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偉 陳小平
1 江蘇省漣水縣人民醫院 223400; 2 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COPD)是以持續氣流受限為主要特征的呼吸系統疾病,且呈現進行性發展,不完全可逆[1]。慢阻肺目前的病因尚不明確,常認為與吸煙等個人因素及空氣污染等環境因素有關。且該病易反復發作,若不加以及時治療則可進展為呼吸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羧甲司坦是一種祛痰藥物,可稀釋炎癥反應的分泌物,抗炎抗氧化效果優異,但單一用藥效果欠佳,臨床常采用聯合用藥方案。噻托溴銨是一種抗膽堿能藥物,擴張支氣管、維持氣道通暢效果顯著[2]。基于此,本研究探討噻托溴銨粉霧劑聯合羧甲司坦口服溶液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并著重探究其對炎癥反應的影響,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n=50)與對照組(n=50)。觀察組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46~79歲,平均年齡(61.29±3.22)歲。COPD 嚴重程度分級:Ⅱ級28例,Ⅲ級22例。對照組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60.98±3.28)歲。COPD 嚴重程度分級:Ⅱ級29例,Ⅲ級21例。兩組的基線資料相較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此研究。納入標準:(1)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診斷標準,且經影像學檢查確診;(2)處于穩定期;(3)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呼吸系統疾病;(2)處于急性發作期;(3)合并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器質性疾病;(4)合并惡性腫瘤;(5)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血液系統疾病;(6)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7)合并精神疾病;(8)在研究開始前1個月內接受過抗炎治療。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祛痰、平喘、抗感染等常規治療。對照組行羧甲司坦口服溶液(北京誠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4967,規格:10ml∶0.5mg)治療,10ml/次,3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噻托溴銨粉霧劑(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454,規格:18μg)吸入,18μg/次,1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8周。
1.3 觀察指標
1.3.1 治療總有效率:于治療8周后,綜合評定患者的治療效果。若治療后肺啰音基本消失,痰黏等癥狀基本消失,則為顯效;若治療后肺部啰音及痰黏改善程度≥50%,則為有效;若治療后肺部啰音及痰黏改善程度<50%或加重,則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3.2 肺功能指標:于治療前及治療8周后,使用日本美能AS-507型號的肺功能檢測儀檢測兩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呼氣峰流速(PEF),計算PEF占預計值的百分比(PEFpred%)及FEV1/FVC。
1.3.3 血清炎癥因子指標:于治療前及治療8周后,采集兩組患者3ml肘靜脈血,離心處理后取上清液,使用酶聯免疫吸附(ELISA)法檢測C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17(IL-17)及高遷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
1.3.4 金屬蛋白酶相關指標:于治療前及治療8周后,采集兩組患者3ml肘靜脈血,離心處理后取上清液,使用ELISA法檢測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基質金屬蛋白酶-12(MMP-12)、組織型金屬蛋白酶抑制物(TIMP-1)水平。

2.1 治療效果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χ2=4.332,P=0.037<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
2.2 肺功能指標 治療前,兩組的FVC、FEV1、PEFpred%及FEV1/FVC水平相較差異不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上述各項肺功能指標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對比
2.3 血清炎癥因子指標 治療前,兩組的CRP、TNF-α、IL-6、IL-17及HMGB1水平相較差異不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上述各項炎癥因子指標均降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指標對比
2.4 金屬蛋白酶相關指標 治療前,兩組的MMP-9、MMP-12、TIMP-1水平相較差異不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上述指標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金屬蛋白酶相關指標對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內科的常見疾病,其慢性氣流受限由肺實質破壞和小氣道疾病兩者共同所致,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若未得到及時治療可并發肺氣腫等,威脅患者生命健康[3]。臨床對于慢阻肺特別是穩定期慢阻肺的治療常采用藥物療法予以治療。羧甲司坦是一種典型的祛痰藥物,是一種黏液調節劑,其進入人體后4h后即可起效,直接作用于支氣管腺體,可充分降低痰液黏稠性,止咳化痰效果顯著[4]。但目前臨床上較少將祛痰藥物作為治療慢阻肺的長期、單獨的藥物。噻托溴銨是一種抗膽堿能支氣管擴張藥,進入人體后30min即可起效,支氣管擴張效果持久,有助于肺功能的改善,整體效果優異[5]。
肺功能是判斷慢阻肺治療效果的首選指標。慢阻肺患者的胸廓收縮力下降,呼吸急促,肺泡氣體排出較為困難,臨床可表現為FVC、FEV1、PEFpred%及FEV1/FVC水平的降低[6]。噻托溴銨是一種抗膽堿類藥物,可抑制支氣管平滑肌的M3受體,從而擴張支氣管,促進肺泡氣體排出,同時結合羧甲司坦的顯著祛痰作用,有利于患者肺功能的改善[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FVC、FEV1、PEFpred%及FEV1/FVC水平高于對照組患者,可見噻托溴銨粉霧劑與羧甲司坦口服溶液聯合使用可顯著改善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
慢阻肺是一種慢性炎癥浸潤性疾病,炎癥反應是其重要的病理基礎之一。CRP是一種急性相蛋白,TNF-α是由單核巨噬細胞形成的炎性因子,IL-6是有顯著促炎作用的炎癥因子,三者均為評估機體炎癥反應程度的敏感性指標,IL-17是由Th17細胞分泌的因子,可誘導白細胞就是-1β等炎癥因子的合成,促使中性粒細胞等向氣道炎癥部位聚集,從而加重病情;HMGB1是一種晚期炎癥因子,促炎作用強烈[8]。噻托溴銨具有顯著的抗炎作用,可抑制乙酰膽堿誘發的炎性細胞趨化活性,減少機體炎癥因子的釋放,從而顯著減輕炎癥反應。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CRP、TNF-α、IL-6、IL-17及HMGB1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可見噻托溴銨粉霧劑與羧甲司坦口服溶液聯合使用可顯著減輕慢阻肺患者的炎癥反應程度。
臨床研究顯示,慢阻肺的發生發展與金屬蛋白酶密切相關。MMP-9、MMP-12、TIMP-1是在調解細胞外基質降解合成中的主要酶類[9]。在正常肺組織中MMP-9不存在,當肺部受到損傷時,內皮細胞、成纖維細胞等均會產生MMP-9;MMP-12是一種人巨噬細胞彈性蛋白酶,白細胞介素-4等炎癥因子會提高MMP-12的轉錄水平。MMP-9、MMP-12是TIMP-1的降解產物。噻托溴銨減輕自由基給患者肺部帶來的損傷,減少炎性細胞自由基的分泌,通過調節MMP-9、MMP-12、TIMP-1水平實現良好的抗炎、抗氧化效果[10]。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MMP-9、MMP-12、TIMP-1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可見噻托溴銨粉霧劑與羧甲司坦口服溶液聯合使用可通過調節慢阻肺患者的MMP-9、MMP-12、TIMP-1水平而實現整體治療效果的提高。
綜上所述,噻托溴銨粉霧劑聯合羧甲司坦口服溶液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顯著,可顯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減輕炎癥反應,調節MMP-9、MMP-12及TIMP-1水平,整體效果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