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墨

2023年4月26日,印度孟買,一位女士走過一家星巴克咖啡館
對于企業(yè)來說,將自己置身于社會爭議話題當中,雖然可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但同時又會面臨著被輿論反噬的風險。近日,世界咖啡巨頭星巴克就面臨著這樣的困境:一條針對跨性別者的視頻廣告,使得“抵制星巴克”的輿論標簽在社交平臺上經(jīng)久不息。
據(jù)英國廣播公司5月21日報道,星巴克近日在印度發(fā)布了一條爭議視頻廣告,講述了一位變性女性與父母約在星巴克門店里見面。這是一場久違的見面:原本強烈反對變性的父母,最終接受了孩子的性別轉(zhuǎn)換,父親更是保證說:“你永遠是我的孩子。”父親起身去點咖啡,用的是兒子變體后的名字,等店員叫名字時,一家人其樂融融。視頻宣傳語稱:“無論你是誰,星巴克都接受你,并支持你勇敢做自己”。
雖然該視頻的主題獲得了個別群體的好感,同時也遭到廣大印度網(wǎng)友的批評。“無法理解跨國公司(星巴克)在一個高度敏感的國家(印度)涉足如此敏感話題的必要性。這是其品牌的巨大損害!”有網(wǎng)友留言道。
還有網(wǎng)友更是直罵:“回美國販賣覺醒主義吧,滾出印度!”不過,星巴克對此卻表示,該視頻在印度獲得了不錯的反響,并強調(diào)星巴克門店一直是個“溫馨而富有包容性”的地方。
對于這場爭議,很多人認為是星巴克刻意制造出來的,借此營造自己的形象。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其實,星巴克此舉并不難理解。在如今信息泛濫的時代,一家公司要想“出人頭地”,非常不容易。因此,為了能夠成功出圈,很多企業(yè)不惜劍走偏鋒,積極介入社會爭議話題,以此營造自己有責任、有擔當?shù)纳鐣蜗螅瑥亩岣咦约浩放频闹取6嗄暌詠恚前涂司鸵恢苯槿敕N族歧視、《平價醫(yī)療法案》、最低工資等美國諸多爭議話題。

星巴克在印度引發(fā)爭議的廣告視頻截圖
互聯(lián)網(wǎng)上,星巴克的“ RaceTogether”更是遭到了排山倒海般的冷嘲熱諷。
2013年7月,當槍殺非洲裔美國青少年的喬治·齊默爾曼被判無罪之后,積怨已久的美國社會爆發(fā)了一場“黑人的命也是命”的反種族歧視運動;次年,又有兩名非裔美國人先后被警察開槍打死。自此,抗議運動愈演愈烈,而星巴克亦沒有缺席。
在2015年3月,星巴克宣布推出了“Race Together”倡議,鼓勵公司旗下12000家門店的咖啡師在顧客的杯子上寫上“Race Together”,并與顧客探討美國種族問題,以及向顧客分發(fā)帶有“Race Together”標語的貼紙。除此,星巴克還在《紐約時報》以及《今日美國》買下整版廣告,支持“Race Together”倡議。
星巴克不僅在輿論上為“反種族歧視”搖旗吶喊,還通過“就業(yè)”來支持后者。2015年,據(jù)《財富》雜志報道,在星巴克近20萬名員工當中,40%屬于種族“少數(shù)”群體。另外,據(jù)說星巴克前50名高管中,有18%是少數(shù)族裔,而很少有大公司能達到或超過星巴克這個數(shù)字。
除了反種族歧視,星巴克時任CEO霍華德·舒爾茨試圖拒絕槍支進入星巴克門店,同時大力支持退伍軍人和同性婚姻等。針對這些爭議問題,星巴克還積極提供了相關的解決方案—2013年,星巴克響應美國政府的退伍軍人就業(yè)政策,承諾雇傭一萬多名美國退伍軍人。
對于星巴克的“Race Together”倡議,很多顧客并不“買賬”,認為此舉是對他們個人空間與時間的侵犯。當星巴克員工試圖同他們聊“Race Together”相關話題的時候,他們往往會以“哦,好的,知道了”來結(jié)束該話題。
“我在數(shù)百個杯子上寫下了‘Race Together,然而幾乎沒有任何反饋。”33歲的星巴克員工美國人Mimi Worku說道。互聯(lián)網(wǎng)上,星巴克的“Race Together”更是遭到了排山倒海般的冷嘲熱諷。

2017年3月22日,美國西雅圖,星巴克承諾雇傭多名美國退伍軍人
“總有比談論某事(Race Together)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因為談話有時很廉價。”“寫Race Together之前,星巴克能不能把我名字拼對?”
星巴克顯然誤判了網(wǎng)友的公共情緒,把一個商業(yè)行為推到了道德的尷尬境地。
對于買咖啡的人來說,“這個事情很怪”。他們排隊、趕時間,或者,他們只想享受一個輕松的時刻。
41歲的美國人Ash Clements回顧自己經(jīng)歷說,店員問他,你喜歡黑人嗎?Clements回答,我很關心這個問題,而且經(jīng)常和朋友談論,但現(xiàn)在是早上,我只想快點拿到咖啡,我還要趕著去開會。
一片尖酸刻薄的嘲諷或者憤怒聲浪中,星巴克公關副總裁科里·杜布羅瓦關閉了他的相關社交平臺賬戶。
星巴克的“Race Together”,由于符合社會“反種族歧視”的主流價值觀,也受到不少知名人士的肯定。長期關注美國種族歧視問題的非營利組織Race Forward的執(zhí)行董事Rinku Sen表示,“Race Together”雖然不完美,但是星巴克這一舉動非常值得贊揚;而從品牌營銷的角度看,品牌咨詢公司Sterling Brands的高級副總裁迪恩·克拉奇菲爾德認為,如果“Race Together”成功了,星巴克的品牌形象將會得到大大的提高。
對于星巴克在營銷上宣揚“反種族歧視”的理念,寶潔前CEO吉姆·史坦格并不驚訝,“如果你看看星巴克的歷史,想想他們的品牌是什么,你就會知道他們在重要的社會問題上,會采取什么樣的立場和觀點。”不過吉姆·史坦格認為,如果在營銷上帶有太強的社會理念,并不一定是好事—當品牌理念與消費者的意愿發(fā)生嚴重沖突時,企業(yè)往往留不住消費者。
盡管如此,星巴克還是借此獲得了巨大的聲量。以“Race Together”為話題的標簽,曾一度在推特的趨勢列表中名列前茅,星巴克的品牌曝光度,也由此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2018年4月,兩名黑人在費城的一家星巴克店內(nèi)被捕,此舉引發(fā)了一場全國性的抗議。圖為抗議者在星巴克店內(nèi)示威
在當時巨大網(wǎng)絡聲量的加持下,星巴克取得了不菲的收益。據(jù)星巴克2015年第三財季(當年3月30日至6月28日)財報披露,星巴克凈收入較去年同期的5.13億美元同比增長22%,達到6.27億美元。
除了“Race Together”倡議,在一些特殊時間點,星巴克會在其咖啡杯更換特殊圖案來吸引關注。2016年11月,在美國大選期間,基于社會民意出現(xiàn)嚴重撕裂,星巴克推出了“綠色團結(jié)杯”—該圖案主要是“將數(shù)百種不同類型的人畫成一條連續(xù)的線”。
霍華德·舒爾茨對此表示:“在我們國家的分裂時期,星巴克希望創(chuàng)造一個團結(jié)的象征,作為對我們共同價值觀的提醒,以及善待彼此的必要性。”毫無意外,星巴克此舉又在網(wǎng)絡掀起了巨大聲浪。
有網(wǎng)友贊成,也有網(wǎng)友強烈反對,認為此舉是“自由主義偏見”,并揚言抵制;還有部分網(wǎng)友表示,他們只想喝咖啡,而不想看到政治評論。
從星巴克的宣傳材料不難看出,這些活動承載的意義,更多是將霍華德·舒爾茨描繪成一個進步人士,似乎只有他敢于直面種族爭議,而與他差不多身份背景的人,大多選擇了沉默。但實際上,他本人似乎不太愿意就具體的種族沖突表態(tài),只說弗格森、紐約和奧克蘭等地引發(fā)的“種族騷亂”,需要進行討論。
在很多人眼里,這只是舒爾茨在給自己參選鋪路。
這樣的星巴克,一直游走在危險的輿論中心,這樣的情況下,反噬隨時可能發(fā)生。

2015年3月18日,美國西雅圖,星巴克時任CEO霍華德·舒爾茨在股東大會上介紹“Race Together”活動
終于,一起黑人被捕的事件,讓它多年的“心血”付諸東流。2018年4月,兩名黑人在費城的一家星巴克店內(nèi)被捕,此舉引發(fā)了一場全國性的抗議。
據(jù)警方表示,這兩名黑人男子想使用星巴克洗手間,由于沒買任何東西,星巴克員工拒絕了這一請求;當星巴克員工要求他們離開的時候,他們拒絕了,最終星巴克報警拘捕了他們。
雙方在店內(nèi)發(fā)生爭執(zhí)的過程,被拍進了視頻,傳到了推特上,瀏覽量超過800多萬次。
與此同時,星巴克遭到排山倒海般的批評,更有許多民眾來此集會,抗議店方的“種族歧視”。
抗議組織者之一,阿卜杜勒-阿里·穆罕默德說:“我們今天不希望這家星巴克賺錢。這就是我們的目標。”費城時任市長吉姆·肯尼表示,他對這一事件感到“心碎”,“這似乎是2018年種族歧視的例證”。
為了平息民憤,凱文·約翰遜第一時間表示,希望能拜見被捕的這兩名黑人男子,并親自向他們道歉。除此,星巴克還暫時關閉了8000多家美國門店,為超過17萬名名員工進行一個下午的“種族歧視”培訓。據(jù)星巴克估算,此舉耗資約1200萬美元。
反噬其實在可意料之中:先不說星巴克一直以“反種族歧視”標榜自己,在事發(fā)前,星巴克門店給人的印象,絕大多時候都是“開放、熱情好客”。
同時,星巴克對外的定位是“家庭和工作之間的第三場所”—人們可以在這里隨意會面、放松以及使用洗手間。不過,也有挺多人為星巴克叫屈,他們認為,星巴克不應被一棍子打死,更不應該“一百次千好萬好,抵不過一次不好”。
長期關注“種族歧視”的知名記者Eternity Martis評價說,盡管星巴克一直在談論團結(jié),但在很大程度上,它只是一個白人中產(chǎn)階級品牌。
從星巴克的遭遇來看,社會爭議話題,是一把雙刃劍,企業(yè)如果選擇通過它來獲取聲量,亦應做好被其反噬的心理預期。
責任編輯吳陽煜 wyy@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