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為職業院校推進課程教學改革,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指明了新的可行方向;職業技能競賽作為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在促進高技能型人才培養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本文主要通過總結現有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職業技能競賽與相關課程教學間的聯系,探索課賽融通模式下數字測圖課程教學改革途徑,實現競賽選手培養與日常課程教學內容相對接,提升課程整體人才培養質量,推動職業院校學生專業技術能力的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數字測圖;職業技能競賽;課程教學改革;課賽融通
中圖分類號:G712
1?概述
2021年4月全國職業教育大會上提出,“要一體化設計中職、高職、本科職業教育體系,深化三教改革,推進崗課賽證綜合育人”。從中明顯看出,國家已把“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模式作為發展職業教育和提高人才培養的重要舉措,為院校改革和探索指明了新的方向和思路[12]。職業技能競賽作為“崗課賽證”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國家發布的“雙高”院校評定中,競賽成績成為體現學校辦學實力的一個硬性指標,是促進職業教育培養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3]。
在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中,數字測圖課程是工程測量技術專業必修的一門應用性、實踐性較強的核心專業課,對教師教學活動的組織要求較高,傳統教學模式一定程度上難以對接新時期人才培養需求;職業技能競賽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助推器”,對高職院校培養高技能型人才具有引領和推動作用,積極探索測繪技能競賽與課程教學的聯系,實現技能競賽選手培養與課程教學融會貫通,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升,對課程的改革十分必要且具有重要研究意義[45]。
2?數字測圖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2.1?理論內容有待優化
我國各類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空間地理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迫切需要大批能夠熟練使用各類先進設備和軟件,能夠正確理解空間各類地理信息數據屬性特點,進行現代化數字測圖的高級技術人才。但是在高職院校現有的大多數實際課程教學過程中,數字測圖課程存在教學內容不統一,教學標準不一致,課程內容無法緊跟先進生產技術的發展,課程設計上不夠系統全面,忽略了實際操作技能和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6];課程和技能競賽相互融合互通過程不密切,學生課堂教學內容與國家相應技能競賽對接不夠緊密。在完成數字測圖課程教學后,為了更好應對職業技能競賽,教師需要對備戰技能競賽的學生單獨強化培訓比賽內容。這樣的課程沒有融入最新競賽內容,不利于大多數學生技能的提升。此外,一些學校也忽略了數字測圖的最新技術和應用發展,導致課程內容滯后。
2.2?實踐教學資源受限
數字測圖課程屬于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課程,尤其是在針對高職院校的數字測圖教學過程中,課程教學除了理論學習外,還需要輔助大量的測圖實訓[7]。在實訓過程中強化學生對地物地貌類型的認識、數字測圖技術技巧的掌握、指導學生使用相應儀器進行真實的地物地貌現場測量工作與數字線劃圖的繪制工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同學校因為采購的時期和關注點不同,會有各自側重的儀器類型且數量上差異明顯。因為學校內部建筑設施及環境的同質性和單一性,使得校內實訓場地無法做到多樣化布設,不能模擬出多數生產場景。在一次教學過程中實踐教學時間安排和理論課程相同,整體上缺乏足夠的靈活性,忽視了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差異,從而出現在某些實訓內容上,學生較難完成一次實訓課內對一個項目的完整全面操作練習。教學單位對授課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缺少對應的系統性培訓,授課教師整體上缺乏實踐生產應用能力,無法較好掌握實踐教學技能,對提升教學質量產生極大阻礙,所以教師能力的提升也是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89]。
2.3?實踐教學內容不夠豐富
進入21世紀以來,測繪技術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重大的創新和高速的發展,應用于數字測圖生產工作的測量專業儀器設備也在不斷的改革進步。從老式的光學經緯儀+測距尺發展到全站儀,從RTK采集坐標導入軟件繪制地形圖發展到小型無人機快速航測,構建正射影像和傾斜模型室內軟件立體采集繪制地形圖。新的測量技術對數字測圖生產工作帶來了便捷、高效的測量體驗,但是新技術迭代發展過快,導致很多學校的數字測圖課程實訓內容沒有能夠跟上最新的發展,還集中在全站儀地面坐標采集單一項目上,教學內容不夠豐富,畢業生缺少多樣化測圖經驗,影響學生對工作內容的適應和未來發展提升[4,8]。
3?課賽融通模式下數字測圖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3.1?課賽融通促進課程內容優化改革
3.1.1?依托競賽更新標準
在教學的實施過程中不同的教學標準會導致教師的主體教學內容側重點差異明顯,不利于規范統籌教學和學生就業發展;高職院校全國職業技能競賽中的數字測圖賽項作為教育部主辦聯合其他各個部門和組織共同舉辦的一項全國性職業院校師生綜合技能競賽活動,具有理論實踐聯系緊密、技術應用與時俱進和考查內容全面多樣等特點,該賽事從舉辦以來一直備受各參賽院校關注和研究;在進行高職數字測圖課程教學標準的制定過程中,可以搜集職業技能競賽的規程和文件,尤其是深入研究高職國賽的相關文件和技術規程,針對測量技能競賽的考核內容,結合國家級測繪技能競賽的賽項要求,分析歸納賽項設置上的技術要點及重點難點問題,根據這些要點制定職業院校測圖課程教學計劃和標準,并將其融入日常課堂教學,依托競賽賽項設置的考查內容促進教學工作的快速提升。
3.1.2?依托競賽強化側重
在教學中結合技能競賽項目設置情況,授課教師應該多注重實際應用,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案例相結合,使學生能夠了解數字測圖技術在實際工程測量中的應用。在主要教學內容的選擇上,突出數字測圖內業外業重點和難點,掌握必備測圖理論知識后,深化測圖技術要點,對數字測圖中出現的最新技術和相關應用做講解,最終達到讓學生能在頂崗實習和日后的工作中盡快適應崗位這一目標[10]。
3.2?課賽融通推動實踐教學變革
以測繪技能競賽為依托,將競賽標準、技術要求、儀器運用融入數字測圖課程的實踐教學體系中,充分發揮技能競賽的引導作用。對完整競賽單個賽項適當拆分成多個項目,結合技能競賽的技術要求在測圖實訓過程中做針對的練習,對應技能競賽評分標準,完善數字測圖課程實踐教學評價方法。在儀器設備的使用上考慮增加更多樣化內容,引入最新的RTK和無人機航測技術等,有效推動實踐教學的優化創新,提高實踐教學的訓練效果[3,11]。
3.3?課賽融通促進教學條件優化改革
3.3.1?注重儀器維護與更新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高職院校實訓室中的各類儀器設備也需要不斷更新換代,才能使得學生接觸到新式設備,掌握前沿儀器的使用方法。因此在購置儀器設備時應考慮到更新迭代問題,盡量避免一次采購多年不換的情況,而應該分批次常態化采購,在型號、指標、日期上形成合理的梯隊,讓每屆學生都能接觸到最新設備;同時要注重老儀器的維護,建立健全完善的儀器設備管理運營體系,對實訓室每一臺儀器設備的種類狀態形成詳細的動態臺賬記錄,定期進行巡檢維護,以確保設備的正常使用和最大化延長壽命,做好學生實訓的輔助工作。
3.3.2?優化實訓場地改革實訓教學時間
優化實訓場地的建設是提高數字測圖課程實訓效果的重要措施和途徑,數字測圖課程因其特殊性對實訓場地要求較高,為了讓學生能夠進行不同種類的實訓項目,認識多樣化的地物和地貌,在實訓過程中結合技能競賽模式提供不同類型、不同難度、多類型的場地,有條件的情況下要考慮實現校內+校外實訓模式,引導學生走出去,提高學生對各類常見地物地貌的認識;在實訓時間安排上要根據不同項目的難易程度,合理提高單次實訓時長,確保在單次實訓課內學生能夠完成一個完整的實訓內容,從而更好地理解數字測圖。
3.3.3?建設梯度化師資隊伍
數字測圖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需要教師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和實際操作技能。為了提高數字測圖課程的整體質量,需要針對性地建設一支多層次、多領域、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在校內應該多開展多樣化的師資培訓活動,包括課程設計、教學方法、教學評估等多方面內容。同時教師除了日常教學備課外,還應多創造深入生產一線的機會,了解測繪新技術、新設備的使用,掌握最新的技術發展情況,獲取最新生產需求。另外,還需要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素質,形成梯度化師資隊伍。
結語
發揮職業技能競賽的作用,對數字測圖課程的教學改革進行發展創新,結合課賽融通模式,研究高職院校數字測圖課程教學改革對實現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依托測繪技能競賽,實現課賽融通,結合技能競賽改進完善高職院校數字測圖課程教學,制定教學標準,完善強化課程內容,豐富教學手段,優化實訓場地多樣化建設,靈活設置教學時間,完善實訓教學評價體系,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最終提高學生數字測圖的綜合能力,為學生今后的職業發展和能力提升構筑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曾天山.“崗課賽證融通”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實踐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08):510.
[2]馬玉霞,王大帥,馮湘.基于“崗課賽證”融通的高職課程體系建設探究[J].教育與職業,2021(23):107111.
[3]胡洪,亢瑞紅,王杰,等.基于學科競賽的實踐教學改革——以數字地形測量學課程為例[J].池州學院學報,2021,35(03):126128.
[4]張獻慧,彭雪明.論高職工程測量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基于職業技能大賽視角[J].教育科學論壇,2017(30):5760.
[5]劉國蓮.職業技能競賽引領高職院校賽教融合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36(03):14.
[6]覃文俊,王煜琴.經濟新常態下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研究[J].中國高校科技,2020(06):7174.
[7]梁倩,姜勝,謝新,等.以學生技能競賽推動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20(10):9091.
[8]李春靜.技能競賽視角下高職工程測量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現代農機,2022(03):9699.
[9]施志剛.探究職業技能競賽與高職專業教學的融合途徑[J].科技風,2020(30):131132.
[10]粟杰,王坤.技能競賽促進高職人才培養質量的研究——以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教育科學論壇,2020(27):5559.
[11]鐘茂林.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與技能大賽融合路徑研究[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9(06):1619.
基金項目: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科學研究基金項目(ZK2135);陜西省教育廳科學研究計劃項目資助(項目編號:22JK0626)
作者簡介:段政明(1996—?),男,漢族,遼寧大連人,碩士,助教,主要從事無人機航測三維建模、數字測圖等課程的教學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