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臣
貴州省環境工程評估中心
2016 年原環境保護部印發了《關于積極發揮環境保護作用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指導意見》(環大氣〔2016〕45 號),該意見中指出:“推進環境咨詢服務業發展,鼓勵有條件的工業園區聘請第三方專業環保服務公司作為“環保管家”,向園區提供監測、監理、環保設施建設運營、污染治理等一體化環保服務和解決方案”。由此,在環境保護領域正式提出了“環保管家”的概念。所謂“環保管家”,就是一種“合同環保服務”,主要指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為政府、為工業園區、為企業提供合同式環境保護方面的綜合服務,并以合同約定的環境保護方面的服務內容或取得的污染治理成效、收益來收費,是新興起的一種解決環境保護方面一系列問題的新市場模式。“環保管家”通過深度參與到工業園區、企業等日常環境管理工作中,開展常態化或專項的“體檢”和“問診”,及時提出預警和采取針對性處理措施,以此有效避免環境事故的發生,并有效提高了環保管理效率,真正實現了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在環保工作要求越來越嚴的新時期,環保工作能力也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條件。作為專業的“環保管家”,既能找準工業園區、企業的環境保護主要環節和突出風險隱患問題,又能幫助徹底解決問題,既能有效降低環境管理及治理成本,也能有效提升環境管理及治理能力,更能有力促進企業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環保管家”通過提供專業化的特定技術服務項目,能夠為政府、企業在園區、企業在規劃、項目建設、運行、管理等方面提供“保姆式”的環保服務,為環境保護工作保駕護航,可以切實有效降低園區、企業各項環境工作風險。環保管家實現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將企業從繁重的環境管理工作中解放出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企業更專業的生產、運營上面,最終實現環保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這對于政府、企業、環保管家服務機構來講都是極其有益的。
1.園區內各類產業高度聚集,在施工、運行等過程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均不同程度存在,而且容易造成環境問題的集中凸顯,為了將園區環境影響降至最低,政府部門對園區規劃階段就提出了嚴格的環境保護要求,更是對園區運行階段的環境管理工作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2.近年來,環保督察對工業園區各類環境問題均高度關注,甚至將很多園區環境問題作為負面典型在全國進行通報,這對園區來講面臨著較大的環境管理工作壓力,園區環境管理工作要求已經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3.很多企業環境管理混亂且效率低下,普遍存在環境保護專業工作人員不足及企業自身對環境保護工作認識不夠的問題,由此造成企業產生一些完全可以避免的環境問題,讓人惋惜的是很多問題不是資金原因造成,完全是因為企業對環境保護工作不重視造成的,企業不了解環境保護工作中哪些是堅決不能觸碰的紅線,未能夠在第一時間發現并解決企業存在的問題,或者是雖然發現問題但是一直未能徹底有效解決問題,直至被管理部門查處。
4.企業在建設、運行等過程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均不同程度存在,項目從立項到投產運行,各個環節均有著嚴格的環境管理要求,只有切實有效落實各項環保要求,加強日常環境管理工作才能夠有效降低環境責任風險。近年來,環保督察在歷次督察中通報過很多企業環境問題典型案例,企業的環境管理工作面臨著較大的壓力,目前階段企業的環境保護要求已經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通過實施環保管家,為需求方量身打造特有的環境保護方案,可以實現以下目標:環境問題能夠及時、有效得到解決,滿足程序合規、穩定達標的總體要求;環境風險得到有效防控;環境管理體系不斷健全,體系穩定、有效運行并持續改進;環境管理制度不斷完善;環境保護責任得到有效落實,環境保護意識不斷提高,環境信用不斷提升;環境保護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依靠技術進步,積極探索生產、環境保護之間的內在客觀規律,不斷提高環境績效,提高企業清潔生產水平,降低環保運行費用。
截至目前生態環境部僅在2016 年出臺《關于積極發揮環境保護作用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指導意見》(環大氣〔2016〕45號)的意見中鼓勵開展“環保管家”工作,但后續國家層面沒有明確的關于“環保管家”的法律、法規支持,環保管家在實際開展過程中存在著法律地位不明確、無依據等問題,這制約了“環保管家”制度的實施。環保管家企業主要通過業主具體需求簽訂環保管家合同,依據合同開展工作,環保管家沒有作為一種制度在有關法律法規中明確下來。
目前,在全國各地陸續均在開展環保管家這項工作,但各地幾乎均未制定環保管家方面的管理辦法等。沒有對環保管家開展的范圍、收費標準、內容、行政管理程序、環保管家機構管理等進行規定。
目前全國大多數省份均已開展環保管家相關工作,但每個省份開展的工作內容及技術要求均不盡相同,目前又缺乏上級層面的技術規范支持。對于環保管家的認識尚不統一,技術規范體系無法建立。
環保管家目前仍是一項新的處于探索階段的制度,政府、企業等對此不是非常了解。是否開展環保管家完全取決于政府部門、企業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目前整體環境保護意識仍然有待進一步提高。
目前開展環保管家的園區或者企業,大部分是因為出現了一些環境問題,需要迫切解決出現的環境問題時才想起第三方環保管家機構,事實上園區、企業可以在籌建之初就委托環保管家從全過程為環境保護工作保駕護航,有效降低各項環保風險,環保管家工作時間滯后。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推進,為了適應新時期環境保護工作的需求,我國環保第三方產業仍然有著很大的提升空間,同時部分環境保護相關制度也需要進一步完善。建議有關部門在總結各地現有環保管家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盡早制定環保管家的相關法規,明確環保管家法律地位,加強推進環保管家制度的實施,使得環保管家成為促進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提升的輔助手段。
根據環保管家實際開展情況,總結各地開展經驗,適時切合實際地制定環保管家管理辦法,對環保管家開展的范圍、收費標準、內容、管理程序、環保管家機構管理等進行規定,初步形成規范的環保管家體系。如對從事環保管家服務的企業納入信用管理體系,對其開展的環保管家工作行為進行約束,凡是在從事環保管家工作過程中存在工作質量低下、弄虛作假的,通過紅黃牌方式等限制其繼續在行業內發展。另外,相關政府部門還應該結合行業發展需求以及當前環保管家行業發展趨勢,適時制定環保管家配套的相關的管理制度,通過政府部門引導不斷提高其規范性及完整性,不斷促進規范性的市場規則的形成,為相關環保管家服務企業的發展指引正確的方向。
目前環保管家工作尚處于初期發展階段,政府部門、企業等對環保管家的了解不夠充分,建議政府部門加強對環保管家制度的宣傳,環保管家是一種新的環保理念,不同于以往傳統的環境保護服務模式,環保管家是為了解決環境隱患、以預防為主,并杜絕環境問題的發生,并可以深度參與到園區、企業等日常環境管理工作中,而傳統環境保護理念是遇事解決或事后處理。通過宣傳進一步提高整個社會的環境保護意識,讓環保管家成為新時期能夠有力促使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提升的一個很好的備選方案。
建議環保管家盡量早期介入工業園區、企業等的環境保護工作中,環保管家應該是全過程、全方位、全流程的一個服務,從規劃、選址、建設、運行等全過程介入,從源頭落實環保要求,事實上環保管家是以預防為主,環保管家的目標是解決環境隱患,而不是環境問題產生后的善后處理。
常規環保管家工作內容主要有:籌備期環保咨詢、規劃環評或項目環評等相關工作、“三線一單”評估工作、建設期環境監理、竣工環保驗收、環保定期體檢、環保設施運維、環境管理工作、環保信息規范化管理、環保宣貫、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等、環境監測、排污許可相關工作、編制環保工作報告等等。常規的環保管家工作重點主要在環保工作定期體檢、環保設施運維、環境管理工作、環境監測等方面。
環保管家機構除了具備上述常規的服務內容,應整合行業內資源或自身應該具備更進一步深化服務工作的能力,如特定環保設備研發、針對性環保管理應用軟件開發、環保數字化及智慧化管理體系建設、管網排查、無人機監測等等,幾乎能夠全面覆蓋委托方的所有環保工作需求。
環保管家服務機構只有不斷提升自己專業能力,去適應新時代下的環境保護工作需求,環保管家才能夠真正為委托方提供專業定制式、菜單式、全方位、一條龍打包式管家服務。
近年來環保產業得到了一定發展,但技術應用水平不太高,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為促進環保管家服務乃至整個環保產業的發展,相關部門除了完善傳統的環境保護方面的服務體系外,還需要與時俱進,根據新時期高質量的環境保護需求,加大高科技環保產品研發力度,提升下游環保產品的覆蓋范圍及深度,要突破環保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有力促進整個環境保護行業高質量發展。
在推動環境保護產業發展中,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同時,也是環保管家服務中的關鍵,尤其是研發自主核心知識產權環保高科技產品的前提條件。有關部門應制定長遠的環保專業人才培養規劃,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全方位持續重點培養環境保護專業人才。
總而言之,對于政府、工業園區、企業來講,第三方“環保管家”服務單位是一種很好的補充和選擇。由專業的第三方“環保管家”服務單位參與工業園區、企業的環境保護工作,為工業園區、企業分擔環境保護工作壓力,同時提高其環境保護工作效率,并能夠有效降低工業園區、企業環境保護工作成本,這樣企業可以有更多精力去應對生產、質量、市場等方面的工作,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這是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同時可以到達最大化的一種可行方案,第三方“環保管家”服務單位對工業園區、企業來講是很好的一種補充,很好地填補了工業園區、企業環境保護專業人員不足,以及滿足了日趨嚴格的環境保護要求。總體而言,“環保管家”是一項很好的制度,但由于目前環保管家仍然處于初期發展階段,有些問題需要解決,建議相關部門積極主導規范環保管家管理,引導“環保管家”能夠更好地為經濟發展、環境保護服務,并加大宣傳力度,加強推進環保管家制度的實施,使得環保管家成為促進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提升的輔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