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中明 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在全球經濟萎靡不振、貿易保護主義擾亂市場的復雜背景下,黨中央科學應對百年變局、重塑競爭格局、開拓發展格局做出了重大戰略部署,提出了“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則要求更高質量的開放型經濟模式。從提出并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到建設自由貿易區、啟動自由貿易港,每一項決策部署都體現出國家一直在持續推動更高層次的經濟發展。因此,“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并不是減少對外開放的水平,反而是要加大對外開放的力度,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實現與世界經濟、國際體系的深度融合與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九市二區,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廣州在內的九個城市構成的經濟綜合體。自2019年2月國務院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來,粵港澳大灣區承擔著國家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中國進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建設重任。伴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數字大灣區的建設也進入快速軌道,數字化進程不斷加速,大大提升了貿易數字化水平。大灣區將充分發揮產業和區域優勢,增強國際國內雙循環,依托科技創新,全面發展數字化產業,逐步形成灣區產業的多元格局。而作為推進數字貿易快速發展的重要力量,跨境電商飛躍發展的機會即將到來。借助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全覆蓋的契機,大灣區積極打造跨境電商創新高地,構建良好發展生態,激發產業活力,推擠新發展格局的形成,助力中國由貿易、技術大國向貿易、技術強國的轉變。
2020年11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并將其納入黨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國內循環為主題,國內與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是實現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是當前我國重大戰略選擇。在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下,我國外部環境發展產生了重大變化,國際外部循環明顯受阻,如果單純依靠外循環,難以支撐我國的持續發展,因此要充分發揮我國自身的內部市場作用,同時把消費需求轉化為經濟發展的起點和基礎,快速建立起完整有規模的市場體系,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壞為主體,相互促進的國際國內雙循環的全新發展格局。
建立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必須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這絕不是重蹈閉關鎖國的封建道路,而是對開放水平和開放質量的更高要求。這不僅有利于提升我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更有利于同世界經濟建立起更緊密的聯系,為世界提供更廣闊的市場機會,更能夠吸收借鑒國際成熟市場經濟制度經驗,加快與國際接軌,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市場化改革,促進國內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國內大循壞實際上更要求開放,即國內循環的生產、流通、消費全環節都在開放的環境中運行,實現越來越多的國內外企業進入雙循環系統,刺激并釋放國內經濟與消費潛力。因此,雙循環強調的是更大力度地推進改革開放,把改革開放與雙循環緊密結合,優化營商環境、聚焦核心要素資源、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打造開放平臺,實現“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經濟高質量發展。
全球數字經濟發展快速,對于中國而言,數字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數字貿易,它是我國數字經濟不可或缺的組成。同時數字貿易也是全球貿易發展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國際貿易不斷發展的現代化產物和必經之路,為經濟發展復蘇提供了支撐。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在國家有序布局下,已經進入全面擴展期,數字經濟產業在云計算、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核心領域不斷深化,數字經濟將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抓手,且已成為促進“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構建的重要推力。目前,以數字技術為基礎的跨境電商新業態,發展迅猛,對促進國際貿易暢通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浉郯拇鬄硡^數字經濟發達,發展數字貿易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其中,橫琴、前海、南沙更是責任重大,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的三大合作平臺。2021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在《橫琴方案》里提到,建設中葡國際貿易中心和數字貿易國際樞紐港,推動傳統貿易數字化轉型;在《前海方案》里指出,充分利用香港全面與國際接軌的專業服務,支持前海合作區企業“走出去”,開展雙多邊投資貿易便利化合作。2022年6月國務院印發《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方案突出“粵港澳全面合作”和“面向世界”兩個關鍵,特別強調與港澳合作,共同擴大對外開放。粵港澳大灣區的貿易數字化進程將進一步得到國家的大力扶持,加快實現我國貿易與國際合作的數字化融合,有利于外貿企業的現代化數字建設,為貿易全流程進行數字轉型,同時實現貿易公共服務的數字升級。
中國跨境電商具有鮮明的信息時代烙印,由境內電商的成功所輻射,結合廣域互聯的信息技術而實現快速發展??缇畴娚套鳛閿底仲Q易的重要發展形式,目前正處在快速發展的“黃金期”?;浉郯拇鬄硡^作為跨境電商的發展要地,也迎來了跨境電商的高速發展。2021年,珠三角地區將全國70%的商品通過貿易出口的形式銷往全球,讓中國企業看到了大灣區產業的貿易實力。目前,粵港澳大灣區所有城市均已成為跨境電商的綜合試驗區,這也意味著大灣區正式進入跨境電商新時代。以阿里巴巴國際站為例,作為當前最大的全球外貿批發平臺,2020年其出口額前五的城市中,大灣區占了三席,分別是深圳、廣州和東莞。同時,受益于中國基建的不斷完善和國際合作的深化,國外的消費需求推動跨境電商產品不斷通過中歐班列銷往國外,產品多達700余種,實現了中國與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深度合作發展。截至2021年12月,廣州跨境電商企業主體達19.3萬家,包括Shein、TikTok、天茂、京東、唯品會等知名企業。自2016年廣州成為國家首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以來,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始終位于全國前列。以南沙為例,2020年南沙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排名全國綜保區第一位,2021年跨境電商出口值超過了360億元,同比增長70%。作為唯一與香港、澳門陸路相連的灣區城市,珠海將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門戶樞紐、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典范。大灣區作為中國最早實現改革開放,經濟實力排名前列和國際合作領先的重點發展區域之一,通過將先進的制造體系和地理優勢相結合,成為我國外貿經濟強有力的推動力。
大數據時代,數字技術賦能產業實現轉型升級,數字化也將是未來跨境電商發展的主要方向。“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讓國內外電商市場的競爭更為激烈,同時電子商務的消費群體也決定了其需要在不斷提升用戶滿意度和改善用戶購物體驗上花費更多的精力。隨著全球線上消費規模的不斷擴大,幾乎全球每個地方都有跨境電商的需求,面對來自全球不同國家、不同種族和不同生活習慣的消費群體,他們的購物理念、消費能力、喜好需求等都大相徑庭,粵港澳大灣區應通過用戶行為數據尋找目標客群、分析用戶痛點,深度挖掘用戶數據價值,并對目標用戶進行細分,以差異化的營銷策略、個性化的內容投放觸動用戶。同時,還可以通過智能化系統提高跨境服務效率。例如,提高智能化水平,并將這一點與貿易和跨境程序密切結合。香港海關建立了“智慧海關”和推行“跨境一鎖計劃”“貨物大數據先導系統”等數字系統,從而進一步提高大灣區供應鏈的競爭力和被依賴程度。在信息技術支持下,大灣區還可以結合區域科技發展的優勢,實現跨境電商營銷路徑的轉變,將單一的廣告投放轉變為社交購物、直播購物、VR購物等多渠道投放,提高用戶的線上消費體驗,提升消費感受。另外,數字技術快速發展催生了大量數字化消費需求,全球視聽、醫療、教育、網絡零售等大幅增長。根據商務部統計,2021年我國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保持兩位數增長,其中,出口增長較快的領域分別是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知識產權使用費、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分別上漲35%、26.9%、22.3%,這也為大灣區跨境電商加快發展提供了方向,這些領域也將成為重點發展領域??傮w而言,實現全流程數字化才是未來大灣區跨境電商發展的立足點。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區和我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區域,粵港澳大灣區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帶動作用和戰略地位??缇畴娚痰陌l展應當充分發揮其進出口貿易優勢,結合大灣區當前有利的政策條件,促進有關跨境電商的制度創新。大灣區的制造業可以借助跨境電商優勢,結合當前開放的政策條件,實現從工廠直接到海外用戶的連接,從而更好地服務國外消費者,實現企業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和國際影響力的提高?;浉郯拇鬄硡^的三個自由貿易片區能夠滿足跨境電商產業發展所需的供應鏈服務、跨境人民幣結算、跨境雙向本外幣資金池、自由貿易賬戶等各種制度創新的需求。大灣區應當高質量落實《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簡稱RCEP)當中的各項便利條款,同時還可以針對性地建立國外貿易爭端處理與風險防范的相關機構,跨境電商逐步形成完善的爭端防治措施,幫助更多跨境企業在公平合理的國際大環境下良性發展。以廣州為例,廣州作為“跨境電商之城”,為抓住發展機遇,先后出臺了《關于推動電子商務跨越式發展的若干措施》《廣州市推動跨境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廣州市把握RCEP機遇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等。廣州改變原有思維,通過落實制度規范的創新變革,以更加科學開放的思維,實現跨境電商的高質量快速發展,從而形成了可以效仿和借鑒的“廣州跨境電商模式”,推動跨境電商的創新發展,為構建大灣區良好的跨境電商發展生態貢獻力量。
大灣區跨境電商的發展強調的是整體性,而不是個別城市的發展。在“一帶一路”國家合作的基礎上,打造國際跨境電商平臺的模板,帶動區域間合作的縱深發展。實現這一目標,必須要充分發揮大灣區的協同效用,建立起完善的跨境電商生態圈。但由于大灣區各個城市之間經濟水平的差異性較大,大灣區整體協同度不高,這也限制了跨境電商的發展。因此,要從提高大灣區區域協同出發,通過區域間的協同發展推動建設起跨境電商的良好生態圈。無論是在區域的協同、產業的協同、公共服務的協同,還是在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相關的產業鏈的協同,都將成為推動全域跨境電商發展的重要力量。首先,應當完善差異化生產體系,打造現代化產業布局??梢詮耐苿赢a業梯度轉移和建立產業耦合機制著手,以此改善灣區重復建設和同質競爭的產業結構。其次,推進行進間與傳統基建協同發力,實現內外聯通的交通體系。打通國外貨物流通堵點和加強東西兩翼開放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也是當前重點工作。最后,加快促進科研要素互聯互通,全方位提升整體協同創新水平。通過統籌灣區優質科創資源,破除科研設備共用共享規則局限以及共建科技創新專項基金等措施,促進新興產業緊密協作、聯動發展。大灣區作為一個整體,不同區域間、產業間實現協同發展,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跨境電商的作用,實現良性健康的發展。
伴隨著我國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戰略發展格局的形成,作為外貿新業態之一的跨境電商,在推動我國數字貿易發展中的地位已無可替代,實現了我國外貿的數字化轉型,成為促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持?;浉郯拇鬄硡^作為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是我國改革開放的核心引擎和經濟發展的先行力量。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大灣區的跨境電商也迎來了全新發展機遇,跨境電商應當充分發揮大灣區的產業與區域優勢,結合自身發展特點,才能實現經濟高質量健康發展,助力我國跨境電商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