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焜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素質教育日益受到關注。在此基礎上,筆者認為,教師應改革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加強課程與學生生活和現代社會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注重課堂教學的過程性和體驗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體驗式學習是一種新穎的學習方式,對于學生的情感、心理、綜合能力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體驗式學習的應用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本文分析了體驗式學習的內涵,探討了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和應用策略,以供參考。
一、體驗式學習的概念及特征
(一)體驗式學習的概念
體驗式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方式,旨在讓學生通過實踐來認識周圍事物,獲得技能、知識,形成態度。在體驗式學習過程中,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教師不再單純傳授知識,而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結合教材內容設置相應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終達到自主發展的目的。體驗式學習是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下,符合小學生認知特點和成長規律的學習方法,是小學生獲取知識、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
(二)體驗式學習的特征
體驗式學習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特征。第一,體驗式學習具有較強的親歷性。體驗式學習能夠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親身體驗學習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這有助于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限,增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合作意識。第二,情景性是體驗式學習的必要條件。在體驗式學習下,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教材內容設定相應的情景模式,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實踐機會,充分利用情景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第三,體驗式學習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體驗式學習的核心理念是“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發展”,該理念倡導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自主進行探索和體驗,可以說,實踐性貫穿于體驗式學習的全過程。體驗式學習有助于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第四,情感性也是體驗式學習的特點之一。情感教學是現代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內容,體驗式學習能夠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
二、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體驗式學習能夠讓學生真正融入課堂,并且理解所學知識,進而能夠很好地將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同時,它避免了傳統的填鴨式教學的弊端,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動力。具體而言,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以下四個方面的應用價值。
(一)有利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體驗式學習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除了向學生講授理論知識,還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導者,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這種學習模式下,學生通過親身參與體驗活動,可以在情緒和知識上得到一定的收獲,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掌握必要的實踐技能,進而實現學習目標。
(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體驗式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它具有寓教于樂的特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入體驗式學習,能夠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教學情境中,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借助于學習情境的創設,學生可以在具體的場景中感受并學習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小學數學教材中的知識和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數學知識唯有在生活實踐中得到運用,才能夠被學生深刻掌握。體驗式學習強調數學知識在生活實踐中的應用,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體驗式學習的實施主要靠實踐活動完成,而在實踐活動中學生需要使用數學理論解決問題,在這個體驗過程中,學生的實踐能力自然而然能得到提高。
(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現如今,情感教學是小學教學中運用比較廣泛的一種教學形式,要求教師以情感為切入點培養學生的數學情感,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小學數學知識雖然較為基礎和淺顯,但是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弱,在理解較為抽象的數學概念時有一定的困難。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運用體驗式學習,能夠發揮情感教學的優勢,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形成數學思維,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三、小學數學體驗式學習的內容
(一)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結合小學生好奇心強、探索欲強的心理特點,開展生動、豐富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在這種體驗式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不斷地思考、探索,獲取新的數學知識,從而獲得成就感。
(二)體驗知識概念之間的聯系
小學數學課程是按照各數學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進行編排的,知識點之間存在著緊密聯系。教師在教學中應用體驗式學習,能幫助學生建立各知識點間的聯系,促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數學概念,并能靈活地應用這些概念。
(三)體驗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
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體驗式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能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包含著無數的數學知識,同時也能讓學生學會在面對生活實際問題時主動地應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
四、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創設教學情境
小學生的心智尚未發育成熟,注意力難以集中,他們在課堂上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此外,小學數學的學習內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常感覺枯燥乏味,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教材內容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進行體驗式學習。這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教師的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應將數學理論知識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使學生在自己比較熟悉的生活場景中掌握數學知識,從而使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最大化。
例如,在教學“分數的認識”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實際生活找到實例,創設體驗式學習情境,先讓學生思考和哪個更大,再創設切蛋糕的生活場景,向學生提問“現有兩個大小一樣的圓形蛋糕,將其中一個蛋糕平均切成4份,將另一個蛋糕平均切成8份,從這兩個蛋糕中分別拿出一份,那么拿出的這兩份哪份更大?”。通過比較蛋糕的大小,學生很快會意識到比要大。
又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這一課時,學生需要以人民幣為載體對相關的數的概念進行了解和掌握,進而能夠在生活中應用這些數學知識。基于此,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將生活中常見的購物情境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使學生能夠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中激發對數學知識的興趣。教師可以結合經典例題為學生創設在文具店買文具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體驗式學習,讓學生分別扮演顧客和老板,使學生在購物的過程中學會計算商品的價格和找零的數額,以加深學生對數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二)設置趣味游戲
體驗式學習的實施重點在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積極探索和分析問題。通過游戲化的體驗式學習,學生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際學習情況入手,合理運用和發揮游戲化教學的優勢,促使學生在體驗式學習中增強合作意識、提升核心素養。
例如,教師為了鞏固學生對數的記憶,可以采用游戲化的教學,按照座位的排列順序讓學生逐一說數字。若是碰到7或者7的倍數,學生就需要拍一下桌子而不能說出口,如果說錯了就需要背誦九九乘法表或進行才藝表演。這種游戲活動能夠加深學生對于阿拉伯數字的記憶,訓練學生的思維靈敏度,從而在愉悅的教學氛圍中實現教學目標。又如,在教學圖形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開展圖形問答游戲,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角逐,回答生活中有哪些三角形、正方形與長方形外觀的物體。這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加深對圖形的理解,從而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三)開展探究活動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創新能力的關鍵時期,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身心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探究性教學活動,讓學生進行體驗式學習,以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從而實現數學教學目標。
例如,在教學“圓周率”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測量圓的周長和直徑,讓學生分析二者的比值,從而獲得圓周率的數值。對測量精準的學生,教師應及時進行表揚,以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又如,教師在教學“圓柱和圓錐”的相關知識時,可以組織學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探究圓錐和圓柱的體積,為學生提供等底等高的圓錐形和圓柱形的玻璃容器,讓學生將水分別倒入這兩種容器,探究容器內水的體積之間的關系,通過這種方式引出圓錐的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教師通過開展探究活動,合理使用直觀教具,能夠幫助學生進行體驗式學習,使學生更為深刻地掌握知識,形成對知識的正確認識,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探究精神,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
結語
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課程中的應用,要求教師具有深厚的數學功底和豐富的教學經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將理論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體驗結合起來,樹立師生平等的教育理念,運用體驗式學習,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鼓勵學生自主思考,提高學生的數學探究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錦屏縣敦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