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呦呦
近年來,風電場快速發展,風電企業在探索風電場高質量管理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對于風電企業來說,不斷提高人力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及風電場的集中控制水平尤為重要。因此,本文從風電場遠程集中控制方案設計角度出發,對風電場實施人力資源優化配置開展深入研究與分析,希望為風電場的發展提供可靠依據。
風電場運行成本的降低,離不開對人力資源合理優化和配置,同時,積極采用遠程集中控制的方式,對提高風電企業的經濟效益有積極意義。因此,作為風電企業需要注重二者在實際工作中的作用,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風電場遠程集中控制方案設計
(一)結構設計
風電場的遠程集中化控制,有利于提高設備的整體運行效率,降低工作人員的工作負荷。因此,在遠程集中控制方案的設計階段,首先應遵循集約化、流程化以及規范化的管理要求,依據風電場工作的實際需求建立相關的數據庫和信息結構框架,并做好后續的設計和管理工作。通常情況下,風電場遠程集中化控制階段的設計主要包括采集風電場的設備、強化管理系統以及監控系統的信息數據,對風電場的不同監控系統以及控制功能進行優化和完善。
(二)功能設計
借助遠程監控系統,能夠對風電場中的風機、視頻、數據信息等進行遠程化的管理和監督。對不同風電場的運行情況進行實時化對比,及時尋找各風電場運行的差異性,對所產生的差異性原因進行合理化分析,并提出解決對策。遠程監控系統的主要功能在于對生產運行情況、生產控制、智能化查詢、圖像視頻控制以及故障告警信息進行全天候的檢測,根據所監測到的數據信息進行不斷優化和完善。最終形成相應的報表內容,系統從報表信息中提出有效數據自動進行分析和診斷。
(三)設備方案設計
當風電場的裝機容量相對較小時,可以選擇110KV電壓等級進行電網的接入。例如,在我國南方地區,由于多數的城市與海洋距離相對較近,因而選擇110KV的電壓即可滿足實際應用需求。對于110KV的電壓來說,主要以戶外油浸變電為主。除此之外,集電線路則以架空線、電纜直埋的方式鋪設。風機升壓變則采取戶外變箱式,升壓變高以戶外環網柜設備為主。一次性的可控設備需要將斷路器和隔離開關放置在遠程控制的外側。將開關柜手車和接地刀閘以電動執行機構的方式規劃到集中監控系統中。
(四)自動化體系
風電場的遠程一體化控制系統主要以采集站內電網運行信息以及二次設備運行狀態為主。利用標準化的接口、電氣設備以及狀態監測等加強與計算機的交互,達到風電場內部全景化的數據采集與處理,不斷實行監控與運行管理的目的。對于自動化系統來說,主要以無人值守為主,通過建立自動化的體系結構,利用網絡信息資源達到上述目的。由于風電場的一次性設備通常以高壓開關柜為主,因此,自動化系統無需采取過程層網絡,在一次與二次設備中間采取常規性的電纜引接的形式。在風電場內部遠程控制系統中納入相應的監控系統,以報文的形式達到模擬開關量的目的,為后續的自動化操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條件。
(五)遠程智能巡檢
風電場遠程控制系統中能夠以設置圖像監視、火災報警的方式形成相應的智能巡查系統,有助于提高風電場設備的整體運行效率。與此同時,采用智能化的巡檢系統,能夠最大程度減少風電場運維人員的巡視次數,減輕運維人員的工作壓力。除此之外,智能巡檢系統還擁有和風電場輔助控制系統聯動的效果,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礎上,保障工作質量。利用圖像巡檢技術,可將巡檢工作與風電場內的設備運行情況相結合。當風電場內部的設備出現斷路器跳閘等問題時,利用圖像巡檢技術能夠同時啟動錄像、照明以及視頻等功能,確保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紅外線測溫巡檢技術中的主變攝像頭自帶紅外線測溫的效果,對主變穩定實時監測。一旦主變攝像頭監測到異常狀況時,圖像監控主機能夠及時對異常問題做出有效的判斷,發出告警信號的同時,及時將告警信號傳送到集控中心內部。
遠程智能化巡檢能夠和風電場中的輔助控制系統進行有效的聯動,例如,通過與火災報警聯動的方式,借助圖像巡檢系統、監視裝置對風電場內部的消防情況進行及時檢測,避免發生火災問題。如果發生火災問題時,將迅速啟動火災報警裝置,從而及時發出報警信息。在與給排水設備聯動過程中則主要是在電纜溝和電纜豎井的位置安裝相應的水浸探頭,當水浸探頭探測到電纜溝和豎井內出現積水問題時,圖像巡檢系統將立刻發出警報信息,并將警報信息傳送到給排水系統中。在與暖通系統的聯動方面,主要是對溫度濕度的信號采集與分析,實現空調和取暖器的溫度、濕度調節。在與照明系統的聯動過程中,燈光可依據報警信息對風電場中的照明設備進行遠程化的控制,做到照明設備的自動開啟和關閉。當運維人員在遠程監控系統中發現風電場內的照明不充足時,可以對燈光進行遠距離的控制,從而使燈光能夠滿足現場的實際工作要求。
二、風電場實施人力資源優化配置研究分析
(一)人力資源現狀
對于風電場來說,在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優化配置方面面臨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通常情況下,風電場與市區、企業相距較遠,工作人員需要長期駐守在風電場,因此給工作人員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在此背景下,容易出現人才流失的問題。當企業員工缺乏歸屬感和認同感時,對企業的發展將產生不利的影響。與此同時,不利于企業的人才隊伍建設。加上風電場的管理技術人員在缺乏制度依據的情況下,管理相對分散,在人才調配與統籌方面存在一定的弊端,企業的經營成本不斷提升。
2.多數的企業在風電場的管理上設置了安全生產部門,安全生產部門中的人員組成較多,容易與設備檢修和運行人員發生沖突。隨著管理層級的不斷增加,人力成本也將大大提高。
3.作為近年來發展迅速的行業,風力發電由于缺少經驗,前期規劃與設計主要依靠火力與水力發電人員,風力發電方面的人才相對較少。在風電場的選址方面存在誤區,導致在后續的運營過程中不斷改造,造成資金成本浪費的問題。
(二)優化配置意義
采用遠程集中控制的方式有助于風電場的人力資源優化與完善。一方面能夠借助風機設備統一收集大數據信息,在提升人員配置效率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加上風電場的地理位置通常選擇在郊區,且相對分散,交通不便利。由于風電場所應用的設備機型以及操作界面數據存儲情況并不相同,當相關數據信息無法在第一時間傳輸到操作系統中,工作人員在無法了解現場設備以及電量運行的情況下,工作效率將無法保障。而遠程集中控制的方式則能夠解決上述問題,確保風電場的設備產生的數據可以迅速傳遞到監控系統中,實現數據信息的實時、動態化共享。另一方面,遠程集中化的控制能夠最大程度避免人力資源的重復性配置。風電場地理位置的不同,設備的選擇也具有一定的差異性,為確保設備能夠得到統一化的管理,需要安排更多的人員,極易出現人員重復安排的問題。而遠程集中化的控制則能夠避免風電場無人值守、設備調配不及時的問題,達到合理配置人員、優化生產管理結構的目的。
除此之外,通過人力資源的科學化配置,能夠最大程度改善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從而吸引更多的優質人才。風電場的位置大都偏僻,環境相對較差,只有借助遠程化的控制系統,才能夠避免工作人員因長期駐守而出現人才大量流失的問題。以集中化控制的方式,為企業的生產與電量交易提供助力和支持。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在合并技術管理人員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可將部分技術人員輪流安排到風電場開展相關工作,而另一部分人員則可以安排到工程部門,從而將生產經驗提前投入到前期的項目建設中。
(三)強化配置措施
1.明確責任
作為風電場的管理人員,首先需要明確自身的責任,通過實施遠程集中控制的方式,只在風電場安排較少的維護人員。風電場的工作人員主要工作重點在于解決風電場倒閘操作、設備日常維護以及設備管理等內容。對于人員的安排,需要從現有的運行與管理人員中選擇,并設置專門的管理人員,做好日常的監督和管理工作。加強與相關政府部門的溝通和交流,確保工作能夠順利實施。做好風電場設備的定期檢修工作,針對重大設備應安排月度、季度以及年度的檢修。在檢修過程中發現疑難問題時及時上報,由專業人員進行合理化處理。與此同時,為保證各項工作能夠切實落實到位,還需要對相關人員做好日常的培訓與學習。定期開展主題交流以及聘請專業人員開展講座,不斷提高風電場運維人員的專業能力和水平。由于風電場的設備與設備之間是相互聯系的,并不存在單獨運行的設備,因此在分析故障時,應綜合考量各項設備之間的具體聯系。加上運用了遠程集中化控制方案,因此在風電場不再單獨設立運行與檢修組,隨著人員配置的不斷優化,技術管理方式也將得到優化與完善。所以,為保證工作能夠順利進行,需要強化檢修人員的專業能力培養。采取集中授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不斷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確保集中控制背景下的風電場在技術人員的操作下完成相關工作。
2.強化數據分析
積極發揮集中控制中心人員的數據分析作用,借助集中控制中心以自動監測方式實現風電場信息的采集與整理,做到信息的迅速采集與分析。與此同時,通過建立健全統一歷史數據平臺的方式,達到數據的長期、穩定存儲,為后續的數據查詢提供幫助和支持。在此基礎上,對生產過程中的信息遠程工作開展實時、動態化的監控和管理,并對數據波動情況進行詳細分析和對比,引入報警功能,對潛在問題能夠及時發現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實時觀測氣候變化和人員的投入情況,制定相關的維護與檢修計劃,不斷降低設備發生故障的頻率。在最大程度減輕風電場人員工作負荷的同時,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
3.發揮監控功能
風電場實施遠程集中控制的初期階段,是針對風電場的具體運行情況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和收集,從而對風電場的操作進行合理化的控制和指導。在后期,重視的則是在適當的范圍內開展實驗操作和演習操作,對風電場進行自動化、智能化的控制。為實現人員的合理配置,對風電場的具體運行情況進行全面監督,依據風電場的集中控制運行情況以及集控人員的監控水平依次減少工作人員。當風電場的工作人員對監控平臺操作、遠程控制以及風電場測試運行情況有全面了解的情況下,再進行人員工作的具體安排。當工作人員對遠程控制工作以及后續的運維工作有全面了解的情況下,需要及時取消風電場的運行值班機制,正式實施遠程集中控制方案,最大程度減少風電場的人員數量,對具體工作進行統一規范化的管理。
4.合理安置員工
人員的合理安置對提高風電場的工作效率有著積極的促進意義。風電場工作的特殊性質,往往需要技術人員長期駐場工作,其具體工作主要是進行對外聯系,協調溝通以及日常設備管理等。所以在人員挑選上,應從技術水平、專業能力等方面入手,以公開、透明化的選拔方式確保人員選擇的合理性。除此之外,還需要提高駐場人員的薪資福利待遇水平,提供相應的物質保障措施。避免出現人才流失的問題,保障企業的經濟效益。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對生產安全管理部門的人員進行重新整合和篩選,組建高質量的管理團隊。與此同時,還應積極組建集控運維人員以及現場施工人員團隊,為風電場工作的順利實施,奠定良好的基礎。注重前期的安排和管理,使各工程部門都擁有合適的人才。在運行人員以及檢修人員的管理和安排方面,需要綜合人員的專業能力、技術水平、年齡結構以及家庭住址等信息,從而組成相應的遠程集控運行組和風電場運行組。針對剩余的人力資源,可以安排至其他的崗位發揮積極的作用。
結語:
風電場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風電場各項設施的不斷優化,使風電場的管理模式得到了進一步完善。實現風電場的遠程控制,有利于企業降低人力資源成本,統一規范管理要求。為此,風電場應該做好遠程集中化控制工作,強化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確保風電場能夠實現集中管理、高效管理,科學合理調配和安排人力資源,最大程度降低企業的運行成本,最終達到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目的,為經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中國船舶集團風電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