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無錫市華莊中心幼兒園 孟志敏
教育部在《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從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兩方面對幼小銜接工作進行規范和引導,幼兒園與小學協同合作,科學做好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促進兒童順利過渡。小學是孩子系統學習基礎知識,接受學校教育的重要階段,升入小學也是孩子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期。所以孩子入學的適應問題就成為全社會格外重視的社會問題。
“幼小銜接”從字面上看,“幼”即幼兒園,學齡前兒童;“小”即小學,小學生。“銜接”是指兩個相鄰階段之間的連接聯系。首先,我們要明確銜接的教育階段,指的是即將結束的幼兒園生活和開始小學教育的初期,同時也是幼兒心理發展的轉折期。由于幼兒園大班教師和小學低年段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存在一定的差異,可能會導致教師在理念上關注幼兒的愿望、情感、興趣,但行為上卻會不自覺的把傳授知識技能作為主要內容。
怎樣讓幼兒在“入學”初期,適應好小學的學習生活呢?“幼小銜接”“入學準備”具體需要關注哪些方面?又可以怎么來做呢?在幼兒園大班的最后一個學期,圍繞著“幼小銜接和入學準備”,我們做了以下六個方面的實踐探索:
1.走近小學——通過實地參觀,加深幼兒對小學環境的認知,萌發幼兒向往小學的情感。
2.討論并共同制定一份適應小學生活的作息時間表,按照作息表安排活動,加強時間觀念、提高做事效率。
3.每天自己整理歸納文具用品和書包,背著書包上學,增添入學儀式感。
4.每天堅持做一項運動鍛煉身體、提升體能、增強體質,培養不怕困難、堅持到底的意志品質。
5.每天和爸爸媽媽一起進行親子共讀,形成任務意識,培養閱讀習慣。
6.學習制定學習計劃,養成做事有計劃的好習慣。
下面,就最后一項任務分享我們的探索推進過程。
討論1:計劃是什么(讓幼兒從幼兒園的生活經驗中理解計劃的含義)?
楓楓:計劃就是早上幾點鐘去幼兒園,先玩什么區,再玩什么區。
靈子:計劃就是我和涵涵今天不想先吃點心,我們要先去玩一玩“找茬大PK”。
樂樂:計劃就是我們想開個什么店,要喊幾個服務員,要用哪些材料。
甜甜:(指著墻面上的游戲計劃書)我們的游戲計劃全部在這里呢!
討論2:什么時候需要做計劃?為什么要做計劃?(借助游戲計劃書理解制定計劃的意義)
希樂:自主游戲做計劃,有了計劃書,我們游戲小主人一起拿材料搭店,很快就完成了。
楠楠:自主游戲做計劃,我可以邀請好朋友一起玩,這是我們22號、17號、20號、21號的計劃,我們一起開了個水果奶茶店。
玥玥:戶外游戲場,上周玩“沙地城堡”,我們計劃了“藏寶游戲”,別人都找不著。
老師總結:寶貝們說得真好,計劃書也很棒!計劃就是提前思考、提前安排即將要做的事情。做好計劃再行動能夠幫助我們節約時間,團結更多的小伙伴,計劃好的事情做起來更容易獲得成功。
圖1.楠楠的計劃書
討論3:小學生要做計劃嗎(思辨小學與幼兒園生活的異同;讓幼兒了解小學生需要制定計劃的學習時段)?
靈子:小學教室里有課程表,課程表已經排好了每天上什么課,所以不要做計劃了。
甜甜:小學里的語文課、數學課都會有老師來教我們的,我也覺得不要做計劃了。
希樂:我們參觀小學的時候看見哥哥姐姐在“大課間活動”,他們在自由活動,可能要做計劃吧?
圖2.幼兒與老師一起討論計劃書
幼兒園老師:讓我們聽聽小學老師怎么說吧?
隨著當前大數據技術不斷應用及發展,政府數據開發及應用雖然也得到一定發展,然而在實際實踐中仍舊有一定問題存在,對于政府數據開發及應用效果造成不良影響,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小學老師總結:小學生的學習時間長、學習任務多,更加需要做計劃!除了“大課間活動”,課程表里的“體育鍛煉活動課”“自主閱讀課”“午間休息”等,特別是下午放學前的“自習課”,還有回家以后的時間段,都需要小學生們自己做計劃,合理安排老師布置的學習內容和完成順序,做到“今日事今日畢”,才能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成績。
討論4:怎樣做學習計劃(遷移已有經驗,在實踐中逐步理解計劃和落實的關系)?
熙熙:和游戲計劃書一樣,學習計劃書要有日期、姓名學號、還要打格子。
瀟瀟:除了打格子外,還可以寫上1.2.3……的序號。
默默:要聽老師說,記下來,今天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是哪些。
丁丁:對,把我們要做的事情畫下來,寫上數字,就是計劃書。
老師總結:做事有計劃就是要學會全面思考,小朋友們可以這么做:⑴把需要完成的事情先記下來;⑵羅列出全部想要做的事情后,思考哪件事情更重要;⑶按照重要程度或者更合理的時段排出完成順序(見圖3)。
圖3.幼兒計劃書展示
討論5:你的學習計劃完成了嗎?
甜甜:我今天在建構區搭了立交橋,還做了數學題和自然角觀察記錄。
希樂:我的計劃書上一共有四件事,我全部完成了,還在計劃書上打鉤做了記號。
楠楠:我也完成了,每次做完一件事,我就看看時鐘,把時間記錄下來。
老師總結: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布置一面學習墻來展示大家的計劃書,小朋友們可以和小伙伴分享自己是怎樣完成計劃的。制定計劃很重要,但完成計劃更重要,提醒大家可以這么做:⑴每完成一項任務后打勾做記錄;⑵在完成的任務項目后記錄時間;⑶任務全部完成后給自己點個贊,給自己一個獎勵。
召開班級家長會,將前期幼兒在園的學習計劃展示給家長,并邀請家長參照小學作息時間,和幼兒共同制定家庭學習計劃,鼓勵家長和幼兒每天進行親子共讀、親子鍛煉等活動。為家長提供督促檢查幼兒完成計劃的溫馨提示:⑴成人要以身作則,做個有計劃的人;⑵鼓勵幼兒制訂幼兒園放學到睡覺這段時間的計劃,要兼顧“學習”和“興趣愛好、娛樂休息、運動鍛煉”等;⑶制定計劃要以幼兒為主,如果幼兒的計劃沒有完成,請家長幫助幼兒一起查找原因并及時調整任務的難度;⑷督促幼兒堅持完成自己制訂的計劃,引導幼兒每天用繪畫、符號和文字“寫日記”記錄一日學習,并跟爸爸媽媽和小伙伴們一起分享。通過親子互動,在計劃落實的過程中家長督促幼兒完成計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事有計劃是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更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情態。我園通過引導大班幼兒為自己的生活、學習、游戲、交往提前制定計劃,促進幼兒的前書寫能力,培養幼兒對書寫興趣;在交流計劃中,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和協調溝通能力;在執行計劃中,加強幼兒的時間觀念、責任意識、閱讀理解、書寫表征、友好相處等的全面發展。教師和父母應該鼓勵幼兒為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制定計劃,培養幼兒的自主管理意識和能力,并在陪伴幼兒完成計劃的過程中,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責任意識、反思能力等,為升入小學的學習和生活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