工作的基礎,并根據患者過往身體健康狀況、年齡等因素制定護理方案,能夠較好地預測患者預后情況,最大限度消除治療對評價結果的影響。APACHEⅡ評分在當前是急診臨床評估患者病情常用的一種評估系統,顱腦損傷患者病情普遍嚴重,病程變化快,如果延誤治療,將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APACHEⅡ評分能夠對患者病情做出有效的評估,評估操作簡便快捷,醫護人員可以根據評估結果快速展開急救工作,保證患者能夠安全順利地度過危險期,從而減少醫患糾紛的發生。由此可見,病房與手術室銜接護理能夠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保證護理效果[11]。
綜上所述,顱腦損傷患者接受病房與手術室銜接護理,可有效縮短救治時間,提高急救護理質量與護理效果,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保證治療安全性,該模式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