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龍 何娜
摘 要 在新課標提倡的生本理念下,初中課外閱讀教學必須充分遵循學生真實的學習需求,教師應科學合理地選擇篇目、依據遷移性教學原則及整體化閱讀教學思想,通過師生合作交流,完成對課外讀物的選擇,并且立足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完成對學生閱讀學習情況的高效管控。同時,教師要在閱讀教學環節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點撥、引導,以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糾正錯誤的學習方向,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效率。
關鍵詞 生本理念 課外閱讀 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在生本理念指引下,教師要在初中課外閱讀教學環節采取合理的方式,引領學生參與高效學習探究,以啟發學生的語言思維,提升語言能力為根本目標,參照初中語文教學目標要求制定有效的教學計劃,優化課外閱讀教學舉措,進而提高課外閱讀教學質量。
一、生本理念下的課外閱讀教學原則
1.遷移性原則
在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下,教師開展課外閱讀教學活動須充分遵循課內外結合的基本思想,即學生所學習的課外資源、課外讀物應得到精細化調控,須與課內知識形成映射關系,幫助學生在課外閱讀學習中對課內知識進行鞏固記憶,或者在學習課內知識點時能夠銜接課外讀物,對新概念、新思想進行正向遷移,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品質和學習效率。教師要做到對課內外讀物材料的有效選用,銜接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整體教學目標,對課外閱讀資源進行合理利用,以此提高初中生的閱讀學習品質。
2.整體化原則
大部分初中生在課外閱讀過程中往往浮光掠影、淺嘗輒止,不能深入細致地完成對閱讀材料的思考探究,教師在引領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要盡可能地借助整本書閱讀教學活動,讓學生有計劃、有目的完成整本書閱讀學習,為學生構建整體化的閱讀學習思維,培養學生的語言思維、語言邏輯,增強學生語言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環節要立足于構建學生的語言能力,引進整本書閱讀教學計劃、教學方案,指導學生參與到高效率的整本書閱讀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整體性閱讀思維,從而打破原來碎片化閱讀教學中學生無法形成系統性知識結構的困境。
3.銜接性原則
教師在指導學生參與課外閱讀學習時還需要充分融入銜接性思想。具體來說,在生本理念下,學生在不同學年段的閱讀學習需求勢必會存在著差異,為此,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學段銜接互動學習需求,在不同時間節點引入不同主題的閱讀項目,同時參照課程教學主線目標,對閱讀分支項目及閱讀分層教學計劃進行科學合理的設定。教師可以結合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主線任務目標來開展初中課外閱讀教學設計,引入豐富多樣的課外閱讀材料,在不同時間節點向學生推送不同的閱讀學習資源,布置差異化的閱讀學習任務,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品質和學習效率。
二、生本理念下的課外閱讀教學策略
1.合理選擇課外閱讀材料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教師在開展課外閱讀教學時需要依據教學內容和教學主題,對學生的課外閱讀資料進行掌控。但是大部分教師在選擇課外閱讀材料時還存在著較大的盲目性。比如部分教師往往會選擇同一作者的不同閱讀篇目,整合差異化的閱讀材料,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學習,卻沒有站在語文課程教學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的層面上來展開對課外閱讀材料的選擇。在選擇課外閱讀材料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五項管理”中對學生讀物管理所提出的硬性標準,并結合當前的語文教學綱要、教學標準,結合新課程改革目標對課外閱讀的要求科學合理地選擇閱讀素材。為此,教師可以站在核心素養培養的角度,分別從語言能力構建、語文思維發展、文化傳承及語言審美等4個層面對課外讀物進行有效選擇。以下分別從語言能力構建、語文思維培養、審美鑒賞等角度為例進行簡要論述。
(1)立足語言能力構建
例如,為了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教師可以結合優秀散文作品及小說創作中的語言描寫技巧、情感表達方法等,選取優秀的小說或散文作品來指引學生參與課外閱讀學習,從而增強學生的語言能力。比如教師可以選用《安徒生童話》或現代小說、散文等,借助其中栩栩如生的人物故事情節來培養學生的語言品味與鑒賞能力,并以此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增強學生語言思維。具體來說,在“美人魚”的童話故事中,通過聲音描寫完成了美人魚外在形象的描繪,并以此刻畫了一個樂觀、向上、勇敢、堅強的女孩形象,同時通過外貎描寫,刻畫了美人魚的美麗形象,在表現過程中,作者運用了行為描寫、語言描寫、神態描寫、動作描寫等描寫方法,以此創造出一個鮮活的人物形象。教師還可以在培養學生語言能力及人物語言描寫技巧的過程中,讓學生探尋其中的寫作規律、寫作技巧及藝術特色,從而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儲備。
(2)立足語文思維建構
在培養學生語言思維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駱駝祥子》等經典作品,引領學生嘗試站在宏觀層面深刻領悟那句“最偉大的犧牲是忍辱,最偉大的忍辱是反抗”,深入探究作品所蘊含的語言思維、藝術情感,深入研討主人公祥子的人生經歷,并且領悟小說中對人物行為的描述手法,讓學生整體思考“在經過多次的行為選擇,以及外在環境的影響,一位原本充滿理想、希望以及對未來懷有美好希冀的人物,逐漸變得頹廢、墮落,走向死亡的深淵的過程”,領略人物思維的情感發展變化,學習探索其中的語言藝術內涵和魅力。因此,教師可以推薦能夠啟發學生語言思維的課外閱讀材料,使學生在閱讀中熟練掌握小說閱讀鑒賞的方法,建構語言思維。
(3)立足語言審美建構
為了引導學生對文化審美、語言審美規律進行學習探究,教師可以引入《繁星》《春水》等相關詩歌作品,讓學生在賞析詩歌的過程中,對冰心的創作規律進行歸納總結,讓學生對詩歌中的語言審美規律、文化審美內涵進行學習,對其中的詩意化元素、詩意化的表達進行探究,如“繁星閃耀著深藍的太空……微光里,他們深深互相送贊了”,讓學生嘗試站在語言藝術審美的角度,對其中情景交融的語言運用手法進行學習,從而進一步加深學生的文化審美素養,培養學生的文化審美情趣。因此教師可通過選用具備文化傳承及文化審美的課外閱讀篇目,引領學生探究其中的語言藝術美學規律及美學內涵,從而進一步陶冶學生的情操,促進學生語言素養的發展。
2.適當穿插講解
開展課外閱讀教學,教師不能完全放手不管,而應該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介入學生的課外閱讀學習。由于初中生在閱讀學習中必然會受到人生閱歷、生活經驗、知識儲備的影響,無法對課外閱讀材料中的內容及知識進行深入細致深入的分析思考,而且對于其中的一些消極因素,學生也不一定能正確認識和辨別,例如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由于時代歷史的影響存在的一些封建糟粕,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疑問和困惑,從而影響到學生的自主閱讀學習,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較大的盲目性。為此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出現的疑難困惑,并且在關鍵環節、關鍵節點給予學生正確的點撥指引,讓學生站在正確的價值立場和方向上開展課外閱讀學習。
教師在課外閱讀教學環節應當充分發揮引領者、指導者的角色,給學生的課外閱讀提供有效的支持,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比如在閱讀《水滸傳》的過程中,學生須站在理性、客觀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分析問題。例如,在“盧俊義上梁山”的章節中,宋江和吳用為了賺取盧俊義加入梁山,采取一系列的迫害手段,比如污蔑其造反,導致盧俊義被迫落草為寇。學生在閱讀這部分內容時,教師要給予其良好的點撥指導,讓學生站在理性辯證的角度來看待梁山集團中所謂的俠義、仁義思想。例如,在講解“武松打虎”故事情節的過程中,教師也要讓學生站在歷史發展的角度,結合景陽崗的“虎害”背景,理性地評價武松打虎的故事,讓新時代的學生放下保護珍稀動物的觀點,對情節進行合理的分析闡釋,及時消除學生閱讀中的學習困惑。因此,在課外閱讀篇章中還涉及大量與當代價值、人文道德觀念有沖突的內容,或者違背學生生活認知的事例時,教師應當及時給予學生良好的點撥指引,讓學生站在理性的角度,站在歷史發展的立場來進行閱讀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避免學生產生錯誤的思想觀念。在學生開展自主閱讀時,教師也要以合作者的身份積極參與學生的學習,并且以自己的人生經歷和閱讀經驗來引導學生,以此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
3.傳授閱讀學習技巧
大部分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學習時無法找到良好的切入點和方向,因而導致閱讀的盲目性。究其原因,學生可能是沒有足夠的閱讀經驗,同時未掌握科學合理的課外閱讀學習技巧,從而導致學生的閱讀學習品質、學習效率相對較低。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當向學生傳授正確的閱讀學習技巧和學習方法,以此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找到方向,并借助正確的學習方式和閱讀技巧來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比如,教師要引導學生轉變傳統的課外閱讀過程中盲目摘抄讀書筆記,而不進行深度思考的學習狀況。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開發介紹新穎有效的閱讀方法和閱讀工具,促進學生的課外閱讀能真實有效。
例如,在引導學生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一長篇小說的過程中,教師可將每個章節的內容進行概括歸納,讓學生從整體上了解整本書的內容。教師也可以引入思維導圖或者結合簡單的圖片文本、視頻等資源,引導學生開展高效學習,從而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方向。比如在閱讀小說第1章節時,這一章交代了保爾·柯察金離開學校,背井離鄉的生活,以及他一系列的工作經歷,遭受的壓迫,可讓學生提前對名著中的歷史背景、生活背景有一個較為完整的認知。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嘗試在閱讀每個章節之前,對其中的大體結構進行了解,借助思維導圖完成對文章知識結構的大致劃分,通過后續的閱讀學習再將文章中的細節內容進行補充、完善、優化,讓學生最終完成對整篇文章的閱讀學習。之后將各個章節的內容組合整理在一起,構建起完整全面的知識網絡結構,從而進一步加深學生的閱讀學習印象,并且讓學生提煉出各個章節中的主題內容,進而啟發學生的整體閱讀思維,避免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出現一邊學習一邊遺漏的情況。因此,教師要將科學合理的閱讀學習技巧、方法向學生進行講解,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效率,也可以通過閱讀導學的方式,提前為學生構建相應的思維導圖結構,講解知識內容的核心元素以及文章故事中的大體線索,使得學生能夠帶著疑問、困惑去進行閱讀探索,進而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水平。
總體來說,在以生為本的理念下,初中語文教師開展課外閱讀教學需要選對題材,找準方向,樹立新思想,結合新模式,對現有的教學活動進行革新、優化,從而全方位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