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野 陳福炯 湖州職業技術學院
近年來,因疫情影響,傳統外貿發展受阻,亟須轉型升級。而借助國內強大的產能基礎,尤其在數字化變革驅動下,跨境電商逆勢而上,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拉動貿易增長、穩定外貿收入、實現外貿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式和主要力量。湖州市緊抓跨境電商這一新藍海,2020年4月,獲批第五批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試點城市,以此為契機,積極搶抓發展機遇,大力開拓創新,全力做好跨境電商綜試區各項工作推進。2021年3月,又獲批國家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城市。《浙江省跨境電子商務綜試區建設綜合評價報告》公布2021年綜試區上半年成績顯示,湖州名列新批七個綜試區首位,六大指標中三項指標位居全省第一。2021年,浙江湖州市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額172.2億元,同比增長15.2%,外貿進出口額1490.9億元,占比11.6%。從交易額及其占比來看,作為對外貿易升級版(對外貿易2.0)的跨境電商,已經成為湖州市對外貿易重要領域、重要業態、重要模式,是湖州市對外貿易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式、重要路徑和重要力量。
跨境電商是對外貿易2.0升級版,正成為對外貿易轉型升級的新模式、新途徑。“互聯網+”時代,跨境電商迅猛發展,已經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趨勢,其影響力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作為外貿新業態新模式,跨境電商對我國外貿保穩、提質、促增做出了重要貢獻,五年規模增長近10倍,比重占外貿的四分之一。跨境電商除了促進外貿快速增長的重要貢獻,也為傳統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提供了新渠道、新途徑與新方式,促進了外貿行業轉型升級。
高速成長的跨境電商正迅速改變對外貿易發展態勢,成為對外貿易增長的新領域、新動能、新引擎。近年來,在國際貿易環境日趨復雜多變、外貿整體情況不容樂觀的態勢下,我國跨境電子商務逆勢上揚,以年均20%以上的增速,成為促進外貿發展和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手。不僅僅是交易模式的轉型升級,也包括外貿企業自身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的提升,畢竟越來越專業化和透明化的電子商務市場會進一步加劇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通過世界市場的競爭,淘汰落后,優化結構,最終促進推動外貿轉型升級。
跨境電商為商業營銷服務業、金融保險服務業、信息通信服務業、數字產品服務業等現代新興服務業的興起與進一步發展提供重大發展機遇,并帶動其發展。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可以更加深入精準挖掘與掌握生產、銷售、需求、購買、消費等各方面市場信息,使得數字服務貿易行業的綜合服務效率得以明顯提升。
在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與“互聯網+”背景下,對外貿易交易數字化、配套綜合服務數字化、海關監管數字化與政府服務數字化正極大提升貿易效率與交易質量,對外貿易轉型升級也迫在眉睫。跨境電商助推外貿轉型升級有三個層次作用機制。
跨境電商應用于外貿企業,可以降低貿易成本、提高貿易效率、通過直接溝通提升供需匹配度有助于提升交易質量;也可以促進外貿企業通過碎片化小額貿易、產品品類多元化、創新品牌,延伸產品價值鏈,促使企業轉型升級。跨境電商新業態新模式,讓消費者有了新的購物渠道,購物方式的創新,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大便利性、廉價性的同時,提升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與消費質量。
跨境電商引導行業價值鏈重構,促進企業供應鏈優化,“電商換市”促進企業面向的主體市場(采、產、銷)由實體線下向電商線上轉換,促進產業、行業轉型升級。跨境電商B2B進出口下,交易談判成本的降低,也降低了銷售成本,大大促進了對外貿易的發展。
跨境電商為我國企業在參與全球價值鏈分工中的地位提升,提供了重要的競爭手段。全球價值鏈分工背景下,我國長期處在全球價值鏈的底層,正面臨逐步向中層、高端躍升的關鍵歷史時期。跨境電商能夠優化產業結構,健全跨境電商行業體系與國民經濟產業體系。跨境電商行業所需配套供應鏈服務項目眾多,使得宏觀經濟面臨新一輪更為深化與細化的產業分工浪潮,拉動經濟增長,實現產業結構優化的同時,有利于跨境電商行業體系與國民經濟產業體系更加健全。
傳統對外貿易企業向跨境電商轉型還存在諸多問題,如部分中小型外貿企業“互聯網+”應用觀念滯后、電子商務發展成效有待提升、跨境電商人才結構不合理、知識產權問題、退換貨服務體系不完善、網上支付及交易平臺安全問題、法律法規不完善等,能否快速、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對傳統貿易企業轉型、變革與發展和外貿行業的升級與發展都至關重要。
對外貿易發展較好的地區,一般跨境電商發展的也較好,例如杭州、寧波、溫州、義烏等地和上海、南京、蘇州、無錫等地外貿發展較好,跨境電商發展也普遍較好。基于數字化時代國家“互聯網+”戰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契機、湖州市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因素等,使得湖州市跨境電商的發展處在重要的戰略機遇期。近年來,湖州市在跨境電商交易額、增長率、外貿中占比、對外貿增長的貢獻率等方面表現突出,對外貿轉型升級和穩增長、促外貿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國務院辦公廳于2021年7月印發《關于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意見》中指出,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有利于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培育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對于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作用。湖州市人民政府(2020)在《湖州市促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若干政策》中提出要支持完善跨境電商基礎建設的幾條政策措施建議和獎勵性支持方案。
發揮湖州市跨境電商綜試區“單一窗口”功能,深化“最多跑一次”服務改革,增強綜合服務能力,高效保障跨境電商業務開展。深化與省內、長三角區域內、重要港口城市的通關合作,推動口岸服務平臺對接,便利跨境電商業務。完善跨關區、跨檢區的申報、審單、驗貨協作機制,推行“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關檢合作,提升通關效率。促進政府通關平臺與跨境支付體系、跨境物流體系、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對接,打造資金流、信息流、物資流等線下線上服務深度融合的跨境電商生態圈。
作為“新零售”模式之一的跨境電商通過工廠直接采購、直接銷售,到達消費者手中,能夠實現網絡直銷直購。通過海外倉與體驗館,可以向消費者儲存、展示、銷售商品與提供服務。海外倉實現了自客戶下單后,從本地直接發貨,大大提升了消費者的物流體驗。
中小微跨境電商企業占絕對比重,而其客戶群體都不太大,碎片式的訂單導致數量少、頻次多,可以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搭建電商散貨一體化物流平臺,提高發貨速度,降低運輸成本,提升運輸效率。
品牌是實現商品附加價值大大提升的重要方式。湖州市擁有海內外很多馳名商標與知名品牌,今后湖州市跨境電商要進一步注重企業的品牌效應,樹立質量、品牌和營銷意識,加強品牌運作能力,提升湖州品牌在海內外市場的影響力與號召力,提升消費者對湖州品牌的美譽度與信賴度,以增強跨境電商發展的產業基礎與品牌競爭力。同時,大力培育自有品牌,大力弘揚湖州市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集群與地方品牌,打響“湖州品牌”在海外的辨識度,提升湖州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獨特性與高端價值。對于跨境電商進口消費者來說,要選擇國外有產品質量認證的企業或有品牌加持標注的企業,以避免消費陷阱與購物誤區,合理的維護自身權益。政府要加強監管,對跨境電商企業進行監督管理,要求企業不斷提升信用等級與信息透明度,杜絕假冒偽劣商品與投機取巧銷售。
湖州市要在不斷擴大自身市場開放的同時,不斷挖掘與開發開拓海外市場。與海內外優質的制造商、品牌商、供應商、服務商往來、合作與交流,擴大業務范圍與提高業務頻次,為湖州市跨境電商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新市場。同時“一帶一路”倡議給跨境電商提高了重大發展機遇。在“一帶一路”市場存在著大量的跨境電商發展新機遇,沿線國家良好的經濟發展勢頭為跨境電商發展提供了契機,“數字絲綢之路”暢通度較高,“一帶一路”跨境電商前景廣闊、潛力巨大,我國與沿線國家跨境電商正蓬勃發展,這也是湖州市跨境電商面臨的重大機遇。與此同時,加強與上海自貿區、杭州、蘇州等長三角城市的一體化發展合作,積極建立跨境電商協作機制,積極吸納和借鑒上海、杭州、蘇州等城市跨境電商綜試區先進經驗,促進本市跨境電商發展。
一是進一步推動跨境出海。積極推動“湖州制造”“湖州智造”“湖州質造”“湖州品牌”跨境出海,打造一批具有湖州地方鮮明特色的產業集群、塊狀經濟、戰略產業在海外市場的戰略業務拓展,支持土、特、新、奇的農產品借助跨境電商平臺積極“走出去”,促進與海外市場的深入對接。
二是進一步推動市場開放。積極開展跨境電商推介、招商和貿易活動,支持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及重點國家復制推廣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等模式。積極擴大跨境電商進口規模,大力促進進口業務開展,協調跨境電商進出口不協調、不平衡的市場格局,平衡跨境電商進口與出口以及外貿收支。
一是積極引培龍頭企業。建立重點跨境電商企業培育庫,加大定期、定向統計監測與關注力度,開展全程跟蹤服務,加強企業與政府職能部門間密切交流合作的親密政商關系;引進、打造“金牌賣家”、獨角獸企業、隱性冠軍企業,擴大其業務領域與市場范圍,培育其不斷做大、做精、做強。壯大湖州市跨境電商在浙江、全國乃至世界的影響力,擴大市場范圍與提升市場占有率,拓展經營領域,打造并形成更多地具有湖州特色的地區集聚經濟與產業集群。
二是精準扶持中小微跨境電商企業。中小微企業構成跨境電商發展的主要主體,數量龐大,中小微企業往往能夠延伸到外貿各產業類別與細分領域,對外貿與跨境電商行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其往往體量小、抗風險能力弱,需要政策精準扶持、政府為其托底以解決其“后顧之憂”。當前,湖州市需要從稅收優惠、財政補貼、便利通關、金融扶持、發展引導、園區孵化、服務幫扶、人才培育等方面促進中小微跨境電商企業的健康發展。
一是加大學校培養和社會培訓力度。構建政府、社會、高校、企業多方聯動的跨境商人才培養體系,建設跨境電商人才實訓基地,以立體化、綜合性、實踐性強化對跨境電商所需人才的精準培育。鼓勵高校開設跨境電商相關專業、成立跨境電商學院,開展工學結合和輪崗制度,創新培養模式,為企業與社會輸送全面、專業、嫻熟的跨境電商領域復合型人才;支持學校與企業合作開辦“就業定制班”,支持社會培訓機構開展跨境電商技能培訓,開展“1+X”證書培訓,為社會培育更多跨境電商領域創新創業型、技術技能型人才。
二是壯大多層次人才隊伍。鼓勵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以壯大跨境電商人才隊伍;把跨境電商相關領域人才納入緊缺人才目錄,出臺住房、就學、就醫等更具力度的人才配套政策;運用技術入股、管理入股等激勵措施更好地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讓跨境電商領域人才在企業里能夠工作得更用心、生活得更安心、發展得更順心;組織開展企業家跨境電商知識培訓,著力提升企業家的數字化素養,加強黨政領導干部跨境電商知識培訓,以提升領導干部的管理服務能力。
一是構建跨境電商物流體系。打造立體式物流通道,支持“湖州貨湖州走”,鼓勵國際商業快遞公司設置分揀中心,鼓勵企業在我市建設集貨倉,增強組貨能力。目前,很多湖州市的跨境電商貨物為了尋求更好的物流運輸方式與更低的物流運輸費用,紛紛選擇從杭州、義烏等省內其他城市發貨運輸。今后要積極擴大湖州地區的物流輸送能力與物流集散功能,打造區域物流集散中心,提升更高效的區域物流運輸能力與更低廉的物流運輸費用。
二是大力建設海外倉。鼓勵企業自建、收購或租賃海外倉、公共倉,有能力則自建海外倉,沒能力創造能力或合租公共倉;支持跨境電商企業與國際快遞、物流骨干企業強化境外資源共享,合作利用海外倉開展業務,支持企業在重點國家和地區建設物流倉儲、配送中心。目前大部分的跨境電商物流都是利用B2C+海外倉的模式,即出口商先提前把貨物發到海外倉,在境外顧客下單后,再直接從海外倉把商品發到顧客手中。
三是積極發展供應鏈金融。一筆跨境電商業務,需要大量跨境電商供應鏈服務型企業的支撐與配套。針對跨境電商服務供應鏈,湖州市需要繼續深化供應鏈創新與應用,不斷深化、細化供應鏈服務,提升供應鏈服務功能與服務能力;鼓勵銀行創新金融產品,加大對貿易背景真實可靠的跨境電商信用貸款支持力度,探索開展“電商貸”、出口信保等金融新業務、新模式,對跨境電商業務環節中涉及的各環節資金短缺問題,提供各種形式、更加便利、更加高效地融資新手段、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