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重癥科 467099
認知障礙(Cognitive impairment,CI)是因多種病因導致的認知功能受損,其中與年齡相關性較強,年齡越高,風險越高。有調查[1]顯示,2020年我國60歲以上人群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病率達15.5%。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患病人數不斷升高,若未及時干預可能加重認知功能障礙,影響日常生活能力。關注老年人群健康,在輕—中度老年CI(Mild-to-moderate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elderly,MMCIE)階段給予合理干預是預防病情不良進展的重要方式。老年綜合評估工具(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GA)是專為老年人群制定的評估量表,對老年人醫學、心理、功能等多方面進行鑒定,以篩選出存在CI的患者,進而給予針對性干預,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2]。本研究旨在分析CGA評分導向的針對性護理模式對MMCIE患者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MMCIE患者186例,根據不同入院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93例。對照組男45例,女48例,年齡60~87(72.85±3.26)歲;合并疾病:高血壓43例,糖尿病36例,冠心病29例,骨質疏松7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6例。觀察組男44例,女49例,年齡60~86(73.14±3.58)歲;合并疾病:高血壓46例,糖尿病33例,冠心病31例,骨質疏松6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8例。2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已通過我院理論委員會審核。
1.2 選擇標準 (1)納入標準:均符合《中國防治認知功能障礙共識》[3]中診斷標準;MMSE評分為10~24分或(和)MoCA評分10~25分;患者及家屬對研究方案知情,自愿簽署同意書。(2)排除標準:合并視力、聽力障礙者;合并嚴重失語者;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礙者;存在吸煙、酗酒等不良習慣者;基礎病未得到控制者。
1.3 方法 2組均給予適合藥物控制,密切監護病情,護理3個月。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為患者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定期更換衣物,保持肢體清潔;指導患者健康飲食,根據病情程度指導患者進行適當鍛煉,每日提醒并監督患者規范用藥;于患者出院時,和家屬溝通,詳述患者病情,指導家屬給予患者關心與支持。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CGA評分指導下的針對性護理,具體如下:
1.3.1 成立CGA多學科干預小組:(1)小組成員包括老年科醫生、心理醫生、營養醫生、臨床主治醫生、護士長、護士等。(2)由護士長主導開展小組學習、討論,完善CGA評估量表與相對應護理方案,要求小組成員掌握量表評估細則與護理操作要求。
1.3.2 制定CGA手冊:(1)在CGA指導下,確定手冊包括兩個方面內容。①基礎身體狀態:將患者基礎病、牙齒、聽力、視力、尿失禁、便秘等情況納入評估項目,由醫生檢查后記錄于表格,收錄個人檔案中,同步建立紙質版與電子版資料。②評估量表:整理完善以下量表內容:微型營養評定量表(MNA)、簡易老年抑郁量表(SGDS)、日常生活功能活動能力量表(ADL)、衰弱篩查量表(FRAIL)、Berg平衡量表(BBS)、Morse跌倒評估量表(MFS)、家庭關懷度指數測評表(PAGAR)。將以上量表按序號依次排版,制定CGA評估手冊,需保證格式統一,每個量表題目、要求、項目羅列完整且清晰。(2)確定評價標準:①MNA量表滿分30分,≤18分為營養不良。②SGDS量表,滿分15分,5分及以上表示存在抑郁。③ADL量表,評分范圍14~56分,≥17分表示存在活動功能障礙。④FRAIL量表滿分5分,3分及以上表示存在衰弱癥狀。⑤BBS量表滿分56分,40分及以下為存在平衡功能障礙。⑥MFS量表總分125分,25分及以上表示存在跌倒風險。⑦PAGAR量表滿分10分,6分及以下表示家庭關懷度較低。
1.3.3 實施護理:(1)細節護理:①MMCIE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認知功能障礙,均開展記憶力訓練,借助實物、圖片、數字、計算題等資料,通過展示、提問、確定等流程訓練患者記憶力,隨后指導患者自主看書、看報紙,再引導患者講解所看內容,對于自主閱讀能力較差的患者,可向患者口頭講解故事、新聞等,引導患者重復表述,1次/d,20~30min/次。②合理藥物干預:根據患者病情,邀請各科醫生進行專項討論會,共同決策患者服用藥物清單,以盡可能減少藥品數量。(2)針對性護理:結合量表評估結果給予干預。①對于營養不良者,由營養師結合患者體質量、日常消耗、飲食喜好等,調整食物種類:女性1 800kcal,男性1 900kcal,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熱量占比分別為15%左右、25%左右、60%左右。②對于存在抑郁癥狀者,每日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評估,和患者語言交流,對患者情緒給予理解,并提供情感支持,引導患者通過自述表達、寫日記、做喜歡的事情等方式抒發不良情緒,同時指導家屬加強與患者溝通,引導患者回憶美好的事件。③對于存在活動能力障礙或(和)衰弱癥狀者,結合患者癥狀程度制定階段性功能訓練,1次/d,30min/次。先進行四肢、關節活動,由被動活動過度至主動活動,隨后進行站立、行走訓練,同時聯合家屬鼓勵患者自主進行刷牙、洗臉、如廁等生活活動,日常增加掃地、備餐等簡單家務活動。④對于存在平衡功能障礙或(和)跌倒風險者,床上設置圍欄,于患者睡眠及獨處時完全打開,同時每日增加1次專項訓練:Frenkel體操訓練、交替摸膝訓練、單腿站立訓練等,30min/次,以鍛煉肢體協調性。⑤對于家庭關懷度較低者,進行家屬干預,與家屬進行溝通,幫助家屬明確家庭支持對患者病情的重要作用,指導家屬通過日常交流、共同活動、共同鍛煉等方式給予患者支持,對配合度較低家屬,醫護人員需加強對患者的人文關懷,在日常交流中給予患者語言鼓勵和支持,同時引導患者和相似病情的病友建立溝通,從不同方面獲得理解和支持。
1.3.4 個體化出院指導:針對患者的恢復情況,制定出院事宜告知單,詳細羅列飲食、運動、功能鍛煉等注意事項,同時與患者保持聯系,每周進行線上視頻或語音隨訪,將患者恢復情況記錄于個人檔案中,并給予建議,整理為文字版資料私信患者。
1.4 觀察指標 (1)認知功能:干預前后采用MoCA量表評估,滿分30分,評分越高,認知功能越好。(2)智力狀態:采用MMSE量表評估患者干預前后的智力水平,滿分30分,評分與智力狀態呈正相關。(3)日常生活能力:干預前后采用ADL量表進行評估,評分范圍14~56分,評分越高,表示功能障礙越嚴重。(4)生活質量:以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74(GQOL-74)評估干預前后生活質量,共74個項目,滿分100分,評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5)護理滿意度:采用紐卡斯護理滿意度量表評定,分值范圍19~95分,統計95分、76~94分、57~75分、38~56分、19~37分的患者,分別歸入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非常不滿意。總滿意度=(滿意例數+非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2.1 MoCA、MMSE評分 干預后觀察組MoCA、MMSE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MoCA、MMSE評分對比分)
2.2 ADL、GQOL-74評分 干預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ADL較低,GQOL-74較高(P<0.05)。見表2。

表2 2組ADL、GQOL-74評分對比分)
2.3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χ2=10.981,P=0.001<0.05)。見表3。

表3 2組護理滿意度對比[n(%)]
3.1 CGA評分指導下的針對性護理可提高患者認知功能,促進智力恢復,提高日常自主活動能力 已有研究[4-5]證實,CGA評估量表對不同疾病老年人群的護理效果具有積極作用。本研究將CGA評分導向的針對性護理應用于MMCIE患者中,同樣發現,干預后觀察組MMSE、MoCA均高于對照組(P<0.05),與既往研究觀點一致。本研究于患者入院前后,通過基礎身體狀態與各量表評估結果對患者生理、心理等健康狀態進行全面評估,進而制定護理方案,同時出院時給予個體化出院清單指導,將入院、住院、出院等流程緊密聯系,形成連續、動態的護理路徑,有助于提升干預效果。此外,統一開展記憶力訓練,通過圖片、數字、書籍等豐富多樣的事物及展示、提問、引導等多種訓練指導形式對患者大腦皮層進行刺激,激活大腦興奮度與活躍度,鍛煉神經功能,預防神經萎縮,進而在重復多次的訓練中提高認知功能[6]。本文結果還顯示,干預后觀察組日常生活能力優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護理人員通過量表篩選出存在活動障礙、平衡功能障礙等運動能力降低的MMCIE患者,循序漸進開展一對一功能訓練,可最大限度發揮專項干預優勢,促進功能恢復,且聯合家屬鼓勵患者獨立進行日常活動,有助于其自主活動能力的提高。
3.2 CGA評分指導下的針對性護理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護理滿意度 CGA量表不僅涉及患者基礎病情,還關注患者視力及聽力減退、牙齒脫落等自然老化現象,細化病癥分類,同時通過與各科醫生溝通、合理藥物干預,盡可能減少藥物服用種類,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藥物的副作用影響,避免出現“處方瀑布”的情況,還能改善患者心理應激,提高接受度,加深對醫護人員的認可。除此以外,針對性的護理為本研究干預重點環節,護理小組成員在CGA指導下,完善老年人群多方面評估,進而制定針對性飲食方案、強化心理干預、階段性功能訓練、專項訓練、家屬干預等方式,從而給予患者合理、有效的護理干預,有助于全面提高其生活質量。因此,本文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與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與路琴等[7]的研究結果相似。這與醫護人員增強與家屬的溝通有關,在對患者家庭關系進行了解的基礎上,通過家屬干預間接提升對患者的干預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同時也直接增強家屬對護理工作的理解,而對于家屬支持較少的患者,通過增加人文關懷,獲得患者認可,有助于整體提高護理質量。
綜上可知,CGA評分導向的針對性護理可改善患者認知功能,促進活動能力的提高,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