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思雨
天津北大醫(yī)療海洋石油醫(yī)院,天津市 300450
痤瘡是一種常見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癥性疾病,發(fā)病率約為8.10%,好發(fā)于青春期少年,臨床表現(xiàn)為粉刺、丘疹等,常伴有皮脂溢出,對患者的美觀影響較大,極易給患者造成身心困擾[1]。痤瘡是一種多因素疾病,其發(fā)病與雄激素分泌旺盛、皮脂分泌增多、痤瘡丙酸桿菌感染、炎癥反應等多種因素相關,目前臨床上針對此病多給予抑制皮脂腺分泌、抗菌消炎等藥物治療,因此,尋找安全有效的藥物至關重要[2-3]。甘草鋅顆粒是治療尋常型痤瘡的常用藥物,能夠充分發(fā)揮抗炎及抗免疫作用,有效減少皮脂、雄激素分泌,從而促進痤瘡愈合,但單一用藥,見效較緩慢,且療效存在局限性,故聯(lián)合用藥成為臨床治療關注的重點[4]。丹參酮膠囊是一種常見抗菌消炎藥,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對痤瘡棒狀桿菌有較強的抗菌活性,近年來也常用于痤瘡輔助治療中[5]。本文旨在探討丹參酮膠囊聯(lián)合甘草鋅顆粒治療中度痤瘡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98例輕中度痤瘡患者。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痤瘡治療指南(2019修訂版)》[6]中的痤瘡診斷標準;(2)病情嚴重程度為輕中度;(3)言語溝通正常;(4)能夠按醫(yī)囑治療;(5)患者及家屬對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存在活動性感染;(2)伴有其他皮膚疾病、高血脂疾病、造血系統(tǒng)損傷疾病及重要臟器疾病;(3)近1個月曾應用全身性藥物;(4)瘢痕體質(zhì);(5)對研究藥物過敏;(6)孕婦及哺乳期女性;(7)嚴重認知功能異常。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各49例。對照組男29例,女20例;年齡17~30歲,平均年齡(24.52±1.52)歲;輕度痤瘡18例,中度痤瘡31例;病程3個月~5年,平均病程(2.18±0.45)年。治療組男27例,女22例;年齡18~29歲,平均年齡(23.89±1.41)歲;輕度痤瘡20例,中度痤瘡29例;病程4個月~5年,平均病程(2.31±0.37)年。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外用復方維A酸凝膠(上?,F(xiàn)代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124)治療,先徹底清洗患處,再用指尖輕涂藥物于患處,涂抹后禁止揉擦,于每日睡前使用,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大,告訴患者治療期間做好面部的護理和清潔,每日早晚采用溫和的皮膚清潔劑清洗皮膚,避免皮膚毛孔堵塞,盡量不要使用化妝品,禁止擠壓、掻抓皮膚,以免對皮膚造成不良刺激,叮囑患者注意飲食清淡,杜絕油膩,少吃甜食和全脂(脫脂)牛奶,鼓勵患者多飲水,告訴患者不要暴曬,以免導致痤瘡惡化,如需戶外活動需做好防曬措施,同時指導患者規(guī)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對照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甘草鋅顆粒(南京瑞年百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153318),5g/次,2~3次/d,開水沖服,用藥4周后評價療效。治療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又給予丹參酮膠囊(河北興隆希力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3020110)口服,4粒/次,3~4次/d,用藥4周后評價療效。
1.3 觀察指標
1.3.1 皮損癥狀積分變化:觀察兩組治療前、治療后的皮膚癥狀變化,包含膿皰、紅斑、丘疹、粉刺、毛細血管擴張5個癥狀,每個癥狀計分0~3分,總分15分,分值越高表示皮損癥狀越嚴重[7]。
1.3.2 臨床療效:觀察兩組的治療效果。治愈:自覺丘疹、膿皰、粉刺等癥狀消失,皮損消退90%及以上,沒有出現(xiàn)新的皮損,僅殘留少許色素沉著;顯效:自覺上述癥狀明顯減輕,皮損消退60%及以上,沒有出現(xiàn)新的皮損,僅殘留部分色素沉著;有效:自覺上述癥狀有所減輕,皮損消退30%及以上,有少量新的皮損出現(xiàn);無效:自覺上述癥狀無變化甚至加重,皮損消退不足30%[8]??傆行?(治愈+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3.3 生活質(zhì)量:觀察兩組治療前、治療后的生活質(zhì)量變化,采用中文版皮膚病生活質(zhì)量指數(shù)(DLQI)進行評價,量表共有10個問題,每個問題計0~3分,總分3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質(zhì)量越差[9]。

2.1 兩組皮損癥狀積分變化比較 治療后,治療組的各項皮損癥狀積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皮損癥狀積分變化比較分)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95.92%,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1.63%(χ2=5.018,P=0.025<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3 兩組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 治療后,治療組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分)
痤瘡是生活中十分常見的病癥,若沒有得到有效救治,隨著皮損加重,將會出現(xiàn)皮膚色素沉著及瘢痕,不但影響患者外在形象,同時還會危害患者心理健康,因此,積極探討?zhàn)畀彽挠行е委煼绞街陵P重要[10]。既往研究表明[11],鋅與痤瘡等損容性皮膚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鋅缺乏可對酶—雄激素相關系統(tǒng)造成干擾,從而導致體內(nèi)雄激素水平失衡,對上皮細胞的正常分化極為不利,而補鋅治療能夠有效防止上皮細胞異常角化,提高維生素A利用率,抑制皮脂分泌及微生物生長,從而改善皮膚狀態(tài)。甘草鋅顆粒的有效成分為鋅、甘草次酸,臨床應用不但能夠增加皮膚內(nèi)鋅含量,避免因鋅不足而導致的毛囊皮脂腺異常變化,充分促進皮脂外排,同時能夠發(fā)揮甘草次酸的抗炎、抗免疫等作用,有效抑制痤瘡的炎癥反應,加速細胞新生和修復,從而促進皮損消退[12]。但痤瘡病情較復雜,易反復發(fā)作,單純采用甘草鋅顆粒治療,難以發(fā)揮穩(wěn)定效果,因此,近年來臨床開始嘗試多藥聯(lián)合治療[13]。痤瘡丙酸桿菌的過度增殖同樣是痤瘡發(fā)病的主要病理機制,治療還需從傳統(tǒng)抗感染轉(zhuǎn)化為抗炎[14]。丹參酮膠囊是中藥丹參的有效提取物,其主要成分為隱丹參酮,具有廣譜抗菌作用,臨床應用時不但能夠充分抑制痤瘡丙酸桿菌的增殖,同時能夠加快皮膚新陳代謝,調(diào)節(jié)皮膚角化過程,縮短皮損消退時間[15-16]。
李麥生[17]研究證實,對尋常性痤瘡患者給予甘草鋅顆粒聯(lián)合丹參酮膠囊治療,能夠從多個途徑發(fā)揮抗炎、促修復等作用,具有多環(huán)節(jié)多靶點特點,有效促進皮損癥狀消退,從而使痤瘡治療效果由單一用藥的78.72%上升為93.62%。本文中,治療后治療組的各項皮損癥狀積分及生活質(zhì)量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且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95.92%,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1.63%(P<0.05),進一步證實了丹參酮膠囊聯(lián)合甘草鋅顆粒治療可協(xié)同增效,共同促進皮損癥狀改善,有效提高痤瘡治療效果。究其原因認為,采用甘草鋅顆粒治療能夠有效減少皮脂分泌,避免皮脂腺管阻塞,防止毛囊管腔的角化堆積,而同時配合丹參酮膠囊治療,能夠發(fā)揮類似激素抗炎的作用,有效殺滅痤瘡桿菌等痤瘡致炎性微生物,進一步促進炎癥消退,抑制皮脂腺細胞的增殖,調(diào)節(jié)體內(nèi)激素平衡,從而降低痤瘡對日常生活造成的影響。有研究表明[18],丹參酮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臨床應用時有助于提高面部的血液循環(huán),減輕面部皮膚色素沉著和瘢痕,從而降低皮損癥狀積分。此外,痤瘡的發(fā)生還與患者日常飲食習慣、每日洗臉次數(shù)、所處環(huán)境、心理壓力狀態(tài)、每日睡眠時間等多種誘發(fā)因素相關[19]。本研究患者在治療期間保持良好生活習慣,積極規(guī)避誘發(fā)因素對疾病的影響,能夠進一步增強臨床效果,鞏固后期療效。
綜上所述,對輕中度痤瘡患者給予丹參酮膠囊聯(lián)合甘草鋅顆粒治療,能夠產(chǎn)生協(xié)同作用,明顯加快患者炎癥損害清除速度,減輕患者皮損癥狀,提高患者痤瘡治療效果,從而降低痤瘡對患者日常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比單一用藥價值顯著,值得臨床借鑒并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