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祿平
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道德與法治》是學生在初中階段十分重要的課程之一,旨在提升學生思想政治素質、道德修養、法治素養和人格修養等,它對學生個人思想道德修養以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正確形成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要求學生好好學習《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并幫助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遵循道德修養和法治素養的形成規律,堅持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相統一。有發揮教師主導作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做到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經驗,通過設置議題,創設多樣化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的實踐探究和體驗活動等教學方法。而結合課程內容運用案例教學法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下面就案例教學法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案例教學法遵循的原則。
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的時候,我們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第一,案例選取須典型且具有代表性。例如在《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的《在集體中成長》這一節內容的時候,我們可以舉出關于集體的案例。比如戰爭中攻堅克難的例子,現代制造業團隊協作的例子,也可以給大家講講關于班級榮譽和集體榮譽感的故事;我們還可以舉行一個拔河比賽的活動,讓我們的同學們更加深刻地理解集體的意義。這樣更加直觀和有趣的教學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也可以大大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率和課堂質量,從而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和責任意識的核心素養。
第二,案例選取須貼近生活貼近實際。例如在《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的《友誼的天空》這一節內容的時候,我們可以舉出自己和朋友之間深刻友誼的故事,也可以讓同學們自己舉出他們和朋友們的有趣的故事與同學們和老師分享。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對于友誼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理解,也會更加珍惜自己與朋友的友誼。培養學生理性平和、積極向上、友愛互助的健全人格。
第三,案例須具有正確的引導性。對學生精神上有正確的導向和對他們正確的價值觀的培養有一個正確的引導。例如,我們在《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遵守公共規則》這一節內容時,我們可以舉出一個不遵守公共規則所帶來的懲罰和危害的事例,也可以舉出一個遵守公共規則所帶來的有利影響的事例,用一個個鮮明的事例告訴同學們需要遵守公共規則,激發學生主人翁意識、擔當精神、有序參與的責任意識。
第四,案例須具有時代性。教學案例要與我們當今時代的不斷發展相協調。因為我們的時代在不斷發展不斷進步,如果我們所舉出的案例還是很老舊落后的案例,這對同學們的學習會有不利影響,會影響同學們對思想道德修養的理解和學習。例如,如果我們在學習《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下冊的《世界舞臺上的中國》這一節內容中,如果我們仍然使用過去社會時期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地位的事例,這對學生的認識就會產生不利影響。我們可以舉出當今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的事例,例如大國外交的事例、我國成為一個經濟政治大國的事例或我國成功舉辦了北京夏季奧運會和冬季奧運會等事例,來幫助同學們理解我國在國際上的重要地位。培養學生自尊自信的健全人格,增進中華民族價值認同和文化自信,自覺萌發熱愛家鄉、熱愛偉大祖國、熱愛中華民族的家國情懷。
二、案例教學法對學生學習的積極作用
案例教學法對同學們的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具體的事例和生動的課堂,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也可以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時政新聞和時政熱點。我們在進行《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可以多組織學生觀看與本節知識有關的視頻,或者在上課前給學生看一點有關的時政新聞和時政熱點。例如,在《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的《民主與法治》這一節內容的時候,我們可以給學生觀看“兩會”召開的視頻,也可以選取一些典型的犯罪分子在法庭上得到懲罰的案例和視頻給同學們看。讓他們知道,現在的社會是一個民主的社會,法治的社會,國家對老百姓的生活和老百姓的利益十分重視,但是如果公民做了違法的事情,參與了犯罪,就會受到法律的制裁。這樣可以對同學們學習民主法治這種比較抽象和高深的知識,有一個更加深刻和直接的理解,可以將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將復雜的知識變得簡單。通過案例分析還可以激發同學們獨立思考主動思考的能力。我們在課堂上給出一個案例,然后讓同學們自己去分析去思考。也可以讓同學們進行合作,小組之間一起交流一起思考,相互分享觀點和想法,而老師只需要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讓同學們的課堂主體地位得到體現。使他們在感悟生活中認識社會,學會做事,學會做人。
三、案例教學法對教師專業素養的要求
前面講在課堂上應該怎么做以及學生們應該怎么做,接下來說一說我們老師應該怎么做。
第一,我們需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認真備課。我們需要將本節內容不只是銘記于心,還要將本節課所要講解的案例進行仔細研究,充分解讀和充分理解準備的案例所表達的知識以及它們的本質內容。我們需要不斷提高我們教師修養和教師知識的儲備和專業技能的提高。只有不斷地充實自己,不斷學習,才能在同學們有困難和疑問的時候及時幫助他們。
第二,教師要將教學目標以及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真正落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全面了解課程標準和課程整體內容,將知識點教學與大單元教學結合起來,將案例教學與其他教學法合理地結合起來,這需要教師具有深厚的教學功底。
第三,我們在課堂上給出案例的時候,不要直接告訴學生問題的答案。不要把案例完全地講解給學生,需要給他們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能夠獨立思考。我們需要充當一個引導者、指路者。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拔節孕穗期”,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尤其需要精心引導和培育。《道德與法治》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堅持《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思想與價值引領,為培養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