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麗
新課標提倡語文教師運用建構主義理論,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建構主義視角下的整本書閱讀教學凸顯了學生的自主性,有助于實現課內閱讀的拓展延伸,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發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建構主義理論的核心在于“建構”,切入點是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該理論強調從已知向未知的轉化,重視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認為主動建構在學生學習中能夠起到決定性作用。因此,在建構主義理論視角下,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應突出“自主性”特征。
兼顧學生自讀和教師導讀。整本書閱讀更能體現人們平時真實的閱讀狀態。新課標對整本書閱讀強調學生的自主閱讀、自我認知建構與精神成長。學生要調動以往的讀書經驗,主要利用課下時間,自主完成整本書閱讀。高中階段的學生或多或少都進行過整本書閱讀,具有一定的閱讀基礎。但是,《鄉土中國》和《紅樓夢》這兩部經典對學生來講,閱讀難度很大,因此教師的指導就顯得非常有必要。教師首先要反復閱讀,理解著作內容和藝術風格,總結自己的讀書經驗和方法,了解學生的閱讀障礙,統籌規劃閱讀進程,布置合理的閱讀任務,進行必要的范讀導讀,開展生動的讀書活動,以此激發閱讀興趣,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
兼顧課內教學和課外閱讀。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整本書閱讀教學是課內閱讀教學與課外自主閱讀結合而成的“綜合體”。課內的閱讀教學以答疑解難、局部精讀、專題閱讀、交流展示、反饋評價為主,主要是掃除閱讀障礙、搭建閱讀支架、提供閱讀范例、實現深度閱讀等,課堂教學的意義在于指導、帶動、激勵、深化學生課下的自主閱讀。如果教師管理得力,指導得法,學生就會讀有所獲,就有可能實現“讀完一本,會讀一類”的方法建構,產生“讀完一本,想讀更多本”的閱讀動力,成為真正的閱讀者。
基于建構主義理論,高中語文《紅樓夢》整本書閱讀教學實施應當制定系統性、階段性計劃。首先通過完備的統籌安排,制定教學計劃帶領學生熟悉陌生文本,隨后通過自主閱讀、對比閱讀等方式實現深入閱讀,最后以領雁式閱讀、驅動式閱讀、批注式閱讀等方式實現向外拓展,從而幫助學生建立故事情節網。
整本書閱讀教學對學生而言助益頗多,但是對于教師而言,由于操作難度較大,需要深思熟慮,進行統籌安排。以《紅樓夢》整本書閱讀教學為例,可將整本書閱讀教學分為導讀、助讀、精讀等階段。導讀階段主要介紹作品的成就、地位及影響,明確整本書閱讀的目標意義,創設情境任務,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助讀階段主要采取多種方法和措施促使學生持續閱讀,完成通讀任務。教師要采用讀書打卡、紅樓講堂、讀書交流等多種形式,不斷為學生的閱讀加油助力。精讀階段可品讀精彩章回或進行專題研讀,深刻感受經典藝術魅力,領略經典豐厚內涵。通讀重“面”上的把握,精讀重“點”上的挖掘。點面結合,是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重要策略。
自主閱讀,梳理重要情節。《紅樓夢》前八十回中有諸多涵蓋人性美和悲劇美的重要故事情節,彰顯出繁而不亂,忙而有序的場景,情節跌宕起伏,有著“大情節,大關鍵”的特點。梳理重要的故事情節(如表1 所示),有助于貫通前后的內容,理清全書的敘事線索。梳理寶黛釵的重要情節,就理清了愛情主線;梳理賈府的重大事件,就理清了賈府盛衰的主線。以賈府盛衰為例,秦可卿之死,元妃省親,一悲一喜,都展現了賈府“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繁盛;寶玉挨打,抄檢大觀園則是賈府各種矛盾的兩次爆發,暴露出繁華背后的危機,為下文賈府的衰敗埋下伏筆。以“抄檢大觀園”為例,傻大姐誤拾繡春囊,邢夫人心懷鬼胎看笑話,王夫人下令抄檢大觀園。“抄檢”事件牽連人物眾多,殺傷力很大,而且流毒無窮。“抄檢”不僅反映出賈府管理上的亂象,更反映出賈府內部的勾心斗角和層層矛盾。探春對這些看得很清楚,她痛批王善保家的“狗仗人勢,天天做耗,專管生事……背地里只會挑唆主子”;她痛心家族內的勾心斗角:“咱們倒是一家子親骨肉呢,一個個不像烏眼雞……”她痛苦地對家族的命運作出預言:“你們別忙,自然連你們抄的日子有呢!”“抄檢”之后,晴雯、司棋、入畫等被驅逐,大觀園這座青春王國開始坍塌,紅樓群芳開始風流云散,賈府的危機愈加深重。

表1 《紅樓夢》前八十回重要情節梳理
巧用對比,深刻理解人物形象。據統計,《紅樓夢》寫了近千個人物,可貴的是,凡是比較重要的人物,形象少有雷同,可謂一人一面。眾多人物之間構成復雜的人物關系,編織出一幅美妙的藝術畫卷。因此,可結合《紅樓夢》中的人物形象以及人物關系,以獨特性分析為出發點,基于建構角度分析書中不同的人物形象。
以賈母和劉姥姥為例。賈母和劉姥姥是兩個塑造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一位身處賈府最上層,一位身處社會最底層,身份懸殊,處境迥異。賈母作為貫穿《紅樓夢》全書的重要角色之一,在賈府這個大家族中有著最崇高的地位和聲望,最后她的死亡標志著賈府的衰敗與崩潰。她享得起榮華富貴,也經得起大風大浪;她慈祥和藹,又不失威嚴;她雍容大度,又心思縝密;她胸有城府,又率性可愛。總之,賈母就是典型的豪門老太太形象。與之相比,劉姥姥是一位幽默風趣、不乏生活智慧的貧苦老太太形象。她來賈府,是想得到賈府的救濟,少不得低聲下氣,逢迎討好。但是劉姥姥精于世故,深諳人心,清楚自己求什么,也明白別人要什么,憑著自己的機智與幽默,自嘲逗樂,伸屈自如,給大觀園帶來了別樣的熱鬧與歡樂,展現了一個鄉村老嫗的獨特魅力。賈家敗落時,她仗義救巧姐,又顯示出她知恩圖報的一面。細究之,兩位形象看似差別很大的老太太身上也有諸多相同點,比如善良、智慧、率真、可愛等。文中可對比的人物形象有很多,比如寶釵與黛玉、晴雯與襲人、鳳姐及李紈等。巧用對比,結合生活經驗,有利于實現對作品的深度解讀,建構起讀者自己心中的文學形象。
領雁式閱讀。整本書閱讀教學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所以基于建構視角的整本書閱讀教學可以借鑒“小先生制”,將閱讀權交還給學生,鼓勵學生以動機作為導向,開展互助閱讀。學生的閱讀水平存在差異,有些學生自小博覽群書,對文學作品具有很強的領悟力,可以承擔“小先生”之職,帶動全班的整本書閱讀。開展“紅樓小講堂”活動,鼓勵這些同學自選內容,登臺講書。學生制作的課件精美,展示的內容豐富多彩,有人名寓意,有判詞分析,有人物形象,有節日文化等。活動發揮優秀學生的榜樣示范作用,營造班級書香氛圍,能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提升班級整體閱讀水平。
驅動式閱讀。《紅樓夢》整本書閱讀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師有必要時常布置一些有趣的驅動性任務,推動閱讀持續深入地進行。比如填寫每日讀書清單,寫人物小傳、精彩場景賞析之類的文學短評,寫好書推介,進行階段性的讀書交流等。布置任務要序列化且難易適中,不可過于隨意或過難過繁,要為學生及時提供必要的學習支架,確保閱讀速度,提高閱讀質量。
批注式閱讀。教師指導學生在閱讀時在精彩處、關鍵處、不解處隨手作出標記,簡要寫出自己的理解、心得或疑問。這樣的留痕閱讀,對于閱讀長篇巨制非常有用。教師要給出便于學生學習借鑒的例子,比如王蒙先生對《紅樓夢》第三回“黛玉進府”處批:從進府到黛玉親眼所見采用遞進手法;長篇頭緒多,鋪墊多,用黛玉的眼睛進行描述能夠消除“陌生感”,提升賈府的“神秘感”和“壓迫感”,同時吊起讀者的胃口,引導讀者想象賈府中的“秘密”。此外,教師還要及時對學生的批注進行點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批注式閱讀法要求邊閱讀、邊理解、邊批注,有助于深刻理解小說的情感意蘊,感受小說的語言魅力,怡養性情,豐富思想,提高閱讀質量,建構閱讀經驗。
優化教師教學策略。建構主義視角下整本書閱讀要求提升教師的引導作用。以《紅樓夢》為例,教師要制定合理的閱讀目標,設置合適的閱讀時間,設計有趣的活動,給予有效的引導。就閱讀時間而言,因為《紅樓夢》內容厚重,假期的黃金閱讀時間不容錯過,教師要明確每日最低閱讀量,要求學生每日線上打卡。就閱讀效果而言,教師要合理把握學生理解的程度,引導學生由“讀過”走向“讀懂”甚至“讀透”。要善于把大目標分解為小目標,引導學生遞進式閱讀,逐步完成閱讀大目標。
優化學生閱讀過程。建構主義強調學生個體的主動性,為了保障學生整本書閱讀質量,要著重對學生的閱讀過程進行優化,例如采取“全文通讀—分步賞讀—讀寫結合”的方式進行閱讀。所謂全文通讀是指學生在拿到一本書后首先從頭到尾通讀全書,對文本內容有個大體的了解。以《紅樓夢》為例,學生在全文通讀時要了解小說人物、故事走向等。分步賞讀時可針對不同的故事情節進行提問,例如“這個故事情節暗示了什么?”“作品的寫作順序為什么會這樣安排?”等。例如在《紅樓夢》第三回中,學生通過分析對賈寶玉、林黛玉、王熙鳳等人的描寫,感受人物形象,領悟文章內容。讀寫結合的最佳狀態是讀寫互促,以寫促讀,實現對文本的深度解讀;以讀促寫,通過模仿與再創造提升寫作水平。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讀 + 寫”要追求1+1>2 的綜合效應。
建構主義視角下整本書閱讀教學既注重調動學生原有的閱讀經驗,更注重生成新的閱讀經驗;既注重學生的自我建構,也注重教師助力下學生的發展成長。教師應優化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資源、教學過程等,探索能切實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提升學生閱讀鑒賞水平的整本書閱讀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