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小英
在德育管理工作中,待優生的轉化是一項“道阻且長”的工作。班級管理者若能秉承“不拋棄不放棄”的教育理念,在工作中“行而不輟”: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待優生,能換位站在家長的角度用心進行家校溝通,能利用一切可用的零碎時間對孩子進行耐心地輔導,那么,待優生也能像蝸牛那樣慢慢前行,也會在用心者的愛心陽光中收獲沿途的美景。
一、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待優生”,是蝸牛也是在行走
有人說教育是一門慢藝術,要以慢心態陪著孩子在成長路上慢慢前行,慢慢陪著孩子長大。是的,在對待班上的待優生們,更應該改變自己的心態,要把自己當成是蝸牛前行的引領者,牽著他們緩慢前行。任何學生都會同時存在優點和缺點,優生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待優生則易于發現其缺點而難以看到其優點,這種現象明顯有礙待優生的進步,所以我們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所有學生,特別是待優生。發展的眼光是動態而變化的眼光,從縱橫兩方向去找尋待優生的動態發展:縱向要看到待優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應相信他的明天會比今天好;橫向則從待優生各個方面的綜合表現去挖掘他的各種長處。相信他們會越來越好,極力找尋他們的各種“越來越好”,就是育人者“不拋棄不放棄”的發展眼光。
二、站在家長的角度多溝通,聯合力量陪好小蝸牛
對孩子的教育僅憑學校教師的單向搖漿,是難以將船渡過彼岸的。在平常的待優生轉化工作中,通常要根據本班實際情況,對待優生進行家校聯合以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有換位思維,站在家長的角度,積極與家長溝通,才能了解待優孩子在家的學習情況和思想狀況,才能讓作為家長的他們明白教師也是像家長一樣愛著他們的孩子,是期望孩子進步的。我經常跟家長們說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你們,最愛孩子的就是他們的教師。我是這么說的,在日常的各種點滴中也是這樣做的。這樣,家長就會愿意努力和教師一起共同教育自己的孩子,共同想法子解決孩子身上的問題。只要我們不拋棄這些孩子,作為家長的他們就會更加不放棄他們的孩子,聯合力量陪好小蝸牛,你會發現沿途也會有美好風光。
三、多擠時間耐心輔導,功夫不負有心人
不拋棄不放棄的教育理念,要落實貫徹在班級管理的各種細節上。不管是學習還是思想方面的待優,這些待優孩子多數都有點自卑。別看他們平時好像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其實他們的心理很脆弱。平時正常教學結束后我會對他們的學習進行見縫插針的耐心輔導,在這個時候,學習輔導就是學習輔導,不能穿插有其他的內容,不然孩子容易忤逆。對他們的各種“不會”“不行”不歧視,不打擊,不挖苦,保護其自尊心,少批評多表揚。我認為這些孩子哪怕是再調皮,只要你領著他走進學習的世界,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他們就不會有那么多精力調皮搗蛋。為此,我經常利用課余時間輔導他們,也鼓勵班上的小老師輔導他們。當他們的學習取得哪怕一點點進步的時候,我就把它放大來表揚。俗話說:“好孩子是表揚出來的?!碑斀處煴頁P自己的時候,你可以發現這些被表揚的學生眼睛都比平時亮,腰板都坐得比平時直。
我一直相信上天是公平的,關于教育也是如此。當一個孩子被關閉了一扇窗,上天肯定會為這個孩子打開另一扇窗。只是我們老師不要以為一個孩子只有一扇窗,我們要善于透過這個窗戶看到孩子的優點,你會發現這個孩子身上一樣充滿陽光。平時所說要厚愛待優生,就是要真正做到不拋棄不放棄,以情動人,待人真誠;任何虛偽與哄騙,都會讓他們發現“有假”,會被看作是“演戲”。真正的愛始終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受重視的,有來自陽光的溫暖。
當然,待優生的轉化工作在班級德育管理中其實是一項漫長而艱難的工作,加上理想與現實存在的一定距離,常會讓人望而卻步。不過,相信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在這個過程中只要看到一點進步,就會知足常樂,并把這種快樂傳遞給孩子。
責任編輯 黃銘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