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桂霞
(白銀市白銀區東臺希望小學 甘肅 白銀 730900)
小學是一個特殊的時期,學生對于新知識的好奇心重,尤其是中低年級學生,學校和家長要加強合作,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成績,還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綜合素質。小學語文教師要加強對于朗讀教學的應用,目前主流的朗讀教學模式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中要突出朗讀的地位,設計學生朗讀課文的環節,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熟知生字詞,還可以提高對于文章的理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但是在目前朗讀教學并沒有得到小學中低年級教師的重視,導致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低下,語文教育事業進展緩慢。
新課改全面要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但是部分教師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理念,缺乏創新意識,對于朗讀教學從思想上沒有引起重視,導致在開展朗讀教學時流于形式,學生的課堂朗讀時間較短,對于文章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不利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在當下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媒體教學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在目前語文課堂中教師過度依賴新媒體,讓新媒體代替學生朗讀課文,給學生的朗讀時間嚴重不足,甚至是缺乏學生的朗讀環節,在課堂中教師與多媒體進行互動,依舊是換種方式的“一言堂”,學生沒有全身心的投入到語文課堂中,導致課堂效率低下。教師在設置朗讀內容時,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朗讀內容空洞單調,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整體的教育行業,節奏偏快,這對于理解能力較弱的小學中低年級學生來說并不友善,在課堂中,學生對于教師的講解并不理解,只是盲目的跟從教師完成朗讀學習任務。久而久之,學生的朗讀興趣下降,逐漸對語文朗讀產生抵觸心理,導致不能深入理解語文知識。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教師在設置教學目標時盲目的增加朗讀教學,沒有深入探究朗讀的內容,在課堂中隨機的讓學生朗讀語文課文中的某一段,無疑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小學的中低年級,學生的年齡普遍較小,對于語文課文的整體性理解能力較差,不能夠承上啟下的理解文章,盲目的安排學生朗讀課文,朗讀的質量低下,還會浪費教學時間。
新課改以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氛圍有了較大的改觀,通過創新教學模式全方位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朗讀教學也不例外。教師通過選取適合小學中低年級的課本讀物與語文課文讓學生朗讀,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課本知識,提高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學生通過朗讀課文,充分理解課文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加深對于課文的理解,同時教師在布置朗讀教學任務時,明確要求學生朗讀時必須要用普通話,全程順利流暢的朗讀,這一方面能夠保證學生朗讀的質量,另一方面也能讓學生主動的去查字典,準備朗讀段落的學習,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在學生朗讀過程中,引導學生深情并茂的朗讀,運用抑揚頓挫的閱讀方式來展現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最大程度的幫助學生理解語文課文,提高學生的閱讀技巧。
學生在課堂中通過朗讀語文課文,掌握了課本中的生字詞,提升了對于文章的理解能力,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通過朗讀,對于文章中的生字詞的發音,理解其在文章中的意思,鍛煉學生的思考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同時學生通過朗讀根據自身的理解對于文章斷句,將文章的寫作思路轉化為自身的思維能力。朗讀教學讓學生通過朗讀對于語文課文的整體架構初步了解,想象作者所描繪的場景,在朗讀過程中猶如身臨其境。例如,在《鳥的天堂》學習中,學生通過朗誦盡情的發揮想象力,是怎樣的一棵樹能夠形成一片森林的奇觀,刺激學生的大腦神經,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形成百鳥爭鳴的景象。朗讀在小學低年級的教學中實現思維能力與想象力的雙向提升。
小學低年級活潑好動,但是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響,在語文課堂中開展朗讀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在課堂集中注意力,學生通過大聲朗讀的方式,在視覺與聽覺雙向刺激下,對于文章的理解大幅提升,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寫作思路,學習寫作技巧,領悟思想感情。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升朗讀水平,還能積累好詞好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促進學生全方位綜合素養的提升。教師也可以適當的布置教學任務,讓學生將朗讀過程中的好詞好句加強記憶。例如,在《美麗的西雙版納》這節課中含有大量的描寫景色的優美句子,學生通過朗讀,感受到作者用詞的精妙,再通過詞句積累,幫助學生提升寫作水平。
小學中低年級的語文課堂,由于教學群體的特殊性,教學目標往往較為模糊,教學任務安排隨機,朗讀教學也不例外。由于缺乏教學目標的指引,學生在朗讀時抓不住重點,讓朗讀流于形式。部分教師過度強調學生的朗讀發音,對于文章的情感表達缺乏引導,導致學生將一篇精彩飛揚的文章,朗讀的毫無生氣,學生不僅無法從其中學習到新的知識,還會增加學習負擔,喪失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長期以往,學生的朗讀課文轉變為念課文,失去了朗讀教學的初衷。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教師在開展朗讀教學時明確教學目標,課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取適合小學中低年級學生朗讀的課文,將朗讀教學貫徹于文章的核心思想,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同時積累好詞好句,學習寫作技巧等。這樣一來,學生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課文,加深了對課文影響,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例如,《老師的微笑》這篇文章,運用比喻、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描寫老師在教育行業的辛勞付出。文章中的這兩句格外優美:“老師的微笑,是風中的帆,沒有風,哪有起航的船;老師的微笑,是晨曦的露珠,沒有露珠,哪有折射出的七彩陽光”。在這篇文章的朗讀教學前,教師首先要明確本文的核心是通過文章的學習,讓學生掌握多種修辭手法,讓學生通過朗讀感受到老師在教育行業的辛苦付出。教師要合理引導學生在朗讀過程中的斷句,與情感的抑揚頓挫,讓學生通過朗讀在大腦中浮現文章中所描繪的景象,從而對整篇文章有全面的學習。
小學中低年級開展朗讀教學,一定要考慮到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受家庭成長環境的影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具有很大的區別,部分學生自幼缺乏鍛煉表達能力的機會,會有咬字不清,思維混亂的表現,嚴重影響到朗讀水平。學生的性格差異也對于朗讀教學影響較大,性格相對內向的學生,不善于言語表達。教師在開展朗讀教學時一定要時刻關注本班學生的個體差異。有針對性的開展朗讀教學。目前在朗讀教學中,教師依舊偏向于學習成績好,善于表達的學生來朗讀課文,而性格相對內向,成績一般的學生朗讀機會少,這會導致部分學生對于朗讀教學產生抵觸情緒,影響語文課程的學習。所以教師在開展朗讀教學時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朗讀教學中,讓學生擁有證明自己的機會,提高語文的學習興趣。例如,在不同的朗讀文章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選擇不同的學生朗讀,及時發現學生在朗讀中所遇到的難題,并且積極幫助其改正,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開展朗讀游戲,讓學生主動分享自己所喜歡的文章片段,并且聲情并茂的朗讀出來,讓學生在相對較輕松的環境下參與朗讀訓練,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引入小組合作學習多樣化的語文課堂,讓學生之間相互幫助,共同提升朗讀水平。
目前小學中低年級朗讀教學推展不順利與缺乏完善的評價體系有較大的關聯,教師在開展評價時往往應用比較寬泛的詞語,不能讓學生詳細的了解到自身的優勢與劣勢,從而無法改進,朗讀水平止步不。新課改以來,明確要求教師在開展朗讀評價時,要從語言、語氣、語速、情感等多方面展開論述,幫助學生從整體把控文章。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依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制定評價標準,從學生的發音、語速、情感等多方面評價學生的朗讀情況,讓學生充分的中認識到自身在朗讀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教師及時指導,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提高朗讀水平。將學生的朗讀表現,根據實際情況打分納入到學生的綜合考評之中。這樣一來能夠激勵學生奮發向上,努力提高朗讀水平。
綜上所述,新課改的背景下,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時教學的核心所在,教學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還要加強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小學中年級開展朗讀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增加生字詞的學習,還能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進取心,提高語文的綜合素養。小學中低年級思維局限、想象力不足,無法對于語文課文全面的掌握,朗讀教學能夠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感受到文章的魅力,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從而提高思維能力與擴展想象力,促進學生的語文素養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