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露潔
摘要:在新時期的背景下,要提升農業的經濟效益,就必須要注重農機化技術的推廣應用,不僅能夠提升農業工作開展的質量和效率,還能降低資金成本的投入,有利于促進農業的發展。該文章講述了基層農機化技術推廣的問題,以及做好新時期基層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的策略。
關鍵詞:新時期;農業;基層;農機化技術推廣;問題;策略
開展基層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不僅能夠讓農民群眾認識到農機化技術的重要性,還可以引導農民群眾正確地應用農業機械化設備,從而為農業生產帶來便利性,并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有利于促進新農村建設與發展。
1 做好新時期基層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的重要意義
農業是社會發展的重要部分,不僅能夠影響到群眾的生活質量,還會對社會經濟造成影響,所以政府部門越來越注重農業的發展,而農業相關的技術也得到極大提升,農機化技術便是農業廣泛應用的主要技術,既能夠為農業帶來較大便利性,還可以促進農村區域的經濟發展,對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相關部門需要在新時期的背景下,做好基層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有利于提高農業的產量,為新農村的建設奠定良好基礎。農機化技術推廣與農村區域發展具有緊密聯系,由于新農村的發展速度較快,建設工作也在逐漸按照標準開展,農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率較高。但在新農村農業的發展過程當中,需要農機化技術作為農業發展的依托,只有相關部門做好農機化技術的推廣工作,才能夠有效促進農村現代化的建設目標實現,從而有效地優化農村的經濟結構,提高群眾的生活質量,所以相關部門應該注重農機化技術的推廣,為新農村的發展提供良好技術保障[1]。
另外,傳統農業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主要是以粗放式的模式開展,不僅會直接影響到農業的產量,還要增加經濟成本的投入,不利于農業經濟效益的提升,這也影響到農業區域的發展效率,因此相關部門需要注重農機化技術的推廣,讓農業認識到農機化技術的重要性,解決傳統粗放式種植技術的缺點,保障農業種植工作順利開展,提高農業的生產量。農業在應用農機化技術的過程當中,既能夠提高農業種植的質量,還可以促進農業的產量,為農業帶來較多的經濟效益,同時在應用農機化技術時可以減少資源的投入,從而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更好地進行機械化生產,為新農村的發展提供支持。
除此之外,在新時代的背景下,農機化技術逐漸成為農業生產的核心,能夠直接影響到農業的經濟發展,所以相關部門需要做好基層的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能夠幫助群眾了解新技術與新設備的優勢,從而廣泛應用到農業工作中,不僅可以提高農業種植的效率與質量,還可以促進農業朝著規模化生產方向發展,實現農業生產增收的目標,這也是促進農業經濟發展與群眾生活質量的主要措施,同時做好基層農機化的推廣工作,間接地推進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既能減少人力資源與經濟資源的投入,還可以提升農業生產的效率。此外基層農機化技術在進行推廣時,主要依靠多樣性的途徑與平臺展開,并且推廣與宣傳的效果越來越高,群眾也逐漸認識到農機化技術的重要性。由于群眾對農機化認知水平與應用水平不斷的提升,農業逐漸全面投入到機械化的事業發展中,有利于促進農業經濟效益的提升[2]。
2 基層農機化技術推廣的問題
2.1 缺乏推廣機構與高素質人才
在基層農機化技術推廣的過程中,由于缺乏專業性的農機推廣機構支持,導致農機化技術推廣仍舊處于邊緣化的狀況下,不僅影響到農機化技術推廣的質量和效率,還難以讓群眾認識到農機化技術的重要性,導致農機化應用率較低,無法將農機化技術的價值與作用充分發揮。在鄉鎮農機化技術推廣區域中,因為缺乏專業性的管理人員,并且還沒有完善的管理職責,造成農機化技術推廣時隨意性較大,無法對推廣人員的行為操作進行規范,這也降低了推廣工作的效率。
除此之外,在基層農機化技術推廣時,還具有專業性推廣人員缺乏的問題,而大部分農機化技術推廣人員主要是由其他部門組成,所以推廣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較低,并且知識水平處于較為薄弱的狀況下,影響到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的開展。同時鄉鎮農業推廣機構的不完善,所以很難引入高素質的推廣人員,因此與現代化農業的發展具有較大差異性。由于大部分農機化技術推廣人員是有其他部門人員組成,所以自身便具有較多的工作任務,如果工作人員無法將自身任務完成,便難以得到良好的發展空間,而大部分推廣人員為了完成相關部門發布的任務,并沒有在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中投入充沛的精力,缺乏對農機化技術的了解,導致群眾在了解農機化技術時較為混亂,無法讓群眾認識到農機化技術的重要性,這也間接地降低了農機化技術推廣的工作質量。
2.2 適應性較低,購買力有限
首先,在開展基層農機化技術推廣時,并沒有根據各區域的實際情況開展,這也導致推廣的方法不適合農村區域,不僅引發較多嚴重的問題產生,還影響到推廣的質量和效率,難以幫助群眾認識到農機化技術重要性。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雖然農機化技術的推廣獲得良好效果,但是仍舊存在較多嚴重的問題,其中便包括傳統農機數量較多,以及技術水平較低和智能化農機數量較少等方面問題,間接地限制了農村區域農業的發展,不利于新農村的建設。并且在農機的發展過程當中,還具有不平衡與不充分的現象,部分農業環節在開展工作時,并沒有注重對農機的應用,如種植行業的花生收獲機械,以及藥材種植加工機械等方面,這也導致普及率較低,同時還存在較為明顯的供給不足現象,不利于農機市場的良好發展,而造成的主要因素便是農機化技術推廣不足。
其次,在農業發展的過程當中,如果農業的規模處于較小狀況下,群眾的農業活動收入較少,無法支持新技術的應用。并且由于農機化技術推廣的質量較低,群眾沒有認識到農機化技術的重要性,所以對農機化技術的應用興趣較低,同時因為農機的價格較高影響,所以農民對于農機的購買力不足,這也是影響農機化技術較低的主要因素。此外,在新時期的背景下,相關部門對于三農的問題越來越關注,并且采取多樣性的有效措施,以及完善的制度進行群眾經濟提升,還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但在實際的農機購買過程當中,還具有較大的提升空間,而農民由于自身的經濟不足,所以在購買農機時較為謹慎,并且沒有專業人員的引導,因此無法選擇適合的農機,這也造成農機化技術的應用價值較低,不利于農業的良好發展。
3 做好新時期基層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的策略
3.1 加大推廣服務力度
想要提升基層農機化技術推廣的效果,就必須要對農機化技術的宣傳進行正確引導,然后再對農機化技術推廣與使用范圍進行拓展,既能夠讓群眾認識到農機化技術的重要性,還可以有效實現規模化的機械生產工作,從而提高農業生產的質量和效率,有利于促進農業的發展。另外在開展農機化技術推廣的過程當中,需要對農業機械化科技的應用方法進行明確,再引導學生對應用的方法學習,幫助農村群眾逐漸地形成先進的種植理念,合理地運用農機化技術,為農業的開展帶來較大便利性。
同時,相關部門還需要對群眾與種植人員,以及企業等方面進行技術培訓,幫助群眾與機構掌握先進的技術,然后再根據實際情況對農機化培訓內容合理調整,通過利用信息科技,以及派遣專業性技術人員參與到技術培訓活動中,提高技術培訓的質量,同時還應該定期舉辦農業技術講座,對相關人員的農機化技術知識層面進行完善,從而在開展農機化技術推廣時更加具有專業性,群眾也能夠充分地感受到科學技術重要性,對農機化技術積極地應用,可以提高農業種植與生產的便利性。此外在進行農民農機化技術培訓過程當中,工作人員應該通過多樣性的活動方式,激發農民群眾學習的積極性,并且引導其他農民群眾參與到農機化技術的培訓里面,不僅能夠增強農民群眾的思想意識,還可以保障農機化技術的實用性,有利于促進農業的發展。
3.2 做好典型示范工作
在開展農機化技術推廣的過程當中,工作人員如果僅依靠文字與口頭宣傳的方式推廣,不僅會降低推廣的質量和效率,還會導致宣傳推廣的效果較低,群眾難以正確地認識到農機化技術的重要性。所以工作人員在開展技術推廣時,想要將農機化技術的優勢應用到農業中,工作人員便需要做好相關的示范工作,讓農民群眾能夠更加清晰地了解技術,以及設備等方面優勢。因此相關部門需要建立完善的示范基地,在基地開展農作物種植的演示過程中,需要對農機化技術合理應用,然后再將其中的優勢充分發揮,并且對農機化技術應用的問題進行全面了解,再根據實際的情況對農機化技術合理調整,這樣既能夠將技術的優勢全面體現,還可以避免問題對農業開展造成影響,農民群眾應用農機化技術的效率便會提升,有利于促進農機化技術廣泛的應用。
除此之外,在開展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示范的過程當中,應該將各區域政府部門的作用全面體現,并且與農機化技術推廣相關部門積極地配合,確保農機化技術典型示范工作順利開展,讓農民群眾能夠更好地感受到農機化技術重要性,然后再向農民群眾講解農機化技術的實際情況,使農民群眾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農機化技術了解當中,從而解決農民群眾存在的顧慮,選擇主動對農機設備進行購買,再引導群眾對農機的操作流程全面掌握,并且對農機化技術合理地運用,將農機化技術的優勢充分發揮,便能夠讓群眾感受到農機的價值,提高群眾應用農機化技術的頻率。此外在引入農機的過程當中,需要確保農機與農業區域實際情況相符合,所以農民群眾在購買農機時,需要對農機的效率與實用性進行全面考慮,同時還需要保障農機的安全性較高,才能夠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以及促進農業的發展。
3.3 提高推廣人員農業培訓水平
培訓人員是農機化技術推廣的重要部分,不僅能夠直接影響到農機化技術推廣的質量和效率,還會對群眾的農機化技術認知造成影響,所以相關部門應該認識到培訓與推廣人員的重要性,并且注重對培訓與推廣人員的專業知識層面進行加強,確保培訓與推廣人員具有專業性知識,從而開展的推廣與培訓工作專業性較高,才能夠解決群眾對農機化技術的問題,因此相關部門便需要提高推廣人員的技能,以及綜合素質水平,為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除此之外,相關部門應該制定完善的培訓機制,以及考核機制等,對推廣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與綜合素質進行培養,然后再通過多樣性的推廣培訓方式,豐富培訓工作的內容,有利于幫助推廣人員掌握相關的推廣技能,從而全面提高推廣人員的專業知識,以及綜合素質水平。同時在培訓的過程當中,需要對推廣人員進行考核,對考核表現較為出色的人員進行精神與物質獎勵,而對于考核較差的人員適當處罰,不僅能夠激發推廣人員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幫助推廣人員樹立良好的學習意識,從而對先進的技術與知識全面掌握,有利于提高農機化技術推廣的質量,幫助群眾認識到農機化技術推廣的重要性。
3.4 加大扶持力度,購置資金補貼
在開展農機化技術推廣的過程當中,政府部門應該注重對農機推廣工作的扶持,才能夠將農機化技術廣泛應用到農業中,從而提高農業的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有利于促進農業的發展。政府部門需要發布相關的扶持政策,并且給予農機化技術推廣政策與資金支持,為農民群眾提供充足的資金,才能夠提高農民群眾購買農機的能力,間接地提高農機化技術推廣的質量和效率,讓群眾能夠對農機化技術全面了解,提高農機化技術的應用率。同時政府部門需要將制定的扶持政策,以及補貼方式等進行宣傳,為推廣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積極地參與到農機化技術了解中。只有農民群眾具備充足的資金,才會對農機化技術進行了解,然后再進行農機的合理購買,有利于提高農業工作的便利性,促進農業經濟效益的提升,為新農村建設與發展提供支持。
4 結語
在新時期的背景下,想要提升農業的經濟效益,促進新農村的建設與發展,就必須要注重農機化技術的推廣應用,不僅能夠為農業工作的開展帶來便利性,還可以降低人力資源與物力資源的投入,有利于促進農業的發展。由于農民群眾受到傳統思想意識的影響,所以農民群眾不注重對新技術的應用,仍舊采用傳統模式開展,這也導致農業的工作效率較低,無法提升農業的經濟效益。所以便需要重視農機化技術的推廣,讓群眾都能夠了解農機化技術的重要性,以此提高農機化技術的應用率。但在農機化推廣的過程當中,受到較多因素的影響,其中便包括缺乏推廣機構與高素質人才,以及購買能力有限等方面問題,導致農機化推廣的效果較低,難以讓群眾認識到農機化技術的重要性。因此相關部門應該重視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然后再對其中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從而制定科學有效的解決方案,如加大推廣服務力度,以及做好典型示范工作等,不僅能夠提升農機化技術推廣的質量,還可以解決群眾對農機化技術的問題,提高農民群眾應用農機化技術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謝應明.探討如何做好新時期基層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J].農機使用與維修,2022(7):67-69.
[2] 韓鴻潔.淺析如何做好新時期基層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J].科技風,2013(1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