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業強
鎮江市高等專科學校
被譽為科學管理之父的泰勒認為,管理的目的就是最高的勞動生產率,而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員達到共同富裕的基礎。要追求最高工作效率,要摒棄傳統的經驗管理采用科學的標準化管理。在法國,管理學家亨利·法約爾認為管理是一項職能,是指“把人們在一定時期內創造財富的活動加以規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而現代管理學把管理科學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注重于更加系統的經營策略和經營戰略。通過不同時代,不同人對于管理學的理解,我們發現管理學理論不僅僅適用于企業管理,對于高校學生管理也同樣起到作用。對于班集體來說,同樣存在著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在企業管理中,管理者的主要目的是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而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管理者的主要目的則是通過目標整合的方式,實現班主任工作效率最大化和每個學生自身價值最大化以及全班學生整體價值最大化的目的。因此,我們建議將管理學理論與班主任的日常管理相結合,以更好地推進班級建設。
企業文化就是職工文化,它代表了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所創造出的具有文化特色的精神形態。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的軟實力,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動力,它包含了企業核心價值觀。對于班集體來說,雖然最終目標不是為了創造收益,但集體榮譽同樣意義非凡。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班級文化也是班級的靈魂。打造班級精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現代企業管理理論認為,打造企業文化要從三個層次入手。第一層是企業理念,也是企業文化的最核心層面,通常可以被理解成企業未來發展的定位和愿景。在這個層次上,包含了員工對公司、組織以及產品和服務等方面的看法和期望。例如華恒智信對員工提出的:“認真、敬業和共享”價值觀念,它能夠無形之中要推動員工進行自我規范。第二層是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它指的是企業工作準則,通常表現為對待企業員工、客戶、對待工作的準則。第三層是企業的形象,這層包括了公司對外的形象,例如員工的服飾、用語等一系列形象的規范。打造班級精神對于整個集體來說非常重要,這不僅可以提高個人素養,還能讓整個集體更加有凝聚力和向心力。
班級文化同企業文化一樣,對于一個組織和班集體來說代表著軟實力。班主任不能忽視班級文化的建設的重要性,這不僅僅對于學生管理是重要的,對于班主任職業能力提升也是重要的,針對三層企業文化,班主任也應當從三個維度樹立班級文化。
第一層是物質文化。首先,班主任可以從打造特色物質文化入手,比如在宿舍條件上,可以讓宿舍里的同學進行簡單裝飾,讓同學們在宿舍里感受到家的溫馨;同時也可以購買一些具有專業特色的物品,比如市場營銷的學生上專業課時,可以著正裝彰顯專業特色;此外,班主任還可以結合班級不同特點和主題,組織班會、思政教育、青年大學習等活動,讓學生們了解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其次,班主任還可以根據班級不同特點和主題,如安全教育、文明禮儀教育、德育課程、素質拓展等,設計相應的主題活動,讓學生們在活動中學習到更多知識。最后,班主任還可以為班級設立一個榮譽榜,記錄學生們取得的優秀成績和活動經驗。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們對自己有一個更全面、客觀的認識,從而提高自身素質。第二層是精神文化。它決定著班級文化能否達到更高一層的境界。首先,班主任可以組織班會、思政教育、青年大學習等活動,讓學生們在活動中學習到更多知識;其次,班主任可以鼓勵學生參與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讓他們在實踐中認識到自己身上肩負著社會責任和使命;最后,班主任還可以利用網絡等手段為學生們提供更多資源和信息學習機會。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們獲得更多能力和經驗的同時也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第三層是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班級文化的骨骼與命脈。一個班級如果有了完善且強有力的制度保障,各項任務和活動都能夠順利地進行。高職院校的學生正處于他們人生中最活潑、最燦爛的時期,通過制度文化的建設可以規范他們的行為,讓學生有章可依。此外,班主任也可以通過加強內部管理和監督來規范班級內部獎懲機制,讓學生更加公正、透明地參與到班級建設中來。作為一個班級的最高管理者,班主任在管理班級之初就注重打造班級文化,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便有了行為準則,參加學校各項活動更有動力,班級氣氛也會更加團結。
現代管理學認為領導是領導者運用權力對組織內的成員進行引導或施加影響使組織成員自覺地去實現共同的目標的過程,領導力指的是一系列行為的組合,這些行為會激勵員工追隨領導他們要去的地方,而不是簡單地服從。將企業管理理論中的領導力遷移到班主任身上可以表示為班主任通過行使權利、專業能力和自身領導魅力去影響學生,使他們自發地追隨。一般來說,一個合格的領導在組織中至少要發揮組織功能、激勵功能和控制功能。而作為一個班主任,如果能夠從企業管理中汲取精華,就能更好地將這些理念運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作為班主任要從企業管理中的領導藝術汲取精華,具體表現為:一是決策的藝術。在決策前要盡可能多聽取班委和普通學生的意見,以免造成決策不停改動,在學生面前失去威信。同時,讓學生參與決策也是尊重學生的體現還可以使得最終決策更科學。對于班委和普通學生要區別對待。如果對班委過于苛刻,就會使他們產生不滿情緒,不利于班級團結;如果對普通學生過于苛刻,就會造成他們對班級產生反感情緒,不利于班級團結。在與學生溝通時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強制命令和強硬批評。如果溝通時語氣生硬、態度粗暴、方法簡單,就會導致與學生之間出現矛盾和沖突。四是科學利用時間的藝術。班主任在教學工作中要把握好課堂教學時間和課余休息時間之間的比例,通過合理安排班級活動和個人愛好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要注意勞逸結合、張弛有度。選拔班干部要考慮周全,多觀察,不能只參考學生的成績,更要注重學生的辦事態度,同時也要引入適當的激勵機制,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責任感,增強班級凝聚力。管理學通常把激勵理論定義為通過發現個體的需要,并把這種需要作為新的刺激因素來激發工作人員的生產愿望從而提高生產效率,使員工感到滿足感的理論。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適時適度的激勵可以激起學生的幸福感和自豪感,讓班委感到成就感,激發全班愛學習、愛班級的熱情。當然激勵機制并不是簡簡單單的獎勵,激勵行為要講究最合適的時間、最合適的方式,正確的激勵有引導作用,反之則會讓學生感到毫無吸引力。人際關系產生的原因包括了依附的需求、社會整合的需要、價值保障的需要、關心他人。對于企業來說,人際關系是團結進步和諧發展的基礎,對人與人之間動作行為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用。具體到班集體也是一樣,和諧親密的師生關系能夠使得班級充滿朝氣,充滿正能量,而人與人之間充滿著猜忌和勾心斗角會使得班集體人心渙散、各項事務都不能順利推進。
班主任要積極提倡同學之間要勤溝通,將大矛盾化解成小問題,將小問題化解成沒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不是通過互相猜忌、惡語相向解決的,而是通過平等的有質量的溝通解決的。當矛盾發生時,班主任要打通學生間的溝通壁壘,充當橋梁,還要做好衡量尺,公正客觀地了解問題,幫助解決問題。在班級辦理中班主任不僅是學生老師,更是學生的兄長,給予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讓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愛和溫暖。時間長了,學生有問題就會主動找老師尋求幫助。
美國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認為目標管理是管理中管理,通過目標的設置、分解和實施,員工可以實現自我管理,最終實現企業的經營管理。管理者應該通過目標對下級進行管理,當組織的最高管理者確定好了組織的目標后,要將目標進行分解再轉化成每個部門的目標和每個職工的目標,每個項目結束后,管理者還需要對依據目標完成情況對員工考核。因此,目標管理并不是簡單地設置目標,它更是員工工作的行為規范,更是最終考核標準。對于企業來說,目標管理的重要性體現在一旦企業具備了統一且明確的目標后,組織內部才能形成緊密合作的團隊,企業其他不同領域的目標也隨之能夠確定。目標管理能夠提高企業管理效率,有助于企業組織機構的改革,有助于其員工完成任務,能夠實施有效的監督與控制,減少不必要的勞動。
如果把一個班級看作是一個微型企業,那目標管理的理念同樣可以移植到班級管理活動中去,班主任可以實現班級的有效管理,并且科學地實施目標管理最終可以實現班委自治,班主任無須為班級事務的細枝末節操心。班級目標管理的具體實施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
一是制定班級管理目標要實行民主。班主任在制定班級管理目標時,要充分發揮自己的領導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他們參與到制定目標的過程中來。在班會上,班主任可以把具體的目標進行宣讀,讓學生明白自己需要遵守的規定和要求,這樣可以激發他們對于管理目標的接受度和認同度,從而確保相應的制度能夠被班級學生執行。在執行過程中,班主任還要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空間,讓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自主選擇自己想要采取的措施,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出班級管理目標的作用。
二要注重引導,鼓勵學生根據已定的班級目標設計自我的成長目標。目標管理在班級管理中的運用雖然前期班級管理目標制定的過程充分體現民主,但是由于學生個體差異,導致不同學生對于班級目標的應用表現出不一樣的接受度。因此,為了確保目標管理在班級管理起到實質性的作用,班主任需要注意引導學生,督促學生在遵循班級目標的前提下,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設計適合自己的成長目標和計劃,提升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此外,班主任要認識到學生之間存在差異,因此不同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也存在差異,如果讓班級每位同學依照統一的目標去管理自己是很難實現的。因此,班主任要做的就是根據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以階梯目標的形式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自我管理水平。此外,班主任還要及時地鼓勵和表揚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取得的進步和成果,以此來提升學生自我管理水平。
三是要通過班級活動增進班級管理成效。班級集體活動的開展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集體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促進學生對于共同制定的班級目標的維護意識,激發他們對學習和生活的熱情。班主任在集體活動的制定上要充分體現民主,聽取學生意見,有規律地開展班級活動,同時也要注意班級活動內容要豐富多彩,因為只有充滿趣味性的活動才能調動學生積極性,相反枯燥無味的班級活動只會讓學生疲于應付,很難培養學生的班級認同感。在班級活動的過程中也要滲入目標管理法,使學生在活動參與的過程中既能提升班級集體意識也能不斷地修正自己的行為,從而達到自我管理的最終目標。班主任要認識到,班級凝聚力得到提升學生的集體意識,促進學生對于班級目標的認同感,就能夠進一步實現班級管理的成效大幅提升,而目標管理的運用又能夠進一步促進班級每一位學生對于班級管理的支持,最終達到促進班主任職業能力提升的作用。
通過論述、比較,我們發現,將現代管理理論融入高校學生管理可以使得管理成效得到明顯提升。這種方式既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又可以提高班主任的決策能力和制度水平,使其更加合理有效。此外,在管理的過程中,學生也可以感受到成就感與滿足感。當然值得注意的是,企業管理和班級管理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企業管理注重效率、目標和結果,而班級管理注重和諧、關愛和滿足感。因此,在使用管理學理論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方法。另外,無論借助哪個管理學理論,班主任的工作準則都是要以愛字當頭。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管理過程中感受到真正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