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4日,日本沖繩知事玉城丹尼在訪華期間前往位于北京市通州區張家灣鎮的琉球國墓地遺址進行祭拜。玉城丹尼表示,如果以他的到訪為契機,掀起一股在中國尋找琉球遺跡的風潮,將會“非常感激”。他說,這可以促進中國和琉球(即沖繩)在歷史、文化等多領域的交流。
據了解,張家灣在明清時期是京杭大運河的重要碼頭,是外省進京的門戶,清朝時期病故的琉球人多被安葬于此,一共埋葬了琉球國貢使、官生、陳情使、都通官等14人。
在現場,玉城丹尼為逝者奉上冥幣、酒水等祭祀用品,雙手合十,喃喃低語,用琉球習俗祭拜。玉城丹尼介紹說,他在祭拜時使用的香其實是在古代從中國流傳過去的,和日本本土用的不一樣。儀式結束之后他表示,祭拜時他心里想的是,想要對日夜長眠于此的琉球祖先說聲“謝謝”。祖先創造的琉球與中國之間的聯系,他想要繼續堅定不移地保持下去,為創造一個和平、繁榮的時代而努力。

近日,一位意大利視頻博主在重慶旅游時拍攝的一段視頻引起國內外網友關注。在視頻中他感嘆街道竟然如此干凈,讓他出乎意料:“簡直難以置信,近3500萬人居住的城市,竟然幾乎一塵不染。”
這位視頻博主叫米歇利·龐德,他經常在美國視頻網站YouTube上發布在世界各地旅行的經歷,最近他來到中國,并發布了一條標題為“在重慶,中國驚訝到我了”(China surprised me in Chongqing)的視頻,配文寫道:“我在中國的頭幾天完全把我驚到了,我看到的一切都出乎意料,和美國媒體通常描繪的完全不同!中國太神奇了,重慶太美了!”
該博主的視頻收獲了29萬次播放量,以及上千網友的留言。不少外國網友表示看完視頻很想來中國看看,也有人感嘆中國的發展速度:“謝謝你向我們這些不住在中國的人展示中國,看來我真的得盡快去中國看看了!這個國家看起來如此有趣。”

7月10日,荷蘭首相馬克·呂特宣布,他將不再擔任自由民主黨的黨魁,并在選舉后新內閣成立時退出政壇。報道稱,呂特是荷蘭歷史上執政時間最長的首相,這一決定標志著呂特13年執政生涯的結束。
此前的7月7日,荷蘭政府因在移民政策上存在分歧,宣布集體辭職。當日,呂特在海牙宣布,執政聯盟四個政黨在移民政策上的分歧已經“難以調和”,他和他所領導的聯合政府將集體辭職。
據了解,呂特于1967年生在荷蘭海牙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在家里七個孩子中排行老幺。他是萊頓大學歷史系碩士,2002年出任荷蘭社會事務和就業部國務秘書,2004年出任荷蘭教科文部國務秘書。2006年,呂特當選自由民主黨黨首,出任荷蘭議會二院(眾議院)黨團主席。2010年,呂特首次出任荷蘭首相。如今56歲的呂特一直被稱為荷蘭的“國民老公”。美國《名利場》雜志曾在“最佳衣著世界領袖”評選中將其列為第三名。

7月4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發表聲明稱,各成員國同意將現任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任期再延長一年,至2024年10月。對此,斯托爾滕貝格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他對北約成員國這一決定“感到榮幸”。
此前斯托爾滕貝格多次表露希望卸任,據說已經打包好了行李。今年2月,北約秘書長發言人曾表示:斯托爾滕貝格預計將于今年10月結束任期,他本人也無意尋求繼續擔任這一職務。
據了解,斯托爾滕貝格來自挪威,讀書期間曾攻讀經濟學。2000年,時年41歲的斯托爾滕貝格成為挪威史上最年輕的首相。自2014年起,斯托爾滕貝格出任北約秘書長,此后多次延長任期。外媒視其為一位“穩定的領導者”——“肯聽別人意見”,行事風格較為“謹慎”。據介紹,北約秘書長主要負責主持會議,協調成員國展開磋商,以確保達成妥協。

近期,27歲的新加坡華裔女孩Adeline Tay的視頻在TikTok上十分熱門。受脫發癥(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困擾,從前她珍視的滿頭秀發大量脫落。在接受治療后,她不得不接受自己的“新形象”。
在她視頻的評論區里,有網友好奇:會有人把你當成男生嗎?會不會感到被冒犯?Adeline表示,頭發很短又過于稀少的形象有時確實會給她帶來困擾,她分享了一個經常容易出現的“插曲”:有次走進女廁所時,一位女士嚇壞了,她連忙解釋:“別怕,我是女孩!” 這位女士不好意思地連連道歉,最后她們大笑了起來。同時,Adeline鼓起勇氣、摘下帽子在新加坡鬧市烏節路散步的視頻,激勵了一位身患癌癥的女孩。這名女孩決定樂觀面對病情,并剃光因化療脫落的頭發。
作為世界上文化最多元、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東南亞為TikTok等社交媒體的內容創作提供了肥沃土壤。據官方數據,截至2023年二季度,TikTok在東南亞的月活躍用戶總數已經達到3.25億。在給人們帶來快樂的同時,它也在現實生活中產生影響。

7月12日,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在參加名為“推特空間”的活動時,宣布了成立人工智能(AI)公司xAI。外媒報道稱,馬斯克呼吁政府部門參與監管AI,并且表示應與中國展開在AI方面的合作。
當天,馬斯克接受了兩名美國議員的采訪,回答人工智能是否構成危險等話題。馬斯克稱,他相信可以“培養”出對人類和宇宙好奇的AI,卻不構成危險。他預計,在五六年后,就會出現比人類更聰明的AI,這一時間線比所有AI研發提出的都要早。值得注意的是,馬斯克也曾多次公開表示應對AI開發保持謹慎。
而在談及對AI的監管話題時,馬斯克提到了自己最近的中國之行。他認為中國對參與AI監管的國際合作抱有開放態度。而美國議員則質疑中國是否會和美國在這一方面合作。對此,馬斯克回答,“我是有點親華的”,“中國被低估了,中國人民真的很棒……兩國人民想要的沒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