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楠
從2007 年的《大鵬嘚吧嘚》到2014 年愛奇藝推出的《奇葩說》,再到近幾年各視頻網站獨立制作推出的垂直類綜藝節目,網絡綜藝節目已漸入成熟期。垂直類綜藝節目在突出各視頻網站品牌差異化的同時,也吸引了特定收視群體,引起新興潮流,推理類綜藝節目便是其中之一。推理類綜藝節目是指“以偵探為主角、對案件進行推理與偵破的真人秀節目或者是以推理為主要元素,通過已知的線索對人或事進行推斷或競猜的娛樂節目”。①《明星大偵探》作為芒果TV 推出的系列明星推理綜藝節目,已成為國內推理類綜藝節目的標桿。本文將其與韓國原版節目《犯罪現場》進行對比研究,分析《明星大偵探》的本土化創新策略,為國內推理類綜藝節目提供創作思路。
《明星大偵探》是芒果TV 推出的中國首部系列明星推理綜藝節目,節目創意源自韓國JTBC 臺的推理類綜藝節目《犯罪現場》?!睹餍谴髠商健返谝患居?016 年3 月27 日在芒果TV 播出。在每一期節目中,參與嘉賓根據當期案件主題,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現場尋找線索與證據,經過重重推理,最后投票選出真正的“兇手”。截至目前,《明星大偵探》已播出七季,并于第七季正式更名為《大偵探》,本季致力于通過輕松有趣的推理綜藝節目形態,聚焦社會熱點話題,對觀眾進行普法教育。《明星大偵探》播出后,芒果TV 圍繞著“明偵IP”打造出一系列衍生節目與互動微劇,同時,節目還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現實生活中“劇本殺”游戲的快速發展。
《犯罪現場》(Crime scene)是“韓國國內首個RPG 推理游戲”,是一檔由以綜藝節目見長的韓國JTBC 電視臺打造的推理類綜藝節目?!斗缸铿F場》第一季于2014 年5 月10 日播出,截至目前已播出三季。節目以特定空間中發生的神秘殺人事件為背景,出演人員既要擺脫兇手嫌疑,又要找出裝作無辜的真正兇手,最后通過投票的方式檢舉出真正的罪犯。檢舉成功的話,投票給罪犯的成員獲得賞金,否則賞金全部由罪犯獲得。《犯罪現場》整體風格較為嚴肅,主要展現參與嘉賓的邏輯推理能力。
如同大多數版權引進的綜藝節目,《明星大偵探》在規則和流程等方面與《犯罪現場》呈現出一致性?!睹餍谴髠商健酚?016 年引進《犯罪現場》的版權,第一季播出時還帶有明顯的模仿痕跡,因而兩者不可避免存在一些相同之處,具體如下:
規則相同:洗脫嫌疑,找出真兇。 在《明星大偵探第一季》中,每期節目由六位明星玩家組成,在設置的游戲劇情中分別扮演偵探和嫌疑人,五個嫌疑人中隱藏著一名真正的兇手,只有兇手可以說謊,玩家們找到真正的兇手才算獲勝。節目中還設置偵探酬金,如玩家獲勝,偵探獲得兩根金條,玩家分別獲得一根金條;如兇手成功隱藏身份,則拿走全部金條?!斗缸铿F場第一季》每期也有六位嘉賓參與,且六位嘉賓都被認定為兇殺案件的嫌疑人,但只有一名真正的犯人。節目設置懸賞金,全部推理結束后,最終投票中被多數指認的人被關進監獄。如果猜對,則猜對的人拿走懸賞金;如果猜錯,則隱藏著的犯人拿走所有懸賞金。在規則設置上,《明星大偵探》與韓版節目基本一致,都是以某一時空發生的謀殺案為背景,從多名嫌疑人中找出真正的兇手,通過投票的方式找出真兇,并設置獎勵制度。
流程相同:現場搜證,層層推理?!斗缸铿F場第二季》在節目原有基礎上新增“探長”這一人物,相當于主持人,推進節目流程。因此,嚴格來說,《明星大偵探》借鑒的是《犯罪現場第二季》的節目模式與流程?!睹餍谴髠商降谝患尽返牧鞒贪ǎ簞∏檩d入,講述故事背景——偵探發現“死者”,召集嫌疑人——嫌疑人各自陳述不在場證明——所有人被分為兩組,輪流進入現場進行搜證——根據各自找到的線索,進行第一次集中推理——進行集體搜證,偵探進行一對一審問——再次根據獲得線索,進行第二次集中推理——所有玩家進行單獨投票——真兇揭曉,展示關鍵性線索,還原犯罪過程?!斗缸铿F場第二季》的節目流程為:劇情載入——偵探進入現場——闡述不在場證明——第一次現場搜證——第一次集中推理——第二次現場搜證——第二次集中推理——非公開投票——公布真兇??梢姡睹餍谴髠商降谝患尽费赜昧隧n國原版節目《犯罪現場第二季》的流程,兩者并無明顯差異。
《明星大偵探》對國外推理類綜藝節目的引進是國內綜藝進行垂直化發展的有益探索。在戶外競技真人秀充斥市場之際,《明星大偵探》可謂是一股“清流”,為綜藝節目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方向。《犯罪現場》經過兩季的打磨,已經形成成熟的節目模式。芒果TV 購入其版權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新節目的質量,同時也降低了獨自打造新興綜藝節目的風險。《明星大偵探第一季》與原版節目在基本框架、節目規則與節目流程上基本相似,但節目后期也在進行積極的嘗試與探索,如加入偵探助理或設置“雙偵探”模式等。正是這些改變與創新,才使得《明星大偵探》獲得了持續性的發展。
盡管是購買的已成熟的版權,但《明星大偵探》從第一季開始就顯示出與原版節目《犯罪現場》的不同之處。節目在精心設置各類案件的同時,植根于中國背景,輸出中國傳統文化,傳遞主流價值觀。經比較分析,兩檔節目的不同主要體現在節目風格、嘉賓選擇、拍攝場景、案件選取與設置、價值傾向等方面。
節目風格:輕松娛樂VS 嚴肅深沉。一檔綜藝節目所傳達出來的節目特質和風格是給受眾的第一印象,而這第一印象正是受眾選擇是否繼續觀看節目的重要因素之一?!睹餍谴髠商健泛汀斗缸铿F場》就呈現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節目風格,《犯罪現場》與大多數懸疑題材的影視劇相同,整體呈現出一種嚴肅、深沉的風格。節目一開始就運用懸疑風格的音樂和昏暗閃爍的燈光營造出一種緊張詭異的氛圍。在進行線索搜集和層層推理的時候,嘉賓之間的溝通交流也較為嚴肅認真,而《明星大偵探》則整體呈現出一種輕松娛樂,甚至是搞笑的風格。節目中盡管也有詭異緊張的音樂,但大多數出現在劇情載入、講述故事背景階段。玩家在搜證和進行闡述與推理時以娛樂搞笑為主。此外,兩檔節目的后期風格也存在較大差異。隨著綜藝節目的熱播以及后期制作技術的發展,花字已成為綜藝節目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斗缸铿F場》中的花字主要用來強調線索和嘉賓的推理,并無娛樂屬性,而《明星大偵探》中的花字除了強調線索之外,還具有渲染節目娛樂氛圍和傳遞嘉賓內心情感的作用,如節目中經常出現“驚現野獸派演技”“我服”“讓人心神不定”等花字。同時,節目中還頻頻出現搞怪表情包,進一步凸顯出節目的娛樂搞笑屬性。整體來看,《明星大偵探》實現了綜藝娛樂與邏輯推理的平衡,使受眾在輕松娛樂的氛圍中沉浸式體驗推理探案的樂趣。
嘉賓選擇:明星演員VS 各界精英。在推理類綜藝節目中,最能體現節目水準和質量的就是劇本的硬核程度和嘉賓的表現。劇本“硬核”包括背景設置合理、人物之間相互聯系、人物行動符合邏輯等。劇本是靜態的,真正能讓劇本故事呈現在受眾眼前的是嘉賓在節目中的推理和表現。兩檔節目在嘉賓的選擇上呈現出各自的特色,《犯罪現場》主打邏輯推理,在嘉賓的選擇上更廣泛,也更加注重專業性,所邀請的嘉賓既包括律師、現任刑警和警察大學教授等專業人士,也包括主持人、歌手、主播、演員等娛樂圈人士,而參與《明星大偵探》的嘉賓大多是受眾耳熟能詳的明星,但這些明星并非只是節目吸引受眾的“工具”,他們身上的某些特質與節目高度適配,提升了節目的好看性與質量,如多年主持法治節目的撒貝寧。每當《明星大偵探》中出現新的法律名詞,撒貝寧都會向受眾解釋說明,讓受眾在看節目的同時也能學習到相關法律知識。又如擁有高情商與共情能力的何炅,在節目中,何炅對于人物的沉浸式演繹以及對其他人物情緒的感知力,使節目透露出了一絲溫情。此外,“密室終結者”白敬亭、“邏輯怪”張若昀、“直覺女神”王鷗等嘉賓,都是節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利用自身的優勢為節目添彩。
場景呈現:時空穿梭VS 現實生活。 推理類綜藝節目中的推理以線索為依據,而線索要放置在合適的場景中,因此,節目對于劇本所涉場景的布置與選取至關重要。中韓兩檔節目根據自身的風格以及案件類型,在拍攝場景的設置上存在差異?!斗缸铿F場》中的案件發生在現實社會,因此,案件所涉場景皆為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場所,如美術室、學校、足球場和畫廊等?!睹餍谴髠商健分械陌讣O置則較為多樣,涉及不同的時代背景,如古代、民國時期、現代等。節目根據不同的時代背景設計相應的場景、道具和線索,如在第一季第七案《請回答1998》中,符合時代背景的小零食和音像碟片,勾起受眾的童年回憶,更易沉浸于節目中。此外,《明星大偵探》從第三季開始,部分案件采取實景搭建的方式進行拍攝,而《犯罪現場》三季節目都是舞臺置景。相比于舞臺置景,實景拍攝不僅能完整展現案件所處具體環境,也能提高案件的復雜性,吸引受眾。
案件選取與設置:虛構事件VS 真實案件。 在推理類綜藝節目中,劇情案件重復出現必然會引起受眾的審美疲勞,無法吸引受眾持續性觀看。因此,在案件的選取與設置上,創新應放在首位?!斗缸铿F場》與《明星大偵探》在案件的設置上都講究創新與新穎,但也體現出了明顯的不同?!斗缸铿F場》的案件借鑒于世界各國或韓國發生的真實案件,在現實生活中能有所對應,真實感更強,如《李德滿會長殺人事件》《經紀公司殺人事件》《犯罪現場作家殺人事件》等。節目中的作案手法偏現實且較為簡單,受眾易于理解。而《明星大偵探》中的案件大多取材于偵探小說或懸疑電影且包含非現實性元素,如《海上鋼琴師》中的時空重疊、《酒店驚魂》中的靈魂互換以及《又沖不上的云霄》中的時間輪回等。這些“燒腦”的案件設置與非現實元素的運用,吸引受眾反復觀看,使節目擁有長久的生命力。復雜的案件設置不僅需要嚴謹的節目制作團隊,也需要玩家的精彩配合,這也是該節目不能輕易被復制取代的原因之一。
價值傾向:個人主義VS 集體主義。 盡管中國和韓國都曾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但韓國的價值觀更偏向西方,奉行的是個人主義,而中國傳統東方價值觀使人們更奉行集體主義,兩國在文化上的差異性決定了《犯罪現場》引進國內后必須進行本土化改造,才能更好地符合國內受眾的接受習慣。另外,綜藝節目在制作時要考慮節目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并且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不僅要娛樂大眾也要傳達正確的價值觀?!睹餍谴髠商健芬桓脑婀澞康膰烂C深沉,呈現出輕松娛樂的整體氛圍,同時致力于表現現實社會中的熱點議題,傳遞主流價值觀,真正做到了娛樂性和教育性的平衡?!睹餍谴髠商健废鄬τ谠婀澞克尸F的不同,體現出該節目的創新性。也正是這些不同之處,讓一檔已經連續播出七季的推理類綜藝節目依然擁有強大的生命力。
“跨文化傳播是處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會成員之間的人際交往與信息傳播活動,還涉及到各種文化要素在全球社會中遷移、擴散、變動的過程,及其對不同群體、文化、國家乃至人類共同體的影響?!雹诨谥袊晚n國的文化背景、經濟發展以及國家政策的不同,芒果TV 引進《犯罪現場》節目版權時對其進行本土化改造是必須且必要的。經過七季的探索與創新,《明星大偵探》已成為國內推理類綜藝節目的經典范本,其本土化創新策略主要體現在主題內容、價值觀念和衍生產品三大方面。
主題內容:探討社會議題,盡顯本土特色。 作為一檔推理類綜藝節目,《明星大偵探》不僅僅停留在對案件以及作案手法的展現,還積極納入社會熱點話題并對其進行探討,讓嘉賓發表自身觀點。如第二季第五期的《周五見》和第四季第一期的《逃出無名島》,這兩期節目將“網絡暴力”這一議題納入案件中,通過嘉賓玩家的演繹,呼吁大眾拒絕網絡暴力,不做網絡鍵盤俠。第三季第一、二期節目《酒店驚魂》關注“校園暴力”這一話題,節目不僅倡導拒絕校園暴力,鼓勵被施暴者積極尋求幫助,還主張關注施暴者心理及原生家庭等因素。除了納入社會熱議話題,《明星大偵探》還在節目中展現本土特色,傳播傳統文化。如第二季第十期《花田醉》,本期節目將中國傳統戲曲藝術融入案件,嘉賓在闡釋時間線以及搜索線索證據時,以戲曲作為背景音樂。受眾觀看嘉賓推理的同時也能受到傳統戲曲藝術的熏陶。第五季第四期《盤絲餐廳》以電影《大話西游》為背景,將中國特色的仙俠文化展現出來,給節目加上了一層玄幻色彩?!睹餍谴髠商健吠ㄟ^富有想象力的案件劇情,探討了社會普遍關注的話題,傳播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贏得受眾一致好評。
價值觀念:傳達主流價值,進行普法教育。綜藝節目既要娛樂大眾,也要起到教育大眾的作用?!睹餍谴髠商健吠ㄟ^多樣化的虛擬案件,向受眾傳達主流價值觀。家國情懷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之一,第六季第十一期的《芒城風云》就展現了青年們飽含的家國情懷和愛國之心。本期節目的故事背景是芒國被賈國入侵,芒國青年們以花匠為首,以花匠精神為信仰組建了“芒種”這一愛國組織。他們秉持著“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信念,為抗敵救國努力。這期節目傳達了愛國這一主流價值觀念,號召青年受眾明確自身使命,為國家的和平發展做出貢獻?!睹餍谴髠商健窂拈_播之初就致力于在節目中進行法律知識普及,或在結尾添加專業人士普法板塊,或是由嘉賓解讀相關法律條例,第七季更是轉型為互聯網普法教育推理節目?!洞髠商降谄呒尽放c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合作,在每個案件結束后推出普法環節《大偵探合議庭》,由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官和專業律師對節目中涉及的法律知識進行剖析,對“兇手”和“嫌疑犯”的違法犯罪行為進行科普,并提出量刑建議。節目通過一起起案件,將法律知識與懸疑推理相結合,向受眾進行普法宣傳教育。
周邊衍生:打造明偵宇宙,引領線下潮流。 單一節目的持續性發展,離不開相關衍生節目的加持。芒果TV 圍繞《明星大偵探》推出多檔衍生節目,打造出了一個“明偵宇宙”。如最初的《名偵探俱樂部》,發布案件還原、明星幕后記錄和精彩的互動環節,以提升受眾對主體節目的黏性?!睹麄商綄W院第一季》作為《明星大偵探第五季》的衍生節目,是由芒果TV推出的選拔偵探助理參與《明星大偵探》節目錄制的推理綜藝秀。而《名偵探學院》從第二季開始,已成為《明星大偵探》的兄弟篇,節目邀請了顏值與智商兼具的學霸少年進行實景推理“劇本殺”,打造出了由蒲熠星、文韜、齊思鈞、石凱等素人組成的學霸男團“NO.1”,吸引了一批黏性極高的受眾,成為《明星大偵探》衍生節目獨立發展的典型代表。此外,《明星大偵探》不同播出季的節目在劇情主題上遙相呼應,形成劇情上的“明偵宇宙”,如“沖不上的云霄”系列、“NZND 男團”系列以及“都是漂亮惹的禍”系列等。劇情的相關性使初次觀看節目的受眾對往期節目產生興趣,在一定程度上延續了節目的熱度。在線下,芒果TV 打造明星大偵探主題旗艦店“M-city”,旗艦店對節目里出現的場景進行還原,并根據節目中的故事進行衍生故事編創,給線下受眾提供全新的體驗,引發了線下沉浸式推理探案的熱潮。
《明星大偵探》能成為國內推理類綜藝節目的標桿,不僅僅是因為引進了《犯罪現場》成熟的節目模式,保留著與原版節目相似的框架與環節流程,更重要的是節目根據國內媒體環境、文化背景及受眾收視習慣進行的本土化創新。近年來,國內推理類綜藝節目不斷涌現,質量卻良莠不齊,《明星大偵探》對主流價值觀的傳達以及對社會議題的關注等創新策略和發展路徑,或能給相關推理類綜藝節目提供借鑒,使該類型綜藝節目向好發展。
注釋:
①劉建萍.中國推理類綜藝節目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7.
②拉里·A.薩默瓦.跨文化傳播(第4 版)[M].閔惠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