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丹 黃廷輝 劉利民 歐余韜
【摘要】由于全媒體信息時代的到來,新型的電子計算機技術得到了發展,這種互聯網技術也已廣泛應用到中國各個行業之中,特別是在中國傳統媒體輿論引導方面,使其地位和影響力逐步提高,對其發展崛起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在當今社會,正是由于電子計算機的普遍運用,在極大程度上促進了中國傳統媒體領域的發展,從而邁向了光明。正由于此,本文對中國新媒體發展時期電子計算機在中國的運用進行了全面深刻的研究探討,借此促進中國傳播的蓬勃發展。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計算機技術;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TN92?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3.15.020
在科技日益發達的新形勢下,隨著信息化時代人們對媒體的逐步了解,把計算機的運用也融合到了新型媒介中,從而使傳統媒體領域亦不例外地進入了新媒體時期。如今,先進的計算機已成為其傳播發展趨勢的主要趨勢,并發揮著計算機的優越性,隨著先進計算機的普遍使用,中國傳媒領域將得到更全面可持續的發展,并達到全球領先地位。
1. 新媒體的概念和特點
1.1 新媒體的概念
理解一個媒介,首先就需要了解新媒體的含義。人是社會化的,在這個社會中一定要和別人溝通,在人際交往中也可以進一步增進我們對這個社會的了解。訊息的傳遞也是在人際交往中發生的,而傳遞的手段和載體便是傳播者。而新媒介又分為五種:感覺媒介、顯示、表現、儲存和傳輸等各種媒體。由于各種新媒介概念不同,對于我們來說所需要的視覺形式也會不同,至于我們所熟知的新媒介,人們對于它的概念其實并無明確解釋,而且至今也還缺乏確切概念。不過我們能夠明白的是,由于“新”相對的詞語是“舊”,所以對于傳統媒體以外的傳播,我們也能夠界定為新媒介。
1.2 新媒體的特征
1.2.1 巨大革新的信息傳播方式
即使隨著社會網絡的革新更迭,報刊業依然作為最主要的信息媒介之一,我們也還是無法忽略它的影響以及巨大的重要性。但是,正在深入發展的社會網絡也確實讓人們可以更廣泛地獲取信息。而如今生活在信息化現代化的人們,也越來越喜歡安靜的在一個比較舒服的環境下收集一定的資訊,并尋找自己有興趣的資訊去加以掌握,各種社交應用軟件的開發也更加速了這個狀況,新型的信息媒介正在很大程度上迅速地占據著市場。同時,人們把新型媒介當成了一種極好的傳播方法,這些新型的平臺很快都變成了政府部門良好的傳播渠道和推廣內容工具。在后現代主義以前,人類還只是被動地接收訊息,不過由于后現代主義的誕生,人類從最初的被動接收轉為了主動或者是雙向的信息傳遞。對于更復雜的訊息,人類也具備了更多的表現欲。
1.2.2 信息內容被極大的豐富
隨著計算機的迅猛發展,視覺文明也開始蔓延,人們最終來到了讀圖年代,同時能夠融入視頻內容,通過不同的表現形式的變化,有利于新聞資訊的全方位把握與理解,手機作為一種全面資訊的掌握者,能夠使人們更好地介入到資訊當中,也能夠很好地記錄社會上突發的大事,更好地介入到這個世界當中產生良好的參與性。
1.2.3 音樂制作技術的發展
計算機技術的出現,在信息傳播中的應用還可以在音樂方面顯現出來,后現代主義出現的搖滾音樂、電子和拼貼藝術,還有網絡藝術,也是一種發展與應用。而隨著音域的擴大,以及各種電子手段的應用也使歌曲顯得更加地現代化。
2. 新媒體時代下計算機技術對媒體所產生的沖擊
2.1 有效改變信息的傳播方式
現階段,隨著計算機和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有機融合,以及大數據分析的引入,其實際的傳播方式也呈現出了迅速超前的發展態勢,從而導致了資訊信息的傳遞方式以及手段途徑方法也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在網絡信息技術剛開始出現的階段,人們通過更加發達的網絡信息技術可以獲取更多的內容,包括更加豐富的信息資訊、消息快訊等,而當QQ、微信等通信軟件出現之后,人們獲得信息的途徑以及手段方法也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在這樣的形勢下,隨著微信、微博以及博客等的出現,使得人類的信息交流與互動的途徑更為簡便和迅速。而與此同時,在一些新媒體領域也將微博看作其營銷和傳播信息的重要方法與方式。在中國新聞媒體業務實際開展的同時,也可以利用微博明確報道事情的具體進展信息,方便記者迅速地抵達現場,從而可以掌握更多的素材信息。
2.2 無線設備逐漸成為了傳媒行業的重要載體
在當前科技日益發達的新形勢下,先進的電子信息技術以及通信技術被廣泛運用到了人類的生產生活之中,這就使得中國移動互聯網技術步入了4G、5G發展時期,并進一步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存方式,在空間上大大縮短了人類相互之間的生活距離,其結果表明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已經和計算機進行了良好融合。在如此的大環境下,新媒體應用領域將得到有效擴展。在現階段,隨著中國國內科學技術的逐步發展,智能手機也開始進行了更廣泛的推廣和普及工作。在當前的信息智能化時代,無線設施等設備也開始成為了人類獲取更多資訊,獲取新信息的重要載體。對手機來說,人們可以安裝豐富多彩的應用軟件,可以通過手機辦公,從而取代了傳統臺式計算機與手提電腦,還可以通過網絡實際進行實時性交流和溝通,同時可以根據新聞中發生的實際狀況把自己的看法和思考充分地表達。
2.3 信息內容結構悄然改變
互聯網信息技術初級階段,信息的實際傳遞手段是圖像、聲音等方式。隨著科技的日益發達,網絡寬帶容量得到了擴大,也使得人類更加偏向于在線視頻,進行面對面的互動和交流,這已成為了中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重要趨勢。而根據對視頻技術方面的分析研究表明,網絡直播技術已成為了現階段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最重要的視頻直播方法。直播是指通過客戶端進行的直播,不但具有實時性功能,其圖像還十分清晰,可以與消費者對真實畫質方面的需求相適應。與此同時,消費者自身還可以把真實生活直接傳送到平臺當中,確保內容的多樣性以及豐富性,這超過了媒體實際能夠提供的承載程度和功能。
3. 新媒體時期計算機運用的問題
傳統媒體行業在數字化技術發展的持續推動下取得了很大的提升和進展,但同時也被市場化發展所限制。當今社會當中,要想使人類之間進行更良好的信息交流與交往,就必須把最先進的多媒體技術運用于其中,其已成為了在當前傳播各個領域中所使用的重要措施與渠道,尤其是在當前傳播領域當中,先進計算機技術必不可少。但是,在當前的新型媒介發展時代環境下,先進計算機技術在當前傳播領域當中的使用仍然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包括未能受到人們充分的關心和重視,其傳播技術手段與方式方法也并不完善,以及缺乏科學依據。
由于中國傳統媒體輿論引導行業的持續成長,它也處于成長和發展的關鍵階段。由于其對計算機科學領域的具體應用實踐亟待提高,使得管理工作者對先進計算機科學的重視程度并未獲得良好的提升,在較大程度上忽視了先進計算機科學在中國傳統媒體輿論引導行業當中的具體應用。在這樣的前提下,也造成了新型的計算機技術在中國傳統媒體的信息引導領域當中的應用水平仍然不高。在中國信息化發展當中,國內傳統媒體尚處于剛開始成長的階段,其中還存在著許多方面的影響因素,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傳統媒體的引導能力和信息技術等領域。
4. 新媒體時代計算機的運用探析
隨著時代進步和技術發展,中國傳媒行業也不甘示弱,同時中國傳媒也在不斷學習、創新、持續發展中,以計算機作為主要技術前提條件的新型傳媒也日益發展和完善。在當前傳媒行業當中,把最先進的計算機納入傳播內容已成在此領域的普遍共識,并成為了該領域的主要趨勢。不過,在發展的進程當中,人們也要發現它所面臨的許多困難,關于當前新型傳媒發展條件下新型的計算機在中國傳統媒體行業當中運用所存在的困難,必須通過更加科學的手段和技術來進行解決和克服,有效提高人才培養的教育水平,培養大批高水平的優秀人才,促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介間的良性結合,也促進了中國傳媒工作的整體可持續發展。
4.1 加強重視程度
針對現階段在中國傳統媒體輿論引導領域的實際發展狀況研究表明,把先進的計算機科學運用其中,此內容非常關鍵。正基于此,中國傳統媒體輿論導向領域必須更加重視對計算機科學的前瞻性運用,大力發展優勢,并加強培訓計算機高端人員的力度。中國傳統媒體輿論導向領域還需要設置一定的中小企業技術發展專項資金,并將其用于新系統以及設施設備的更新換代的研究等方面。因為目前中國傳統媒體輿論導向領域比較多,比如,對于廣播電視傳媒領域,在對具體的節目內容進行實際制作的時候,就需要把先進的計算機科學運用其中提高其使用合理性以及科學性,從而做到對媒體素材內容的全面合理采編。
4.2 培養高素質人才
中國傳統媒體輿論引導產業的健康成長歷程中,優秀人才所發揮的作用舉足輕重,但同時其意義也相當重要。但在當前的新興媒體迅速發展的條件下,把最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看作最重要的高級技術人員,將對中國傳統媒體輿論引導產業的健康與可持續成長,發揮著關鍵性的影響。在此情況下,必須加大對先進計算機技術人員的實際培訓力度,尤其是新媒體技術應用的高級人員的實際培訓,并建立專業的大數據采編機構,以打造一批高水平的新興媒體優秀人才隊伍,提高新媒體的實際信息傳遞載體和手段的多樣化和豐富化,其中包括傳播影像、文本以及圖像和信息媒介內容的方式。與此同時,明確移動終端和手機端的內容傳遞手段。在中國傳統媒體的成長歷程中,此需要培養大批高質量的優秀專業人才,這部分人員掌握了前沿計算機技術實踐應用的技術與手段,將為促進中國傳媒行業的全面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科技支撐與人力資源儲備。
4.3 促進媒體融合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和數字化網絡的日益發達,也使得我國信息的實際傳播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現階段,中國正處于傳媒行業高速成長和轉型的關鍵階段。針對中國傳統媒體行業來說,想要保持其時代性特點,必須做到同步、實現新興媒介與傳統媒體間的良性融合,其內涵主要包括渠道、服務和產品這幾個層面,從而形成立體化的模式。同時,還必須使傳播途徑的本位認識發生明顯的突破和革新,提高決策行為的科學性和可信度,確定新的信息發展趨勢。另外,需要形成科學的新型傳播理念,把信息作為基礎,通過整合傳播渠道的多種手段,通過資源共享和平等的方式在信息媒介之間進行良性整合。基于此分析表明,在數字化與大數據處理時代,在傳統媒體技術的實際開發活動當中,必須把新型的計算機具有的優勢功能全面體現出來,進行全面正確的應用和研究。所以,想要有效推動中國傳統媒體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使媒體從愈演愈烈的市場競爭當中平穩地過渡,就必須做到計算機、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網絡信息技術等與媒體之間的有效結合,增強媒介的總體能力,從而促進中國新聞傳播產業的健康穩步發展。
5. 結束語
由于信息化與大數據時代技術的進步和中國經濟社會蓬勃發展,帶動著更先進的科技進步。在新趨勢下,計算機科學獲得了快速蓬勃與超前發展,這就使得中國的傳統媒體應用領域也獲得了巨大蓬勃發展。但基于現階段的實踐狀況分析結果顯示,中國傳統媒體輿論引導研究領域中針對計算機科學方面的運用還存在十分突出的問題。而基于此數據分析結果顯示,如果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解決實際問題,將促進中國傳統媒體輿論引導應用領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并進行全面合理的技術創新,將培養大批高水平的優秀電腦技術人才和傳統媒體人員,這對促進中國傳統媒體輿論引導應用領域朝著現代化的方向繼續發展貢獻廣闊。
參考文獻:
[1]常燕.新媒體時代下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探析[J].電子元器件與信息技術,2021,5(06):255-256.
[2]牛澤菁.新媒體時代計算機技術在傳媒中的應用[J].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20(13):239-240.
[3]張智.新媒體時代計算機技術在傳媒中的應用分析[J].無線互聯科技,2020,17(01):160-161.
[4]方芳.新媒體時代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技術在傳媒中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8(24):127-128.
[5]謝楓.基于新媒體時代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應用及發展趨勢[J].中外企業家,2018(25):67.
[6]楊博涵.新媒體時代計算機技術在傳媒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傳媒科技,2018(07):41-42.
[7]張永剛.新媒體時代計算機技術在傳媒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報業,2017(06):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