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竹茵?王金成


摘要:目的:探究虛擬仿真技術聯(lián)合訓練模擬人在心肺復蘇臨床實習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挑選2017級和2018級臨床學生為研究對象,各50名,其中17級臨床學生為對照組,18級臨床學生為觀察組,分別給予傳統(tǒng)教學培訓、虛擬仿真技術聯(lián)合訓練模擬人培訓,比對兩組應用效果。結果:觀察組理論成績評分比對照組高(P<0.05);觀察組單人單項心肺復蘇技能操作考核成績評分比對照組高(P<0.05);觀察組單人單項心肺復蘇操作考核通過率比對照組高(P<0.05);觀察組綜合演練心肺復蘇考核成績比對照組高(P<0.05);觀察組教學滿意度比對照組高(P<0.05)。結論:在心肺復蘇臨床實習中應用虛擬仿真技術聯(lián)合訓練模擬人,教學效果好,應用價值高。
關鍵詞:心肺復蘇;臨床實習;虛擬仿真技術;訓練模擬人;應用效果
心搏驟停多是由心臟疾病引起,具有較高危險性,每年死于心搏驟?;颊呒s有30萬~40萬人[1]。研究顯示[2],最佳搶救時間為心搏驟停4-6分鐘內,而將患者送入醫(yī)院時已延誤最佳搶救時機,所以有效的現(xiàn)場搶救能促進患者預后改善。對于臨床學生而言,正確了解和使用心肺復蘇技能,能為今后臨床搶救工作打下基礎。臨床實習是臨床學生進入臨床工作的必經之路,有助于提高臨床學生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傳統(tǒng)教學培訓雖有一定優(yōu)勢,但也存在一定弊端,故而會影響教學質量,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3]。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虛擬仿真技術作為一種現(xiàn)代信息化教育教學手段,已經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虛擬仿真技術是利用現(xiàn)代高科技手段,生成逼真的虛擬環(huán)境,能夠產生真實環(huán)境中的感受與體驗。訓練模擬人能夠模擬患者各種生理和病理學變化,并對各種操作措施做出相應反應,將整個臨床救治過程予以再現(xiàn)。當前,虛擬仿真技術、訓練模擬人均在心肺復蘇臨床實習中廣泛使用,但二者聯(lián)合使用研究較少。鑒于此,本文以臨床學生為研究對象,旨在探究虛擬仿真技術聯(lián)合訓練模擬人在心肺復蘇臨床實習中的應用效果。詳情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共計100名臨床學生為研究樣本,按照年級不同,分為對照組(2017級)和觀察組(2018級),各50例。對照組:男19(38.00%)例,女31(62.00%)例;年齡16-20歲,均值年齡(18.53±1.16)歲。觀察組:男21(42.00%)例,女29(58.00%)例;年齡16-21歲,均值年齡(18.97±1.02)歲。兩組資料比對(P>0.05)。
(二)方法
對照組施以傳統(tǒng)教學培訓,具體為: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將視頻導入教學內容,聯(lián)合使用啟發(fā)性教學等方式,對理論知識進行講解。提供心肺復蘇教學視頻,要求學生觀看。隨后教師親自示范,再開展分組練習,同時教師巡回觀察和指導,并進行總結和歸納。
觀察組施以虛擬仿真技術聯(lián)合訓練模擬人培訓,具體為:
1.模擬仿真技術
①課前準備階段。在課前2-3天,教師發(fā)布學習單,要求學生明確教學內容,并做好預習和課前練習。同時,根據(jù)學生課前練習情況,對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進行調整。
②課堂教學及實戰(zhàn)考核階段。按照自測題,教師篩選難點,向學生提出問題,開展分組討論,從而給出最終結果。利用虛擬仿真軟件,剖析心搏驟停過程,并借助教學平臺,幫助學生了解心搏驟停生理變化及施救方式。結合虛擬仿真軟件,在教師講解的同時,要求學生邊觀看、邊操作,讓學生逐個突破難點內容。虛擬仿真軟件不僅能幫助學生明確心肺復蘇各操作要領,了解搶救方法,還能幫助學生直觀看到人工呼吸時氣體進出肺部的過程,以及胸外按壓時動脈血從心臟流出、靜脈血從四周返回心臟的整個過程,借助其“理實一體化”訓練系統(tǒng),能使學生身臨其境,能提高學習興趣。虛擬仿真軟件客戶端,能對心肺復蘇各步驟操作正確、失誤次數(shù)予以統(tǒng)計和分析??己藭r,教師可在主機端設置復蘇案例等,制定考核軟件客戶端。
③課后評價階段。教師對學生課前預習、課中表現(xiàn)予以打分,并根據(jù)課前、課中、課后的表現(xiàn)和反饋,及時反思總結,找出不足,以便調整教學方案。
2.訓練模擬人
用美國挪度復蘇模擬人安妮QCPR,開展實踐模擬演練。操作過程中,教師對心肺復蘇操作進行重點示范,包括判斷呼吸停止,胸部按壓位置及頻率、人工呼吸手法等。
(三)觀察指標
比對兩組心肺復蘇理論成績、單人單項心肺復蘇技能操作考核評分、單人單項心肺復蘇技能操作考核通過率、綜合演練心肺復蘇考核成績及教學滿意度,具體為:①統(tǒng)一進行理論、技能考核,均為百分制。②教學滿意度:自擬量表評估,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教學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度。
(四)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處理用版本為SPSS25.0軟件,定性數(shù)據(jù)(%)χ2檢驗,定量數(shù)據(jù)(±s)t檢驗。以0.05為比較參數(shù),當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較0.05小,即:P<0.05,表明數(shù)據(jù)有差異。
二、結果
(一)兩組學生心肺復蘇理論考核成績的比較
對照組理論成績評分為(74.69±5.34)分,觀察組為(86.52±5.47)分,觀察組比對照組高,差異顯著(t=10.943,P<0.001)。
(二)兩組學生單人單項心肺復蘇技能操作考核成績的比較
觀察組開放氣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壓、氣管插管、電除顫及總成績評分比對照組高,差異顯著(P<0.05),見表1。
(三)兩組學生單人單項心肺復蘇技能操作考核通過率的比較
觀察組開放氣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壓、氣管插管、電除顫考核通過率比對照組高,差異顯著(P<0.05),見表2。
(四)兩組學生綜合演練心肺復蘇考核成績的比較
觀察組指揮統(tǒng)籌、判斷病情、實施搶救、應對能力、團隊合作及綜合演練心肺復蘇考核成績比對照組高,差異顯著(P<0.05),見表3。
(五)兩組學生教學滿意度的比較
對照組教學滿意度為80.00%(40/50),觀察組為94.00%(47/50),觀察組比對照組高,差異顯著(χ2=4.332,P=0.037),見表4。
三、討論
傳統(tǒng)教學培訓是利用理論教學,結合圖片、視頻、PPT演示等方式,幫助學生了解基本理論知識,但其對臨床實踐的應用價值不高[5]。因此,臨床教學愈發(fā)關注模擬教學。模擬教學屬于新型教學模式,是通過利用各種仿真模型模擬病發(fā)現(xiàn)場的一種教學方式,具有無危害性、能重復操作等優(yōu)勢[6]。在傳統(tǒng)教學培訓基礎上,應用虛擬仿真技術聯(lián)合訓練模擬人,能讓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機整合,有助學生操作能力和診斷思維能力的提高,是臨床一項重要的教學方式。
心肺復蘇是救治心搏驟停患者常用救治措施,操作性較強,所以學生不僅要掌握心肺復蘇相關理論知識,還要正確實踐心肺復蘇實踐操作手法與技巧,進而提高心肺復蘇成功率。因為心肺復蘇的特殊性,故實踐較少,且無法進行臨床教學,由此可見心肺復蘇的教學難度較高。而虛擬仿真技術能夠為學生營造自主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能在“玩游戲”中獲得知識與技能。虛擬仿真技術能為學生提供逼真、生動的學習環(huán)境,提供虛擬體驗,能生動、形象地詮釋抽象概念和原理,并對學生的視覺、觸覺產生刺激能力,幫助學生熟練掌握操作。除此之外,虛擬仿真技術還能彌補傳統(tǒng)教學法的不足,能提高教學質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訓練模擬人能發(fā)出臨床主訴,模擬常見急救場景及患者體征,亦可采取除顫等相關急救措施,盡量真實展現(xiàn)急救場景,能增加學生與模擬人的互動,有助于提高學生各項急救技能。
目前,臨床認為使用虛擬仿真技術聯(lián)合訓練模擬人能夠將心肺服務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進行有機整合,彌補傳統(tǒng)教學培訓的不足。
使用虛擬仿真技術聯(lián)合訓練模擬人具有以下優(yōu)勢:①能夠將臨床常見急救場景予以模擬;②能夠多次、反復操作;③指出操作不足,督促糾正;④按照學生層次不同,設定相應難度的心肺復蘇模擬訓練。由此可見,利用虛擬仿真技術聯(lián)合訓練模擬人培訓,能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心肺復蘇操作能力,繼而提高臨床判斷和決策能力,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式,以此彌補傳統(tǒng)教學培訓的不足。本研究顯示,觀察組理論成績評分、單人單項心肺復蘇技能操作考核成績評分、單人單項心肺復蘇操作考核通過率比對照組、綜合演練心肺復蘇考核成績、教學滿意度比對照組高(P<0.05)。此研究結果能夠進一步說明虛擬仿真技術聯(lián)合訓練模擬人在心肺復蘇臨床實習中,不僅能提高學生單項心肺服務技能,還能幫助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團隊心肺復蘇協(xié)作能力。
綜上所述,在心肺復蘇臨床實習中應用虛擬仿真技術聯(lián)合訓練模擬人,教學效果好,應用價值高。
作者單位:蔡竹茵 王金成 吉林醫(yī)藥學院附屬醫(yī)院 血液凈化科
參? 考? 文? 獻
[1]趙娟娟,曹希,白楊,等.PWW教學法在護理專業(yè)本科生心肺復蘇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醫(yī)學教育管理,2022,8(06):702-706.
[2]夏森林,章凱,徐鑫,等.基于SimMan模擬系統(tǒng)在規(guī)培醫(yī)師心肺復蘇教學中的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22,60(17):183-186.
[3]馬海玲.薩勃心肺復蘇機與人工標準心肺復蘇在急診復蘇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醫(yī)療裝備,2022,35(08):147-149.
[4]孫靜敏,范曉晨,吳德,等.案例導入式教學聯(lián)合情景模擬式教學在兒科心肺復蘇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38(04):43-45.
[5]譚維玉,蘭園淞,覃恒,等.虛擬仿真技術(VR)在高職護理實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廣西教育,2022(03):12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