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靜
在我國進一步開展素質教育的背景下,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現代中小學教育工作者探討的主要問題,成為現代教育的主流。對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還沒有完全掌握正確的學習技巧,以及構建良好的知識系統,在學習化學知識的過程中,對一些較為抽象的知識難以理解,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較低、質量有待提高,教師無法開展高效的化學課堂,久而久之不利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基于此情況,教育工作者應該積極地對培養核心素養的工作進行探討,跟上時代的腳步,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將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充分地體現出來,從而推動學生綜合能力以及核心素養的提升。
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師受到升學考試的壓力,通常對學生展開教學的過程中,習慣性地將大量理論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化學知識,但忽略了學生探索的過程,阻礙了學生動手能力以及綜合素養的增強。初中化學教材中包含的內容較多,涉及的范圍較廣,學生一時之間難以對知識形成真正的理解與掌握。初中化學教學課堂是學生首次正式接觸化學知識,對抽象的化學概念以及化學物質學生幾乎沒有接觸過,教師只是機械地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忽略了讓學生親自實操化學實驗的環節,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不到真正的提升,從而制約了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望,容易造成學生對知識一知半解的情況,不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此情況下,影響了學生對課堂教學知識的學習成果,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更是無法得到提升。同時,還有部分初中化學教師已經認識到化學實驗對學生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受到課堂時間的限制,在開展教學的過程,教師只是通過親自試驗示范,讓學生進行觀察的形式進行化學實驗,學生沒有得到動手鍛煉的機會,學生不能真正體驗到實驗過程,缺少了對知識的探索過程,從而降低了化學實驗的教學影響力。
在我國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對初中化學課堂的重要轉變便是將以教師為主體地位的課堂,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的課堂,以學生為主設計相應的教學課堂,在課堂中讓學生各項能力得到相應的培養。但是從目前階段來看,初中化學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部分教師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較深,對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對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的教學課堂沒有充分的認識,仍舊使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機會較少,學生被動記憶知識,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是非常不利的。與此同時,還有部分初中化學教師,雖然在積極轉變教學思想,跟隨教育改革的步伐,認識教學到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的重要意義,但是他們執行過度,這樣的教學課堂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其中不免摻雜一些學生沒有將心思放在學習上,造成初中化學的課堂高效開展只是流于表面,有些學生并沒有實際地得到相應知識的提升與核心素養的增強。
初中化學教學的主要目標,不僅是讓學生學習到基礎的化學知識,而且需要提高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以后學生對化學領域知識的探索奠定一定的基礎。但是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初中化學教師只是將教材中的知識照抄照搬傳授給學生,教學課堂枯燥乏味,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對知識探索的熱情,學生容易對知識產生厭煩的心理,甚至有一部分學生對化學這門學科會產生一定的偏見,放棄化學學科的學習。同時,單一的教學內容讓學生的思維無法得到相應的鍛煉,學生的思維較為固化,不利于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探索以及化學問題的解答,初中化學教師更是無法建立高效的課堂。
良好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過程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推動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以及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觀念。教學評價既是檢驗教學成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師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問題點,特別是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師想要構建高效課堂就必須要設計出相應的教學評價體系。從目前階段來看,初中化學課堂的教學評價主要是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評價依據,而沒有關注到學生在化學課堂學習過程中的其他能力以及相應的表現,此種評價方式容易對能力較強,但是成績欠佳的學生帶來一定的打擊,造成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感到失望,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同時,初中化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堂評價的過程中,只是從自己的視域對學生進行單一的評價,而沒有讓其他的學同學、家長對學生進行評價。在此情況下進行的化學課堂評價是片面的、單一的,不利于學生成長,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以及核心素養的提升都產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因此,想要建立初中高效的化學課堂就必須要對現有的教學評價方式進行完善,讓學生能夠真正地得到全方位的教學評價,從而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及時糾正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
打造高效化學課堂有重要的意義,具體如下:第一,使學生的學習更具意義,學生不僅學到了課堂知識,提高了化學能力,還學得更投入、主動、自主。學生能充分感受到進課堂之前和課堂之后的變化。第二,全班不同層面的學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發展和提高。構建高效的化學課堂使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第三,學生學習沖勁強,心情愉悅,既不再為上化學課而感到恐懼,也不再為看到那些怪異的化學符號而緊張,以及為化學考試而心虛。構建高效的化學課堂需要良好的學習環境,在課上學生心情舒暢,老師循循善誘,學生學得津津有味,師生之間交流真誠、實在,學生們從這堂課中或受激勵,或受啟迪,或受教益,或引起反思。構建高效的化學課堂是具有重大意義的,是刻不容緩的。
核心素養背景下,要求初中化學教師不能一味地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應該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索,理解知識的深層含義,從而正確地掌握知識。初中化學教師的教學觀念會直接影響教師對教學課堂內容的設計與運用,從而會進一步影響初中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是為學生講述大量的專業化知識,還應該貫徹落實以育人為主的教學目標,教師需要積極地轉變教學理念,將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真正落實到日常的教學中,進而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
首先,初中化學教師應該對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進行充分的分析,深層次地理解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教學理念其中蘊含的意義。簡單來說,在對初中學生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僅僅是讓學生學習到化學知識,還應該讓學生得到全方位的鍛煉,提升學生自身的綜合能力與素養。其次,在初中教師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教師自己只是課堂的引導者、輔助者。教師還需要以學生的視角對教學課堂進行設計,貼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不斷地對初中化學課堂進行優化,提升教學效率。與此同時,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初中化學教師還應該充分地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不斷地對學生進行知識上的引導與啟發,調動學生對知識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自主對知識進行探索,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最后,初中化學教師還應該根據學生學習效果的不同,認識到學生之間是存在差異的,再根據學生的具體差異,設計出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幫助學生整體提升學習質量與學習效率,從而真正地實現高效化學課堂的建立。
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能夠使學生的學習活動順利開展,在目標的引導下教師能夠有效地開展教學,從而有助于初中教師構建高效的化學教學課堂。首先,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師在設計學生的學習目標時,應該從傳統知識層面的學習目標中走出來,將核心素養要求的學習目標融入其中,使教師在核心素養引導下,將化學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與實踐、科學態度與責任和教學內容進行有機地融合,才能讓學生真正地在化學教學課堂中不斷增強自身的綜合能力。其次,在化學教師對化學課堂中學生的學習目標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地分析化學教材的內容與學生的具體情況,深刻地了解化學教材的編排結構與教學重點,對化學課堂中學生的學習目標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索,最終達到預設的學習目標,使學生的學習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而更有利于高校課堂的開展。最后,教師應該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習目標進行設計,不能盲目地設計學習目標,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不到培養,對知識難以深層次地理解。
以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制取氧氣》一課為例,首先,教師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充分的分析,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此課的學習目標進行設計。此課的學習目標如下:第一,讓學生了解實驗室中制取氧氣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化學實驗和制取新物質的方法;第二,通過學生動手實驗進行科學探究,在活動過程中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第三,通過實驗,使學生增強探究欲,體驗實驗的樂趣。在此課堂學習目標的引導下,教師可以借助化學實驗讓學生對氧氣的制取過程進行探索,最終使學生完成此課的學習目標。
初中階段化學學科其中包含的知識大多都來源于實際生活中的現象,教師可以借助這一特點,利用有趣的化學實驗,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望,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基于此情況,初中化學教師必須要認識到化學實驗對教學課堂的重要意義,在化學課堂中增加化學實驗的比重,以此來豐富初中化學課堂,提高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興趣,積極地參與到化學教學課堂中。
首先,在開展化學實驗課堂設計的過程中,初中化學教師應該以培養學生的化學素養為基礎,充分地利用學校的化學實驗器材,為學生設計出豐富多彩的化學實驗,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索。其次,化學教師在對化學實驗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借助實驗教學對化學知識進行拓展和延伸。教師可以在教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對實驗教學進行創新,讓學生能夠認識到知識來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的道理。最后,在化學教師開展化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注意讓學生正確地對化學材料進行使用,避免產生一些危險的事件,保障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以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一課為例,此課的學習目標如下:第一,學生初步學會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和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的方法;第二,學生加深對二氧化碳性質的認識;第三,學生能正確選擇常見氣體的發生和收集裝置;第四,讓學生通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過程,初步養成用最佳方案和積極端正的實驗態度面對科學研究,形成不浪費的思想。在開展正式的教學活動之前,教師可以借助干冰和熱水接觸后產生的大量白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快速地投入課堂對化學知識進行探索。隨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在第二單元我們已經學會了氧氣的實驗室制取方法,那么同學們能根據氧氣的實驗室制取方法設計出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方法嗎?”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并且每個小組選出一個代表對教師的問題進行解答。在學生對問題進行解答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化學實驗,以小組的方式進行實驗操作,讓學生進行合理的分工,從而在實驗的過程中能夠進一步厘清二氧化碳的制取過程。如此的化學課堂,不僅能夠讓學生對化學知識有深層次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從而增強學生的核心素養,有助于初中化學教師高效課堂的構建。
全面的教學評價對教學課堂的開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讓教師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而且能夠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與核心素養的增強。因此,初中化學教師需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評價思想,從考試成績的衡量標準轉化為對學生全方位的評價,使教學評價能夠真正地體現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初中化學教師對評價的語言與態度較為隨意,甚至在評價時會摻雜自己的喜愛或情緒,缺乏對學生進行正確、良好的評價,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基于此,想要構建高效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師就必須要對自身的教學評價體系進行完善。首先,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化學成績、課堂表現、綜合能力、實驗操作能力等進行綜合性的評價,反映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其次,教師應該倡導學生之間互相評價、學生對自我進行評價,以學生的視角對學生進行評價,有助于學生對自我能力的認識。最后,在良好的評價下,學生能夠建立學習上的自信心,勇于對一些問題進行探索,有利于促進學生良好學習能力的發展,以及核心素養的提升,從而有助于初中化學教師構建高效課堂。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師應該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與學科核心素養進行重點培養,以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教學效率。基于此,初中階段的化學教師需要從自身的教學理念出發,積極地創新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全身心地參與到化學課堂中,也有助于化學教師構建高效的化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