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堤
(寧德技師學院,福建寧德 352201)
車身修理技能比較典型的項目主要有受損門板修復、車身電子測量與校正、板件更換、塑料件拆裝與修復、汽車玻璃升降器更換及車門調整、手工成型等。這幾部分也是職業技能大賽的比賽項目。筆者長期從事車身修理教學工作,也指導學生參加車身修理技能大賽,現將一些心得寫出來以供同行參考。
在門板整形之前,學生要學會判斷損傷區域,根據損傷變形觀察墊鐵的形狀、結構,選擇合適的工具(手錘、墊鐵)。在進行門板修復時,學生可以采取先筋線、后平面的方法。學生要利用鐵錘和墊鐵對筋線位置進行精修整,讓筋線位置先釋放一部分應力。墊鐵在推、托、頂筋線時不能偏斜,否則容易產生筋線偏高、偏低、高點、不直的現象。塑性變形區域墊鐵推、托、頂的力度是手錘力度的3到4倍左右。敲擊時,學生應盡量避免實敲重擊,盡可能地采用輕實敲的方法。進行敲擊時,學生需注意力度,以免產生崩彈造成后面的反復收火。過多的收火會出現門板硬化收縮、周邊硼彈、碳傷等缺陷。如果學生巧妙地利用墊鐵,適度地推、托、頂、敲,并配合手錘適度地虛敲、實敲,就會達到高質量的整形修復效果[1]。
在進行精修整時,學生要用外形修復機的單點拔拉或穿軸法拔拉凹點,用碳棒或紫銅棒來收火。如果收火不當,打磨產生的高溫會導致延展。筆者建議在收火時,學生要盡可能地根據實際情況采用點收火,收火直徑小于1cm。收火時,學生要密切關注板面變化。打磨時,打磨機不能壓在板面上打磨,避免打磨時產生的熱能量導致板面延展,產生高點。修復時,學生要配合合適的卡尺測量面板的區域。
在畫線時,學生要進行板件的清潔,接著對A板進行畫線,確定電阻點焊焊點的位置,用D、E板畫線確定,A、B板切割位置。
學生要做好個人防護,進行電阻點焊及試焊,將厚度0.8mm與厚度1.0mm的兩塊焊片垂直疊加在一起(方便破壞實驗時操作),在焊接支架上夾緊。學生檢查電阻焊機氣體壓力、電極頭表面是否正常,并開啟電源開關,選擇“雙面點焊”模式,選擇合適的焊接電流及焊接時間。焊接時,電極臂與試焊片應保持垂直角度。學生嚴格按照操作規范進行焊接,焊接后,應保持3秒加壓時間。采用跳焊的方法可以減少焊接變形。同時,焊接時不能失圓大于0.5毫米、偏心大于1毫米。
1.學生將板件放置到墊塊上,用樣沖依次沖出各焊點定心點,夾緊板件,按照要求依次鉆除上下各4個電阻焊點。鉆孔時,學生要注意不能傷到下層B板與C板。學生可以選擇手錘、試焊片、鏨子分離焊點。切割A板時,難點在板件不能翻轉,低部分小臺階較難切割。此時,學生可蹲下或單膝下跪保證蹲穩,切割鋸也要拿穩,可左手手指背靠板件,右手也要控制切割速度,來保證切割時割平不傷及下一層板件。切割時,學生要在兩層板件之間插入鋼板,鋼板起到墊板的作用,可有效防止下層鋼板損傷。
2.切割B板,相對A板切割,方法也差不多。
3.學生拼裝A、B板,選擇帶式研磨機、氣動切割鋸、銼刀等工具研磨焊點、切割線部位毛刺。注意:輕壓研磨機,以免鋼板變薄,使用氣動切割鋸時不能傷及內板,拼齊A、B板。
焊接時,學生的左手輕輕貼住板件,焊槍自然搭在食指上,保持45~60度角,噴嘴與鋼板留出5~8mm間距,焊絲對準焊縫間隙,左手上下勻速滑動。分三段焊接,首先進行定位焊,主要有兩個側面、焊接接頭與結尾的定位。連續焊要求跳段焊(不易造成板件過熱而產生變形),第一種:從中、左、右進行焊接,這種方法要求開頭、結尾接頭都得練好;第二種:從右、中、左進行焊接,這種方法只要求接好結尾接頭就可以。筆者的學生主要采用第二種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效果較好。
學生拼裝A板,塞焊4個9毫米、4個6毫米的塞孔。塞焊時,學生要注意將三層板對齊,板間間隙小于0.7毫米。9毫米的塞焊時:學生要將焊槍對準孔的中心,引弧后,焊絲向12點鐘方向運行。當熔池覆蓋孔的外緣后,呈勻加速順時針移動,至12點位置時,焊絲向孔的中部移動,距離中心點上部約1mm時收弧,利用延時氣體保護熔池(12點鐘方向不是唯一方向,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習慣選擇合適的方向)。6毫米的塞焊時:學生要將焊槍對準孔的中心進行焊接,焊槍保持不動。當填料填滿整個孔,并且已覆蓋孔的四周時,學生停止焊接。收弧后,焊槍不要立即移開,延時氣體保護熔池,以免產生氧化現象。
學生要用跳焊進行分段焊接,主要的焊接方式有兩種:第一種→④→②→①→③→⑤,先焊一、二段,打磨這兩端的頭尾四處,接著焊接三、四、五段,一次打磨四個接頭,相對節省時間。第二種→③→②→④→①→⑤,焊完第一段打磨左右兩邊,接著焊接二、三段,打磨第二段左側、第三段右側,最后焊接四、五兩段。不管采用哪一種方法,A板的焊接最主要的就是左、右側小臺階的焊接。
學生先安裝固定大梁平臺上四個支撐點的8個螺栓并緊固,接著安裝車身上的16個螺栓及4個中間螺栓并緊固。對于車身上4個相鄰的螺栓,緊固時,學生可按照3、1、2、4的方法進行緊固。
學生進入系統填寫工單,選擇車型、基準點、參考點,并對測量點進行測量。這項操作要求學生正確地選擇及安裝測量頭,讀取測量點坐標。在做大梁拉伸時,學生盡量不要做反向拉伸。學生在做大梁拉伸時,容易出現拉伸鐵鏈碰到測量頭、拉伸安全帶接觸到測量頭等情況,從而造成測量結果錯誤,甚至可能造成測量頭摔壞。解決方法:拉伸鐵鏈通過大梁上側空間進行拉伸。操作時,學生需認真觀察,保證安全。測量完成后,學生要做好5S管理[1]。
這個模塊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各個車門、玻璃升降器的拆裝及調整,現以拆裝“科魯茲2013款左前車門總成,更換左前車門玻璃升降器總成”為例。
學生穿戴工作服、安全鞋、手套、護目鏡、口罩。
學生打開電腦查閱維修手冊(螺栓扭矩、拆裝方法、技術要求),放置車輪擋塊,檢查中控鎖、機械鎖、套座椅保護套、車輛駐車情況。
學生開引擎蓋,安裝三件套,(通電)檢查玻璃升降器、后視鏡、音響喇叭是否正常,拉上手剎,斷電。
學生給要拆卸的車門及相鄰的邊線貼上膠條,防止刮傷。拆卸車門內飾板時,學生要規范斷開線束連接器,(通電)將玻璃下降至可拆卸位置,(斷電)拆卸玻璃固定螺栓,取出玻璃,拆卸車門玻璃升降器。
學生將液壓車門輔助器推至合適的位置,先拆卸車門限位螺栓,再拆鉸鏈螺栓。在拆卸車門時,學生要將鉸鏈螺栓從下到上松一遍,再依次用梅花扳手或手旋出螺栓。拆卸完畢后,學生檢查許可后安裝車門,先裝上鉸鏈螺栓,對準位置,用梅花扳手依次從上到下旋緊,再用扭力扳手(25NM)依次從上到下旋緊鉸鏈螺栓及限位螺栓。學生撤出液壓車門輔助器,合上車門查看車門四周的縫隙間隔是否正常,檢查玻璃升降器并安裝,安裝玻璃用扭力扳手(9NM)旋緊螺栓。學生(通電)查看玻璃升降器是否正常,檢查完后,將玻璃升至最高處(斷電),檢查安裝車門內飾板,注意規范連接線束連接器,(通電)查看中控鎖、機械鎖、后視鏡、音響喇叭。學生收拾工具(斷電),做好5S管理。
塑料件拆裝與修復主要是前、后保險杠拆裝及損傷部位的修復,現以“前保險杠拆裝及保險杠左上L型損傷修復”為例。
1.學生穿戴工作服、手套、安全鞋、護目鏡、口罩、耳罩。
2.學生打開電腦查閱維修手冊(螺栓扭矩、拆裝方法、技術要求)。
3.學生對車身內飾、座椅部件、線路、水管、燈光等進行功能檢查。
1.斷開蓄電池負極。
2.對翼子板、大燈進行膠帶粘貼保護,防止刮花、損壞。
3.使用花型旋具頭、接桿、棘輪扳手拆卸頂部固定螺絲,并擺放整齊。
4.拆卸兩側固定螺絲。拆卸左側三顆螺絲時,車輪需右轉;拆卸右側三顆螺絲時,車輪需左轉。
5.拆卸底部固定螺絲,按照安全規范舉升車輛,方便拆卸底部固定螺絲。
6.拆卸兩側卡扣,在拆卸線束插頭做好密封,防水貼護。
7.將拆卸下來的附件、保險杠放好。
1.對塑料進行清潔、鉆孔(頭尾鉆3毫米止裂孔),用熱風槍加熱。
2.翻至背面植釘,減去多余的長度。
3.翻至正面打磨,清潔,開坡口。
4.加熱膠條補上坡口,膠條慢慢往下壓。在壓的過程中,膠條和底部都需要加熱,焊接完其余部分剪斷。用抹平器將其抹平,背面的釘子紋路也要抹平。打磨正面及背面,背面不可露焊釘,正面反復抹平、清潔(用水清潔,擦干,吹),打磨精修將其修平(打磨完要清潔),用卡尺測量,最后收拾焊接工具。
1.對塑料件打磨后一定要將表面的打磨塵清潔干凈。
2.對塑料件進行焊接時,如果焊縫較長,要做多段定位焊。
3.焊接時,對塑料件的加熱溫度不能太高,以免燒損塑料成分。
4.焊接后,打磨一定要待塑料件冷卻后再進行。
1.學生檢查保險杠有無損壞,確認部件完好,安裝到原位置。安裝流程與拆卸流程相反。
2.學生對線路、水管、燈光等功能進行測試。
3.學生調整檢測:利用目測、手部觸摸檢測工具,檢查間隙及平整度,做好5S管理。
在交通事故中,汽車會受到損壞,必要時,車身修理人員需采取手工成型鈑金件來修復汽車[2]。車身修理人員還應學會使用所有特定的手動工具和動力工具,并能進行相應的維修,這也是鉗工技術在車身修復上的體現。在教學中主要包含:識圖放樣的基礎知識;常用量具的使用;劃線使用的基本工具;鏨削、鋸削、銼削使用的基本工具及基本方法;鉆孔、擴孔使用的設施設備;攻絲和套螺紋的方法;鉚接、粘接和焊接等。我們對新賽歐右前翼子板模擬損傷部位進行了切換修復,按前翼子板實物樣品標注尺寸切割,如圖1所示。

圖1 前翼子板
具體操作如下:
1.準備工作:學生穿戴好防護用品,檢查工具。
2.學生根據要求在原翼子板上制定好尺寸,然后劃線做記號,再用膠帶紙將切割線沿線貼好,用氣動切割機沿切割線將翼子板前端切下。
3.學生根據切下的翼子板前端測量的尺寸數據,用直尺、劃針在鐵板上放樣、制圖。注意:關鍵部位用模板紙制作圖樣。
4.放樣結束后,學生用鐵皮剪開始下料。注意:先粗后精。
5.下料后開始制作。注意:應遵循先收后放的原則。收料時,一定要一次性收到位,弧度要與原前端表面弧度一致,收邊之前應先鎖邊。也就是說,將需收料的鐵皮處終端先折邊鎖死,這樣收料才不能延展。
6.學生根據模板折出延邊。
7.學生根據原前端形狀折出四周延邊。
8.學生延邊過程中,學生要用測量尺測量鐵皮模的弧度、角度是否符合原尺寸要求。
9.符合要求后,學生就可以用點焊的方式將鐵皮模焊接到原翼子板上(注意:要預留1~1.5mm的間隙)。
10.學生先試焊連結點,用測量尺測量翼子板上的弧度是否符合標準。
11.學生用連續點焊的方式焊接、打磨。
12.學生用測量尺測量整個翼子板的弧度,并手工整形,必要時需做收火處理、5S管理。
以上是筆者在長期的教學與指導學生參加車身修理技能大賽的過程中所得的心得體會,學生在專業教學、技能競賽上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同時,筆者也有很多不足之處,只有不斷地學習、分享、總結,才能提高教學水平,指導學生的技能水平得到提升,以實現產業、教學、競賽、技能證書融為一體,為職業教育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