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
詩云: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邵陽市洞口縣城關中學一級教師肖冬云扎根家鄉,為教育事業默默奉獻二十八載,生動詮釋了這種精神。
她始終堅守師之初心——傳道授業解惑;弘揚師愛之真諦——以高尚的師德師風要求自我、以熱情和耐心來關愛學生與工作。
“德”字為先,凈化學生心靈
為人師表,廉潔從教,肖冬云始終如一。她認為,學生在學校里學習,主要是受教師的影響,而這樣的影響是一點一滴的。她秉承著“潤物細無聲”的觀念,用高尚的情操引導學生的行為,潤澤著學生的心靈。家長提出請她吃飯,她用各種理由拒絕,總在約束自我的同時,教化學生。
“責”字為重,做學生堅強的后盾
肖冬云說:“責任是擔當,是愛,是對學生、對職業的愛,是一種執著與堅守。”她熱愛教育事業,對工作始終保持著如初心般的熱忱,舍“小家”顧“大家”。為了學生,她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是:你先自己去做,待媽媽有空再來幫你。
她認為不斷提升自己的素養也是一種責任。在日新月異的時代,學生要學,老師也要學。所以,她不僅通過努力獲得自考本科學歷,并在此基礎上一直堅持學習,提升自身學科教學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
肖冬云紀律性非常強。2014 年,她身體不舒服要動手術,為了不耽誤同學們的學習,手術拖到暑假才做。她在病痛之余也不愿落下一節課,不愿給同事領導添負擔。她認為,教師的責任是堅守不放棄,做學生堅強的后盾。
“愛”字當頭,與學生心貼心
肖冬云對學生十分嚴格,卻又不是一位傳統意義上的“嚴師”。相反,她對待學生非常熱情,從心里尊重和理解每一名學生,并愿意在學生身上花時間,打開學生的心房,真正做到亦師亦友亦父母。
楊同學與家長鬧矛盾了,哭著跑來跟她說:“老師,我心里很不舒服,你開導開導我。”不是心近學生,她們怎會對老師坦露心懷?胡同學父母離異,他是一個性格內向、敏感愛哭的男孩,肖冬云經常對他噓寒問暖,教他怎樣與同學交往相處,鼓勵他努力學習,并且與家長也成了好朋友。
肖冬云始終踐行著自己的人生信條:做學生心中的一米陽光。她堅持奮斗在教學一線,且擔任了十七年班主任。工作以來,肖冬云6 次獲縣嘉獎、十多次獲優秀班主任、并獲“鎮先進工作者”“鎮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還獲縣課改最佳示范課獎。她參與課題研究獲國家級一等獎,寫的論文、課件、教學設計多次獲省、市級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