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路 李旭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明確提出了創新、綠色、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要求在社會各領域形成全面創新和全民共享的局面。教育領域作為推動經濟發展、貫徹先進理念的重要的動力和場域,具有豐富的內容和巨大的潛力,而高校作為教育人才培養場所,成為建成社會創新和物資共享的一線站位。近年來,高校閑置資源問題突出,不僅不利于環境的保護和資源的共享,而且對資源造成了極大浪費。因此,本文對大學生舊物互聯共享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以期解決時代發展中大學中的資源優化和共享難題。
關鍵詞:大學生;舊物;互聯共享
中圖分類號:F25?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5.015
0?引言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打造循環經濟發展體系的開局之年。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再生資源回收,提倡資源高效利用和促進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廢舊資源回收行業作為循環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迎來行業的黃金發展階段,創新資源回收渠道和方法成為行業必須面臨的重大挑戰。而大學生作為追逐時尚潮流的主力軍,消費態勢高居不下,但與之而來的是越來越多物品的閑置問題,所以深入挖掘大學生群體中的資源潛力,分析其應然背景和發展趨勢,研究高校內閑置物品的利用手段,對于解決高校內的資源浪費和環境保護問題具有重大價值,有利于構建一種新的綠色發展格局,推動新發展理念的有效落實扎根。
1?大學生舊物市場分析
1.1?高校舊物回收市場背景
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和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全民生活水平有了質的飛躍,大學生成為消費領域的活躍群體。享受生活,消費欲望強烈成為大學生的標簽,經過調查研究發現,很多大學生的閑置舊物較多,且如何處理舊物的成為大學生的主要負擔。目前高校閑置舊物回收的發展現狀存在較多問題,如信息共享不及時,閑置物品被丟棄,舊物捐贈活動少,回收率低和無專門的規范舊物回收機構,造成嚴重資源浪費。本文以此為市場背景,面向全體學生,策劃校園二手回收方案,通過創建二手產品公眾號,建立線上舊物回收平臺,以銷售、捐贈、租賃等方式讓大學生的閑置物品循環利用。
1.2?構建高校閑置物品交易平臺的優勢
(1)省時省力。目前互聯網時代的迅猛發展,學生利用多媒體平臺實現購物交易自由,極大減少了購物成本和時間開支等問題,低成本、便捷性、有效性等優勢已讓閑置物品交易平臺在高校內受到青睞。
(2)性價比高。高校雖然創建有閑置物品平臺,但由于受到人力物力各方面的限制,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需要。高校閑置物品交易平臺以服務校園為宗旨,賣家將自己的二手物品以優惠的價格賣給有需要的學生,買家也能快速地以較低價格購買到所需物品,從而有效提升閑置物品的流通效率。
(3)安全系數高。高校閑置物品交易平臺,對其注冊的聯系方式,包括郵箱、網址、電話等個人信息進行核實,同時會對注冊用戶進行巡檢,規范其網絡用語等,一定程度上有力地保證了交易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大學生舊物互聯共享的現狀
2.1?閑置物品交易平臺的發展
大學生的消費理念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超過一半的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沖動或攀比心理而購買不實用的物品,導致大量閑置物品的產生。在共享經濟的發展浪潮及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鼓勵下,互聯網巨頭相繼都看到了二手交易行業發展的契機。相關團隊也在近年陸續推出“閑魚”“轉轉”“回收寶”等一些網絡二手交易平臺。根據《2020年3月中國二手電商研究報告》顯示,在眾多二手交易市場網絡平臺中,閑魚月用戶活躍量遙遙領先,為8?234.0萬人;轉轉月用戶活躍量緊隨其后,為2?093.9萬人;二手手機網絡交易平臺“找靚機”排名第三,為226.8萬人;其他同類應用月活躍用戶均在100萬人以下。可見,社會對于二手交易平臺的使用程度達到了新高點。大學生作為社會消費的主力軍同時也是互聯網的使用者,在數據中占據了相當大的份額。?通過網絡二手交易平臺進行交易的這種行為和方式,受到了絕大多數大學生的喜愛。
2.2?網絡捐贈平臺的發展
網絡覆蓋率的快速攀升,給社會慈善事業帶來了巨大發展契機,個人參與公益慈善事業的途徑也更加多元化。中國慈善捐贈逐漸以網絡化、趣味化、年輕化、小額化的方式進入普通大眾的生活,并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目前民政部所指定的中國公開網絡捐贈平臺一共有20家,其中,平臺運營主體屬于非營利組織的共有5家,分別為騰訊公益、聯勸網,幫幫公益、廣益聯募和善緣公益。而大學生在小額慈善捐款中也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現有很多小額捐款的項目得到越來越多大學生的理解支持,捐贈的物資也逐漸增多。
3?大學生舊物互聯共享存在的問題
3.1?平臺缺乏技術支撐
由于缺乏專業技術的支持和運行資金以及科學化的團隊管理,大學生所創建的閑置物品交易平臺沒有專業的技術保障,平臺內核容量不足,代碼混亂,缺少部分點擊功能和服務內容,后臺維修機制不合理,導致平臺的用戶體驗不佳,使用率知名度偏低。
3.2?商品質量難以保證
高校閑置物品交易網絡安全得到了越來越多大學生的關注,由于高校閑置物品交易平臺缺乏技術保障,使得這種安全保障問題往往容易發生,平臺無法對產品的質量進行很好嚴格鑒別與把控,導致平臺上的產品質量堪憂。損壞平臺信譽,降低消費者的購買欲和使用頻次。
4?促進大學生舊物互聯共享的對策
4.1?搭建平臺,實現信息共享與互通
高校閑置物品交易平臺能有效利用校內資源優勢,加速高校閑置資源的整合與再利用。通過平臺推送相關資源信息,更好地實現高校大學生閑置資源的信息流通與共享。
建立為線上線下推廣體制,線上推廣可使用微信公眾號,用戶自行在公眾號上進行注冊,自行下單,專門人員人上門負責回收,也可利用社交平臺比如微博、微信、抖音、校園QQ群等進行宣傳。然后以出售、租賃、贈予的方式進行回收處理。
4.2?拓展資源,增加服務機會
設立專門團隊,進行線下的信息收集和市場調查,有效實現資源對接,一方面通過與各學院志愿者協會合作,啟動志愿者服務團隊擴大收集規模,另一方面借助學生的公眾群、班群、學校論壇等發布回收信息,拓展資源渠道。此外,通過在校內設置固定回收點,倡議學生主動進行物品回收,形成共享與環保的校園文化氛圍。為了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提高服務質量,在回收相關物品的過程中,對物品的回收進行嚴格的線下篩選、整理和驗收,并結合回收物品的特點,銷售方式主要分為直接出售、加工出售和以物易物的形式進行。
同時,線上線下有機結合,通過平臺對物品進行分門別類,充分展示產品性,讓學生在平臺上了解產品性能,直接切入買賣端口,形成24小時在線客服,方便與需求客戶進行及時的溝通交流。對于成功交易的物品,開通便捷的校園送貨服務,既可貨到付款,可以線上支付,提供便捷服務。
4.3?加強宣傳推廣,擴大平臺的知名度
當前高校大學生樂見于各類活動在互聯網上操作,因此借力新媒體主渠道推廣是有效的做法,如公眾號、朋友圈、微博、微信等多渠道進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和推廣,有效實現閑置物品的流通。
創新多樣化的宣傳方式,如啟動會員制推廣方式,校內任何學生都可以注冊平臺會員,并只要推送有意向的學生且成功預定平臺產品,即可獲得相關獎品,通過發朋友圈集贊的方式,可獲得購買優惠或者禮品贈送等,以獲得廣大同學的支持和響應。
5?結語
作為大學生閑置物品規范化、合理化的一個新舉措,在高校里建立閑置物品收購網勢在必行。隨著科技不斷地發展,社會生活方式的變化,互聯網成為大學生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們不斷得到便捷、舒適的生活方式。它使我們可以以最快、最準確的方式,得到我們需要的信息。“互聯網+”與舊物利用之間的碰撞,正使得高校閑置物品交易進入循環利用的狀態,對建設節約型校園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魏青.網絡二手交易平臺的發展現狀及規制[J].大陸橋視野,2021,(08):9091.
[2]鄭凱強.基于網絡捐贈平臺的公益項目籌款能力影響因素研究[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20.
[3]王文安.搭車互聯網,閑置物品有了好去處[N].晉中日報,20221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