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浙飛
一、結合可探究的教學情境,形成明確的探究式學習目標
探究式學習一般需要創設相應的情境,在情境中學生如身臨其境一般,這樣他們就更容易對一些問題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在情境創設中,一般來說,教師都需要適當的引出一定的問題, 而這樣的問題一提出來,恰好可以引起學生探究的欲望。一般來說,問題的提出要與學生的現有知識經驗相聯系,否則學生的知識經驗不足以去進行問題的探究,他們找不到任何的思路,也便沒有了探究的欲望,也會感到深深的受挫感。如果教師的問題提出的時候,能夠與學生的原有知識經驗產生矛盾,引起沖突,那么學生一探究竟的想法會更加的強烈,他們可能會通過拿起書本甚至去詢問老師和家長,有的同學甚至到互聯網上查閱相關答案,因此,教師在打造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采用這樣的方法,引起學生認知上的沖突,一般來說效果是非常顯著的。
二、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深讀精讀,讓學生在較深的層次產生疑問
要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讓學生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用探究式學習促進自己綜合素質的提高,首先就要讓學生具備一定的質疑精神,當他們善于質疑,善于尋找不同的角度質疑。他們就能夠發現更多的問題,從而產生疑問,進而帶著問題進行探究式的學習,所以,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在課文的學習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向更深的層次去思考,不要把自己的思維只是停留在表面。所以,在教學中,老師要做的最重要的是尊重,鼓勵學生的個性的想法,讓學生認識到這就是自己想到的,這是一個主觀的想法。
三、教師要善于用探究式的問題去引導學生學習
探究式學習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方面是非常有效的一種途徑,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認真準備探究式學習的導學案,讓學生在老師精心準備的每一堂課程中,都能夠得到更多的知識和啟發。探究式學習要在一定的探究式問題的引導之下去完成, 所以教師的探究式問題要如何設定呢? 教師最重要的是要緊密圍繞課文來進行問題的設置,課文講授是小學語文學習的主要內容,所以在學習每一篇課文的過程中,有哪些地方可以挖掘出來,有哪些地方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哪些地方可以往深層次去深入挖掘, 這些教師都要合理分配,處理得當。
總之,在整個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大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要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用新的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來調整整個課堂教學的方式,要側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用探究式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的探究式學習,促進學生質疑能力的發展,綜合素質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