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思
好問則裕,好學則遠。評課能力是一線教師必備的專業素養。本人將從教師素養、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教學效果這四個方面評價曾經觀看的一節精品課例。課例內容為PEP3六年級下冊Unit343A7learn《Changes7around7us》。
一、夯實教師專業素養,為課堂“錦上添花”
豐富的專業知識是成為優秀教師的基本要求。而作為英語教師最基本的專業素養就是“清楚的表達”和“標準的發音”。在本節課中,教師很好地展現了自己的專業素養,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老師都能夠流利地表述自己的觀點以及對學生的指令,該老師的發音也非常標準, 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教師流利自然的過渡語, 親切的教態能讓學生快速融入課堂, 為課堂教學“錦上添花”
二、精準定位教學目標,推動課堂知識生成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學活動以教學目標為導向, 且始終圍繞實現教學目標而進行。對于詞匯課,最基本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教學活動能夠聽、說、讀、寫單詞并簡單地運用。但是,在處理Unit747Then7and7now 這一課的詞匯時,該老師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她從整個單元的主題出發, 提煉出了“change”這個文眼,圍繞“change”這個話題,她以自己的改變為教學切入點,教授了詞匯,又帶著學生體驗生活中的各種各樣的改變并在此過程中進行操練, 最后回歸教材、拓展文本,并對主題進行了升華。在這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中, 可以看出該老師對教學目標精準的設定。在精準的教學目標引導下,教師用環環相扣的教學活動推進課堂,促進學生的知識生成。
三、深度挖掘單元主題,豐富課堂教學設計
1.新穎的課前活動,快速拉近師生距離。課的一開始,該老師就和學生們說道:“This7is7my3first3time3to3be3here.3Happy3 to3 see3you.3Lets3 take3 a3picture3 together!”接著,老師舉起手機,和同學們完成了一張自拍。這個操作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很好地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緩解了師生借班上課的緊張感。不僅如此,隨著課的開展,聽課老師們發現“拍照”這一環節其實為后續教學活動埋了伏筆, 是開啟教學情境———“跟著照片看變化”的點睛之舉。
2.豐富真實的情境,高度還原語言情景。這節課的主題是“change”,老照片是創設語言情景必不可少的。該老師選取的照片年代感十足,無論是從照片顏色以及水印,很好還原了舊時代的特征。跟隨著這些老照片,老師對自己的改變娓娓道來,在不知不覺中教授了詞句和句型。
3.深挖主題意義,落實育人價值。該老師深入解讀該單元“change”主題,挖掘背后育人價值。她在課堂中分步呈現三個子主題:changes3of3paying3ways,3changesof3shopping3ways,3changes3of3clothes 和transportation(見圖3、圖4)。通過呈現三個子主題,教師引導學生關注背后的主題意義。即:Changes3happen3all3 the3 time;3Changes3are3around3us! 學生在行云流水的課堂中感受生活中帶來的變化,進一步提升學生對主題的理解。
4.音樂效果畫龍點睛,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在夏老師的課堂中,我們在很多地方都可以感受到音樂和音效的魅力。比如,本課中,當自行車騎過的時候會伴隨著自稱車的鈴聲,學生和聽課老師們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比如,當學生回答正確時,會出現good、great、amazing 的贊美音效,這對學生是極大的鼓勵和贊賞。再如,有一個教學環節是需要學生聽錄音并且補全課文的(見圖5),仔細聆聽可以發現, 當朗誦的內容是關于過去的“at3that3time”的時候,背景音樂是緩而慢的,而當朗誦的內容是關于現在的“nowadays”的時候,背景音樂是輕快悠揚的。背景音樂跟著語言內容的變化而變化,這樣的設計讓人耳目一新。
四、整合育人價值,滲透全科育人理念
全人教育的時域下,廣大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真正實現“教單科、育全人”。當英語教學告別以往的工具目標,轉向“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我們不得不去反思,課堂上應該如何進行轉型? 該老師的課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模板。該老師通過情境創設、文本再構,向學生展示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變化,最后通過一首詩歌“Changes”烘托主題。這樣地設計不僅能向學生傳遞英語語言知識,更能使學生更加用心觀察體會生活的改變,并提點“環境”的變化,喚起學生環境保護的意識。這堂課很好地詮釋了“語言來源于生活,最終也回歸生活”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結束語:
教學既是學術,也是藝術,必然需要無限的探索和必要的靈感。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應當盡可能地多聽課、多反思,提升自身教研能力和評課能力,促進自身專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