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法彬
田徑運動是體育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走、跑、跳躍和投擲這四個方面的內容,對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起著重要的作用。趣味田徑是針對學生的身心特點專門設計的有趣味的田徑活動形式的總稱,娛樂性與趣味性較強,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全身心地參與體育教學活動。
當前,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除了重視開發學生的智力,教師還應注重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基于此,教師可以將趣味田徑合理融入小學體育課程的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精心設計或選擇一系列充滿趣味性的田徑運動,同時降低田徑運動的難度,以充分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從而更好地達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教學目標。
一、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趣味田徑的作用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開展合適的趣味田徑活動,與新時期體育教學的要求和目標相符合,可以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強健學生的體魄,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有助于推動小學生健康發展和茁壯成長。
(一)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小學階段是學生身體發育的關鍵階段,在這一階段加強體育鍛煉,有助于推動學生各項身體機能的發展。在體育運動中,田徑運動是一種極為重要的運動類型,教師在體育教學中積極應用趣味田徑,能夠吸引學生踴躍參與,讓學生在快樂運動中不斷提高身體素質。
(二)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
田徑運動可以分為單人和多人兩種,單人的田徑運動項目既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又可以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增強學生參與田徑運動的自信心。而多人田徑運動項目往往需要團隊成員之間的協同配合,這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意識。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趣味田徑,可以吸引更多學生主動參與田徑運動,對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品德,實現身心健康發展。
二、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趣味田徑的原則
趣味田徑是在充分考慮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興趣特點的基礎上,有機結合體育游戲和傳統田徑教學,開發出的一種趣味性較強的教學組織形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開展趣味田徑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深入挖掘學生的運動潛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可以讓學生切實享受運動的樂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诖耍氤浞煮w現趣味田徑的教學價值,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趣味田徑時,應注意以下三個原則。
一是目的性。在實際的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用趣味田徑并不只是為了讓學生得到良好的學習體驗,更是為了高效達成體育教學活動的目標。因此,教師在應用趣味田徑時,應將重點放在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運動能力、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等方面。
二是適應性。在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中應用趣味田徑時,教師要以學生的體育水平與興趣愛好為依據,精心設計田徑活動的形式與難度,使田徑活動適應學生的身心發展需要,滿足學生對體育活動的實際需求,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三是安全性。在開展趣味田徑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結合以往開展相關活動的經驗,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和水平,預估學生參加活動時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在此基礎上合理設計教學環節,科學組織活動,并做好應急預案,以保障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的人身安全。
三、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趣味田徑的策略
(一)精心設計田徑游戲,充分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
興趣不僅是學生踴躍參加體育運動的重要前提條件,還是學生提升體育素養的助燃劑。對于尚未形成良好自主運動意識、自控力不強的小學生而言,興趣顯得尤為重要。愛鬧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所以游戲這種活動形式深受小學生的喜愛。同時,新課標提倡教師應構建趣味性較強的游戲化課堂。基于此,在應用趣味田徑開展小學體育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行為特征和興趣愛好,充分利用小學生愛鬧愛玩的心理特點,精心設計類型多樣的田徑游戲,為學生提供釋放天性的機會,以充分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讓學生熱愛田徑運動,并自覺地參加各種田徑運動。
例如,在田徑課上,教師可以詢問學生有沒有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在學生回答后,教師可以接著問學生:“在這則故事中,最后獲得勝利的到底是小兔子還是小烏龜?”在學生回答“小烏龜”后,教師可以給予學生贊賞的目光,并對學生說:“在故事中,小烏龜獲得了勝利,但在現實生活中,到底哪一方能夠取得勝利,決定權在大家手中。今天,我們就分成小兔子組和小烏龜組,開展一場趣味田徑游戲吧!”隨后,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合理分成兩個小組,組織學生進行田徑游戲。
教師采用這種形式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可以讓學生充分體驗游戲的樂趣,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田徑技能,在達成教學目標的同時體現寓教于樂的教育理念。
(二)積極組織田徑競賽,注重培養學生的體育品德
體育品德是指個體在體育運動中形成的價值追求和精神風貌,是體育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維護社會規范、促進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具有積極作用。多數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勝心理,在小學體育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合理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積極組織學生開展類型多樣的田徑競賽,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體育品德,提升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例如,在班級學生初步掌握所學的田徑技能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場接力田徑賽。在開始比賽前,教師應向學生詳細介紹相關的獎罰制度與比賽規則,告知學生違反規則的后果,借此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品德。針對輕微違反比賽規則的行為,教師可以給予警告處理;針對嚴重違反比賽規則的行為,教師可以取消相關學生的比賽資格,并扣除相應的團隊分。如此一來,為獲得優異的比賽成績,贏得比賽勝利,學生會協同配合、加緊訓練,并在比賽中嚴格約束自己的行為,自覺遵守比賽規則。這一過程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規則意識和團隊精神,實現學生個體綜合素養的提升。
(三)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切實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
在開展小學體育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培養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作為重要目標,豐富教學活動的形式,確保學生能夠積極參與體育活動,以切實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對于田徑運動,教師可以先將其合理劃分成障礙跑、鉛球和跳遠三個部分,然后根據教學目標與學生的興趣、能力,引導學生逐步完成相關訓練。
例如,在進行“跳遠”這一部分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合理融入“123木頭人”游戲,背對班級所有學生說出相應的指令,讓學生以跳遠的方式不斷前進。在游戲前,教師要告知學生在聽到停止的指令后須立刻停止正在進行的動作,否則將被淘汰。接著,游戲開始,讓學生按照教師的指令前進和停止,比一比誰先抵達終點。與單純的跳遠相比,這種活動形式對學生更具吸引力。為了能最快到達終點,學生會想盡辦法讓自己跳得更遠,這既能夠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又能夠提高學生的跳遠水平。
(四)優化評價機制,不斷提高學生的運動自信
教育評價是教學過程的重要一環,教師通過優化評價機制,不僅可以發現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改正,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還可以發現學生在活動中的亮點并予以肯定,從而增強學生的運動自信。基于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趣味田徑時,教師既要保證教學過程的趣味性,又要積極采取科學的評價手段,肯定學生在學習和運動過程中付出的努力,以增強學生的運動自信。
例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精心制作一塊與田徑評價相關的公示板,在公示板上書寫班級每名學生的姓名,結合學生在田徑運動中的表現,在學生姓名后面張貼小紅花或笑臉,以示表揚或鼓勵。如此,可以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使學生更加主動積極地參與訓練,盡最大努力提高自己的運動水平。
結語
教師在小學的體育教學活動中合理應用趣味田徑,不僅可以充分激發學生參與田徑運動的興趣,還可以培養學生的體育品德,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應用趣味田徑,精心設計田徑游戲,組織學生開展田徑比賽,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并不斷優化評價機制,以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為學生未來的體育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廣饒街道顏徐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