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銘,何云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上海 009;.上海建橋學院 上海 0306)

書名:雙創時代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發展研究
作者:孫石群
出版單位: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 年04 月
定價:60.00 元
ISBN: 9787517073826
當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引擎和推進器,相應地,社會對高校人才培養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動雙創教育與思政教育互促共進已是高校教育體系改革發展的必由之路。構建二者協同育人機制,既可以增強對雙創教育的思想引領和道德指引,還可以延伸思政教育的廣度和深度,提升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以便其順利被社會所接納。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的《雙創時代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發展研究》一書,在認真梳理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歷程的基礎上,從內涵、要素、特征等角度,深入探討了思政教育與雙創教育相融合的理論體系,并基于相關具體實踐案例,深刻論述二者相融合的發展模式和現實策略,以期實現高等教育的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該書認為總結雙創教育與思政教育的內在關系是探索二者相融合實踐路徑的前提條件。一是雙創教育是提升思政教育實效性的現實手段。《雙創時代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發展研究》認為當下高校思政教育存在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與社會實踐有所脫節,其實踐性有待加強的問題,上述問題導致學生有時難以將所學的政治理論知識應用于現實實踐。面對加快提升思政教育實效性的任務要求,創新創業教育作為生動靈活的新型教育方式,符合當下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能夠有效彌補思政教育的不足之處,同時賦予思政教育以新的時代特征,充實思政教育內容體系,拓寬思政教育發展空間,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合作意識,鍛煉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使學生養成全新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為高校培育新時代創新人才發揮至關重要作用。二是思政教育能夠促進雙創教育良性發展。該書認為如果僅重視雙創教育而忽視對學生進行思想態度、價值觀念、職業精神的思政教育,則會導致雙創教育陷入困境,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在新時代背景下,雙創教育作為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主要課程,其最為鮮明的價值功能在于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而若想達成這一目標,就必須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思政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通過對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思想觀念層面的引導和教育,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動員學生積極投入到社會實踐中來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以奮發向上、努力拼搏的進取精神為社會建設作出貢獻。
該書還就高校雙創教育與思政教育協同育人的現實路徑作出一定思考。一是科學整合教育內容,提升育人效果?!峨p創時代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發展研究》認為一方面,應充分挖掘雙創教育中的“思政元素”。例如增加企業價值導向、企業精神等案例內容,引導大學生樹立創新精神與創業意識。另一方面,可在思政課中添加創新創業教學內容,例如在“形勢與政策”課程中,教師可向學生介紹有關創新創業的政策法規,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中,應注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提升學生理性分析和科學研判的能力,贏得創新創業的主動權。二是拓寬實踐載體,創新育人方法。該書認為在課堂上,教師可通過案例分析、小組討論、情景模擬等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創業綜合素質。在課堂外,學??梢劳薪逃龑嵺`基地,積極組織學生參與社會調研、全國創新創業大賽、思政課演講比賽等活動,使學生重點關注社會現實熱點問題,使學生養成敢于創新、勇于探索、堅忍不拔的精神品質,切實提升學生服務國家、回饋社會的社會責任感。三是建設師資隊伍,提升綜合素質。該書認為教師素養事關協同育人效能,高校應加強對教師進行法學、心理學、邏輯學等學科知識的交流與學習,并鼓勵教師赴校外企業參觀研修,以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文化素養。此外,高校還可邀請校外企業家擔任校內創新創業指導教師,有效指導學生申報創新創業項目課題和參與創新創業競賽,營造合作教學、資源共享的良好氛圍,促進教學效益最大化。
綜上所述,作為高校育人工作的兩大重點,雙創教育與思政教育是提升學生綜合競爭力的必然選擇。高校應立足實際情況,深入分析雙創教育與思政教育協同育人的內在邏輯和有效途徑,以此構建全新的育人體系,提高高校育人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