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芹 _ 北京工業大學附屬中學十八里店分校
《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明確指出,勞動課程以豐富開放的勞動項目為載體,重點是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煉意志,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良好的勞動品質。北京工業大學附屬中學十八里店分校多維度研究、踐行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實施之道。
學校非常重視勞動教育,成立了由校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進行研究。為了使勞動教育落地生根,學校每學期都制訂和完善勞動教育計劃,確定各年級教育目標。以評價為導向推進勞動教育實施,同時開展成果展示活動。勞技課教師還制定了勞動安全風險防范管理制度,確保學生在參與勞動教育教學中的安全。
學校以課程建設為依托,結合國家對人的德智體美勞素質發展定位的基本準則,以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從品德與社會素養、人文與語言素養、體育與健康素養、藝術與審美素養、科學與實踐素養五大領域出發,建構起由潤德崇實課程、啟智明實課程、健體尚實課程、育美求實課程、探索篤實課程構成的“五色石(實)”課程體系。勞動課程隸屬“探索篤實”板塊。學校劃分低、中、高三個勞動教育課程階段,并將其進行一體化課程設計。
必修單科課程。各年級利用綜合實踐課、班會、隊會、課間、午間、課后托管時間等,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低年級課程主題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生跟著教師學習整理書本、整理桌面、掃地等日常班級勞動。中年級課程為“我為班級做貢獻”。入學后,經過兩三年的鍛煉,學生已經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他們每天擦黑板、墩地、澆花,幫助教師整理教室書柜、收發作業等。高年級課程主題為“我為學校做貢獻”。引導學生播放廣播或運動音樂、培訓小升旗手、幫助低年級學生做班級衛生等,協助教師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情。
選修特色課程。“二十四節氣”勞動創意課程,浸潤童心,引導學生通過“知、聽、觀、做”等環節,在學思踐悟中“零距離”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種多肉、學扎染”勞動實踐課程使學生在課程中感悟、體驗、學習、成長,在活動中培養美感和藝術創造力。學校還以“人人參與自救互救 共建共享文明社會”為主題,共同培育和塑造身邊的“少年急救官”,將安全理念根植于學生們心中……
此外,班級圖書角、班級漂流日記,記載了學生們分享勞動的喜悅;在班級植物角經常可以看到,學生們定期給植物澆水,見證綠植和自己一起成長;“垃圾分類小使者”每天對同學們的垃圾投放進行監督管理,盡職盡責;“文明禮儀小使者”每天早晨身著綬帶,向師生微笑招手;“分飯行動,愛滿午間”,分飯員們以強烈的責任感組織同學們分組依次上前打飯。
勞動課程和勞動實踐有效拓寬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途徑,給學生提供了自主管理的平臺。
學校開展了豐富的勞動實踐活動,旨在讓學生在勞動實踐中感悟勞動的價值,并進行價值引導。
例如,系列活動之“變廢為寶”。環境日,學生們在教師和家長指導下,將家中廢舊物品制作成可愛的玩具、使用的文具等,倡導每一個人努力做到變廢為寶,減少垃圾投放,攜手創造優美環境。此外,開展“環保時裝秀”活動,全校師生自主設計、大膽構思、精心選材,將生活中的廢棄報紙、塑料袋、繩子、紐扣、絲帶等巧妙搭配,變成一件件藝術品。系列活動讓學生們愛上環保,加深了對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三種關系的理解。
學校通過勞動教育,為學生樹立了正確的勞動觀念,讓學生正確理解勞動最光榮,具備基本的勞動技能,并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