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建會
幼兒園區域活動越來越成為幼兒日常生活和學習的重要方式,對于提升教學質量、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材料的種類及投放在區域活動中變得越來越重要,筆者基于此提出了一系列材料投放方法,即合理設置材料投放空間、提升材料投放針對性、優化材料投放層次,希望能夠為進一步優化幼兒園區域活動提供支持與幫助。
一、合理設置材料投放空間
在幼兒園區域活動中,材料投放空間的設置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1.結合不同年齡段幼兒的基礎活動能力、主觀興趣和學習發展趨勢進行區域設置。在具體的區域設置環節中,教師可以應用 “N+1”的模式對區域環境進行劃分。其中,“N”代表常規區域,“1”則是結合幼兒主觀興趣、年齡特征設置的獨立區域。例如,在小班幼兒的常規區域中,教師可以設置美工區、閱讀區、益智區;而基于小班幼兒自主進食能力相對薄弱的特點,可以為其設置美食體驗區、模擬廚房區等鍛煉幼兒咀嚼能力的獨立游戲區域。
2.合理運用具有不同功能的區域空間。具體來說,就是在有限的區域空間內基于鍛煉幼兒自主學習能力、小肌肉運動能力、自我服務能力等將固定區域與公共區域進行有效銜接,投放相應體驗材料,達到提高幼兒區域活動成效的目標。
二、提升材料投放針對性
提升材料投放針對性主要強調教師在投放材料時,可以與區域游戲活動相結合,有針對性地投放不同種類和不同功能的材料,為幼兒提供更多選擇性。
首先,在區域材料選擇方面,教師應注重安全性和豐富性原則,確保材料投放數量和質量都達到預期要求,避免在游戲活動中幼兒由于爭搶材料而無法獲得充分的游戲體驗。從而影響幼兒未來參與體驗的積極性,導致幼兒的創造能力、合作能力等無法得到充分地鍛煉。
此外,教師應合理配置材料類型,針對不同活動區域,分別配置基礎原材料及其輔助工具。例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區角環境中的引導墻為幼兒設置活動流程指示牌,并為其繪制彩色圖案,讓幼兒在區域內能夠結合流程圖或示范圖對制作步驟、制作方法有充分的了解,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活動中。
三、優化材料投放層次
優化材料投放層次是指教師在投放材料時結合游戲難易程度、游戲類型以及幼兒針對性能力訓練的要求,投放不同層次的原材料,提升區域游戲材料的精細化程度,確保材料類型與具體能力的訓練要求相匹配。教師可以通過科學地規劃材料數量,有效地定位材料存放區域,在有限的空間內盡可能多地將材料引入區域空間,最大程度地滿足不同幼兒的游戲需求。例如,在小班幼兒的游戲活動中,為了鍛煉幼兒的小肌肉運動能力,可通過放置大小不同的顆粒物,讓幼兒進行抓取游戲,達到鍛煉幼兒小肌肉運動能力的目標。教師只要在選擇相應材料時,有效地控制材料規格,避免過小的顆粒造成幼兒誤吸誤食的風險即可。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借助有梯度的四宮格、六宮格或九宮格輔助工具,將不同類型的原材料投入相應容器中,結合自身的基礎實踐能力和發展特征,對材料進行滾動式投放,引導幼兒選擇適合自己的區域游戲進行參與。
分層次進行材料投放意味著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參與不同類型的游戲,這樣會吸引更多的幼兒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游戲的實踐中,不自覺地進入到沉浸式的游戲體驗中,大大提升了區域游戲活動的參與度和效果。
綜上所述,對于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組織落實而言,區域活動空間、規劃區域活動材料投放等都是影響區域活動開展成效的關鍵因素。作為幼兒教師,應本著不斷豐富區域游戲素材,科學劃分區域游戲材料層次,不斷優化區域活動環境的基本原則,以提升幼兒針對性能力為目標,規劃整體區域活動流程,發揮依托幼兒區域游戲提升幼兒綜合實踐能力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