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豐縣實驗初級中學 劉 麗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隨著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的深入,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進行了有效融合。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把在閱讀過程中吸收的知識運用到寫作中,而且還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教師要深入研究教學方法,更新教學理念,把視、聽、讀、寫緊密地結合起來,深入探究初中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有效整合的方法。
語文學習是一種終身學習,同時也是一種高難度學習,閱讀和寫作又是其中最重要的兩個部分。結合目前的研究實際來看,許多初中生都在這兩個方面存在問題。
一方面,許多學生對閱讀“無感”。“無感”是指他們讀不出文章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通讀文章后只記住了大概內容。這樣的“無感”閱讀也會導致寫作困難。因為閱讀時可以了解文章的寫作思路和寫作方法,疏通文意有利于幫助學生構建寫作思路。所以說,如果閱讀出現困難,寫作也會跟著犯難。而且初中階段閱讀能力的提高不只是為了分數,重在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會讓學生終身受益。寫作不僅是一種情感表達方式,也是一種情感的熏陶。但是目前許多學生體會不到文字的魅力,寫作時使用的語言不夠優美,也不會引用古詩名句等。例如,描寫星光時,很少有人會用“醉后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和“星像螢火蟲一樣閃著閃著,飛向遠方”進行對比,對比后它的美韻自出。
另一方面,閱讀本身就是一種對美的欣賞。現在許多學生不會閱讀欣賞,也可以說是“美商”不足,那么自然也無法欣賞到生活中的美好。提高學生的“美商”也是目前語文教師急需解決的一大問題。同樣,寫作也是如此。在寫作時不能運用恰當的修辭是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可以感受到學生很努力地想運用某種修辭,結果卻弄巧成拙。這些情況都限制了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高,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迫在眉睫。
通常情況下,閱讀和寫作是不會被融合在一起教學的。教師一般是先帶領學生分析課文,再總結中心思想,然后讓學生就此寫作,課文中的寫作方法常常被忽視。學生如果能夠對課文進行新編,或者利用課文中的寫作方法或寫作素材寫作,會讓閱讀和寫作結合得更加緊密。但是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這一操作并不容易實現,就影響了閱讀和寫作的有效整合。
閱讀和寫作關系密切,對閱讀和寫作進行整合,符合語文教學的規律,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但是,當下很多學生對閱讀和寫作的整合明顯缺少興趣,教師需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在閱讀和寫作整合過程中參與的積極性。教師如果不能真正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從教學實際出發設置學生感興趣的閱讀和寫作的任務,很難真正實現閱讀和寫作兩者的有機融合。
讀是語文學習過程中最簡單、最古老、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提高寫作能力的好方法。想使語言優美,就要讀;想提高文字運用的技巧,還要熟讀。有些文章只有在朗讀時才能體會到其中運用的表情達意的方法,如果沒有從根本上理解文章的意蘊,那一定是因為沒有反復誦讀所致。
在閱讀時,要學會運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等手段,對閱讀對象進行重組,以便有所收獲和感悟。閱讀能力對于語文學習至關重要,想提高閱讀能力應該怎么做呢?應該讀什么?怎么讀?提及閱讀,很多學生都有一種錯誤認知,以為只有看教材才叫閱讀,以為只有讀課外讀物才叫閱讀。其實閱讀有很多種,課文的瀏覽是閱讀,但是不是課本上的文章不重要,不能狹義地理解閱讀的含義。課外閱讀可以看成課本知識的補充,通過課外讀物可以了解大千世界中各種各樣的事物,彌補課文閱讀的缺陷。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應該注重感悟,應該開闊自己的視野,盡可能接觸和了解各種文學作品,掌握世界歷史文化中的重要時間節點。這樣既能陶冶情操,又能提高讀寫能力。
寫作大部分見于考試和課后作業,主要要求學生針對某一個情景或主題所處的社會環境,從閱讀評論者的角度進行分析,進而理解文章主旨并領會其中的意蘊。寫作是一個逐漸提高的過程。首先,要對題目進行整體把握;其次,要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和其他一系列表現手法對文章語言和結構進行構建;最后,要對事件表達看法,升華主題。對于學生而言,只有理解主題之后,感受到文章的情感,才能完美塑造藝術形象,把握寫作的真諦,感受到寫作的魅力。
近年,新課程標準對語文教學工作的要求逐漸發生了變化。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根據要求及時做出調整,把閱讀和寫作整合在一起,運用科學的教學。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豐富學生的文化內涵。在初中階段,課文的難度有所增加,新加了很多文言文。如果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在閱讀時留心課文中運用的寫作技巧,促使學生主動進行閱讀和寫作的融合,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和學生的語文成績就會變得相對容易。
閱讀和寫作是語文學習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閱讀可以了解世界上不同種族的風俗習慣,看到讓人心生向往、心曠神怡的不同的美麗風景,體會到不同的人間冷暖和各種各樣的情感……文字是表達情感的直接表現,學生在使用文字表情達意時,可以運用掌握的寫作方法和積累的寫作素材,增加文章的含金量,讓文章更具可讀性。在閱讀和寫作充分整合的大環境中,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把在閱讀中學到的知識舉一反三地應用到寫作中,在不斷提高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同時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是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因為這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還能幫助他們通過思考和想象對以前學過的知識進行整合,在提高學生文化修養的同時還能高效地幫助他們積累需要的寫作素材。因此,教師需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并引導他們標記出認為最值得讀的段落,進行批注或評價,形成屬于自己的獨特的閱讀方式。
例如,在教授朱自清的《春》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畫出心中“春”的景色。通過對文章描寫景物時運用的寫作手法和表現方法的分析,可以帶領學生細細體會文章中的“五個鏡頭”,體會春天萬物生長、引人入勝的美景。還可以引導學生摘抄課文中自己喜歡的描寫春的優美詞句或段落。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鑒賞并借鑒優秀的文學作品。欣賞作品中的優美字句非常重要,因此需要精心挑選文學作品并推薦給學生,在講授文章表達的主題時,把文章運用的寫作技巧也傳授給學生。這樣有利于引導他們在閱讀中不斷積累寫作方法和寫作素材,并學會將其應用到寫作中,進而形成屬于自己的寫作個性,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
例如,《散步》一文以表達親情為主體,主人公面對兒子與母親不同的選擇時,實際體現出的是孝心和愛心的分歧。作者對母親恭敬孝順,母親對兒子疼愛呵護,一家人多么和睦。在對課文主題進行深入探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自己曾經有過的或者閱讀過的情感故事,再以文字表達出來,以便培養學生反思與聯想的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借助許多教學工具,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運用互聯網授課。為了有機整合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需要引導學生掌握必需的閱讀方法和寫作方法,不斷創新教學形式,豐富教學活動,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講授《濟南的冬天》時,教師需要提前做好相應的教學準備工作,把握文章整體的脈絡和表達的主題。整體來說,從標題就能夠看出課文是講述濟南冬天的故事,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播放視頻的方式導入新課,也可以引導學生畫出濟南的冬天。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自己畫的冬天進行討論,并抽選小組簡單介紹繪畫作品,最后以個人為單位根據課文的表達方式,描繪自己心目中冬天的景色。這樣的活動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能將閱讀與寫作有機整合,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簡單說,寫作就是對語言文字的再運用,對文本的創造,既然是寫作,就必須有寫作素材。學生認知能力不夠,寫作時常常只會直白的表達,不會表達情感,這是由寫作素材和寫作靈感缺失造成的。寫作靈感不是一直都有的,大部分情況下是突然出現的。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大量閱讀文章激發寫作靈感,在閱讀時注意分析文章的寫作思路,以便在寫作時加以借鑒。其二是寫作素材,學生也可以通過閱讀大量的文章積累寫作素材,如文章中的一個個人物形象、一段段生動的環境描寫。漸漸找到寫作靈感后,學生就可以提筆寫作,寫出自己的作品。
教材中收錄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經過認真篩選的,也就是說能被選入教材的文章或者有重要的教育價值,或體現在優美的語言上,或體現在突出的主題上,或表現在豐厚的文化底蘊上,也或者表現在謀篇布局上,等等。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的價值,這需要教師教授給學生。要帶領學生分析課文,感受其中的思想情感,掌握表達運用的寫作技巧,從而寫出有質量的文章。閱讀材料的選擇也會影響寫作技巧的掌握,整合材料的目的就是為了傳授學生寫作方法。學生寫文章用詞平淡,沒有吸引人的地方,如流水賬一樣,雖然不會離題,但是質量低,這就是寫作技巧不夠嫻熟的表現。課文的寫作技巧主要體現在修辭、情節構造、主題三個方面。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對課文進行續寫、新編、改寫、仿寫等方式幫助他們掌握相應的寫作技巧。
例如,《秋天的懷念》的結尾是開放性的。作者的心態最后有沒有變好,好好活呢?他對待母親和妹妹脾氣還是和原來一樣暴躁嗎?他之后會過上怎樣的生活,會進行康復訓練嗎?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課文進行改寫、續寫或者新編,培養他們的寫作能力。
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只有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才能達到有的放矢開展教學活動的目的,但是僅僅督促他們學習,可能會給他們帶來過多的學習壓力,甚至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壓抑。興趣才能讓學生感到學習充滿樂趣,才能讓他們積極熱情地學習,才能在他們遇到難題時勇于面對。教師必須把學生興趣的培養放在教學的第一位,激發他們對閱讀和寫作的興趣。學生們喜愛的無非是充滿樂趣的課堂,活動教學相比坐在教室里聽教師講解,勝在走出課堂,通過活動營造的熱烈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感受閱讀和寫作的魅力。
例如,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讓他們共同閱讀某篇文章,并布置相應的學習任務,要求小組成員共同給出答案,之后教師再進行分析或指導。教師還可以設置一些充滿趣味性的問題,例如給出一個開放性問題,讓學生發表意見。這樣既整合了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又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以及團結協作的意義。