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峰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通過閱讀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認讀能力、理解能力、吸納能力、評價能力。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能使學生受益終生。那么,在語文教學中, 教師應該怎樣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呢? 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為學生創(chuàng)造閱讀的空間,讓學生廣泛地閱讀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說明了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為了讓學生進一步地多讀書,讀好書,這需要學校和教師的幫助, 為學生打造閱讀的良好氛圍和空間。1.學校可以想辦法為學生開放圖書館,為學生提供精選的學生讀物,各個班級班主任老師可以組織學生把自己的圖書拿到班上來供班內(nèi)學生共享。2.班級內(nèi)成立閱讀小組。3.學校可以不定期開展閱讀活動比賽。
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愛上閱讀
要想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要讓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有了興趣學生才能樂學、樂讀,進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潛能。在教學中,教師要挖掘教材中的精美文章的感染力,教師還要不斷變換教學方式,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增加閱讀對學生的吸引力,還要增強自身語言的感染力。語文課本中有許多名篇佳作,還有許多學生喜愛的寓言故事、童話、還有小說、名著摘錄,這些文章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有關故事內(nèi)容的背景音樂為閱讀教學創(chuàng)設氛圍,或是播放有關的錄像內(nèi)容,讓學生如親歷其境去感受文中人物的所思、所想,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有興趣去學習文章,從中還能深刻地去理解文章。為了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采用分角色閱讀的形式,讓學生分別先挑選幾個讀書好的,而且給他們安排好合適的角色, 讓他們在班里分角色讀一次,然后再把班里其他的學生都分成小組,每個人都可以參與一個角色,讓學生分頭進行,這樣可以調(diào)動起學生的讀書積極性。
三、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讓學生學會閱讀
興趣是學習的先導,但是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如果只憑學習興趣,靠自己盲目地去閱讀,不善于在閱讀中總結、積累知識,其結果收效甚微。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由此可以見,方法對于學習的重要性。科學的學習方法將使學習者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越學越聰明。給學習者帶來高效率和樂趣,從而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而不得法的學習方法,會阻礙才能的發(fā)揮,越學越死。給學習者帶來學習的低效率和煩惱。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教給學生正確、有效的閱讀方法,讓學生提高閱讀效率,在閱讀實踐中提升能力。下面,我介紹幾種有效的閱讀方法。
(一)選讀法選讀法是根據(jù)研究課題的需要,在確定了閱讀目標之后,從大量閱讀資料中挑選、汲取最需要、最實用的材料和知識的一種讀書方法。在我們語文教學中,這種方法通常用于我們學習完課內(nèi)文章或是有寫作上的某種要求的時候,有目標、有選擇地尋找閱讀資料,確定閱讀材料中最有價值的內(nèi)容重點進行精讀。節(jié)約了閱讀時間,而且能使讀有所用。
(二)精讀法精讀法就是深入、細致地研讀。傳統(tǒng)的三步精讀法要求在每句閱讀時,先理解每字的意思,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連作去,明理演文,一舉兩得。它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精讀要求對文章逐字逐句地讀, 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對重要的詞語、語句及段落要反復地品讀思考。要細讀多思,反復琢磨,反復研究,邊分析邊評價,務求明白透徹,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華。只有精心研究,細細咀嚼,文章的“微言精義”,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
(三)速讀法小學語文閱讀理解的基本能力,就是能認真地閱讀給出的文字材料,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速讀法就是要求學生快速瀏覽閱讀材料,它不僅要求讀速快,而且要求理解深、記憶牢,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迅速擴大其知識面。有人還稱:“速讀是語文教育的高科技。”它可以提高閱讀速度和閱讀效率,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和學生素質(zhì),同時快速發(fā)展的當今社會也要求我們在工作和學習中提高效率。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教給學生速讀的方法, 糾正學生在閱讀中的不良習慣,閱讀時要求學生做到“心到”“眼到”“筆到”;自主閱讀,獨立思考;快速閱讀,快速感知文字信息。在規(guī)定閱讀的時間,一定要按時按量完成。使學生掌握速讀的技巧。
總而言之,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但是只要我們采取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在閱讀中不斷加強訓練,相信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能力一定會有所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