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強,楊發強(.寧夏回族自治區中醫醫院暨中醫研究院,寧夏 銀川 7500;.銀川市第二人民醫院,寧夏 銀川 7500)
膝骨性關節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最常見的骨性關節炎,在中老年人群中具有發病率高、病情容易反復、病程長、致殘率高等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因此,積極尋找有效的治療方案對提升預后具有重要意義[1]。西醫治療KOA存在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近年來,隨著中醫的發展,其在骨關節疾病中得到了較多應用,效果也得到醫患的認可?;谝陨侠碚摶A,本研究將右歸丸應用于2019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KOA患者中,旨在明確右歸丸用于治療KO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可能的作用機制,以期為KOA患者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依據和數據支持,現將研究結果進行總結并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KOA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經中西醫確診,西醫參照《骨關節炎診療指南(2018年版)》[2]確診為KOA,中醫參照《中醫骨傷科臨床診療指南?膝痹?。ㄏス顷P節炎)》[3]確診為KOA(陽虛寒凝型),所有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明顯,無手術指征,年齡>18歲,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自愿參與。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內科疾病、重要臟器功能不全或器質性疾病者,繼發性KOA患者,膝關節先天結構異常者,既往有膝關節手術史者,合并膝關節嚴重畸形及其他疾病者,下肢癱瘓、殘疾及喪失勞動力者,全身性重癥感染者,合并其他部位骨、關節病變者,病情嚴重需要手術治療者,惡性腫瘤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免疫系統疾病者,對本研究所選藥物過敏者,入組前一個月接受過影響本研究結果的治療者,資料不全者,不能配合完成治療者。其中男31例,女49例;年齡32-81歲,平均年齡(59.83±11.18)歲;病程6個月-13年,平均病程(4.64±4.17)年;病變部位:左膝32例,右膝40例,雙膝8例。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入組后均忌吃生、冷、辛、辣食物,避免關節受寒、受涼,忌關節負重活動、過度勞累;在此基礎上采用右歸丸口服治療,7.5g/次,3次/d,4周為一個療程,連續治療3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對患者治療效果、膝關節功能恢復情況、疼痛情況、血清炎性因子水平(TNF-α、IL-6、CRP)、生活質量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分析。
1.4 評價標準 療效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進行評價,經治療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得到顯著改善,中醫證候積分減少≥70%為顯效;經治療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有所好轉,70%>中醫證候積分減少≥30%為有效;未達到以上標準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膝關節功能采用Lysholm量表進行評價,得分與膝關節功能成正比[5]。疼痛情況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量表進行評價[6],得分范圍0-10分,得分與疼痛程度成正比。TNF-α、IL-6、CRP水平檢測:所有患者空腹8h以上采肘靜脈血5ml,離心得血清,采用ELISA法檢測,具體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參照試劑盒及儀器說明書。生活質量采用SF-36量表從8個維度進行評定,每個維度得分0-100分,得分與生活質量成正比[7]。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患者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率評價 本研究治療3個療程后顯效39例(48.75%),有效28例(35.00%),無效13例(16.25%),總有效率為83.75%[(39+28)/80×100%]。所有患者治療期間均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
2.2 治療前后患者Lysholm、VAS及TNF-α、IL-6、CRP水平比較 經治療,患者Lysholm評分顯著升高(P<0.05),VAS得分及TNF-α、IL-6、CRP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詳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Lysholm、VAS及TNF-α、IL-6、CRP水平比較()
2.3 治療前后患者SF-36量表各維度評分比較 經治療,患者SF-36量表各維度評分均顯著升高(P<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患者SF-36量表各維度評分比較(,分)

表2 治療前后患者SF-36量表各維度評分比較(,分)
骨性關節炎是一種進展性、退行性骨關節疾病,屬于非感染性疾病類型,好發于中老年人群。該病常累及骨、骨膜及關節周圍支持結構等,臨床病理特征為多個對稱關節滑膜出現異常增殖或炎癥破壞,臨床主要表現為關節腫脹、疼痛、活動受限,隨著疾病進展還可能出現關節僵硬、畸形等,不僅影響功能也影響美觀[8-9],給患者身心均帶來巨大痛苦。
KOA臨床主要病理特征為膝關節軟骨退變、軟骨基質降解等,隨著病情進展還會發生滑膜炎癥及骨質增生等。KOA目前尚無根治方法,臨床治療主要以緩解癥狀、延緩發展、提升生活質量為目標。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KOA的治療方案也呈現多樣化,西醫主要以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為主,藥物治療近期療效相對較好,但長期服用不僅不良反應較多,還會造成腸胃及肝臟等的損傷,因此不宜長期服用;中晚期患者較多采用手術治療,但手術創傷大且術后恢復慢,并發癥多,不宜大范圍推廣。近年來,隨著中醫藥學科的發展,其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也被廣泛應用于各類疾病的治療中,并取得了較好效果。
中醫將KOA歸于“膝痛”、“鶴膝風”、“痹證”、“骨痹”等范疇,其主要病因為患者機體肝腎虧虛而使骨骼失養、骨髓空虛,加之風寒濕邪入侵、長期勞損等外因作用,導致氣滯血瘀,痹阻關節,氣血運行不暢,疾病發生[10-11]。因此,筆者認為治療KOA當以補肝腎、祛濕寒為主。
右歸丸屬中醫經典名方,出自《景岳全書》,具有溫腎陽、補肝腎等功效,已有研究表明其在骨折愈合、骨質疏松等多種骨科疾病的治療中均具有較好效果。右歸丸方劑中熟地黃具有抑制炎性反應、提高機體免疫力、益精填髓等功效;杜仲具有補肝腎、抗炎、改善軟骨及骨周圍微環境、降低骨細胞凋亡、強筋骨等功效;山茱萸具有抗炎、補益肝腎等功效;山藥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補血調經、補腎固精養陰、活血止痛等功效;菟絲子具有改善軟骨退變、滋補肝腎、固精等功效;枸杞子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改善關節炎性反應損傷等功效,有研究表明枸杞多糖可緩解兔骨性關節炎的發生[12];鹿角膠具有溫補肝腎、降低機體炎性反應水平、鎮痛、促進軟骨細胞增殖及軟骨修復等功能;當歸具有補血活血、鎮痛、抗炎等功能;肉桂具有補火溫陽、溫通經脈、驅寒止痛等功能;制附子具有回陽救逆、益腎火、散寒止痛等功能;諸藥合用具有補肝腎、溫補腎陽、祛濕寒的功效。有研究表明,右歸丸對鼠膝骨性關節炎關節軟骨具有保護作用[13],但其在KOA患者中的療效研究較少。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總有效率為83.75%,所有患者治療期間均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經治療,患者Lysholm、SF-36量表各維度評分均顯著升高(P<0.05),VAS得分及TNF-α、IL-6、CRP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
綜上所述,右歸丸用于治療KOA具有較好療效,同時可顯著減輕患者疼痛程度及炎性反應水平,提升患者關節功能及生活質量,值得臨床借鑒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