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曉娟
【關鍵詞】互聯網小學數學教學作用
引言
當前的時代屬于信息化時代,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已經滲透到了教育領域,在其作用下開展的小學數學教學,突破了時空的局限,為學生提供更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和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也推動了教育的更新迭代。
一、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
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在時間以及空間方面都有所限制,學生的學習空間也受其影響而無法拓展。而在當前的教育教學中,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了互聯網技術的教學優勢,將其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通過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有機結合, 來幫助學生突破時空限制、拓展學習空間,方便學生利用一些碎片化的時間,隨時隨地開展學習活動,從而取得更理想的學習成果。
二、拓展課堂的教學內容
互聯網技術應用到教育教學中的最大優勢就是資源的便捷性和共享性,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渠道搜集大量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料,用以擴充課本教材的知識點、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幫助學生構建相對完整且系統的數學知識結構框架, 進一步夯實小學生的數學基礎,為其今后的數學學習做好鋪墊。
三、創新課堂的教學方
小學階段的學生文化基礎比較薄弱,興趣是他們對教學內容進行自主學習和深度挖掘的最大動力。而數學學科由于知識較為抽象,對很多小學生來說都有一定的理解困難,要想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還需要教師積極創新課堂的教學方法,互聯網技術的合理應用就是其中一個方向, 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輔助下,以更直觀的方式呈現數學知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可以將重難知識點的講解過程錄制成微視頻,分享到網絡學習平臺上,方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如,在講解“負數的初步認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用圖片、動畫等方式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如以溫度計為“數軸”,0°的刻度線就是“原點”左右刻度就是“正、負極”,引導學生結合對溫度計的認知來加深對“負數”概念的理解。
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技術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降低抽象數學知識理解難度的基礎上,加強課堂的教學效果、促進教學改革的發展。對此, 教師需要注意的是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方式和時機,最大限度發揮其教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