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偉 馬愿愿



摘要:“化學反應的速率與限度”是典型地體現證據推理素養培養的內容,如何處理必修與選修之間內容的聯系、凸顯證據推理素養培養是在大單元教學中需要研究的內容。研究從真實的問題情境出發,以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為主線,重構內容設計,突出對證據推理素養的培養,以期為相應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化學? 證據推理? 化學反應速率
一、問題提出
“化學反應的速率與限度”選自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二第六章第二節,其與選擇性必修化學反應速率共同構成了化學反應速率的內容體系。近年來,有關“化學反應的速率與限度”的實踐研究,有利用理論和數字化、傳感器、控制變量等,進行實驗的創新設計,也有厘清速率和平衡概念等疑難問題的研究。從教學設計角度來看,有研究復習課的教學,還有研究三重表征、必修、選修等不同視角的教學設計等。通過以上的梳理看出,已有的教學設計均基于老版教材和課程標準,能從必修、選修角度,基于學科核心素養角度去進行教學設計的研究還較少。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對本節內容的要求是,學生能從化學反應限度和快慢的角度解釋生產、生活中簡單的化學現象,能描述化學平衡狀態,判斷化學反應是否達到平衡,能運用變量控制的方法探究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初步解釋化學實驗和化工生產中反應條件的選擇問題,并將“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作為化學必做實驗,建議運用實驗事實、數據等證據素材,注重組織學生推論預測、設計論證等活動。這說明新版課程標準突出本部分對證據推理素養的培養,并提出了一些具體性的建議,這對必修部分“化學反應的速率與限度”的設計提供了有效指導。
二、設計思路
通過對新課標以及教材的研讀,必修部分的“化學反應的速率與限度”主要包含速率概念、速率的影響因素,以及簡單反應方向的判斷內容。如何處理內容主題在必修和選修兩個層面的銜接,是本節課設計的難點。研究力圖實現在必修層面上的化學反應速率概念的建構,探尋化學反應速率影響因素的方式和方法,然后利用影響因素解決實際生產中遇到的問題。相關設計思路如圖1所示。
三、設計過程
基于以上的設計思路,研究從凸顯證據推理的角度來重構教學設計,其相關內容呈現如下。
(一)教學目標
1.通過熟知的化學現象和實例,了解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知道濃度、溫度和催化劑等條件對化學反應的快慢的影響,初步了解如何調控化學反應的快慢。
2.通過對熟悉的化學反應現象的分析,學會利用證據進行科學推理,感受研究化學問題的一般程序,了解半定量實驗的研究方法。
3.通過自主設計化學反應速率影響因素的實驗探究,初步學習設計半定量實驗方案的能力,擁有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精神,體驗成功的快樂。
(二)教學過程
如圖1所示,教學過程按照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分為六個環節(見表1)。
凸顯證據推理的教學設計案例研究
四、教學特色與反思
本節課設計以生活中常見的各種牛奶保質期為情境導入,以科學研究的六個基本環節為引線來構建教學基本流程。在對“化學反應速率”概念的認識上,采用先定性學習,學習常見的化學反應速率影響因素,再給出概念,進行半定量的判斷(不涉及計算)。這樣就從難度上區分了必修和選修上難度的區別。在設計中,通過生活中常見的情境,以及設計實驗找尋實驗證據,來突出“證據推理”素養的培養??傊瑢W生證據推理素養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加強大單元設計,在整體中統籌規劃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趙妍,任紅艷,戴樂,林雪瑤.基于認識論思考模型的“化學反應速率”創新實驗教學設計[J].化學教育(中英文),2018,39(21):4953.
[2]高妙添.運用數字化手持技術改進“測量化學反應速率”實驗的教學實踐[J].化學教育,2015,36(23):4955.
[3]李嘉.自制裝置探究濃度與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J].化學教育(中英文),2017,38(15):5759.
[4]葉長軍,楊花雨.探究實驗教學中“控制單一變量”思想的培養——以“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為例[J].化學教育,2015,36(5):3337.
[5]吳晗清,李丹,趙冬青.“速率”和“平衡”教學亟待澄清的誤區[J].化學教學,2017(3):2125.
[6]徐聰,魏銳.由合成氨工藝引發的化學反應速率相關問題探討[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20(7):3134.
[7]楊德紅.“目錄式”教學法在高三化學二輪復習中的實踐研究——以“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單元為例[J].化學教學,2016(8):3135.
[8]余方喜.高三化學復習課課時作業設計——以“化學反應速率”為例[J].化學教學,2015(3):5863.
[9]鄭益哈.優化整合實驗 提高課堂效率——“化學反應速率”高三復習課及反思[J].化學教學,2014(3):4143.
[10]黃萍,冉鳴.“化學反應速率”微觀模型的創建探究[J].化學教育,2015,36(13):5154.
[11]黃愛民.用SOLO分類理論進行必修化學教學設計的一些思考——以蘇教版《化學2》“化學反應速率”為例[J].化學教育,2015,36(23):1822.
[12]程俊.“惰性教學”向“素養性教學”的轉變——以選修階段化學反應速率的教學為例[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9(19):1316.
責任編輯:趙瀟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