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7日清晨,大熊貓華妮(韓國名“愛寶”)順利產下一對雌性雙胞胎幼崽。這是旅韓大熊貓華妮與園欣(韓國名“樂寶”)繼2020年誕下“福寶”后在韓國第二次產仔。這是今年在海外出生的首對大熊貓幼崽,也是在韓國誕生的首對大熊貓雙胞胎。
2016年3月,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與韓國愛寶樂園正式啟動大熊貓保護合作研究項目。來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兩歲半的雌性大熊貓“華妮”和三歲半的雄性大熊貓“園欣”從四川赴韓國愛寶樂園,開啟為期15年的大熊貓科研合作之旅。韓國飼養員姜哲遠和宋永寬,對熊貓的照顧無微不至,并被網友們親切地稱作“福寶爺爺”。時隔三年,喜提雙胞胎寶寶,“姜爺爺”和“宋爺爺”都喜出望外,并表示“生‘福寶的時候是一只,現在幸福感是雙倍的,非常感激!我們特別從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請來專家幫忙,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

7月18日,中國與加拿大兩國學者圍繞白堊紀時期記錄哺乳動物與鸚鵡嘴龍纏斗的化石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發布于國際知名學術雜志《自然》的子期刊《科學報告》。這塊寶貴的化石被認為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哺乳動物捕食恐龍的最早證據。
據了解,在約1.25億年前,一只生活在如今中國遼寧地區的一種類似于獾的肉食性哺乳動物,在嘗試捕食一只體型遠大于自己的鸚鵡嘴龍時突遇火山噴發,噴薄而出的火山泥石流瞬間將兩只正在纏斗的遠古野獸掩埋。后世的科學家們根據它們遺留的化石還原了這場殊死搏斗的驚險場面。論文作者表示,該發現意義重大,在此之前學界的普遍觀點認為,在白堊紀期間恐龍是地球的主宰,幾乎不可能受到同時代哺乳動物的威脅。
論文作者介紹稱,化石中的鸚鵡嘴龍體長119.6厘米,大小與一只大型犬相當。這種植食性恐龍也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有角恐龍之一。而捕食它的哺乳動物學界稱其為強壯爬獸,體長約為46.7厘米,它是白堊紀最大的哺乳動物之一。

當地時間7月13日,代表16萬演藝人員的美國演員工會及廣播電視藝人聯合工會(SAG-AFTRA)宣布,他們與制片公司的談判破裂,確定從即日起進行罷工。
此前的5月2日,美國編劇工會(WGA)已開始罷工。本次大罷工,原因除了演員、編劇與資方的薪資矛盾外,人工智能(AI)可能取代演員和編劇的威脅成為主要原因。因此,這不僅是好萊塢63年來首次全行業罷工,也被認為是人類抵抗人工智能威脅的首次集體行動。對此,SAG-AFTRA主席法蘭·德瑞雪表示:“如果現在不昂首挺胸,我們就會陷入困境,都將面臨被機器取代的危險。”
據了解,好萊塢上次出現這樣的狀況還要追溯到美國前總統里根擔任美國演員工會主席的1960年,當時的大罷工持續了約六周。報道稱,這次大罷工給即將舉行的第75屆艾美獎蒙上陰影,該獎項的提名已于7月12日公布,但演藝人員被禁止在罷工期間接受采訪或參加各種頒獎典禮等宣傳活動。

7月14日,據世衛組織官網消息,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世界衛生組織(WHO)和糧食及農業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發布了阿斯巴甜對健康影響的評估結果。IARC引用了對人類致癌的“證據有限”,將阿斯巴甜歸類為可能對人類致癌(IARC 2B組),JECFA則重申每日允許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40毫克。這是國際癌癥研究機構首次對阿斯巴甜進行評估,也是聯合專家委員會對其開展的第三次評估。
據了解,阿斯巴甜是一種人造(化學)甜味劑,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廣泛用于各種食品和飲料制品,包括減肥飲料、口香糖、明膠、冰淇淋、酸奶等乳制品、早餐麥片、牙膏和止咳藥水和維生素咀嚼片等藥物。

近期,英國國家海洋中心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帶領的研究團隊稱,全世界超56%的海水顏色發生了改變,這一變化無法用自然變異來解釋,該團隊相關研究發表在《自然》期刊上。
研究發現,全球的海洋顏色在過去20年來發生了顯著改變,尤其是赤道附近的熱帶海洋變得更綠了。科學家指出,這是由人為導致的氣候變化引起的。據了解,海洋顏色源于海洋上層的物質。舉例而言,深藍色的海洋上層存在的生物很少,而綠色的海洋意味著有基于浮游植物的生態系統的存在。浮游植物是含有葉綠素的類似植物的微生物。浮游植物構成了食物網的基礎,食物網支持較大的生物,比如磷蝦、魚類、海鳥和海洋哺乳動物。
研究者稱,海洋生態系統處于微妙的平衡狀態,浮游植物的任何變化都會在整個食物鏈中產生連鎖反應。“所有的變化都會導致生態系統的自然組織失去平衡。如果我們的海洋繼續變暖,這種不平衡隨著時間的推移只會變得更糟。”

7月18日,世界氣象組織表示,本周北美洲、亞洲、北非和地中海等多個地區的最高氣溫連續數日超過40℃。這類極端高溫事件非常令人擔憂,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其出現的頻率已增加了六倍。
世界氣象組織極端高溫專家約翰·奈恩表示,高溫天氣是最致命的自然災害之一,每年有數十萬人死于可預防的高溫相關疾病。由于城市化進程加快、極端高溫天氣增多以及人口老齡化,高溫對健康造成的風險正在迅速增加。在世界范圍內,更極端的高溫是不可避免的,當務之急是做好準備和適應。
據了解,世界氣象組織正在通過更新高溫健康預警系統指南來支持其成員國,并通過全球高溫健康信息網絡與世界衛生組織以及合作伙伴和政府開展合作。同時,該組織正在制定標準化的極端高溫相關術語及定義,以建立標準化的高溫預報和預警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