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瑋哲 張愛儒



摘 要:本文以青海省為研究對象,以2011—2020年為研究時段,運用熵權TOPSIS綜合評價模型、耦合協調度模型以及交互脅迫模型分別對耦合協調度以及交互脅迫關系進行測算和印證。結果表明:(1)青海省旅游業與生態環境的耦合協調度總體呈現上升趨勢,目前處于良好耦合階段;(2)青海省旅游業與生態環境之間存在交互脅迫關系,生態環境對旅游業有著較強的約束作用。
關鍵詞:青海?。宦糜螛I;生態環境;耦合協調度模型;交互脅迫模型
本文索引:孫瑋哲,張愛儒.<變量 2>[J].中國商論,2023(15):-154.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3)08(a)--04
青海省是我國西北五省中的重要省份,在西部建設中占據重要的經濟地位,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和三江源頭,是國家生態保護的戰略要地。因此,青海省不僅擔負著促進我國經濟健康發展的重大使命,還在保護我國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
旅游業是提高區域經濟收入的重要途徑。青海省作為生態資源大省,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人文資源,對游客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但是,青海省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等生態問題依舊嚴峻。因此,實現青海省旅游業與生態環境耦合協調發展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是需要社會關注的重要問題。
1 文獻綜述
旅游業與生態環境的關系是國內外學者研究的熱門課題。學者們分析了旅游業與生態環境的相互作用機制[1]以及兩者相互影響的表現[2]。國內學術界的相關研究也頗為豐碩。我國學者在全國[3]、重要流域[4]、城市群[5]、省域[6]、市域[7]等多個區域進行了研究,并運用耦合協調模型[8]、綜合評價模型[9]等進行測算分析。
通過梳理文獻發現,青海省作為生態環境重點保護省份,對其相關研究較少?;诖?,本文以青海省為研究對象,運用綜合評價模型、耦合協調度模型以及交互脅迫模型,計算得出青海省旅游業與生態環境的耦合協調度并印證交互脅迫關系,以期為相關研究貢獻力量。
2 研究方法與指標體系構建
2.1 研究方法
(1)熵權TOPSIS綜合評價方法
熵權TOPSIS法是一種結合熵值法和TOPSIS法的綜合評價方法,可以更加直觀、清晰的得到系統中各個指標的綜合評價指數。步驟如下:
①運用熵值法確定指標權重
熵值法是一種確定各個評價指標的權重,全面反映各指標信息量的客觀賦值方法。數據標準化處理過程如下所示:
正負向指標處理:
(2)耦合協調度模型
耦合協調度的大小反映系統之間的相互關聯、相互協調的程度。耦合協調度模型為:
其中,C為耦合度,D為耦合協調度,T為綜合評價指數,,將與均取值為0.5。本文將耦合協調度劃分為以下10個不同等級。
(3)交互脅迫模型
交互脅迫理論認為,旅游業系統和生態環境系統之間存在交互脅迫關系。這主要包括旅游業對生態環境有脅迫效應,生態環境對旅游業有約束效應。
我國學者在相關研究的基礎上[10],推導出兩系統交互關系的雙指數函數模型,并將其定義為:。其中,m表示曲線拐點出現時生態環境的惡化程度,m值與生態環境承載的壓力正相關;n表示生態環境綜合指數與旅游業發展的速率,n值與生態環境系統變化的速度正相關;b值表示拐點的大小,b值與出現拐點時旅游業的發展水平正相關。
2.2 指標體系構建
根據數據科學性、可獲得性等原則,本文構建青海省旅游業與生態環境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如表2所示。
2.3 數據來源
本文涉及的數據直接來源于《青海統計年鑒》《中國環境統計年鑒》及青海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對于部分指標,本文通過間接計算以及插值法進行補充。
3 實證分析
3.1 青海省旅游業與生態環境發展綜合評價指數分析
本文運用熵權TOPSIS模型,計算得出2011—2020年青海省旅游業和生態環境的綜合評價指數,結果見表3。
根據表3旅游業綜合評價指數可知, 2011—2017年為緩慢增長階段;2017—2019年為快速增長階段;2019—2020年,青海省旅游業綜合評價指數下降,可能是由于2020年突發的新冠疫情對青海省旅游業產生了巨大沖擊。
青海省生態環境綜合評價指數總體呈上升趨勢。2011—2014年,生態環境綜合評價指數緩慢增長;2014—2015年,生態環境綜合評價指數下降;2015—2019年,生態環境綜合評價指數快速增長;2019—2020年,青海省生態環境綜合評價指數小幅度下降,但綜合指數仍處于較高水平。
3.2 青海省旅游業與生態環境耦合度及耦合協調度分析
根據表4可知,耦合度C值均值在0.9以上,處于高度耦合階段,表明青海省旅游業與生態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程度較大。
青海省旅游業與生態環境的耦合協調度變化分為三個階段。2011—2015年處于失調階段;2015—2019年耦合協調度快速增長;2019—2020年旅游業與生態環境的耦合協調程度降低。
3.3 青海省旅游業與生態環境耦合協調類型分析
本文結合綜合評價指數、耦合協調度來看,青海省旅游業與生態環境的耦合協調程度不斷提高,耦合協調類型由嚴重失調型逐年上升為良好協調型。但青海省生態系統較為脆弱,生態環境對經濟發展的制約作用依然存在,在經濟發展中仍需要著重考慮生態環境這一影響因素。
3.4 青海省旅游業與生態環境交互脅迫關系分析
本文通過MATLAB2019軟件對2011—2020年青海省旅游業綜合指數與生態環境綜合指數進行雙指數函數擬合,推導出的雙指數函數關系式以及擬合曲線圖如表5和圖1所示。
從雙指數交互關系函數得出:m值與n值較大,表明在拐點出現時生態環境承載壓力較大,生態環境會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而加速惡化;而b值較小,表明拐點出現時旅游業發展的水平較低,青海省旅游業發展水平仍受到生態環境承載力的制約。
從交互曲線的擬合情況看,兩者的擬合效果較好,近似符合環境庫茲涅茨“倒U型”曲線演變趨勢。當拐點出現之前,旅游業的發展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壓力;在拐點處,生態環境壓力達到最大;在拐點出現后,生態環境壓力隨著旅游業的發展而降低。以上分析反映了青海省旅游業對生態環境的脅迫作用以及生態環境對旅游業的約束作用。
4 結語
本文根據青海省旅游業與生態環境發展現狀構建了旅游業與生態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并通過相關模型計算得出2011—2020年青海省旅游業與生態環境的綜合評價指數、耦合協調度等。
研究結果表明:
(1)綜合評價指數方面,青海省旅游業近年來發展水平較高,旅游業發展較快,但生態環境系統較為脆弱,環境承載力較低,生態問題仍然是制約青海省經濟發展的因素之一,應繼續重視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和生態治理與修復等工作,為青海省經濟發展提供生態保障。
(2)耦合協調度方面,青海省旅游業與生態環境的耦合度較高,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較強;耦合協調度不斷上升,目前處于良好協調階段。青海省在開發旅游業資源時要注重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同時,青海省應繼續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發展旅游業,促進經濟發展。
(3)交互脅迫關系印證方面,兩者存在顯著的交互脅迫關系,表明青海省旅游業對生態環境存在脅迫作用,生態環境對旅游業有著較強的約束作用。隨著青海省旅游業的發展,生態環境保護以及區域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仍需高度關注。
參考文獻
Wall G, Wright C. The Environment Impact of Outdoor Recreation[R]. Ontario: University of Waterloo,1977.
Stephen L, Smith J.游憩地理學:理論與方法[M].吳必虎,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45-156.
程慧,徐瓊,郭堯琦.我國旅游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耦合協調發展的時空演變[J].經濟地理,2019,39(7):233-240.
王兆峰,李靜怡.黃河流域旅游發展與生態環境耦合協調時空演變及交互脅迫關系驗證[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22,31(2):447-460.
楊莎莎,秦艷輝,鄧聞靜,等.中國十大城市群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耦合關系的比較[J].統計與決策,2017(22):131-134.
王永莉.旅游業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制度分析:以西藏為例[J].黑龍江民族叢刊,2007(1):71-75.
鮑捷.旅游業與生態環境耦合協調發展研究:以安徽省黃山市為例[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37(2):150-156.
周穎,王兆峰.長江經濟帶旅游資源開發強度與生態能力耦合協調關系研究[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21,30(1):11-22.
容賢標,胡振華,熊曦.旅游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耦合度的地區間差異[J].經濟地理,2016,36(8):189-194.
黃金川,方創琳.城市化與生態環境交互耦合機制與規律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3(2):2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