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寧
核心素養備受當今教育界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專家們更是在核心素養的基礎上結合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價值觀,研制出了更適合當今社會發展的學生核心素養教育體系。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務,作為一名農村普通高中化學教師,應確保自身能夠擁有一定的核心素養,在教學過程中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理念,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及核心素養的終極目標。文章將簡要概述高中化學核心素養的內涵,探究提升農村教師核心素養的作用及意義,分析農村普高化學教師核心素養的現狀,列舉提升農村普高化學教師核心素養的措施,旨在為廣大農村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高中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培育建立在學生終身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之上,引導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與拓展能力,有效促進學生的綜合性發展。通過對化學學科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擁有一定的化學學科能力,在掌握化學學科基礎理論知識及化學實驗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初步了解化學知識點中的質量守恒定律及電子守恒規律等,熟練應用比較分析及演繹歸納等學習方式,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及探究,從而實現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動態過程。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一定的化學思維方式,使學生能夠運用化學思維認知世界、解讀世界、分析世界,幫助學生更加全面細致地了解物質生活,提升學生的化學邏輯能力、化學分析能力及化學應用能力,達到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另外,也要培養高中生的化學核心素養,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引導學生形成并不斷完善正確積極的價值取向及價值觀念。
教師是教育教學活動的制定者及引導者,要想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首先就要確保教師自身擁有一定的核心素養。化學是高中階段的重點學科,理工科專業的基礎學科,也是我市乃至全國高考理工科的必考學科之一,高中化學學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高中生正面臨著決定后續發展選擇的重要階段,農村化學教師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過度關注學生的應試能力及書面成績,將書面成績作為考核學生的第一標準,沒有充分意識到培養學生邏輯能力及探究精神的重要性,在無形中限制了學生的綜合性發展。因此,為了促進學生的綜合性發展,我市農村普高化學教師應充分意識到化學這一學科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上的重要作用,在確保自身核心素養的基礎上,全面了解并掌握班級內全部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及發展情況,并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及教學策略,在潛移默化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從而全面提升我市農村普高化學學科的教育教學質量及水平。教師擁有一定的核心素養之后,可以為學生構建高效化學課堂的方式,讓學生在高效課堂中進行學習與提升,使學生的注意力能夠高度集中在化學課堂之中,思維能夠緊跟教師的教學思路,為自身的綜合性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從我市農村教師的編制情況來看,各大中小學教師的數量一般由學生的數量來決定,但由于地域及其他不利因素的限制,高中階段的農村學生不是隨父母進城求學,就是在進行義務教育之后便選擇走入社會,使得農村學校的學生相對較少,高中學生則更少,農村化學教師的數量也隨之減少。我市的很多農村學校,雖然教師總量較為可觀,但后勤工作人員占了較大的比重,化學課程的教師沒有達到一定的數量,使得農村學校的教師結構不夠平衡。
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市許多優秀教師都逐漸轉移到城市之中,使得我市農村的優秀教師人數少之又少。農村教師的學歷相對來說較低,農村優秀教師引進工作較為困難,農村教師隊伍年齡普遍較大,這些因素無形中制約著教師核心素養的發展與提升。受農村地理環境的影響,教師一般沒有出去參加培訓與講座的機會,農村教師的年齡偏大,自身已經沒有了較大的競爭意識與競爭壓力,多數都有安于現狀的錯誤心理。農村學校的資金經費一般都十分緊張,無法為教師提供參與培訓及講座的資金,使得農村優秀教師的人數較少,化學學科的優秀教師則更少。我市有一部分農村教師是民辦轉公辦的,這類教師一般都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師范類教育,僅憑借自身的工作經驗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導致沒有一定的專業基礎作支撐使其對教育教學方式進行改革與創新,從而無法有效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
我市已經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吸引人才加入農村教師團隊,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部分政策在落實過程中有偏差。普通高中化學教師的教學任務繁重,且由于農村教師緊缺,外出時間受到限制,一般教師的培訓活動都是在城市中開展,教師無法靈活協調自己的時間,不得不放棄參與培訓的機會。農村教師的生活環境一般較為艱苦,除去工資之外基本沒有其他的福利,農村教師工作主動性較差,甚至我市有些農村還出現了拖欠工資的情況,這更是打擊著農村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化學核心素養在影響學生核心素養發展情況的同時,也影響著化學學科教學目標的實現,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并不是忽略基礎知識教學,而是教師自身要充分意識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意義與價值,不僅要讓學生充分了解并掌握化學學科的基礎知識,還要實現基礎知識與核心素養的共同發展。教師應對核心素養培養體系進行有效地優化與完善,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科學的學習習慣、科學觀念及價值理念。學科觀念是化學知識的概括與提升,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學科觀念,便能為后續的化學課程學習打好基礎,這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及價值。
比如,在對“苯”的相關知識點進行教學時,教師便可以苯為重心,構建核心素養培養體系,引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掌握苯環的微觀化學結構與宏觀化學性質之間的關系,從而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有機化學的方式方法,讓學生在對化學物質結構的深入分析過程中,推斷出化學物質的性質;在對化學性質的深入分析過程中,推斷出其中蘊含的化學思想觀念,使得學生在學習有機化學的過程中,領悟有機化學背后的化學思想。
在新時期的背景下,我市的農村化學教師應深入挖掘化學學科的教學內容,做到充分了解并掌握化學學科的知識,并將化學知識、新課程理念與知識體系進行有機結合,建立較為完善的化學教學理念與化學課程觀念。教師應對化學知識點的形成過程進行深入探究,在探究過程中總結完善化學思想方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對化學思想方法進行分析,有效強化學生的化學思維,使學生意識到核心素養在化學學科學習過程中的獨特價值。化學思維是化學學習的載體,思維能力是化學學科素養中的重要部分,學生擁有一定的化學思維,能夠主動思考化學現象背后的化學知識點,達到透過現象看本質的目的。
比如,在對“化合價守恒配平方程”知識點進行學習時,為了降低本知識點的學習難度,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便可將本節課的知識點與初中化學知識點進行有機結合,通過對初中化學知識點進行引申及拓展,引導學生逐步掌握高中化合價守恒配平方程這一化學知識點,降低高中化學知識點的學習難度,有效激發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學生對學習化學課程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學生感受到化學學科的內在魅力。
化學學科的一個特性便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正是化學科學的這一特性,使得化學學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我國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化學教學課堂不應是簡單的板書教學,教師自身的能力、教學的方式與學生的互動情況,都會影響到教學課堂的效率與質量,化學實驗教學器具也不只是試管與燒杯。教師需要不斷吸收先進的科學技術,并不斷提升自身運用各項科學技術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創新性思維,對自身的教育教學理念進行完善,對自身的教育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從而有效提升高中化學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化學學科的特性,意味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養成勇于探究的理性思維。
比如,在對“鋁”相關的化學知識點進行教學時,教師便可對自身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為學生創設與鋁性質相關的教學情境,向學生介紹我國鋁制餐具的發展過程及制備歷史,列舉鋁制餐具在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讓學生意識到長期使用鋁制餐具的危害,從而深入了解鋁的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教師對教育教學方式進行創新,能有效激發學生對化學知識點的學習興趣與探究欲望,引導學生發現化學知識點與我們實際生活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形成較為完善的化學思維。
教師作為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及引導者,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教師在確保自身核心素養的前提下,充當學生化學思維形成的引導者,引導學生在對化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養成一定的化學思維,從而提升學生的化學能力。化學思維是學生了解及探知世界的重要思維之一,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化學學科的適用性,做到化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有效銜接,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之中,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養成積極向上的化學應用精神,使化學精神成為學生學習成長過程中的導向,在此導向下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創新、科學嚴謹、實事求是的人文素養。因此,教師要充分意識到自身化學思維引導者身份,在對學生進行化學學科的教育教學時,嚴格遵守相關的教學規范及化學實驗程序,引導學生通過嚴謹的化學思維探究化學真理,為學生展示自身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進而促進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形成與提升。在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化學課堂教學,教師應將學生作為化學課堂的主體,將自身作為學生學習化學的領路人及引導者,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能夠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使得學生的化學思維及核心素養共同發展。
信息素養是化學教師核心素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我市農村普通高中的現代化基礎教學設施還沒有得到充分的完善與優化,但隨著我市對農村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斷加大,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市農村普通高中的現代化基礎教學設施將會全面完善。教師可借此機會提升自身信息素養,將各個渠道的信息教育機會進行整合,了解并掌握先進教學設備的操作方法,如課件制作及演示軟件、錄屏軟件及虛擬實驗室等,拓寬自身的信息化視野,使自身的教育教學方式及理念能夠滿足當今時代與社會的需求。教師應拓展獲取信息的渠道,通過但不限于網站、微博及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在知網、化學教學及中學化學資料網中查詢所需的文獻及材料,拓展教師積累教學信息及教學資源的渠道,達到開闊自身視野的目的。教師也要不斷提升自身處理信息的能力,互聯網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同時,良莠不齊的各類型信息層出不窮,教師要通過自身的信息處理,在眾多信息資源中準確提取出有利于提升學生化學技能的信息,避免學生受到不良網絡信息的影響,從而引導學生養成一定的信息素養,使其能夠在解答化學習題時準確找到題目中所蘊含的知識點,有效提升學生處理化學問題的效率。
師范類高校是培養各類型各學科教師的重要地點,各大高校應充分完善化學專業師范生的培養方案,并著重培養化學專業師范生的知識、能力與理念等,為化學師范生走上教師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有效提升職前化學教師自身的核心素養水平。師范類高校應充分了解并掌握當今時代對化學教師的要求,對已有的化學師范生教育課程體系進行優化,增加培養化學師范生綜合能力的教學課程,如教育心理學、化學教學論及現代教育技術等,使得化學師范生能夠擁有一定的專業技能與綜合能力。我市也可加大對高校化學師范生回歸農村、服務農村的宣傳力度,并提升高校化學師范生到農村任職的福利及待遇,對愿意扎根農村的高校化學師范生給予一定的物質支持,為農村化學教師提供良好全面的保障,有效激發高校化學師范生到農村普通高中任職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有效提升我市農村普通高中化學教師的整體質量與水平。我市農村普通高中的管理部門也要積極組織化學教師參與教師培訓,使教師能夠在培訓活動中了解并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學理念,優化教育教學方式。加強本校化學教師之間的有效溝通與交流,建立校園內部資源共享平臺,使教師能夠在該平臺中實現自我提升與發展,達到提升農村高中化學教師核心素養的目的。
綜上所述,我市當前農村普通高中化學教師的核心素養不容樂觀,應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有效提升我市農村普通高中化學教師的核心素養,從而提升我市農村普通高中化學學科的教育教學質量及水平,促進我市農村教育的改革,實現我市農村教育的可持續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