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萍
英語學科是小學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內容呈現出多樣化特征,不僅有與語言學習相關的內容,也與文化內涵和藝術審美有重要聯系,通過仔細研究教材,可以發現與美術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系。將美術學科知識與小學英語教學相結合,有利于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促進英語課堂體現出趣味性、探索性和開放性特征,在滲透美術知識過程中促進學生形成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更加強調綜合性,通過語言的工具性與文化的綜合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學習語言表達的同時可以獲得美育、德育等教育形式,完整了解到小學英語課程設置的目標與學習內容。美術知識包含繪畫、雕塑和創意手工等很多方面,與小學英語知識相結合有利于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在生動形象的知識傳遞形式影響下更好記憶單詞、背誦英語段落和感知外國文化。
1 美術對于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作用
1.1 提高課堂感染力,激發學生興趣
將美術相關知識融入到小學英語教學中,有利于提高課堂的感染力,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興趣,在美術知識與生動形象的美術作品中提高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改善學習狀態與學習效率。將美術作為教學形式與知識載體融入到英語教學中,為英語知識的內容傳遞提供更加有效的外在形式,學生在接受美術作為知識載體的同時,也可以對英語知識產生好感,從而完成兩者的同步學習,減少學習英語知識的枯燥感和抵觸情緒。小學英語教師在課堂上釋放插入有關美術知識的元素,可以有效改變課堂氛圍,打造出現代具有美術文化和藝術氛圍的全新授課模式。
1.2 轉變教學模式,更新教學方式
利用美術融入英語知識進行教學的方式,對小學英語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有利于小學英語教師深度學習兩者相融合的理論,不斷探索經驗,更新教學觀念,轉變英語授課模式,更新知識傳遞的方式。有利于小學英語教師不僅將教育的主要精力聚焦在英語學科知識內部,也在了解美術知識和學生認真規律的過程中提高教學知識儲備,得到教學能力的突破。美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的重要體現就是可以促進小學英語教師走出傳統過于平鋪直敘的教學方式,將課堂融入趣味化和富有表現力的元素,在授課中注重激發學生興趣、吸引學生目光,真正落實素質教育下尊重學生學習英語知識主體地位的要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3 促進提質增效,落實“雙減”政策
“雙減”政策下提高教學效率,減輕學習負擔與學習壓力,將美術融入到小學英語教學符合提質增效的教學要求,易于學生理解英語知識點,高效預習新課程內容、課堂認真聽講和課后積極完成多樣化作業。美術知識可以改造傳統小學英語課堂,使英語課堂呈現出活潑、有趣的教學氛圍,學生積極參與,在學習英語知識自由進行美術鑒賞與創作時,提高學習與閱讀,減少學習壓力。
2 當前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合美術知識的現狀
2.1 關注度不足,重視程度有待提升
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由于受到傳統英語教學觀念影響,對于美術知識與英語知識的融合重視程度不足,存在教師沒有將兩者充分建立起聯系的現象。美術知識與英語知識之間的界限需要被進一步打通,教師要將兩者之間的關系正確對待,自覺在小學英語課堂上結合美術知識推進教學。小學英語教師對于美術知識關注度不足,對于教育研究界關于美術與英語之間融合教學的理論學習認識有待提升,呈現出堅持使用語言和文字推進英語教學,否定利用視覺和美術創作推進英語教學的傾向,對新時代下美術與教育理論的發展有待提升認識。
2.2 教學碎片化,整體構建不足
當前小學英語教師在課堂中利用美術推進環節展開時,對于美術知識的利用呈現出碎片化特征,沒有完整的融合教育總體理念將美術知識的展開與應用納入到同一體系中,沒有完全發揮出美術知識作為教學輔助的全部作用。小學英語教師在利用美術知識推進教學時往往缺乏總體教學規劃,在進行教學設計層面時構建完整流程較少,教學實踐又缺少整體構建、受到各種意外教學狀況影響大,不利于美術知識與英語教學融合的持續化。
2.3 節奏把握有待提高,存在應用過渡
當前小學英語教師在探尋美術與小學英語學科的融合路徑時,由于節奏把握不夠嫻熟,存在課堂上美術知識引用過度現象,不利于將完整的英語知識體系傳遞給學生,導致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聽講后,由于課堂信息密度不高,沒有高效學習知識,流失教學時間。小學英語教師也存在利用美術知識融合教學代替傳統記憶與理解技巧的現象,對美術作為重要教學推進因素的認識有待提高,需要不斷積累經驗。
2.4 環節覆蓋不足,集中課堂教學
美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沒有做到覆蓋所有教學環節,過于集中在課堂授課階段,在課前預習環節、課后作業環節涉及較少,沒有貫穿學生學習英語的所有環節,導致學生對于美術知識的印象不夠深刻。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于美術知識與單詞短語和語法等知識融入過程進行設計,但在課后階段,沒有體現出美術知識與英語教學的持續融合。將美術知識貫穿到預習、課堂講授和復習作業等教學環節是進行教學實踐與探索的重要內容。
3 美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3.1 保持紀律,緊扣主題
在利用美術知識改造英語教學過程中,小學英語教師要保證課堂紀律,既充分發揮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保證美術知識可以為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單詞短語和語法等知識點服務,避免在教學中插入與教學主題無關的美術教育內容,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上進行美術創作和鑒賞的時候,小學英語要全程關注學生討論與學習的狀態,確保學生在美術與英語之間建立起正確的聯系,保持嚴謹具有內在邏輯性的課堂教學流程,堅持保持課堂紀律,緊扣主題中心的原則實施教學,在學生注意力分散的時候進行適當的干預措施。
3.2 結合學生認知,聯系所學知識
小學英語教師要綜合考查學生認知水平,并結合學生在當前美術課堂中學習的內容進行教學,避免出現美術知識引入由于理解難度過大給學生造成的不利現象,確保學生可以輕松理解美術知識。堅持與學生實際情況相結合的原則,綜合考查學生興趣愛好點和接受能力,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4 美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4.1 利用顏色教學,教授關鍵詞匯
顏色是美術知識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英語教師推進教學進度的重要切入點,教師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利用顏色這個關鍵元素對學生視覺進行刺激,推進英語教學進程。針對陌生單詞與短語詞匯的學習占據教科書重要篇幅的情況,小學英語教師在領讀單詞過程中,可以進行顏色文化內涵的延伸,在單詞教學中滲透美術知識教育。
以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What color is it”為例,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就是對生活中常見顏色的英語詞匯進行描述,使學生利用英語表達各種顏色。當教師進行到“red”和“yellow”這個詞匯的教學時,可以首先不告知學生這個詞匯對應的漢語意思就是“紅色”,而是在大屏幕上放映出一張五星紅旗的圖片,利用五星紅旗鮮艷的紅色刺激學生的視覺,學生在紅旗顏色設計中增強對單詞記憶印象。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告訴學生:“There are five yellow stars in it.It is yellow and red.”然后對五星紅旗的來歷進行簡單介紹,明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紅色象征革命,紅色作為美術專業知識中的暖色調可以給人帶來溫暖的感覺。引導學生在學習英語單詞的基礎上學會尊重國旗、維護國旗的形象,在觀看與紅色相關事物時體會到紅色這種顏色對于視覺的強烈刺激。通過重點顏色詞匯的教學,滲透美術知識教育,使學生不僅掌握紅色的對應單詞,也在學習中增強印象。對于其他顏色也可以利用類似教學模式,比如綠色和藍色的教學,教師可以利用美術思維方式,選擇這兩種顏色的典型代表事物進行教學,選擇藍天和綠草的圖片導入到多媒體大屏幕中,引導學生在觀看圖片時簡單體會顏色與相關聯的美術知識,利用美術圖片強化教學印象,促進學生更好學習與掌握英語與顏色有關的單詞,提高詞匯量。
4.2 融入美術設計,提高教學效率
小學英語教師在進行有關英語寫作的英語教學內容時,可以融入美術知識,鼓勵學生以文字與圖畫合理搭配的形式,設計出美觀又實用的書信作品,利用美術知識推進習作教學。在融入美術設計過程中,學生可以對英語的文字構造與漢字進行對比,在藝術字的選擇與設計上深化學習內容。
以小學人教版英語教材六年級上冊“Unit 4 I have a pen pal”為例,本節教學內容的主題是筆友以及和筆友之間的友誼與聯系,通過書信進行溝通與交往,使學生熟悉筆友文化和書信習作的格式與注意事項,教師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書信格式的引導,在確保學生書寫寫作正確的基礎上,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簡單的設計知識,設計出精美的排版布局,保證文字排列密度與格式符合審美標準,在書信中插入適當的圖片作品,可以選擇手工繪制,也可以利用電子郵箱進行網絡編輯。在書信完成以后,引導學生繼續對信封進行設計,設計出符合寫作內容風格的信封或者電子郵箱的封面,提高學生創新精神與美術設計能力,將美術設計知識與英語寫作進行融合,設計基礎具有獨特文化風格的書信作品,提高學生書信寫作的興趣與積極性,提高寫作教學效率。
4.3 合作學習,制作英語手抄報
小學英語教師可以組織集體學習,引導學生在學習中記憶英語知識,并制作手抄報,以美術學科中圖畫本為主要載體進行藝術創作,在手抄報中融入英語知識,加深記憶。小學英語學科的合作學習主要是圍繞著小組討論和小組代表展示討論成果的相關環節進行。小學英語教師需要在學生進行討論過程中在教室全程巡視走動,在學生討論到無關英語學習的話題時進行引領和指導,增強合作學習的效率和有效性。
以人教版小學英語PEP教材五年級上冊“Unit 2 My week”為例,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周末生活這個教學主題,構建出如何使用英語表達周末生活這個合作學習的核心主題,引導學生在回憶周末快樂生活的同時,高效率進行深層次小組討論。在討論過程中,有的學生會表達出play football和go shopping的周末活動,然后將這些討論的結果繪畫出來,融入到手抄報創作中,在分享周末活動的同時,將自己購物、做游戲和進行運動的圖畫展現在手抄報中,結合美術知識完成小學英語學科學習。
4.4 結合繪本,促進深度學習
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利用繪本推進教學,給學生推薦適合閱讀的英語繪本,推進教學進度,促進學生深度學習。英語繪本就是用圖畫講故事的書。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方式以直觀思維為主,繪本有利于降低學生理解抽象概念的難度。繪本通過圖畫和文字融合敘述完整故事,貼合學生喜歡圖像和有趣故事的心理,可以在學生閱讀時得到多方面知識與能力的提高。英語繪本是學生轉變傳統死記硬背、低效率學習英語知識的學習模式。英語繪本圖像化的特點可以減少學生閱讀障礙,使內容的表述生動形象,在顏色鮮艷的人物形象和環境中講述故事。文字內容可以激發學生抽象思維,既將故事表達完整,也可以促進學生通過文字對內容進行復述,增強對繪本整體內容的印象。
以人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為例,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Snail's Adventure 蝸牛旅行記》這部著名的英語繪本,利用繪本中的美術元素吸引學生學習。英語繪本閱讀可以采用三層閱讀法:第一層,引領學生了解故事中主人公蝸牛以及圍繞蝸牛旅行發生的事情;第二層,分析故事結構,解析蝸牛旅行中的故事元素;最后一層,理解故事意義,總結出蝸牛奇遇與冒險時給學生帶來的道理。可以做一些與閱讀材料有關的趣味活動。閱讀時,可以通過圖片信息猜詞。學生思維跟隨故事中的蝸牛不斷感受故事情節與圖畫魅力,高效學習單詞、短語和句法。教師可以采用thinking maps和mind maps,幫助學生了解“字里有乾坤,畫里有世界”。閱讀后,可以采用續寫、改寫、仿寫,做reading responds,讓學生復述、表演、繪畫、寫作,做閱讀和反饋表。教師在學生完成繪本鑒賞時,要引導學生根據所學知識積極實踐,選擇一個感興趣的小動物進行旅行模擬創作繪本,學以致用,在制作繪本時給圖片配上英語說明文字,打造出趣味英語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英語成績。
5 結束語
小學英語教學不是鼓勵的語言工具類教學,而是需要與其他學科相聯系,提高教學效率。新課程標準要求小學英語教師在作業布置、課堂講授和小組討論等教學環節中體現出跨學科的特點,吸收借鑒其他學科內容改造課堂,滿足學生學習英語過程中了解各種文化的思想的需求。小學英語教師借助顏色、設計、手抄報和趣味英語繪本等美術相關元素,可以突破教學能力,促進學生形成核心素養。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一般課題《形成性評價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9】GHB0546。
(作者單位:白銀市平川區靖煤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