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崇文幼兒園 溫珂
對于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每天來園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簽到。在課程游戲化的背景下,筆者嘗試以課程的意識來看待“簽到”這件事情,將環境創設作為一種教育手段,站在幼兒的角度,去挖掘簽到墻背后所蘊含的教育價值。本文直面大班幼兒對簽到墻的問題反饋和需要導向,追隨幼兒的問題,從“面對問題”到“找準問題的痛點”、從“幼兒行為”的關注到“基于幼兒”的嘗試、從“經驗生長”的聚焦到“多樣個性”的呈現、從“思維定勢”的突破到“幼兒本位”的轉移,動態化地對簽到墻進行調整。

各班教室里都有這樣一張簽到表:縱向第一列是幼兒名字,橫向第一行填寫日期。每天早晨,孩子們從保健老師手里接過小紅花,對應自己的名字以及當天的日期,把它貼上,日復一日,直到我們聽到了這樣的對話:
幼兒A:“為什么每天都要貼小紅花呀?”
幼兒B:“老師,我今天不想貼小紅花了。”
幼兒每天習慣性地將小紅花粘貼在簽到表上,機械地重復操作,難道只是為了練習粘貼小紅花的技能嗎?隨著課程游戲化的不斷推進,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對于幼兒發展的重要價值不言而喻。顯然,目前簽到墻并沒有幫助我們達成這一初心。于是,簽到墻的調整由這里開始了。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環境是幼兒的第三位老師,《指南》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兒童發展觀,把環境創設作為一種教育的手段。于是,我利用晨間談話時間與幼兒圍繞“簽到墻”進行了交流與探討,聽聽幼兒對當前簽到墻的看法,并圍繞問題進行了策略跟進。
通過談話,梳理問題:
1.幼兒不清楚簽到表的作用:為什么要簽到?
2.幼兒對簽到表的記錄形式不滿意:為什么一直只用小紅花?
3.幼兒對簽到表的張貼位置不贊同:為什么我的名字在簽到表的最下面?貼小紅花很不方便……
針對問題,追問質疑:
1.你覺得是否有必要簽到?
2.你覺得我們為什么要簽到?
3.你喜歡這樣的簽到表嗎?
4.你覺得如何調整簽到表?
提供支架,繼續探討:
1.幼兒方面:①幼兒表示早晨來園簽到除了告訴大家“我來了”之外,還要知道自己的同伴有沒有來,同時統計出當天全班來了多少人,統計自己一段時間的入園天數……所以簽到很有必要;②幼兒表示并不喜歡現在的簽到表,指出平時在簽到過程中經常出現問題,例如小紅花容易丟失、粘貼小紅花的形式單一……所以要讓簽到變得有趣。
2.教師方面:①小組討論:提供討論機會,自由結伴交流想法;②記錄表征:借助繪畫記錄的方式呈現自己的想法;③交流投票:集體面前互換想法。
全新的簽到墻投入使用后,幼兒的反應主動積極,他們能很快從對應的小組紙板上找到自己的名字進行記錄。但在投入后的第三周,新的問題出現了——幼兒的從起初的熱情變成了漠視,之前的問題又出現了,就在我想要再次組織談話活動時,簽到墻旁邊發生的一幕成為了我們班第二次調整簽到墻的契機。
【情景再現】圖片里的女孩像往常一樣進班簽到,看到我走近她,她興奮地指著簽到墻向我揮手:“今天是我的生日!”說完她還在表格上貼了好幾個貼紙。她的聲音立即吸引了其他小朋友,大家紛紛圍上來討論:“我的生日已經過了,我媽媽還給我準備了大蛋糕。”“我爸爸說我的生日在冬天,下雪天就是我的生日……”小朋友們也在自己的表格里多貼了幾個貼紙。
在第二輪訪談中,幼兒都認為簽到墻上顯示出自己的生日是非常自豪的事。幼兒并不喜歡單純地每周“打卡簽到”,而更喜歡“有故事”的簽到形式。通過反思發現,幼兒興趣缺失的根本原因是幼兒不能真正有效利用簽到墻——幼兒雖然參與了簽到墻的第一次調整,但這之后幼兒與簽到墻的互動又回到了當初的“機械操作”的老路上,幼兒沒有興趣,就沒有自由、自主、愉悅、創造的土壤,簽到墻也就喪失了它原本預設的教育價值。因此,我們帶著課程的意識,通過游戲的形式,重新和幼兒制定一份屬于我們班的專屬“簽到墻”。
“你覺得簽到表上還可以記錄什么?”孩子們紛紛分享了自己想法。他們告訴我,簽到墻需要標明日期、天氣、重要日期、入園時間、心情狀態等。
“如何將明確的內容表征出來呢?”幼兒是富有個性的,整齊劃一的記錄標準并不適合大班幼兒。《指南》指出:“大班幼兒已經具備初步的探究能力,能在成人的幫助下制定簡單的計劃并執行。”通過商討,我們決定采用每人一本的簽到表形式,要求幼兒每天早上入園后在原先貼小紅花的位置記錄自己入園的時間,可以用貼紙、圖示等方式來標注和記錄自己認為重要的日期,簽到的材料除了原本留下的小紅花、貼紙、印章以外,還可以增加記號筆、水彩筆、彩色印泥等,由各小組值日生負責統計入園人數。我們在提供了材料、工具,完成了簽到墻的背景板布置之后,就將制作任務全權交還到幼兒手中,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分配任務、協作分工,包括簽到本的個性設計、簽到桌的位置擺放、材料的收納……
隨著第二次簽到墻的調整,我發現幼兒簽到的熱情逐漸高漲——自主簽到處總能聽到幼兒的談論聲、看到幼兒記錄的身影。每天,值日生負責將缺席幼兒的簽到表放在統計處;月末,幼兒還會將簽到表與數學活動相結合,點數小日歷上記錄的天數,統計自己本月來園天數。這樣,才真正把“點名權”歸還給了幼兒,讓簽到記錄更具有統計意義。
在簽到墻的第二次調整中,我看到的是一個個充滿游戲活力和生活熱情的孩子,感受到了他們從被動向主動的變化過程。幼兒用自己創造性的符號來記錄表達,這樣富有個性的簽到形式,無形中融合了幼兒的前書寫經驗,加深了幼兒對時間、數學統計等概念的認知,讓每一位幼兒都能有所提升。同時,我們發現無論是在情感表達、溝通合作還是自我認同等方面,幼兒都獲得了發展。
解決問題,達成共識:
幼兒決定以小組為單位,把簽到表張貼在班級門口,以周記錄的形式呈現入園情況,保持記錄時間和內容不變,用繪畫、貼紙、印章等多種方式來代替粘貼小紅花的方式。
初期改造,煥然一新:
根據幼兒的建議,我們用原色紙板為背景,將全班幼兒劃分為七個小組,以周記錄的方式繪制成表“今天我來了”張貼在教室門口的墻壁上,保證每位幼兒進班都能看到。

這是簽到墻的第一次調整——我們將環境創設決定權交給幼兒,對“一成不變”的原始簽到墻產生了第一次沖擊。從一整張的簽到表調整為以小組為單位的簽到墻,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幼兒面對簽到墻使用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會表達陳述、會刨根問底、會群策群力。簽到墻給予幼兒的不僅是對環境創設的思考,更多的是表達的欲望、細致的觀察等關鍵經驗的習得。
如何讓記錄發揮實際效果,讓幼兒能夠更主動地記錄呢?僅僅停留于單純的簽到記錄并不能發揮簽到墻的真正價值。一日生活皆課程,隨著班級活動的豐富,幼兒的簽到本上也慢慢出現了反映他們個性想法的簡單畫作。為了抓住幼兒表達記錄的熱情,我們鼓勵幼兒除了記錄時間、生日節日以外,還可以以“我的一周生活”為主題,記錄每天的游戲和生活計劃以及自己的心情狀態。
作為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師及時捕捉孩子們在簽到記錄中的個性表現,積極掌握全局,讓簽到墻成為幫助幼兒獲得發展的窗口。

【情景再現】耍刀的螳螂俠
幼兒C帶來了在小區里抓到的螳螂,我在他的本子上看到了這樣的記錄:一個面帶笑臉的小人,一只在罐子里的螳螂,還有一些小黑點。
在自主點心時間,我發現他特意留了一根小餅干,小心地塞進了盒子;散步時,他和小伙伴找來了樹葉,讓我放進盒子里,還時不時地去看,可是快臨近放學時螳螂依然沒有吃,于是他在記錄表上添畫了葉子和小草,還有一個叉叉。
第二天,螳螂依舊沒有動靜,我發現他的記錄表上多了一個難過的表情;第三天,簽到表上出現了胡蘿卜和一個難過的小人,當天我利用談話時間,鼓勵他和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的記錄和遇到的問題;第四天,一名幼兒興沖沖地對他說:“我和媽媽查了資料,螳螂喜歡吃蟲子,我們在小區里抓到了西瓜蟲。”
果不其然,螳螂在孩子們晨間鍛煉時就解決了這只蟲子。于是小朋友們把這個驚奇的發現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幼兒C也在自己的記錄表上畫了螞蟻、西瓜蟲。于是大家的問題更多了:螳螂在罐子里干嘛?它要喝水嗎?它的家在哪兒?母螳螂為什么要吃掉自己的丈夫?
本案例中,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自發地生成了有關“螳螂”的研究活動。在這一過程中,一個孩子的好奇變成了一群孩子的興趣,一個孩子的問題變成了一群孩子對問題的關注。“簽到表”也從一開始的個別記錄,發展為小組乃至一群孩子的探究記錄,幼兒會主動去記錄當時的發現、心情、想法以及實驗結果。
為滿足幼兒的需要,我們為幼兒提供記錄附頁,鼓勵大家在彈性時間內進行個性記錄——可以記錄自己的游戲故事亦或是生活點滴故事,隨著記錄內容和時間的自由化,幼兒慢慢地把簽到變成一種習慣,他們會主動在自主早點后翻閱記錄,會在自由時間記錄新內容,我們及時支持幼兒在記錄內容中的偶發性探索,有效回應和追問,給予其獲得主動學習的機會。我們發現,此時的記錄不再是單一的記錄,更多的是為幼兒創設留白空間,給予他們在思維和情感上的自由維度,幫助幼兒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把握深度學習的契機。
回顧班級簽到墻的演變過程,我們發現簽到記錄從方式、內容、時間維度上不斷地發生著變化,由開始單一使用小紅花逐漸發展為使用多種記錄方式,由固定時間單一記錄幼兒是否入園到設置多樣化內容留白附頁進行個性需要記錄。我們始終將幼兒參與作為常態,放大兒童意識,追隨幼兒問題,以解鎖問題為線索,鼓勵幼兒自己說出問題、梳理原因、提出策略、優化簽到表,讓簽到墻變得真正“會說話”,讓孩子的一百種想法都能被肯定、被解讀、被表達。
對于大班幼兒來說,簽到墻不僅能幫助他們養成記錄自己每天入園情況的習慣,讓幼兒園的生活多一份儀式感,而且也能幫助幼兒培養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回顧簽到墻的演變過程,我們看到幼兒從原來的遵守游戲規則的參與者到現在成為規則的制定者,在他們看來調整簽到墻更像是一次游戲,幼兒在開放的、多方位的、動態的環境中不斷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享受著表達和探索的樂趣。
隨著班級簽到墻的動態化調整,簽到墻對幼兒的價值不僅停留在“我來了”這一瞬間的場景記錄,而且它是以幼兒為主體的、隱含著教育價值的環境創設,也是幼兒趣味游戲、情感互動的窗口,更是承載了幼兒學習過程、個性化發展的智慧平臺。我相信,追隨幼兒的腳步,我們班的簽到墻將會不斷調整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